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郑州市二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8年郑州市二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8年郑州市二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8年郑州市二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8年郑州市二测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分子中则无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DNA分子转录产物可能不同

2.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

3.红细胞膜中的Na+/K+-APTase(ATP水解酶)的功能是水解ATP吸收K+。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红细胞细胞质置换成高浓度

的K+溶液,并将其置于极高浓度Na+的环境中,就

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实验过程Na+、K+离子跨膜运输应该属于主动运输

B.上述生理过程还需要ADP和Pi

C.该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了ATP的形成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酶既可以催化ATP的水解,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

4.下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微结

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分析错误

..的

A.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单向

传递

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5.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6.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b控制,杂合子中有%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

关分析错误

..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

29.(9分)

下图为线粒体中蛋白质来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线粒体与细胞核中均可以发生的过程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是。

(2)由图可知,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是。线粒体DNA缺陷会导致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只能通过传给后代。人们常将线粒体、叶绿体称为半自主性遗传的细胞器,结合上图,分析其原因是。

(3)以下图中的两个氨基酸(分别称为R1和R2)合成二肽时,脱水缩合会形成种二肽化合物,因此在人工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先对相应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采取保护,再让“正确”的氨基和羧基之间发生脱水缩合,最后去掉第一步的保护得到所需的产物。

每条肽链的一端有1个游离的氨基(称为多肽链的N端),另一端有1个游离的羧基(称为多肽链的C端)。如果想让R1成为二肽的N端,需要先对R1

的 (填“氨基”或“羧基”)进行保护,再让R 1与R 2进行反应。

30.(7分)

某菠菜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RuBP 羧化

酶(催化C 5固定CO 2)的活性关系如下表。下

图显示表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O 2释放

速率。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之前,需要对色素进行提取,其原理是 。

(2)

有同学提出品种2叶绿素含量约是品种1的

2倍,故品种2光合作用速率应该强于品种1。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明理由: 。

(3)光照强度低于P 时,品种1光反应强度 (“大于”或“等

于”或者“小于”)品种2,光照强度高于P 时,限制品种1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品种

相关参数

品种1 品种2

叶绿素相对含

量 RuBP 羧化酶活性 高 低

31.(11分)

动物进食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的形象、气味等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其中咀嚼食物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

(填“是”或“不是”)位于大脑皮层。

(2)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经运输至胰腺,作用于胰腺细胞。

(3)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某种药物(PPI)对胰液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健康成年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PPI用生理盐水配置,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为50 mL,每12 h一次)。

①将这些健康成年犬分为两组并编号, 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②。

③各组每12 h收集胰液一次,并测量胰液的分泌量,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含量和pH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④实验结果表明:PPI对正常犬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有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少了胰液的分泌量,降低了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的浓度和pH值。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内

的分泌,从而间接地抑制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2.(12分)

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1)F1随机交配,试推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和。

(2)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关系,但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组杂交实验(提示:一组为正交,一组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反

交。

实验结果和结论: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某些细菌能够合成纤维素——细菌纤维素(一种新型生物材料)。为了获得高产菌种,研究小组以木醋杆菌(一种好氧菌)为原始材料,拟通过紫外诱变的手段,筛选获得高产菌株A。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木醋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

(2)培养木醋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含有(填单糖名称),所起到的作用有

(3)用紫外线可诱导木醋杆菌发生,由于该变异,所以在筛选之前需要对诱变后的菌液进行富集培养(将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的一种培养方法)。

(4)从富集好的菌液中分离并计数所需菌种常用的方法是。木醋杆菌产生纤维素的同时还会产生葡萄糖酸,而

葡萄糖酸会抑制纤维素的产量。葡萄糖酸会和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反应使培养基

变透明,所以在加了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上,需要挑选菌落直径/透明圈 (填“较大”或“较小”)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5)可以用 方法对上一步挑选出来的菌落进行进一步

的纯化。该方法中,每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 ,冷却后再从 开始划线。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抗体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它有两条H 链和两条L 链组

