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困难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意。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办学模式,根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其中独立学院265所,占比10.07%。
可见,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力量。
与其他普通高校不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事物,办学实践中的相关政策处在不断深化之中,“实践性、探索型、发展性成为国家独立学院政策过程的重要特征”,也是独立学院发展过程的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势必会通过内部管理决策的形式得以表现。
一、独立学院转型的时代背景据教育部8号文和26号令要求,独立学院在办学机制上必须实现“七独立”,并与2013年完成规范化办学验收。
但是,从2008年至今,全国仅有57所转设,独立学院规范化验收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为此,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通过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潜力、强化治理能力,推动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删除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相关规定,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地位、政策保障、分类管理、帮扶支持等多方面加大对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
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相关文件,对独立学院进行分类引导,规范管理。
在落实平等办学地位、实施税费优惠、保障合理用地、办学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给出完成规范验收的最后期限。
因此,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和规范验收攻坚期。
改革问题倒逼改革。
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急缺,学术型人才严重过剩,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自2015年起,党中央、国务院致力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一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等途径,提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比重。
2016年第29期院校发展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教发〔2015〕7号)指出,高校要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融入到高校专业建设中,使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各高校要转变办学思路,积极推动转型升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应积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上转变。
[1]广州工商学院作为2014年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无疑面临着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丞待解决。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国家实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中国大学现按类型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几类。
应用型大学是指主要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而不以科学研究作为办学定位的高等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重点体现“应用”二字,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要与区域、地方特色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一些知名高校开始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国内高校紧随其后也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实践教学体系。
因为,只有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最有力的保障。
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120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要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转型后的本科院校正好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50%。
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很多地方院校将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分为高考后扩招后升格为本科的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有600余所高校将会重点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也是国家实施学术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
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近年来,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应用技术型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实用的技术人才。
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而言,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不仅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来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
首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应用技术型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需要逐渐转变教育理念,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校而言,要注重改革培养模式,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贴切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其次,课程设置也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
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设置更加实用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可以引入企业合作课程,开设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至关重要。
传统的师资队伍大多数是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学者,缺乏与实际工作经验相关的教师。
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能够与企业密切合作的专业人才。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吸引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任教职,提高教师上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总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孔颖;李春梅【摘要】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性院校转型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也是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实际决定的,政府部门也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部署。
转型中面临着缺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双师型”教师不足;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特色不突出,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不够等问题。
为此,民办本科院校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民办本科院校顺利转型发展职业教育。
%It is urgent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which is also determined by the actual running condition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has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e transformation is faced with a lack of top design training for applie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a lack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pro-duc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is not deep enough; features are not prominent, and it does not match the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s. For this reason, private colleges must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of governance,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and highlighting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t also need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o as to promote a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期刊名称】《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作者】孔颖;李春梅【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9.21李春梅(1964-),女,陕西蒲城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研究工作。
