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肉杂鸡饲料设计的关键点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27
肉杂鸡怎样喂养才好?肉杂鸡饲料配方概述:肉杂鸡的喂养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同的养殖环境、饲料配方和生长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喂养策略,以达到理想的养殖效益和鸡肉质量。
肉杂鸡是一种以肉为主要产品的杂交鸡种,其喂养管理对于养殖效益和鸡肉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肉杂鸡喂养管理的建议:饲料选择:肉杂鸡的饲料应该选择高品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并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搭配和配比。
饲料中需要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肉杂鸡的生长需求。
喂养方式:肉杂鸡的喂养应该采用分阶段、分餐次、定量喂养的方式,**饲料的充分摄取和消化吸收。
同时,应该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干燥度,避免发霉或过期饲料的使用。
饮水管理:肉杂鸡的饮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更换新水,以防止水质污染和细菌滋生。
水温应该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环境控制:肉杂鸡的养殖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卫生,避免过度拥挤和空气污染。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应该适宜,以**肉杂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疾病预防:肉杂鸡的喂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避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肉杂鸡饲料配方以下是一份适合肉杂鸡的基础饲料配方,具体配方可以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饲养环境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配方的制定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不同品种的肉杂鸡和不同的饲养环境需要适当调整配方。
肉杂鸡生长期配方:玉米:55%大豆粕:25%麸皮:10%鱼粉:3%葵花粕:3%磷酸二氢钙:1%精盐:0.3%水份:不超过12%肉杂鸡育成期配方:玉米:57%大豆粕:22%麸皮:10%鱼粉:3%葵花粕:3%膨化大米:2.5%磷酸二氢钙:1%精盐:0.3%水份:不超过12%肉杂鸡产蛋期配方:玉米:50%大豆粕:15%麸皮:14%鱼粉:6%葵花粕:5%膨化大米:5%磷酸二氢钙:2%碳酸氢钠:2%精盐:0.3%水份:不超过12%以上配方中的成分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需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平衡,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杂鸡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饲料加工——生产安全畜产品的关键环节饲料是进行畜产品生产过程中易被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影响我国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3个:①兽药残留超标;②环境因素造成的重金属含量超标;③动物疫病的流行。
而前二个因素都与饲料产品的加工过程有关,因此,饲料加工过程是影响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饲料加工工艺,其流程一般为:原料接收→清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或挤压)→成品打包→贮藏。
根据传统的工艺流程,确保饲料加工过程的安全可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将各加工步骤作为独立的关键控制点,实施饲料配置过程安全控制,确保饲料安全。
1 原料的选择与接收优质饲料原料是生产安全饲料的前提。
饲料原料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产地地理条件,原料加工工艺(如大豆榨油工艺不同,所生产的豆粕质量不同)、贮藏条件及有无人为掺假(如假进口鱼粉)等等。
尽可能选用来自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的原料,以确保原料符合生产安全畜产品标准原料。
为保证原料质量,对每批购入的原料都要进行抽样检测,饲料原料的检验除感官检查和常规的检验外,还应该测定其内部的农药及铅、汞、镉、钼、氟等有毒元素和包括工业三废污染在内的残留量,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未达到标准的原料要妥善处理。