成。同一物种C 区氨基酸序列恒定,不同抗体结合抗原的V 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

(1)在生物体内,抗体是由 细胞分泌的,该细胞可以

来自于 增殖分化。

(2)传统方法获取抗体时,需要将相应的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从动

物的 中分离抗体。显然,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产量和纯度等都很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抗体的不足,单克隆抗体是指 。

(3)天然的抗体左右两个V 区结构完全相同,只能结合相同的抗原。通过

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得到双功能抗体(又叫双特异性抗体),它的两个V 区能结合不同的抗原。制备双功能抗体的基本方法如下:将能分泌抗体1的杂交瘤细胞(A 细胞)与能分泌抗体2的淋巴细胞(B 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可分泌两种亲代抗体和杂种抗体的杂种—杂交瘤细胞(A-B )。细胞融合时需

要V 区

C

区图例:

用、

或电刺激等方法诱导,经融合处理后,溶液中总共应该有种细胞(最多考虑两两融合),用A、B字母表示出这些细胞的种类。

(4)双功能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用其中一个V区识别癌细胞表面,用另一个V区将T细胞等杀伤细胞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这里,T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

(5)细胞融合方法得到的双功能抗体,只是将两个不同抗体的V区集中到了一个抗体上,人们无法改变V区的结构。通过技术,可以对双功能抗体的V区进行设计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这种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对分子的改造来完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D 6.D

二、非选择题

29.(9分)

(1)转录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2)催化氨基酸与tRNA的特异性结合(2分)母亲(卵细胞、卵子、母本)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可以复制与遗传;其基因可以指导本身部分蛋白质的合成(2分)

(3)2 氨基

30.(7分)

(1)菠菜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2分)

(2)不对,品种2虽然叶绿素含量高但是RuBP羧化酶活性低,光合作用强度受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共同影响(2分)

(3)小于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2分)

31.(11分)

(1)非条件不是

(2)促胰液素体液(血液)

(3)①随机平均

②给A组犬静脉注射50 mL生理盐水,B组犬静脉注射50 mL的PPI药物(4分)

④抑制胃酸(盐酸)

32.(12分)

(1)雄、雌雄

(2)12(2分) 1/8(2分)

(3)正反交实验:雄性黄翅×雌性灰翅雄性灰翅×雌性黄翅推断和结论:

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都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分)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的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分)

[或把正反交所得到的子一代果蝇放在一块统计,如果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都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分)

如果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都有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分)

(2)葡萄糖给木醋杆菌提供能量、作为合成纤维素的原料(2分)(3)基因突变突变率低

(4)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较大

(5)平板划线法(2分)灼烧上一次划线的末端(2分)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2分)

(2)血清由单一B细胞克隆而成的细胞群分泌产生的抗体(2分)(3)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 5 A-A、B-B、A-B、A、B(2分)(4)特定的抗原细胞

(5)蛋白质工程 DNA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含答案与解析)

_ _ _ _ _ _ _号证考准 _ _ _ _ _ _ _ _名姓-------------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8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此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 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 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 -------------------- 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运输 2 题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 NA B.T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无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效 ----------------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C.NH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3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14页)理科综合试题第试题2页(共14页) 在 _ _ _ _ _ _--------------------卷 上 _ _ _ _ _ _ __ 答 --------------------

