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中考物理: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中考物理: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中考物理: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安全用电》

知识点一:家庭电路的连接

1.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则:()

A.元件“1”是电能表、“2”是保险丝“3”是闸刀开关

B.元件“l”、“2”、“3”正确连接顺序为“2”、“1”、“3”

C.图中接错的元件是“5”

D.图中电路元件连接完全正确

2.某家庭部分电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情况,当灯泡、电视和台灯三个用电器均工作时,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电视与台灯串联后再与灯泡并联D.灯泡与台灯串联后再与电视并联

知识点二: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

1.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插座中有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的,若在你家中这个孔没有接地,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插座因耗电增加而烧毁

B.这孔接地时为了更好的让家用电器散热

C.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D.人接触家用电器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有一特别之处: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插脚比另两个插脚夫要稍长,如图13所示。这样设计是为了插入插头时,,拔出插头时,。

知识点三.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

(一).保险丝熔断

1.家庭电路中安装熔断器(其中安装熔丝、俗称“保险丝”),它的作用是( )

A.当电压过高时自动切断电路

B.当发生触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C.当用电器发生漏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D.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2.家庭电路中,自动空气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电路的电压不变 B.保证电路的电流不变

C.保证用电器的功率不变 D.在电路发生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

3.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④灯丝烧断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小亮在开着空调的书房里复习功课,妈妈在厨房忙着做晚饭,当她把电饭煲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的空气开关就“跳闸”了,原因可能是电饭煲插头内部发生了,导致电路中过大,引起“跳闸”.

5.在家庭电路中常常发生: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有时是在台灯插头插人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其他电灯熄灭,保险丝熔断。引起这两种故障的最大可能是:()

A.前者是插座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 B.前者是插头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

C.两者都是插座短路 D.两者都是插头短路

6.如图所示为小明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拆掉灯丙,两线头连在一起会造成短路

B.拆掉插座甲,两线头连在一起会造成短路

C.拆掉S1,两线头连在一起会造成短路

D.拆掉S2,两线头连在一起会造成短路

提示:在家庭电路中如果见到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就意味着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即过载或短路;若大功率的用电器使用的少,那么就是短路,再依据题目的要求判断哪部分短路

(二).测电笔检测故障

1.小刚放晚学回家后,闭合电灯开关发现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灯泡两端的接线柱,氖管均发光这是因为:()

A.两根进户线都断路B.进户火线断路 C.进户零线断路D.灯丝断路

2.李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突然熄灭。在闭合开关的情况下,他兴冲冲地拿起试电笔测试如图7中的a、b、c、d四点时,四点均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开关处断了B.入户零线断了C.保险丝熔断D.灯丝熔断

3.小明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

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 方框中。

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 、b 、c 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

故障可能为 (选填“火线”或“零线”) 断了。

4.“庆六一文艺会演”时,佛前中学物理组的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

个“不怕电”的节目。首先王老师将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接

到两导线头M 、N 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王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 、N 两导线头(如图)。李老师用测电笔分别测试 M 、N 及王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王老师却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 是( )

A .王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 .王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

D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提示:此类题若看到各点测电笔的氖管都不发光,则说明火线断路,若氖管发光说明是可能零线断路

(三).检验灯检测电路故障

1.电工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模拟家庭电路。接通电源之前,

为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现象,老师将火线上的熔丝取下,把

一个额定电压力220V 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熔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们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短路现象

B .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

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

C .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

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D .不论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这表

明电路中有短路现象

提示:检验灯检测电路故障的规律是:检验灯正常发光电路不正常(短路);检验灯不正常发光则电路正常

知识点四:测电笔的使用

1.在图所示中,使用测电笔正确的方法是 图 .

2.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 .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

C .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

D .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提示:测电笔在使用时一定要接触笔卡或者尾部的金属体;使用时氖管发光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接触的是零线

知识点五:有关线路改造的问题

1.据报道:近几年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的原因是: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在该接触处就会产生局部过热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随温度的升高而,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

2.近年来,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供电线路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使它的电阻,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在线路改造时,还把电能表换成额定电流更大的,改造后家庭中可以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将.(填“变大”“不变”“变小”)

知识点六:漏电保护器的知识

1.有一个图标有以下参数(漏电保护器):20A 220V额定漏电动

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15mA漏电分断时间<0.1s ,请问以

上参数是什么意思?