独立院校转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专升本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大学”,是独立院校转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独立院校正处于转设步伐加快、转设路径不一和转设存在阻力阶段,这给不同阶段的专升本学生,产生报考意愿降低、学习动力减弱和就业压力更大等困境。
为此,应改正专升本学生的错误认知,加强转设独立学院的发展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水平。
关键词:独立院校转设;专升本;职业院校;职教本科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
独立院校转设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与高职院校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大学”,由于职业教育在社会大众的认知程度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和独立院校本身的学生及其家长都产生多方面的困境,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探究独立院校转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专升本困境及对策,以期为独立院校转设及职业院校专升本学生提供参考。
一、独立院校转设的现状分析(一)转设步伐加快中国的独立学院起源于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经济与思维均较为活跃的江浙地区。
以1999 年7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为标志,独立学院在中国正式以合法形式出现、发展。
整体来看,独立学院转设在我国先后经历了“开始转设”(2006—2009年)、“‘十二五’验收大考终延期”(2010—2015年)、“‘十三五’能转快转、能转尽转”(2016—2020年)三个阶段。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我国独立学院数目达323所,为独立学院办学以来的最高值,但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独立学院存量仍有241所,其数量约占到峰值的74.61%,独立学院转设势在必行。
(二)转设路径不一各地对独立学院转设采取的路径不尽相同。
有的地方一些独立学院在转设时采取脱离母体高校,完全独立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路径。
如:2021年2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广州新华学院。
有的地方一些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如:2021年1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校———温州理工学院。
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作者:王东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应用技术型教育开始兴起,普通本科院校是否应该从学术型教育转型应用型教育受到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
而现在大部分院校仍在持着观望的态度,一些走在改革前沿的院校,已经在教育改革中逐渐受益,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解决。
关键词:本科高校;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改革被明确提出。
这项改革被教育部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序推进,其重点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这项重要的改革,而核心的关注点并不是涉及多少所高校,而是制度创新的意义。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行有益的探索,从而寻求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面临的困难1.观念需改变。
目前地方高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大学已被各方达成初步共识。
但是,转型中遇到的许多挑战和障碍仍然需要面对。
在这其中,观念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是凸显的矛盾。
如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能认识到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以及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认为学习实用技术会低人一等。
同时,在现实中,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忽视了对毕业生实际技能的考察。
2.科研能力不足。
科研能力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研工作应该有组织地进行,但事实上,因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对教学与科研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使得科研与教学分离,又由于历史原因,普通本科院校有着专业强、学科弱的倾向,专业先于学科,所以普遍出现学科被虚化的现象,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呈现碎片化和边缘化。
3.学院竞争力不强,经费不足,发展缺乏后劲。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主管部门,地方经济对教育经费影响较大。
由于地区存在发展差异,教育经费的总额和使用效果差别加大。
第39卷第2期教学研究Vol 39No 22016年3月ResearchinTeachingMar.2016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赵紫燕李朝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㊀[收稿日期]㊀2015⁃10⁃30㊀㊀㊀㊀[作者简介]㊀赵紫燕(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㊂㊀㊀[摘㊀要]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办学定位模糊㊁教学模式单一等制约其上升的 瓶颈 问题,当下教育部要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转型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大势所趋㊂基于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应用管理学中SWOT分析法,剖析了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而为其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优势㊁弥补劣势提供方向指导,同时为我国部分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借鉴㊂㊀㊀[关键词]㊀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64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6)02⁃0045⁃06㊀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 19号)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㊁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㊂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1]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中提到,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2]㊂据统计,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171所,其中独立学院有293所[3],约占普通本科院校的25%㊂另外,1999年以来的新设本科学校647所[4],独立学院在其中约占46.8%㊂因此,独立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 主力 ,有义务担当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领头羊,尝试改变自身定位,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㊂1㊀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及转型方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指出,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㊂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丰富了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㊂1.1㊀办学定位模糊许多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㊁发展目标㊁人才培养规格㊁办学特色等定位不明确,盲目办学,随意发展㊂部分独立学院在发展定位中存在好高骛远㊁贪大求全的现象,例如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㊁专业设置上追求 热门专业 ㊁学校定位上幻想从单科性或多科性学院发展成为综合的大学等㊂这些只顾及利益而忽略自身情况的盲目定位直接影响着独立学院未来发展之路㊂1.2㊀教学模式单一独立学院的生源定位是原本科三批次(现并入本科二批次)学生,其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低㊁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较弱㊁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较差㊂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㊁积累较少,其办学力量主要依托于母体高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简单沿用母体高校的教学模式,并未顾及生源特点,单一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导致自身特色缺失㊂学生素质有差距,又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也就没了品牌声誉,长此以往,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就. All