同时,不要选用品质不稳定原料。
有些原料并非掺假使品质下降,而是因加工方法不同使其含杂量大,营养成分不稳定。
或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成分含量波动大等。
各类添加剂更由于载体不同、原料品质而有差异。
这些必然会造成营养素的不平衡,有些营养会超过需要而浪费,有些养分则因不足而影响动物发育,有害物质还会影响禽体健康和产品质量。
2 清理2.1 加工设备管理只有一流的设备,才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加强设备管理对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极为重要,规范设备操作程序,做好设备的例行维护保养和润滑工作,并定期维护检修,将有助于减少设备的各种问题发生,使设备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鸡饲料配方技术要点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要求饲料成本以不超过总成本的70%为宜。因此,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首先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降低饲料生产的成本。其次要选用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低廉的多种饲料原料,做好营养物质间的互补,合理搭配使用,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高效益,低成本。
1. 肉仔鸡饲料配方的技术要点 我国肉仔鸡的饲养标准采用了两阶段饲养制,即0~4周龄为前期,5~8周龄为后期。美国(NRC)标准采用了0~3、4~6、7~8周龄三阶段饲养制。目前趋向于0~2、2~4、5~6周龄三阶段。肉仔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生产潜力大等特点。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前提条件是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即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充足且比例平衡适当。因此,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尽量选择高能、高蛋白的优质饲料,以充分满足肉仔鸡的养分需求。肉仔鸡出壳后的1 W,相对生长速度高于其他动物,其对前期料的要求是高能量、高蛋白,且易消化。鉴于肉仔鸡前期生长速度对粗蛋白质水平的敏感性,倘若在1~2周龄时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23%,则会得到很好的增重效果。氨基酸的平衡对肉仔鸡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所谓平衡,是指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同肉仔鸡特定的需要量(饲养标准中的规定值)相符合。只有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才能保证饲料蛋白质的有效利用。动、植物性饲料脂肪的代谢能大约为等量玉米的2.5倍,日粮内添加油脂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并随之带来较高的增重和较好的饲料报酬。肉仔鸡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生长强度最高状态,全价营养的日粮对于肉仔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钙、磷属于结构物质,必须以利于吸收的化合物形式充足供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属于调节性物质,饲养标准中列出的数字均属最低需要量,可以把饲料内的含量作为安全阈量,标准中的规定量作为添加量。对于微量元素不可无根据地任意加大规定量,以免引起中毒。对于维生素,鉴于其活性不稳定,易损失,实际应用时,可高于标准,特别是v。一般情况下,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更具有优势。肉仔鸡的生理特性决定了鸡对饲料形状的选择与利用情况。通常认为,颗粒状饲料有利于鸡对饲料的采食,增加了饲料的采食量(10%一15%),增加了肉仔鸡的养分供应总量,势必促使体质量增加,综合起来看,也就是降低了单位增重的耗料量(5%左右)。制定肉仔鸡后期饲料配方时,对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选择范围比较宽,可以低一些。实际应用时应考虑平衡饲料原料的价格,鸡肉市场价格,当时、当地理想的肉仔鸡出售体质量及饲料转化率等,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饲料配方设计的关键点:营养标准的合理使用熟悉了配方制作过程,还需要在一些关键点上做周密的考虑,才能做出一个好的配方。
1营养标准的灵活使用任何一个营养标准,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为特定目标而设定的。
这个特定目标一般为动物的生产性能指标或者经济指标。
例如NRC制定了瘦肉型猪的营养标准,该标准的目标是肉猪的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