2.秋月家里的进户线总开关上安装有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为30mA,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为15mA,漏电分断时间t﹤0.1s,上面还标有10A220V500A的数据,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漏电电流大于30mA时,保护器会在0.1s之内切断电源

B.漏电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s时,保护器才起作用

C.当漏电电流达到500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

D.只有当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约为10A时,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知识点七:防止触电

1.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

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

2.电工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检修照明电路,下列情况中安全的是()

A.一手握火线,一手握零线 B.一手握火线,一手握地线

C.只有一只手接触火线 D.一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扶着水泥墙壁

3.在日常生活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A.用湿抹布擦电灯泡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接地

C.发生火灾时,首先切断电源 D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上

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知识点八:作图题

1.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来代替导线,将它们正确地接入电路中。

全套下载(共15份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套练习)

(共15套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册练习)

第1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 2.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pV =C . 3.等温线:在p -V 图像中,用来表示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它们是一些双曲线. 在p -1V 图像中,等温线是倾斜直线.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状态参量 研究气体性质时,常用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来描述气体的状态. 2.实验探究

二、玻意耳定律 1.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公式 pV=C或p1V1=p2V2. 3.条件 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4.气体等温变化的p -V图像 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8-1-1所示,图线的形状为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 -V关系,称为等温线.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图8-1-1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2)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正比. (×)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4)在探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 (5)玻意耳定律适用于质量不变、温度变化的气体. (×) (6)在公式pV =C 中,C 是一个与气体无关的参量.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用注射器对封闭气体进行等温变化的实验时,在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时为什么要缓慢进行? 提示:该实验的条件是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体积变化时封闭气体自身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温度不变,应给封闭气体以足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以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 (2)玻意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那么为什么在压强很大、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就不成立了呢? 提示:①在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之间除碰撞外可以认为无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玻意耳定律成立. ②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引起的效果就比较明显,同时气体分子本身占据的体积也不能忽略,并且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之间差别越大,因此在温度很低、压强很大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也就不成立了. (3)如图8-1-2所示,p -1 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更能直观描述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为什么直线在原点附近要画成虚线?

(完整版)《邓稼先》导学案与答案

邓稼先》导学案与答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学习重难点: 1、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前预习】 1、本文背景及作者情况:提示:关于“两弹一星” 1999 年9 月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 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邓稼先,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 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 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 年8 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杨振宁,1922 年9 月22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 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 情。 2、生字词: 邓稼ji a先元勋x un至死不懈xi 0鞠j 口躬尽瘁cu i选聘p in

2020—2021年最新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18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三模 物理试题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 3.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有关物体的尺度,说法正确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一个中学生的书包重量为50kg D、一张书桌的高度是80dm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下列仪器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手机 B、B超 C、电视机遥控器 D、微波炉 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

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5s~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6、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向上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7、以下关于小汽车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往后退是因为以车厢为参照物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安全气囊会在汽车发生严重撞击时弹出,对车内的人由于惯性而撞伤起到保护作用 D、乘客能判断出汽车内音响播放的歌曲是宋祖英演唱的,它们是根据音调判断的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距湖面10m深的湖底有一块石头,受到湖水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 9、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500km/h以上,且噪声低、动力消耗少、稳定性高。磁悬浮列车是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并使它们的磁极相互(“排斥”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案

【课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 1.光滑桌面上有1、2两个小球。1球的质量为0.3Kg,以8m/s的速度跟质量为0.1kg的静止的2球碰撞,碰撞后2球的速度变为9m/s,1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数据,以上两项猜想是否成立: (1)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速度传给了2球? (2)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动能传给了2球? (3)请根据实验数据猜想在这次碰撞中什么物理量不变,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6.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 g

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发生一维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典型例题】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问: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3)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2:3,试分析 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问题思考】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你认为在计算时怎样对待速度的方向? 【针对训练】 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二者关系应是( ) A.m1>m2B.m1=m2C.m1