2018初中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说明:本卷共4页,25个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题目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1.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3.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多功能干细胞(ips),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可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此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表示的是分化过程 B.图中各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C.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 D.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5.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 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 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数 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 加数滴碘液。下列选项错误是( ) A.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C.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 照 D.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 气 6.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B.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 C.适时除草、松土、施肥 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 7.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错误操作是() A.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 B.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C.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D.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8.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鲫鱼、麻辣鸡丝、黑椒杏鲍菇。你认为添 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更合理( ) A.凉拌豆角 B.牛奶咖啡 C.肉末鸡蛋 D.小米稀饭 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分别是()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 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 10.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桃花的花属于( ) A.单性花单生花 B.两性花单生花 C.两性花花序 D.单性花花序 11. 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洋洋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B.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用碘液染色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刮→三涂→四染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可见红细胞在最小血管中呈单行通过 12.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A.脑 B.肾 C.小肠 D.肺 13. 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与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生物部分(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Ⅰ)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 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 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 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物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台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台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2018年全国卷理综 电子版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完整版)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解析 1.某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输导组织 B. 机械组织 C. 保护组织 D. 分生组织 2.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后不能增粗,这是因为破坏了( )。 A. 韧皮部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3.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即“环剥”),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产量,其原理是( )。 A. 促进果树生根 B. 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C. 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 限制了水和无机盐向茎叶运输 4.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 A. 方便操作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5.人患急性炎症时,数量会急剧增加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6.如图所示的血管,只能表示静脉的是( )。 7.健康的人血液流经肾脏时不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废物由多变少 B. 氧气由多变少 C. 蛋白质由多变少 D. 营养物质由多变少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解答: 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所以,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输导组织。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考点:木质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 分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T2 C.HIV D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 序数的3 A.X B.Y C D.W 11.N A A B C D 12 A B C? D? 1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 , A .16.2018年,假设 A .5?C .5?17.用波长为10-34 J·s, A .1?18.i 随时间t 19.t 2时 A B .t 1C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 b 两点,它们相对于L 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013B 和01 2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 12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 B

2018年广东省高考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和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一) 1.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b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2.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应 B.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有利于DNA与吡罗红结合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3.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 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旷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 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C.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D.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5.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如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的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III含答案

2018年全国Ⅰ卷生物部分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常与蛋白质结合,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

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 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

2018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 段话体现了小草的什么特征() 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 2.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C.稻田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 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C.生产者数量多,作用大D.有人工控制 4.观察图①~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图①与图②的主要区别是图①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图①②③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图④的生物营寄生生活,它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遗传物质 5.下列动物体不同层次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6. 天然林中的植被都呈现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造成这种层 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温度 D .空气 7.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 起作用...的一项是( ) A .转动遮光器 B .转动转换器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转动反光镜 8. 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完成这两种能量转 化的结构分别是( ) A .细胞核、线粒体 B .叶绿体、线粒体 C .液泡、线粒体 D .叶绿体、细胞膜 9.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你认为下表所示的设计中不.妥当.. 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光照 C .种子数量 D .水分 10. 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在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带土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在中午阳光充足时移栽 ④移栽后马上大量施肥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2. 观察右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可能是( ) A .有种子 B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 .叶脉为平行脉 D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13. 当你与同学们漫步于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是由 于绿色植物的( )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

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生物试题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三)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 B. 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 C. 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它们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 D. 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 【答案】B 2. 蜜蜂种群中包括蜂王(2n=32,可育)、雄蜂(n=l6,可育)和工蜂(2n=32,不育),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与雄蜂产生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蜂王或工蜂,而未受精的卵细胞会发育成雄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蜂王与雄蜂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现象 B. 蜜蜂体内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内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 C. 工蜂不育是因为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D. 工蜂的遗传物质中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蜂王是二倍体,其卵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而雄蜂是单倍体,其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现象,A错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B错误;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工蜂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本,一半来自父本,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几乎来自母本,可见,工蜂的遗传物质中,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D正确。 3. 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科学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和淀粉 C.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 萨顿先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和杂交实验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A ..... .......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 4. 有一显性基因仅在肝细胞中表达,决定某种酶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I(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所以D项错误。 2.生物体的DNA常与蛋白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台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 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时候。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微生物降解植物秸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解析】植物细胞不能直接吸收利用N2。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后半段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