Rights Reserved.46㊀教学研究2016会 高不成低不就 ,技能与理论均得不到长足发展,从而导致就业时缺乏市场竞争力㊂1.3㊀生源竞争力不足相对于一般民办高校而言,独立学院具有母体高校品牌效应㊁本科学历教育权限等优势,因而在生源竞争方面能够优胜一筹㊂但是,在实行独立招生㊁独立颁发学历证书之后,与其他类本科高校相比,其吸引力还待商榷㊂另外,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教育投资较少,加之自身积累不足,一些初具规模的独立学院收费远远高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也使得这部分学生不得不放弃独立学院的志愿填报选择㊂1.4㊀学生就业率低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含独立学院293所),其中非 211 高校(1055所)占90.1%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1年 201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60万㊁680万㊁699万,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增幅还是比较明显的㊂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7.8%, 985 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其次为高职高专院校和211 院校,独立学院㊁一般本科院校㊁科研院所和军事学院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5]㊂由2013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可知,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 211 (包括 985 )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㊂而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尤为严峻㊂综上,独立学院发展年限较短㊁资源力量有限㊁生源质量偏弱,还不足以支撑其向学术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㊂相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其灵活的学科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需求,强调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掌握实用技能的人才㊂因此,独立学院将办学定位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有利于其在办学初期树立品牌特色㊁积累社会知名度㊁夯实办学基础,并且有利于独立学院的长期稳定与发展㊂综合其他各类型高校各方面的要求及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应用技术型大学是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独立学院转型的最佳定位方向㊂2㊀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2.1㊀内部优势(Strengths)分析1)办学体制具有独立性㊂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即举办高校)是一种依托关系,并不受制于母体高校,因此具有相对独立性㊂这个 独立性 指独立学院具有与普通高校下属二级学院相区别的自主㊁灵活的办学权利㊂教育部 8号文件 指出: 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㊂独立学院还应按国家有关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规定,独立填报‘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 [6]㊂独立学院的自主性为其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减少了很多无形的障碍,在办学定位㊁人才培养目标㊁课程设置以及考核评估等方面有更多的独立选择权㊂2)办学行为具有自主性㊂独立学院是由公民私人法人所举办的,由举办者根据法律规定组织董事会并以举办者自筹资金的方式作为财政来源,因此,拥有较多的自主权,更易于建立适应市场决策的管理制度㊂独立学院既可以利用母体高校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又可引入企业市场化的有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兼顾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母体高校名牌效应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7]㊂从自主权方面来说,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市场㊁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步伐,侧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㊁能够在生产㊁服务㊁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技术型人才㊂3)专业设置具有灵活性㊂2003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8]㊂独立学院面向市场办学的特色使得专业设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㊂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㊁优化专业结构以及专业建设,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为其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在保留原有.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赵紫燕㊀李朝秀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47㊀应用型专业之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新的应用型专业,从而向市场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㊂2.2㊀内部劣势(Weaknesses)分析1) 双师型 师资缺乏㊂ 双师型 教师这一学术概念尚未形成,由学者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表述得知, 双师型 教师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习者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9]㊂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从母体高校中聘用或兼职聘用,另外,独立学院的师资还包括普通高校的退休教师㊂许多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身体好㊁职称高,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从而成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㊂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师资是通过社会教师市场招聘的,他们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构成了独立学院的主要专职教师[10]㊂综上,通过任一渠道而来的教师或是缺乏教学经验,或是缺乏相应的专业实战技能,距 双师型 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结构比例失调,又给独立学院的师资增加了不稳定因素㊂而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求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是某个专业的行家里手,实践经验丰富,因此,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师资的制约使其举步维艰㊂2)实验实训条件较差㊂应用技术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验㊁实训环节,对教学硬件投入高,办学成本较高㊂独立学院普遍基础差㊁底子薄,要求实战型的专业实训硬件并不完备,而经费主要来源于举办者自筹资金,国家投资少,另外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支持独立学院的资金总量不足㊁力度不大,加之学校自身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较弱,在建设实践实训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上,资金方面压力很大㊂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缺乏相应的实训练习,学校就很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中还需弥补这方面短板㊂3)校企合作不深入㊂与德国㊁瑞士等国的 双元制 相比,我国地方高校在吸引企业参与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价值的程度较低,相应的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11]㊂独立学院也是如此,就科研实力而言,独立学院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于应用性的研究欠缺,能够为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就社会服务而言,独立学院的社会效能低,不能得到企业的信任和资金㊁设备的投入㊂另外,关于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举措,地方政府缺乏国家制度和鼓励政策,致使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缺乏基础㊂并且在产教融合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充当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㊂种种因素制约着校企深入合作,以致独立学院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实践技能㊂4)专业特色性不强㊂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不考虑生源特点,简单而盲目地拷贝母体高校专业,照搬母体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以及教学计划㊂长远来看,这种盲目的专业复制难以使独立学院走上开辟创新的道路,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及人才机构的失调;二是在专业设置上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很多独立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偏向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热门专业,然而在缺乏对人才市场的预测和分析之下,这些热门专业扎堆反倒成为独立学院低成本的 