这个标准不适应土杂猪。
各个饲料生产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在参考NRC标准和国内猪营养标准基础上,都制定了自己的猪营养标准。
各个企业间的营养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作为企业的技术机密,企业标准不会对外公开。
企业的营养标准一般分为几类:其一为发挥动物最佳生产性能的营养标准,这类标准是建立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的;其二为经济效益最佳的营养标准,这类标准的营养水平低于第一类标准,因为营养水平较低,配方中有空间使用营养价值较低的非常规饲料原料,因而这种配方的综合经济价值可能优于最佳生产性能配方;其三为市场导向的营养标准,饲料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某些市场消费群体的特殊要求,在满足一特定生产性能(生产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为生产价格低廉的饲料而确立的标准。
经济动物品种繁多,以肉鸡为例,有快大白羽肉鸡、快大黄鸡、优质黄鸡、土鸡等等。
尤其是黄羽肉鸡,品种尤为复杂,如果以上市时间来划分,有50天左右、有60天左右、有80天左右、有110天左右、也有140天左右等。
多数品种并没有营养标准,配方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参考比较接近品种的营养标准,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该品种生长特点,结合动物生理和营养的理论知识,对营养标准做适当的修改,并根据实际的应用效果,逐步修订标准。
对于不同标准的灵活运用也是一个有经验的配方师的价值体现。
营养标准的各项指标中,对粗蛋白指标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蛋白质的营养主要是氨基酸的营养(对于小肽营养研究还很粗浅,可不考虑),制作配方时,可采用理想蛋白质模型配制饲粮。
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是指饲料蛋白质中的各种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某一生产阶段所需要得氨基酸比例一致,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最高的蛋白质。
2021年5月第38卷第5期一“817”肉鸡的生产“817”不是标准的品种(配套系)名,其父本是快大型白羽肉鸡,如科宝、罗斯308、AA+,母本是蛋鸡,如罗曼,海兰等,没有固定的品种配套,因此称肉杂鸡更准确。
近年来北京峪口集团等企业开始了标准化的育种,成功培育了与肉杂鸡相似的配套系(小优鸡),并通过了国家审定。
肉杂鸡在肉鸡产业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一是苗鸡成本低,用蛋鸡与肉公鸡杂交,一只苗鸡成本可以控制在1.0元以内,而黄羽肉鸡每只苗鸡的生产成本约1.45元。
同时,肉鸡行情差的时候停止输精,出售商品鸡蛋,不会产生较大的亏损。
二是肉鸡的体型结构符合我国家禽加工要求,体型与“土鸡”相似,胸肌和腿肌适中,可用于各种深加工,如烤鸡和烧鸡;也适合工厂和学校及家庭菜系使用,市场范围广。
三是生长周期灵活,可以28天左右出栏,体重达0.9千克以上,也可以60天左右出栏,体重约2千克,因此市场需求较大。
三是饲养成本低。
根据近年来各省统计数据,体重1.6~1.8千克的肉杂鸡饲料报酬为1.8~2.0之间,而同等体重的黄羽肉鸡饲料报酬为2.2左右,加上苗鸡成本的影响,每千克肉鸡需增加饲养成本1.5元以上。
四是肉杂鸡主要是通过屠宰后生鲜和深加工产品销售,活鸡销售量很小,不受活禽交易市场关闭政策影响,与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二肉杂鸡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鸡的健康水平较差最近两年肉杂鸡苗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大型企业推行了肉鸡全程饲养不用“817”肉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刘耘,张秀芳,申同华,朱勇(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225500)··212021年5月第38卷第5期药的承诺,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是,在现今的肉杂鸡种鸡生产中,至少有60%是由中小农户生产,普遍存在种鸡健康水平较差的问题。
尽管产蛋和受精成绩表现尚可,但孵化出的苗鸡带病现象(主要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普遍存在。
整个饲养周期用药量偏大,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也给食品安全带来危害,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肉杂鸡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概述:肉杂鸡是肉鸡中重要的一个品种,养殖周期短,产出效益快,因此受到了很多养殖爱好者的青睐。
不过养殖肉杂鸡需要具体熟练的养殖技术,注意做好疾病防控,才能更好的养好鸡,获得稳定的收益。
①用具:饲喂用具有食盘、饲槽和饮水器等。
食盘为40504厘米的塑料盘,供5日龄前雏鸡采食,每50只雏鸡设食盘一个。