2018年全国生物联赛全真模拟试题3及答案

2018年全国生物联赛全真模拟试题3及答案为大家送上,一起来做一做 编辑:付付时间:2018-04-04浏览: 87 查看 秦学教育 熊掌号 秦学教育,让每个孩子更优秀! 70.草履虫的大核与下列哪选项有关( ) A.致密核 B.泡状核 C.RNA 的合成 D.无丝分裂 E.有丝分裂 71.下列哪些动物的卵裂方式属于完全均等卵裂?( ) A.海旦 B.草鱼 C.蛙 D.兔子 E.山雀 72.下列哪一项与中原生动物不符( ) A.同种的成熟个体细胞数量是固定的 B.身体的细胞分两层,外层细胞具纤毛,内层为轴细胞 C.均为寄生 D.有性生殖时,由轴细胞发育为性腺 E.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73.腔肠动物体壁外层皮肌细胞中肌原纤维的收缩和舒张与内层营养肌细胞中肌原纤维收缩和舒张使其产生 的运动,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层的收缩使其身体缩短,内层的收缩使其身体伸长 B.内层和外层的收缩均能使其收缩和舒张 C.外层的收缩使身体伸长,内层的收缩使其身体缩短 D.内层和外层细胞收缩产生的运动效果是不确定的 74.在刺泡动物的下列结构名,肯定起源于内胚层的有( ) A.神经经网 B.钵水母纲的生殖腺 C.刺细胞 D.胃丝 E.营养肌肉细胞 75.假体腔是在动物演化过程中最早形成的一种体腔,在下面的叙述中与假体腔的结构特征和系统演化中的 进步意义相符的有( ) A.假体腔源于胚胎发育期的囊胚腔,在中胶层的内表面和消化道的外表面均无体腔膜 B.能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C.较扁形动物的间质能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D.假体腔中的体腔液是一种流体静力骨骼,使身体摆脱了以纤毛作为主要运动器而代之以肌肉运动

2018年高考重庆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8年全国Ⅱ卷理综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即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一

春眠不觉晓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一)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液浓度由0.3 g/mL换成3.0 g/mL,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 B.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C.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都必须做到随机取样D.在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趋湿的生活习性对其进行采集 3.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K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1可驱动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 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A+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B.H+ 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 K 透压的大小C.胃壁细胞内+.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D) ( 4.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饥饿状态下,胰岛AB 类的速度加快.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会分解B 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C D.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下列叙述.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5(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中W1 1 晓春眠不觉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B+C+A+B+C) 221121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W)×100% 1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B+C+D) 222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AAa发现一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6+4+1训练9

高三生物6+4+1训练9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 B.磷脂和蛋白质是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C.浆细胞依靠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滴加蒸馏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A TP B.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 C.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过程④产生的[H]来自于水、葡萄糖 3.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 TAA TAAT,RNA聚合酶与TA 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TA TA框的DNA局部片段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解旋 B.TA 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子 C.由TATA框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可翻译得到含两种氨基酸的三肽 D.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并不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 4.先将基因型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茁(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利用品系乙花粉培育的单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C.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似 D.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5.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后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溶酶体分解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8年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3套、含标准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 生物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蓝藻细胞和玉米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 .有无细胞膜 B.有无核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核物质 2.“大头娃娃”事件,是婴儿食用了劣质奶粉导致的。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 使用的试剂是 A .苏丹Ⅲ染液 B.斐林试剂 C .双缩脲试剂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下列各图中,图形 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形成脱氧核苷酸 时,连接正确的是 4.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 B.红绿色盲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艾滋病 5.肥胖是因为体内积累了大量的 A .糖类 B.蛋白质 C .肌肉 D.脂肪 6.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 , 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故称无籽西瓜 B.两株二倍体玉米杂交,获得的子代依然是二倍体 C.杂交育种可产生新基因 D.通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 7.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正确的是 A.染色→漂洗→解离→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8.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9.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的是 A.光反应B.暗反应 C.全过程D.均不参与 10.下列属于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是 A.限制酶 B.RNA聚合酶C.蛋白酶 D.运载体 1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过程中,如果有CO2产生,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12.酒后驾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酒醉者常表现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语无伦次。 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垂体、大脑、下丘脑B.脊髓、小脑、脑干 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垂体、下丘脑 13.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些猕猴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