热门 或 短浅 专业,给学生的未来就业留下隐患,易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㊂这两方面的局限影响了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特色指向性,稍有特色但不鲜明,就 应用技术型 这一特征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㊂2.3㊀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1)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㊂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已成为当前的主流㊂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要求,劳动力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㊂人才是实现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与支撑,但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不高,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㊁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㊂部分高校的转型之路,着眼点在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凸显地方行业特色,这种做法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同,因此加快培养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㊂2)教育政策的支持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会议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㊁专科㊁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 All Rights Reserved.48㊀教学研究2016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㊂4月25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首届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开幕,论坛以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为主题㊂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 19号)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㊂采取试点推动㊁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㊂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㊂2014年6月,由教育部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中提到,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㊂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㊂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活动的开展证明了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进行转型是正确而合理的举措,并且这些 顶层设计 也能为独立学院的转型道路扫清方向障碍,使其更加明确转型道路㊂3)国内实践与经验㊂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的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和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简称应用技术大学)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㊂联盟各成员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㊁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㊂截至2014年12月7日,我国已经有101所高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12],并且很多院校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有的立足地方,强调错位发展,例如黄淮学院㊁徐州工程学院;有的原来是行业办学,现在要回归行业㊁强化行业,例如武汉纺织大学㊁重庆科技学院㊁南京工程学院;有的没有行业背景也积极对接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例如常熟理工学院㊁东莞理工学院;有的是中德合作,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课程改革思路,例如合肥学院;有的建设与城市密切互动的城市型大学,例如成都大学㊂2.4㊀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1)高职和老牌普通本科院校的竞争压力㊂独立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㊂一方面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升格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的竞争㊂职业院校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操作性㊁知识运用的逻辑结构以及岗位技能的培养;强调实际应用,尤其重视市场的需要㊂因此,中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而独立学院要转型,就要考虑如何 超越 高职院校㊂另一方面的威胁来自老牌的普通本科院校㊂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背景下,部分老牌本科院校也会进行转型,而其本身各项实力就优于独立学院,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难度加大,存在同质竞争威胁㊂2)资金不足㊂独立学院兴办的历史不长,本身资金积累不多,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将大量资金都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教育经费较紧张㊂独立学院的前景虽然看好,但是,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仅靠收取学生的高额学费和有限的社会资金来维持,如果生源状况达不到预期的规划,就会给独立学院的正常办学带来严重影响[13]㊂因此,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资金匮乏直接影响着学校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㊁师资的聘用培训等,制约着其转型步伐㊂3)社会认可度偏低㊂独立学院是 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 改革探索的结果,一直处于 似民似公 又 非公非民 的状态[14],加上个别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和问题,如有些独立学院在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方面不明确,有些独立学院的投资方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下降,有些独立学院在招生㊁收费㊁宣传以及财务管理方面违反相关规定,弄虚作假欺骗学生㊂种种不良现象导致独立学院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低,很多人对独立学院抱有偏见,另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所培养的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仍不可同日而语,社会认可程度有所偏差㊂3㊀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战略3.1㊀把握转型机遇,明确办学定位在内外环境的催生下,转型之路已是大势所趋,独立学院应把握好时机适时着手转型发展㊂办学理念的转变是首当其冲的,只有办学理念正.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赵紫燕㊀李朝秀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49㊀确才能对办学定位有更清醒的认识㊂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产物,独立学院的现实选择应该是低重心的培养思路,定位在职业技术型办学层次上,着力培养面向生产㊁建设㊁管理㊁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抛弃盲目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观念㊂独立学院应注意与 母体 院校互补办学,避免人才培养趋同化㊂在明确办学定位之后,独立学院在转型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 复合型 人才㊁ 应用型 人才和 高级技能型 人才㊂3.2㊀打造品牌战略,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生存㊁求发展,树立竞争意识,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㊂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对于 应用型 