5日龄后采用饲槽饲喂。
每鸡应占有饲槽812厘米。
随雏鸡日龄增长逐渐调整食槽高度,以槽高与鸡背同高为宜。
每50只雏鸡设塔形饮水器一个。
②消毒:鸡舍内墙壁距地面1米以内,用10%石灰乳粉刷,地面用3%的火碱水喷洒。
进鸡前三天鸡舍用甲醛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30毫升甲醛,15克高锰酸钾计算用药量。
密闭12**后充分通风换气,以进鸡时舍内没有甲醛气味为宜。
用具用3%的火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进雏前**消毒。
**用熏蒸消毒。
③供温:1周龄前可用火炕育雏,火炕口应开在室外,进雏前2天火炕试温,炕面温度要求在3235℃。
1周龄后用火炉供温,火炉应备有烟囱,严防漏烟。
3、饲养与管理(1)饲喂饲料:根据肉鸡生长的不同阶段更换相应料号的饲料,换料时**要有2-3天适应期。
水、料槽:水、料槽以50只一个为好,少了群参差不齐,落窝鸡多,经济效益差。
(2)管理①温度:雏鸡在1-3日龄温度应在34-36℃(指雏鸡头水平温度),以后每周降2.5-3.0℃,下至降到25-27℃为止。
②通风:鸡舍通风换气非常重要,要做到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
通风前要升高舍温1-2℃后再打开通风口。
③湿度:进雏后前3天舍内相对湿度65-68%,以后相对温度降至62%为宜。
④密度:养鸡**不能太密。
饲养密度以10-15只/平方米(指可使用面积)为宜,夏季要适当减少。
⑤光照:0-3日龄光照24**;4-7日龄光照23**;8-14日光照20**;15-12日龄光照18**;22-28日龄光照16**(即实行照2暗1的间光技术);29日龄-出栏光照20**。
认识817肉杂鸡东方希望集团:周守长817肉杂鸡是AA+、罗斯308等肉鸡父母代公鸡与商品蛋鸡如罗曼、海兰等进行杂交的后代,因其培育成功的当天刚好是8月17号,因此取名817肉杂鸡。
该品种市场需要量及饲养量呈逐年上涨趋势,但由于一直在低端肉鸡市场发展,目前尚无完整的品种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资料可得,现结合实际养殖情况,针对该品种市场情况、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各环节突出问题给予简单介绍。
1、市场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等特点。
饲养35天,体重达到1.8斤-1.9斤,料肉比1.6-1.7:1;饲养45-50天,体重达到2.8斤-3.2斤,料肉比1.85-1.95:1。
因其肉质紧凑,口感接近土鸡,符合中国人的饮食口味,逐渐成为饭店用鸡、烤鸡、扒鸡、熏鸡(凡是对羽毛颜色要求不高,但注重口味的消费市场)等肉鸡消费主要品种。
在山东、安徽等地已发展成从孵化、饲料加工、饲养、屠宰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当地肉鸡养殖的主导产业,在华北、华中、华东等其它地区,市场需要量以及养殖量也成迅速增长趋势。
2、鸡苗选择该品种为肉鸡父母代公鸡与蛋鸡商品代母鸡的杂交后代,公鸡的生产性能严重影响后代的生长速度,如使用817肉杂鸡的公鸡作为父本与商品蛋鸡母鸡进行杂交,则其后代的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鸡苗时,应选择信誉好,种蛋来源和质量有保障的孵化厂进行合作。
3、饲料厂家选择由于肉杂鸡生产一直在低端肉鸡市场发展,大型育种公司很少进行肉杂鸡生产,因此造成目前肉杂鸡生产试验不完善,试验结果变化也比较大。
对于817肉杂鸡的营养需要参数,多数饲料公司以AA、罗斯308等大肉食鸡饲料配方为基础稍作降低来生产817鸡的全价饲料,但实际应用后,效果并不理想,特别对于35日龄出栏817鸡,料肉比较高。
因此在饲料选择上,应选择有技术研究力量的大公司合作,保证其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
4、生长参数及采食量健康鸡群采食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如鸡群采食量上升较慢或停滞不前,应检查鸡群是否带有疾病,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腺胃炎,主要造成采食量上升较慢,或长时间内不上升,造成鸡群出栏时间延长、料肉比高。
“817”肉鸡规模化饲养技术及管理作者:张广瑞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7年第05期摘要:依据“817”肉鸡的特点及养殖经验,介绍了肉鸡的饲养技术及管理方法,其中包括鸡舍的卫生条件、饲养人员的卫生操作、饲料要求、喂养方式、药物治疗和饲养密度等。
通过实施这些饲养技术和管理,可让“817”肉鸡达到成活率高、料量耗用低、增重效果好和料肉比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817”肉鸡;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42-01“817”肉鸡作为中国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肉鸡养殖类型,具备大量养殖优势。
817肉鸡养殖技术是运用快大型专门化肉鸡的父母代公鸡和商品代褐壳蛋鸡来进行杂交和孵化。
一般的饲养周期是5~7周,体重达到1.3~1.8 kg就可以出栏[1]。
这种肉鸡既获得了快大型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型大、饲料转化率高等优势,又具有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存活率高的特点,所以很受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