(完整word版)答案泡菜导学案.docx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教学重点 2.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测定 【基础知识导学】 一、阅读课本( P9)“乳酸菌发酵”完成下列问题: 1、乳酸菌的特征:乳酸菌的异化作用方式异养;同化作用方式厌氧;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种类:常见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两种。生产酸奶常用乳酸杆菌 3、分布: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二、阅读课本( P9)“亚硝酸盐”完成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加工中用作添加剂。 2、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亚硝酸盐的总量达到0.3 — 0.5g 时,会导致人体中毒,达到3g时,会导致死亡。 3、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形成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亚硝胺 二、阅读课本( P10--11 )“实验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实验流程图 2、泡菜的制作 ( 1)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 ( 2)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4:1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 ( 3)预处理的新鲜蔬菜装至半坛时让如佐料,并继续装至八成满 ( 4)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 5)盖上泡菜坛盖子,并注满坛盖边缘的水槽中的水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受到温度影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 奈基乙

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4、发酵操作: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蔬菜腐烂。腌制时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探究案】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答: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 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 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 危害人体健康。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 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检测案】 1.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答案:B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 D .逐渐减少 解析: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坛内环境中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随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使亚硝酸盐含 量逐渐下降。 2.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 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可变成亚硝胺 D.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 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类、绿色蔬菜中都有,水煮沸越久,亚硝酸 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多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在硫氰酸盐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胺。 3.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②N-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提取剂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3分)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2.(3分)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B.欧姆定律C.光的反射定律D.焦耳定律 3.(3分)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4.(3分)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5.(3分)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 A.70N 热传递B.70N 做功 C.700N 热传递D.700N 做功

6.(3分)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若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 7.(3分)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图2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3分)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导学案

选修3-4全册教学学案 选修3-4_11.1简谐振动 【学习目标】 1.认识弹簧振子并能判断出振动的平衡位置。 2.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正(余)弦曲线,知道简谐运动图 像的意义。 3.能够根据简谐运动图像弄清楚各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 和大小规律。 【自主学习】 1.弹簧振子 (1).组成: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系统叫弹簧振子,它是一个理想化 的模型(为什么?)。 (2).平衡位置:振子__________时的位置。 (3).机械振动:振子在______位置附近的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 2.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1).简谐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___________规律,即它的振 动图像(x-t 图像)是一条________曲线。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__________。 (2).简谐运动的图像 ①坐标系的建立:在简谐运动的图像中,以横坐标表示______,以纵坐标表 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 ②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_______随_______的变化规律。 重点知识或易混知识 问题1.根据对平衡位置的理解,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① 在弹簧振子中弹簧处于原长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② 在弹簧振子中物块速度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③在弹簧振子中合外力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问题2.振动图像的理解,结合判断正误 ① 如右图所示正弦曲线为质点的运动轨迹。 ②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1大小为cm cm 10910322=+。 ③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2 大小为10cm 。 ④ 如右图,1.5s 时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⑤ 0.5s 和1.5s 时的位移相同,速度也相同。 ⑥ 0.5s 和3.5s 时的位移相反,速度相反。 X X 1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与“导学案”: “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 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 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 1、案头内容: “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叙述方式应为“通过……(过程、方法)学习……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每一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 3、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导学和课堂教学研讨两部分。

