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6.26 KB
- 文档页数:3
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研究陈熹【摘要】Because Changling depressed area has undergone 60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oupled with differences in well site borehole conditions, logging suite, instrument calibration, the time of measure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logging curves exist system error. Soin the study o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effective thickness division,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raw data need be eliminated, it is necessaryto standardize the log curve 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interpretation results. Standardization of well logging curve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qualitative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Qualitative methods mainly include standardization of histogram correction, average standardized correction and overlap figure standardized correction; Quantitative methods are trend surface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In this paper,using Matlap software, the trend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logging curve standardiza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ndardized correction with trend surface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adverse factors to accurately extract the logging curve in the various of useful geological information.%由于长岭凹陷区经过近60年的勘探开发,再加上井场井眼条件的差异、测井系列、仪器刻度、测量时间及操作者不同等因素,使得各测井曲线存在系统误差。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实践作者:雷磊王晨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32期摘要测井资料标准化可以消除或抑制测井资料中的各种误差,实现油田范围内测井资料的统一刻度,进而提高地质研究的精确度。
本文主要分析了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应用1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1.1 直方图法理论依据为,在研究区域内,标准层某一测井响应特征基本无变化,对应的直方图峰值或频率分布亦如此。
测井资料经环境校正后,首先确定研究区内关键井的标准层,然后做出该层某一测井曲线的直方图,以此为标准化的刻度标准。
分析每口井标准层测井数据的分布特征,依次与标准图进行比较。
若两者相关性好,表明该井的测井数据正确,无须校正。
重合效果差,则该井测井数据测量时可能存在刻度误差,需计算由此误差造成的数值偏差,峰值差值即校正量。
最后,在原始值基础加减该值完成标准化。
目前该方法常与交会图法结合使用,标准化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1.2 均值-方差法以两组环境校正后的数据为例,设关键井中标准层某一曲线的正确测井数据为:X1,X2…XN。
待处理井中标准层中相同曲线的测井值为:Y1,Y2…YN。
两组数据均服从某种分布(如正态分布),效果更好。
假设Y 系列数据的正确值为Z系列,即Z1,Z2…ZN,兩者为线性关系,以Z=aY+b表示。
当X 和Z 的均值及方差相同时,求得系数a和b。
当两者均值一样E(X)=E(Z),方差相同E(X)=E(Z)(X)=V(Z)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有:E(Z)=aE(Y)+b=E(X); ;V(Z)=a2V(Y)=V(X)由上式得:其中,X 和Y 系列的均值及方差均可求得,带入线性公式便可对全井标准化处理。
该法需区域内存在较理想的标准层,且关键井中该层数值误差小。
若测井值无法达到要求的质量,可假定该层的理论物理值为平均值,方差取经验值。
1.3 交会图法常用于标准化有M-N 和中子- 密度交会图。
盐井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法研究及常用测井方法摘要:测井资料标准化由于开发盐井空间位置不同、主要目的层埋深不同、测井时间与测井系列不同,为了准确获取地层信息,需要将开发区块内测井资料刻度到统一水平,保证储层参数计算精度,在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目的是使研究区的所有同类测井数据具有统一的刻度。
这里详细介绍了各种测井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对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流程。
关键词: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法测井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储层测井评价的准确程度,因此在盐井测井数据中必须进行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工作。
原始测井数据的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使得相同岩性、相同厚度的地层在不同井中录取时的测井响应值有所不同。
因此测井数据标准化的实质就是寻找研究区内相同沉积背景下,分布广泛的标准层,使它们具备一致的测井响应特征。
一、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测井资料标准化的主要依据是: 具有相同或相似沉积环境的沉积物岩性、电性特征基本相同,即不同井同一标准层的测井响应相同或相似。
标准化方法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两大类,其中直方图法、重叠曲线法、骨架值法、构造深度趋势法等属于定性分析,趋势面分析法属于定量描述方法,前者忽略了测井值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后者认为同一标准层的测井值是变化的,空间上遵循一定的变化趋势。
1、直方图法。
统计工区内各井标准层测井响应,并建立频率直方图,与标准井经岩心刻度测井响应统计直方图进行比对,将不同井的测井值统一刻度到标准井。
一般适用于勘探初期低精度标准化。
2、重叠曲线法。
将工区内各井标准层的测井曲线与关键井同一标准层测井曲线经岩心刻度同道绘制,通过对曲线的移动、叠合,求取最小移动量即为各井测井曲线的校正量。
一般适用于勘探初期低精度标准化。
3、骨架值分析法。
将工区内各井标准层的孔隙度测井响应值投影到中子—密度或其他孔隙度测井方法交会图版上,通过对比岩性骨架值与各井特征值的分布,从而进行综合校正。
该方法可以作为勘探初期井数较少的低精度标准化方法之一,更多的则是用来对标准化处理结果的检验。
Moonsea讲的有道理,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应选用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当研究区域较小或井位分布密集,岩层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直方图法;如果研究区域跨度较广,岩层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可采用趋势面法。
楼主说的是直方图法的原理,可以试着用趋势面法来做,但要达到满意的效果,还要考虑许多问题。
选择一款合适的软件很关键,卡奔的SinoLog Pro软件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完善。
使用趋势面法时,阶次的确定很关键,过高或低都会影响标准化的效果。
我们认为趋势面符合一定的地质规律性,而一个地质体往往受多重因素的控制,如:层的埋藏深度、地层厚度、沉积相背景、地层水矿化度、碳酸盐含量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方法,即生成多种不同阶次的曲线趋势面图,将其与各种控制因素的等值图的形态进行对比,以此选择出最匹配的阶次图。
SinoLog软件可快速生成各种不同阶次组合的曲线趋势面图(见图1,2,3);数据管理器中可批量加载地层、小层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等等,其中的任一项都可以一键生成等值线图,另外地层对比图中的各项参数,例如地层顶海拔、小层厚度等也可以生成各种等值图(图4)。
接着,将各种不同阶次的曲线趋势面图与各种地质要素等值图进行对比,SinoLog的双屏互动功能可以把二者同时显示出来,还可以直接把趋势面图叠加在等值图上。
某一个地质要素可能无法全面的反映油气藏的实际规律,这时,需要把几个因素组合起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在SinoLog Pro的数据管理器中,可以像Excel一样对不同的数据列进行运算、组合生成新的数据,新数据也可一键生成等值图,非常方便。
在进行曲线校正时,SinoLog还可以手动调整参数,校正后的结果可以重新生成趋势面图进行验证,就这样反复调整已达到最佳效果。
在SinoLog Pro中,各种等值图以及中间参数都可以保留在工区中,随时调用、查看,也比较方便。
总之,用趋势面的方法对曲线进行标准化是需要考虑多因素、进行多相组合、对比、反复调整的一项繁杂工作,建议可以用SinoLog Pro软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