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1 赵州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6
11 赵州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4.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会简要地有一定条理地介绍赵州桥。 5.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做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齐读) 2.从课题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物的文章。如果让你来介绍一座桥,你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呢? 3.《赵州桥》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走一走,看一看。 二、看图议桥 1.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 2.引导观察: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3.教师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反馈。 (1)出示词语: 赵县 石匠 设计 横跨 历史 河北省 1.看拼音,写词语。 zhào xiàn shěng shì ( ) ( ) lì shǐ chuàng jǔ ( ) ( ) zhì huì 前爪 爪子 智慧 创举 而且 安济桥 ①准字音,区别“县”、“且”在字型上差异。 ②区分多音字“爪”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理解词语。 ①交流理解。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创举: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②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以上词语的句子读两遍。 3.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4.指导写字。 (1)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 (2)同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 (3)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重点指导: 县: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 “设”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慧”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多写或少写了(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爪(zhǎo): 爪(zhuǎ): 3.比一比,组词语。 县( )且( ) 设( )没( ) 巨( )匠( ) 计( )汁( ) 4. 选词填空。 名贵 宝贵 珍贵 (1)赵州桥是我国( )的历史遗产。 (2)大森林里有许多( )的药材。 (3)《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十分( )。 创造 创举 创新 (4)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 (5)新时代需要有( )能力的人才。 (6)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宇宙。 雄伟 雄壮 (7)( )的歌声在校笔画。 “举”字的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且上短下长。注意结构布局,是把字写美观的关键所在,要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园上空回荡。 (8)( )的天安门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二、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1.出示赵州桥图片,回答:这是一座的石桥。
2、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板书:赵州桥)(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读生字。
县拱济匠计横史爪智慧历①自己练读,指名读。
②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史、智”,前鼻音“县”,后鼻音“匠”等。
(2)读词语。
安济.石拱.桥横.跨前爪.赵.州桥石匠.设计.智慧....历史①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②注意读准:翘舌音“智、史赵、爪”,后鼻音“拱、横、匠”。
其中“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ăo”,还有一个读音是“zhuă”,组词是“鸡爪”。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篇课文,使你受到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抽查对词语的理解。
智慧: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设计: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
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写,生练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段:(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
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写,生练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段:(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县、拱”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特点,能够运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4.使学生能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县、拱”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带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也许观赏过大海,游览过公园,却没想到在我们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还有一座建造独特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观赏这座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
(出示课件1)课件1:赵州桥的图片学生认真地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这是一座()的石桥。
2.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板书:赵州桥)(学生一齐朗读题目。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一边倾听一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2)课件2:阅读要求:①读准字音,把句子朗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3)课件3:赵省县匠设计史创举且智慧历拱济横爪学生练习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赵、省、设、史、创、智、爪”,前鼻音“县”,后鼻音“匠、拱、横”等。
其中“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它还有另一个读音“zhuǎ”,组词为“鸡爪”。
(2)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4)课件4:赵州桥河北省赵县石匠设计历史创举而且智慧石拱桥安济桥横跨前爪学生自由朗读,小组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开火车式朗读,一齐朗读。
11赵州桥▶教学目标1.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省、匠、史、慧”4个字。
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2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3.指导书写“赵、省”等10个字。
▶教学过程板块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2.引入课题:1400多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
这座桥叫什么?(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3.说一说: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指导书写“赵”: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要写得舒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块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课件出示:县拱济匠计横史爪智慧历4.检查生词的认读。
(课件出示生词)课件出示:赵州桥石匠设计中间桥洞河面创举流水冲击节省而且水花各自似乎体现人民智慧才干历史双龙戏珠5.指名学生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1)正音:“横”是后鼻音。
(2)结合语境学习多音字“爪”。
(3)相机指导部分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的落实,是学好课文的关键。
此环节重点要求学生读准生字新词,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11.赵州桥教学目标: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
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生字词卡片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3.结合图文,能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难点】1.抓住关键词,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赵州桥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解这样一座桥:这是一座雄伟、坚固的桥,像美丽的彩虹飞跨在宽阔的河面上;这又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是一座尽人皆知的桥,它已经在风雨中屹立了1400多年,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出示赵州桥的图片)看,这就是赵州桥。
师:那么课文又是如何向我们介绍这座古老的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一探究竟吧!2.出示课题《赵州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赵州是古时候的地名,现在叫赵县。
(板书:《赵州桥》)设计意图:利用赵州桥的图片和老师优美语言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结合赵州桥的图片,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对赵州桥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得真有流利!为了更好地认识赵州桥,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 xiàn gǒng jìjiàng zhǎo赵县拱桥安济桥石匠前爪②shǐ zhì huì lì历史智慧历代③jì héng设计横跨(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形声字识字相近字比较(比一比)加一加组词(找朋友)点拨: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济、慧、计”。
11.赵州桥
课题 赵州桥 课型 新授课
设
计
说
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看
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
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
造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体会到坚固的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
学习重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教师)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
入。(用时:
5分钟)
1.你见过哪些桥?说
说这些桥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2.播放图片,展示从古代到今天的桥。 3.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桥。 2.学生谈对桥的认识。 3.了解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1.你知道的世界闻名的桥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
资料。
二、读文识
字。(用时:
15分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解
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
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
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
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音字组词。
三、初步了
解赵州桥。(用时:10分钟)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
河上
建造人:李春
建造时间:一千四百多
年前
3.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 )县
的( )河上。它是隋朝的
( )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这篇课文从( )( )
( )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
州桥。
四、指导书
写。(用时:10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语。(师范写,生仿写)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认真仿写,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教
学
反
思
用自读课文的方法能使学生熟悉文章,分段朗读能
够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我在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指导,针对学生易
出现的字词问题,进行重点教学,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
入。(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词
语,引导复习本课的词语。
2.点名学生介绍赵州
桥的位置及建造者。
1.学生复习、认读词语。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简介赵州桥。
4.看拼音,写词语。
jié shěnɡ shí jiànɡ
( ) ( )
shè jì chuànɡ jǔ
( ) ( )
zhì huì lì shǐ
( ) (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3)哪些句子写出了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3.交流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没有桥墩、小桥洞。 4.品读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 5.交流“创举”的意思。 5.“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
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
方法。
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
词的意义。
2.整体观察,从桥长、
桥宽等方面观察。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画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1.自读课文,交流回答问题。 2.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精美。 3.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6.用“有的……有的……还
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
展。(用时:
5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
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
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
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1.读最后一段,感受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
名世界的建筑。
7.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
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从
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数字说明的感受,二是图文对照使
其形象更直观,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
做最后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赵州桥》教学片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难点。
师: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这一段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
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段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生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生3: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赵州桥上图案的精美)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内容。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2、3句)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1:这里的冒号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生2:冒号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出来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
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朗读相应的描绘龙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
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1: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2:是在赞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在隋朝建成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这样古老
的设计精妙的石拱桥,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