广东省东莞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今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体同学在家进行线上学习。以下是某同学在家学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数值,符合实际的是() A . 一个鸡蛋质量为2kg B . 节能灯的功率是1000W C . 人正常体温约36.5℃ D . 家里的餐桌高约8cm 2. 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播传播原理的是() A . 钢笔“折”了 B . 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 . 放大镜使光会聚 D . 手影表演 3.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 0℃的冰没有内能 C . 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的温度一定不同 D . 15℃水一定比25℃水的内能小 4. 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m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 B . 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C . 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D . 这个滑轮组能省功 5. 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A . 帕斯卡裂桶实验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 阿基米德实验 D . 伽利略斜面实验 6. 今年上半年的居家网上学习,同学们使用电器的频率大大提高,也令大家的安全用电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 电器起火时,首先切断电源 B . 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 . 用湿抹布擦正在观看的电视机 D .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用接地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工作的 B . 煤炭属于可再生能源 C . 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耗汽油 D .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是不会有能源危机的 8. 小聪观察家里的冰箱,发现冰箱的灯在开冰箱门时亮,关冰箱门时灭;冰箱的压缩机则在需要制冷时才工作.关于冰箱里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一定是串联 B . 一定是并联 C . 有时是串联,有时是并联 D . 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9. 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 电视机 B . 洗衣机 C . 电风扇 D . 电饭煲 10. 如图所示,下列装置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A . 奥斯特实验 B . 发电机模型 C . 电动机模型 D . 喇叭工作模型 二、实验题 11. 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海波是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全册导学案

目录 第四章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导 第四章第2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第四章第3节楞次定律 第四章第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第四章第6节《互感与自感》 第四章第6节《互感与自感》 第四章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四章第《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五章第1节交变电流 第五章第2节描述交变电流物理量 第五章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 第五章第5节《电能的输送》 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第六章第2节传感器的应用(一) 第六章第3节传感器的应用(二) 第六章第4节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初步了解物理学中奥斯特和法拉第的贡献。 二、预习内容 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标题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标题。 问题1:奥斯特在什么思想的启发下,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 问题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能说明他是一个“幸运儿”吗?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3:1803年奥斯特总结了一句话内容是什么? 问题4:法拉第在了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思考对称性原理,从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5:其他很多科学家例如安培,科拉顿等物理学家也做过磁生电的试验,可他们都没有成功,他们问题出现在那里? 问题6:法拉第经过无数次试验,经历10年的时间,终于领悟到了什么? 问题7:什么是电磁感应?什么是感应电流? 问题8:通过学习你从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问题9: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法拉第的生平,详细写出法拉第一生中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发现。 三、提出疑惑

(完整版)《台阶》导学案及答案

十一台阶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重点)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难点)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凹凼.( ) 门槛.( ) 涎.水( ) 砌.( ) 黏.性( ) 尴尬 ..( ) 撬. ( ) 憋. ( ) 半晌.( ) 揩. ( ) (2)文学常识积累 课文选自集《》,所以本文的体裁是()。作者(),()代作家。 (3)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 2.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并质疑“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三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 1. 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文中处处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有什么特殊用意? (三)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通过阅读本文,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向全班同学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 ..(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 D.砌.缝(qì)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课内阅读 (一)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 A.惨叫粗暴烦躁 B.惨叫粗野烦恼 C.喊叫粗暴烦恼 D.喊叫粗野烦恼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D.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3)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 发? (4)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析)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装…………保密★启用前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今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体同学在家进行线上学习。以下是某同学在家学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数值,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鸡蛋质量为2kg B .节能灯的功率是1000W C .人正常体温约36.5℃ D .家里的餐桌高约8cm 2.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播传播原理的是( ) A .钢笔“折”了 B .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 .放大镜使光会聚 D .手影表演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0℃的冰没有内能 C .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的温度一定不同 D .15℃水一定比25℃水的内能小 4.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m 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 B .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C .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D .这个滑轮组能省功 5.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 .帕斯卡裂桶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阿基米德实验 D .伽利略斜面实 验 6.今年上半年的居家网上学习,同学们使用电器的频率大大提高,也令大家的安全用电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电器起火时,首先切断电源 B .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 .用湿抹布擦正在观看的电视机 D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 用接地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工作的 B .煤炭属于可再生能源 C .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耗汽油 D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是不会有能源危机的 8.小聪观察家里的冰箱,发现冰箱的灯在开冰箱门时亮,关冰箱门时灭;冰箱的压缩机则在需要制冷时才工作.关于冰箱里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有时是串联,有时是并联 D .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9.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视机 B .洗衣机 C .电风扇 D .电饭煲 10.如图所示,下列装置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 A .奥斯特实验 B .发电机模型

物理选修3-1学案

第1章静电场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_电荷和________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____________电荷,毛皮带__________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______电荷,丝绸带______电荷. 3.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________.金属中距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____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________在移动. 4.把带电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远离的一端带________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________起电.常见的起电方式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5.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____________到另一部分. 6.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7.最小的电荷量叫________,用e表示,e=________.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____________.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做电子的________.