的理解为: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㊂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是随着学科分化和职业分化而产生的㊂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人的谋生做准备㊂所以,它满足的是人或社会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的需要㊂独立学院的转型之路离不开专业教育层次的指导实践,但是独立学院所实施的专业教育又要与普通的专业教育相区别,应是兼具创新的专业教育,在兼顾市场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㊂只有打造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才有利于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㊂3.3㊀建设学科专业群,加强校企合作独立学院建设学科专业群应在调整原有专业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另外,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不能模仿公办院校或名校,而应考虑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以便日后深入参与企业的实践㊂只有结合企业需求灵活设置应用性 学科交叉型 特色型学科专业群,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特色服务㊂因此,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注重校企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㊂通过引企入校,推行 校中厂 ㊁ 厂中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办专业,实行 订单式培养 ,另外,根据企业需求建设实训基地,推行 车间即教室 ,直接将课堂搬到企业里,从而将教学拓展到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及时进行案例教学,将企业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15]㊂3.4㊀重视 双师型 师资建设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要有 具备应用型能力的教师队伍㊂应用技术型大学相比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独立学院在提高教师素质㊁建设 双师型 教师队伍时要双管齐下,采用 送出去㊁请进来 相结合的培养模式㊂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并定期派遣骨干教职工到国外以及知名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深入到企业内部边实习边研究;二是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以及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㊁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㊁兼职教师,以充实 双师型 教师队伍,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储备㊂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民办独立学院具有机制上灵活适应的优势㊂尽管转型道路上会遇到种种阻碍,但整体趋势将会是螺旋上升的㊂独立学院应把握好转型的大潮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并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其成功转型将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其自身的稳步前进㊂参考文献1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 EB/OL . 2014⁃06⁃24 2015⁃10⁃30 .http //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2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 EB/OL . 2014⁃06⁃16 2015⁃10⁃30 .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3 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 EB/OL .2014⁃06 2015⁃10⁃30 .http //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2068.html.4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驻马店论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EB/OL . 2014⁃03⁃12 2015⁃10⁃30 .http //info.huanghuai.edu.cn/gb/zmdforum/ltyjzx/19_15_33_665.htm.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98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 EB/OL .2014⁃04⁃28 2015⁃10⁃30 .http //3y.uu456.com/bp⁃f7015dd0856a561252d36f65⁃1.html.6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R .2003 8 .7 陈新阮玲霞.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J .教育与职业2009 5 41⁃43.8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EB/OL . 2003⁃04⁃23 2015⁃10⁃30 .http //www.edu.cn/20040212/3098888.shtml.9 肖凤翔张弛.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15 69⁃74.10 阙海宝罗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与对策 J .教育与职业2008 8 118⁃120.11 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 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 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12 15⁃18.. All Rights Reserved.。
能。
该软件的使用很大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五、机房硬件系统的管理现在各个高校的学生上机需求量很大,需要及时维修硬件故障的主机。
我校机房采购的计算机都是较高配置的品牌机,它不会迅速被市场淘汰,同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便于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维护。
因为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者外界环境影响,机房会出现以下常见的硬件故障,管理人员当及时处理。
(1)硬件接触不良。
尤其是内存,显卡等,使用插拔法,涂擦金手指,重新安装即可恢复。
(2)硬盘损坏。
使用替换法确定故障,同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防止在硬盘工作时候突然切断总电源。
学生走后,检查每个机房,正常关机后,关闭总电源。
(3)键盘鼠标损坏,应当做好日常备库准备,需要时及时更换。
(4)电源,显示器损坏。
及时维修,做好维修登记。
六、总结与展望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的任务量大,事务繁琐,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来管理依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依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讨和总结机房维护和管理经验。
在这种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建立指纹识别系统管理计算机机房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它能识别出上机的学生,防止学生的迟到与旷课的发生,还具备一定的安全防盗功能。
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探索,它是高校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1]张夷人.微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于刚,于晓宝.计算机机房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改革创新的产物,自1999年产生以来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2008年教育部发布26号令,根据部署,将现有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
自此,独立学院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独立学院转设的意义办学之初,独立学院缺乏办学经验和师资力量,举办高校的大力扶持必不可少;历经多年的发展,部分独立学院积累了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一、引言1998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和1999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兴办,开辟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之先河———独立学院[1]。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纷纷迁址办学,谋求独立,以“普通本科高校”面目示人欲望强烈[2]。
独立学院发展到目前状态,继续前行需要甩掉诸多羁绊,更长远的谋划在于转型升级。
转型策略选择、学校目标定位等均涉及独立学院的命运,其中存在诸多理论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探讨。
由于独立学院分布非常广泛,各个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又极不平衡,独立学院在不同地域运作、管理模式上差异性巨大。
本文取样限定在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省(作者所在地),将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提供路线图。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瓶颈与突破(一)制度性瓶颈:独立学院发展中的硬伤独立学院发展遇到瓶颈,主因在于办学主体不明朗。
主要办学形式如下:有些是母体全部操盘,形式为“校中校”;有些刚开始因为教育部26号令,只是形式性地引进少量民间资本,办学主体是母体操盘;有些完全由民营资本投资人运作,母体仅仅收取管理费;有些是民间资本投入,教学以及管理全部交由母体。
无论以哪种举办模式、谁在主导,独立学院快速发展过程中隐藏的弊端逐步暴露。
其一,独立性缺失。
独立学院不独立是既定事实,与母体高校、投资方、政府之间产权归属不清晰,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纷争常见诸媒体。
其二,发展定位模糊。
由于脱胎于母体办学,举办专业、教学管理大多沿袭原有公办高校,错位发展,纸上谈兵。