“817”肉鸡饲养方式为放养舍里笼养或者散养等多种方式。
基于“817”肉鸡规模化养殖相关问题,提出几点饲养管理的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饲养卫生注意事项1.1 鸡舍的环境卫生为了保证肉鸡在饲养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鸡舍的干净、卫生非常重要。
鸡舍的环境卫生不仅能影响病毒在肉鸡中的繁衍,而且可以在发现疫情的时候减少传播率,控制疫情,把损失降低。
在鸡舍搭建和使用中,必须保证鸡舍规律、有序的消毒和灭菌,发现粪便和垃圾要及时处理。
工作通道也会出现粪便等垃圾,应该保证每天清扫;肉鸡的料桶和料槽需要每2 d清理一次,收集到的粪便不能够随意丢弃,必须要经过规范的消毒灭菌过程,然后再放入下风口。
1.2 饲养员的卫生操作规范饲养员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操作会直接影响肉鸡的健康,因为他们是每天最直接与肉鸡接触的人员。
所以,饲养人员健康与否是很重要的因素。
作为饲养员应该定期体检,确保自身身体健康。
817肉鸡饲养管理指南一、817肉鸡品种介绍817肉鸡是由蛋鸡同快大型肉鸡杂交品种,母本蛋鸡品种为:海兰、罗曼、海赛褐丝、万宝斯尼拉(黑)等,父本品种为:AA、艾维茵2000、科宝种公鸡。
三、817肉鸡日耗量及生产性能(附表)四、817肉鸡生长的基本要求(一)温度控制雏鸡的绒毛比较短,体温比成鸡底,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对冷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体温不当,则雏鸡很容易受凉,一些雏鸡可因此而逐渐衰竭死亡,另一方面也容易激发其它疾病发生。
雏鸡受凉一般分三种:第一种是整个保温育雏期温度偏底,着在防寒设施不完善的鸡舍或冬季异常寒冷时可能会出现;第二种育雏温度忽高忽底,这在用锯末炉、煤球炉等保温是经常会发生;第三种短时间严重受冷而冻伤,这种情况可见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下半夜突然降温而未及时升温造成。
经受寒冷伤害的雏鸡群,日后大多疾病不断,大小不均,难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性能,所以作好保温工作是预防疾病中相当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之一。
(二)温度控制鸡对环境的干湿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极端的干燥和潮湿,则是激发疫病的应激因素。
鸡舍内空气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以及鸡群呼吸排出的、粪便中蒸发的饮水器内以及漏在地上水分的蒸发等。
当相对湿度接近100%时,鸡舍地面呈现泥泞状。
鸡毛污秽,氨气和粪便为味很浓,各种霉菌迅速生长。
相反鸡舍空气过分干燥时,则尘土、垫料和羽毛满天飞,很容易激发大肠杆菌和其他呼吸道病。
饲养肉应尽量避免饮水器的饮水流落在地面上,在潮湿的季节应尽量添加干的垫料,而在过分干燥时,可以适当用水喷雾,这些都有助于疾病的爆发。
817肉鸡温度、湿度要求参考表(三)通风透气控制在大群饲养的情况下,由于密度高,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如粪便和垫料潮湿、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鸡的腹泻或饮水器漏水等均可能使鸡舍空气污浊,氨气过浓,氧气不足,这些均是激发疾病的主要因素。
所以不管那一种形式的鸡舍,都要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的作好通风透气,使鸡舍内氨气浓度在0.0025%以下,一般以人进入鸡舍后无烦闷和眼鼻无不适刺激为度。
817肉仔鸡的饲养管理规程摘要:为规范“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深入养殖场、户,了解“817”养殖情况,总结经验,采用笼养方式,制定同一养殖标准,采用统一的鸡舍建设标准,统一的雏鸡采购,统一的生物安全制度,统一的预防性投药,统一的养殖管理模式,一体化粪污处理设施。
一旦发现在“817”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供相应对策。
通过跟踪明亚食品有限公司出资建设10个标准鸡舍,采用我们提供的饲养管理规程,毛鸡出栏平均体重为800克,平均料肉比为1.45,比市场上同类肉鸡出栏提前一天。
关键词:817肉鸡饲养管理规程前言:“817”肉鸡是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父母代父系公鸡与商品代褐壳蛋鸡杂交,生产小型肉鸡的制种模式。
““817”肉鸡培育的目的是培育扒鸡型专用肉鸡,该鸡种的育成,使扒鸡加工实现了现代化、标准化生产。
2019年817肉鸡出栏量超过15亿只、产肉量超过173万吨(占肉鸡产量的11%以上),已发展成为我国肉鸡生产的三大主导类型之一。
“817”肉鸡产品有其独特的市场要求,饲养周期也不同于快大型白羽肉鸡和优质肉鸡,而且“817”肉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病性,“817”肉鸡刚推出时,主要用于扒鸡生产,养殖区域主要局限于德州、聊城,后来逐步扩展到滨州、东营、枣庄等地。
目前“817”肉鸡不仅仅用于扒鸡、烧鸡生产,更多地用于加工白条鸡、西装鸡、调理鸡、烤鸡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各个省市。