一、电荷 [问题情境] 在干燥的冬天,当你伸手接触金属门把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手麻了一下,弄得你虚惊一场,是谁在恶作剧?原来是电荷在作怪. 1.这些电荷是哪里来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3.除了摩擦起电,还有其它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要点提炼] 1.摩擦起电的原因: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__电.2.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电荷,远离的一端带____电荷.3.常见的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________ 的转移.[问题延伸] 感应起电现象中实验物体必须是导体吗? 二、电荷守恒定律 [问题情境]

(完整版)导学案选修七unit4学生版

导学案(B7U4) 预习案 一、熟读短文 Helping the Remote Village援助山村 A year ago, the famous astronaut received an invitation by airmail from a remote village. Intending to sniff some fresh air, he and his interpreter paid a fortnight visit there. It was a privilege for them to be there, but they were shocked by what they saw. The tracks were muddy. The river was dry ing up. Most villagers only possessed one broom, a few tin s and several jar s and their rectangular grass huts with round angle s were surrounded by weed s. Besides, their school had no roof and platform, and the students had no concept of click ing a computer at all. They were badly in need. Soon, the astronaut made a generous voluntary donation to the village. There were textbook s for students, sewing machine s for tailor s and tractor s for farmers. His distribution catalogue also included operating a clinic and a trunk library, as well as giving weekly lessons to teach relevant farming knowledge like how to dry out seed s or raise ox en. He himself not only helped do some paperwork but also purchase d grill s for boys to toast potatoes and comb s for girls who were dying to get one. The other day, he heard from the villagers again inviting him to participate in the donation anniversary. For political and security reasons, he couldn’t adjust his outgoing arrangement-otherwise he would go. But his deeds were remembered forever. 一年前,那位著名的宇航员收到一份由一个偏远村庄通过航空邮件寄来的邀请。因为想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和翻译到那儿做了一次两周的访问。当地之行使他们倍感荣幸,但却震惊于所见所闻。泥泞的道路、河流干枯,大部分的村民拥有的财产只不过是一只扫帚、几个瓶瓶罐罐而已,圆角的矩形草屋四周长满了杂草,学校也没有屋顶和讲台,学生们更对点击操作电脑毫无概念。他们生活确实相当困难。 很快,宇航员就向村庄做了慷慨的自愿捐赠。捐赠品中有给学生的课本,给裁缝的缝纫机,还有给农民的拖拉机。捐赠金的分配目录中还包括一间诊所和一间书箱图书馆的运作,并有传授像怎么使种子干透,或者怎么养牛这种相关农业知识的每周课程。他自己不仅亲自帮助做一些文书工作,还给男孩子们购买了烤马铃薯的烤架、给渴望得到梳子的女孩子们买了梳子。前几天,他又收到了村民们邀请他参加捐赠周年会的来信。出于政治和安全原因,他无法调整外出时间安排,否则他就会去了。不过他所做的一切村民们都永远记得。 二、背诵短文 类型:对比说明。典例:今昔对比类。模板: More and more people rely on e-mail and mobile phones for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letters and public phones because the new tools seem faster and make work more efficient. However,this change has bad as well as good effects,especially dependence on the Internet. Firstly,as we lack enough practice,we are losing the beauty of hand-written Chinese words which express the writer better while machine words all have the same looks. Secondly,our spelling becomes worse if we rely on the machine too much. Last but not least,the PC screen does harm to our eyes. I prefer the

2017东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017年东莞市中考物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I1~50000 H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4.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比较人 C.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L2两端的电压为1.5V B.L1两端的电压为1.5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1:1 B.W1:W2=2:3 C.P1:P2=1:1 D.P1:P2=2:3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题7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 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9.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重力势能,卫星的机械能是由 火箭燃料的能转化而来的。 10.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