其三,投入不足。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投资方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盲目扩大规模,忽视教育质量,对学校规范运作及内部硬件投入不足,从而引发学生满意度降低和办学声誉下降。
其四,师资队伍不稳定。
独立学院顶层设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导致管理层常常蓄意迎合资方低成本决策意图,无法保障日常教学正常运行和专业师资队伍稳定,在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科教学专业合格评估中,屡屡使用“造假、忽悠”动作,几成常态。
以上四项顽疾是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瓶颈,成为独立学院进一步前行的绊脚石。
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困难与对策
【摘 要】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是独立学院向应
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还存在许多困难,如,资金来源单一、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
合理、师生对转型的看法、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等,为了更好的促进独立学院
转型,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实验室、实践基
地建设等。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困难与对策
教育部教发[2003]8 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
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
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
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
途径。总体而言,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独立学院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阶段,筹措教育经费,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
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同时出现“人才荒”和“就业难”,形成人才
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及应用技术型
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产业变动的内在需求,亟需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特殊原因,使得独立学院相比其他普通地方高校,在向应
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困难尤为突出。
一、观念转变最难
独立学院尽管是三本院校,但好歹是本科,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就有转
向职业技术院校嫌疑,这是很多师生、甚至家长不能接受的。
二、资金来源单一
长期以来,独立学院以高学费著称,一方面表示独立学院学费高昂,另一方
面,也表明独立学院办学资金来源单一,主要靠学费收入。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
需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在校内建设大量实验室,尽管可以与企业合建,或
者企业捐建部分,但是总体上仍然需要巨量资金投入,靠单一的学费收入显然难
以为继。更何况,独立学院为了转设评估的需要,目前处于基建高峰期,大量资
金用于基础建设,更使得资金捉衿见肘。此外,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需从办学结
余获取收益,使得有效的建设资金更少。
三、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能力不足
师资问题是长期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独立学院办学之初,为
节约办学成本,通常是精干的专职教师和大量的兼职教师;随着办学的积累,逐
渐过渡到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虽然能使得教学得以正常进行,但是一旦专职
教师离职或兼职教师有事,即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相比师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
更加严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不仅年龄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而且职称结构也
是如此,老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奈何精力不足;青年教
师精力充沛,奈何经验欠缺,有待引导、打磨。最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
要“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独立学院师资往往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都是从学校
到学校,自身实践能力尚且缺乏,更不用说教学生实践了。
四、实验室、实践基地不足
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而技术技能培养和获得
需要靠实操习得,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大力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而实验室、
实践基地建设除需大量资金支持外,还需教师站在专业建设发展的角度,结合市
场需要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分批建设,逐步推进,目前独立学院这方面人才稀缺,
难以满足需要。
五、校企合作难
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求校企合作,产业融合,但是企业是追求利益的团
体,学校吸引企业的一是学生,二是技术,三是文凭。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普遍不够高,缺乏对企业强吸引力;其次,独立学院技术积累有限,几乎吸引不
了企业,同时,独立学院也不向公办院校,还有很多吸引企业的其他资源。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学分
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
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
高层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
型转型。 因此,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的向应用技
术型转型,政府、高校应该采取进一步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深入开展调研,弄清楚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其
次要大力宣传,营造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舆论氛围,通过舆论影响人;最后要
狠抓干部思想转变,通过干部带动人。
2.加大政府投入。为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政府应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加
大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的经费支持力度。独立学院虽然涉及到投资方回报
问题,但也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仍具有公共属性。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政策的
要求,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也应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
足。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完善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相关制度,
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的
长效机制,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
师引进。大力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在招聘时优先
考虑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3)“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
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获取专业技能证书。
4.强化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1)要加大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
保障建设项目资金落实;(2)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实践基地可行性论证,为项目
建设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养与引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5.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校企合作是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必由之路,校企
要深入合作,必须建立新模式,利益融合。高校要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
层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引企入校和移校入企,建立共同利益体等。
参考文献:
[1]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
见[Z].2003.
[2]谷再秋,于福.独立学院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8,
(2).
[3]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
〔2014〕5号).
[4] 冯向东.处在“十字路口”的独立学院[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5]苏婷婷.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