研究制定其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对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以明亚食品有限公司鸡场为例介绍817肉杂鸡的饲养:一、统一的鸡舍建设标准鸡舍规格1. 鸡舍长度90m,宽度16.5m,屋檐⾼度3.4m,屋脊⾼度6m,平均⾼度4.5m,2. 鸡舍⾼积为1485㎡,鸡舍横截⾼75㎡,鸡舍容积6750m³。
⾼、鸡笼的规格与布局1. 鸡笼分布为4列3层5⾼道,每组鸡笼宽度为1.8m,每条过道宽度两边1.6米,中间三道为1.2米2. 单个鸡笼的尺⾼:长度1.4m深度0.80m⾼度0.5m,单笼⾼积1.12㎡3. 全栋鸡舍为1392个,50只/笼,每只鸡占笼底⾼积0.023m2 ,共可饲养69600只。
鸡饲料配方设计指南鸡饲料配方设计是养殖业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关于鸡饲料配方设计的详细指南,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饲养效果评估的各个方面。
●饲料原料选择●基础原料:如玉米、大麦、小麦等,提供能量和蛋白质。
●蛋白质来源:如豆粕、鱼粉、肉骨粉等,提供必需氨基酸。
●矿物质:如钙、磷、食盐等,提供骨骼生长和蛋壳形成的矿物质。
●维生素:根据生长阶段和需求添加多种维生素。
饲料营养成分确定●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饲料添加剂使用●生长促进剂:如抗生素、酶制剂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抗氧化剂:防止饲料氧化变质。
●防霉剂:保持饲料新鲜。
饲料加工工艺●粉碎:使原料更易混合和消化。
●混合:确保各种原料均匀分布。
●制粒: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和保存性。
饲料储存管理●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的储存环境。
●控制温度,以防饲料变质。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防止霉变和虫蛀。
饲料安全性评估●确保饲料原料无农药残留。
●避免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对添加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安全有效。
饲料成本预算●根据原料市场价格和养殖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成本。
●通过优化配方,降低成本同时保证饲养效果。
饲养效果评估●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判断饲料质量和饲养效果。
●根据生产性能指标,如产蛋量、蛋重、受精率等进行评估。
●通过饲养试验不断调整和优化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一般是根据屠宰加工产品的要求,在保证肉鸡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眼度地降低饲料成本。
在确定肉鸡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从而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整个生产链的利润。
饲料原料的供给和价格情况;屠宰日龄和屠宰活重;出肉率和服体质量;消费习惯(如皮肤颜色、鸡肉储存期长短等);使用公、母鸡混养,还是公、母鸡分饲。
\
肉鸡饲料配方的设计要依据三方面的信息。
首先是肉鸡的营养需要,以此确定日粮的营养规格;其次是应该掌握这些营养物在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及可利用率,因为这些营养物是由各种饲料原料提供的;还有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当前的市场价格。
有了这三方面的信息就可以通过配方软件来计算最低成本的日粮。
目前可用于饲料配方计算的软件较多,主要的设计原理是目标规划或者线性规划,运行过程是在保证满足所设置营养上下限的基础上,获得最低的产品成本。
最低成本的日粮并不总能带来最大的利润,因为关键在于消费者对终端肉鸡产品的特定需求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设计最大利润日粮时,要准确预期肉鸡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价值。
在制订肉鸡的饲养方案时必须考虑服体组成,特别是生长后期与育肥期。
在日粮中能量的需要量大于任一种其他的营养案,所以高能饲料原料(谷物类、油脂等)在肉鸡配方中占很大的比例。
长期实践证明,较高能量浓度的日粮可以取得较好的饲料报酬以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家禽营养学领域中最有希望的进展之一,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来提高有些营养家的利用率,包括纤维素(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降解酶、淀粉降解酶与植酸酶。
肉鸡在育种方面进展非常迅速,相应在肉鸡营养方面也变化较大,以更适合各阶段肉鸡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