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我的文献综述

最新我的文献综述

最新我的文献综述
最新我的文献综述

我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海红果的概述

海红果为蔷薇科植物海红子(Malusmicromalus)的果实,学名西府海棠[1].海红又名海红子,海红果.属于蔷薇科(Rosaceae ) 梨亚科 ( Pomoideae)苹果属 ( Ma- lus)[2],民间食用可消食化滞,除腥去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3],海红果营养价值丰富,经常食用具有软化血管,健胃消食的作用,而且有记载曾经被当地中医替代山楂入药,山西保德有几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均栽种大量海红果树,这提示海红果可能具有较佳的保健功能[4],海红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素有“钙王”之称,营养价值非常高。研究发现,海红果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冠状动脉等方面的作用[5]药理学实验表明,海红果总黄酮具有明显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6].海红果树主要生长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属世界稀有树种海红果种植历史悠久,陕西的神木府谷两县,产量占全国1/2以上,仅仅府谷县总面积达3万亩,年产鲜果3000 t左右,主要供鲜食,由于保鲜期短,收获季节有大量果实腐烂在田间地头,也有部分海红果加工成果汁、果酒等,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海红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制品保健食品等领域,应用在化妆品研发和药物治疗方面少之又少。

2.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ids)的名称来自黄酮(flavone),这是因为这一类物质都呈黄色(flavus)和具有,位羰基之故。据估计,经植物光和作用所固定的碳约有2%.转变成黄酮类化合物,或与其紧密相关的其他化合物。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种类繁多,自1814年发现第一个黄酮类化合物——白杨素至1983年已分离出2300种。黄酮类化合物是由 C6-C3-C6构成的一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为结晶状固体,具有一定的结晶形状,少数为非晶形粉末。大多呈黄色,所构成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扼体系及助色团的数目多少和取代的位置有关。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脂、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中,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因它们的分子中存在交叉共扼体系,所以是一些平面型化合物,平面型分子堆砌得比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很难溶于水。这些性质为研究黄酮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依据.

3.近年来黄酮提取方法及研究现状

3.1水提法

水提法仅限于提取黄酮苷类物质 ,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例如:在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先取晾干的银杏叶,加水浸泡24h、大火煮沸30min,文火闷蒸30min,待稍冷倾出上层黄绿液,蒸发、萃取、过滤即得[7]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但是用水提取时 ,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如无机盐、蛋白质、糖等) ,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现在,已经很少单一使用本法[8].

3.2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黄酮类物质大多具有酚羟基 ,因此可以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浸出 ,经酸化

后得出黄酮类物质。主要用的碱性溶液是稀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氢氧化钙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浸出能力高,但杂质较多不利于纯化。。一般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碱性溶液。例如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时,用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效果较好[9].而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则应用碱性较强的饱和石灰水作溶剂,这样则有利于芦丁成盐溶解[10].

3.3有机溶剂提取法

这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有机溶剂主要用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本法主要用于提取脂溶性基团占优势的黄酮类物质 ,对设备要求简单 ,产品得率高 ,但成本较高 ,杂质含量也较高。常见的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冷浸法渗漉法、回流法。冷浸法不需加热 ,但费时较长 ,效率低;渗漉法由于保持一定的浓度差 ,所以提取效率较高 ,浸液杂质较少 ,但费时较长 ,溶剂用量大 ,操作麻烦回流法效率较冷浸法和渗漉法高,速度快 ,但含受热易破坏的原料不宜用此法根据不同原料特点采用不同方法。

3.4 微波法

目前 ,微波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法在黄酮类物质

的提取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在提取过程中具有反应高效性和强选择性等特点 ,而且操作简便 ,副产物少,产率高及产物易提纯等优点。

3.5超声波法

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它的原理是超声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溶出 ,超声波使提取液不断震荡 ,有助于溶质扩散,同时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 ℃,对原料有水浴作用。因此,超声波法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出率.如徐玉霞[11]采用超声波提取海红果中的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提取温度40、超声波时间30min 。在此条件下海红果总黄酮提取率高达0.310%。

3.6酶解法

对于一些黄酮类物质被细胞壁包围不易提取的原料可以采用酶法提取。例如山楂中,由于黄酮类物质部分被以纤维素为主的细胞壁所包围 ,并且这些细

胞间尚有果胶粘结 ,因此采用酶法要比一般方法(醇提法)的提取率要高[12].

3.7大孔树脂吸附法

吸附树脂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 ,它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 ,使用周期长、节省费用,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强、吸附容量大、吸附等诸多优点[13],避免了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而造成的有机溶剂回收难、损耗大、成本高、易燃易爆、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广泛用于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3.8超滤法

本法是以超滤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选用不同孔径的膜截流不同分子量物质 ,来进行超滤分离提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的除去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高分子单宁以及部分原花色素等杂质。它的特点是在常温下进行、除杂效率高、分析过程中无相变、有效成分理化性能稳定 ,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 ,但同时对超膜的要求也相当高.

3.9超临界萃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90年代国际最新的高科技项目,它是以液态 CO2为溶剂进行提取的 ,是一种不同与传统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新工艺,它的提取率与提取温度、提取压力、CO2消耗量等因素有关。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与水蒸气蒸馏和溶剂提取法相比,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项具有许多优势的提取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提取率高、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项目的启动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化学溶剂法的技术改造,促进行业发展,但是由于超临界提取所需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且提取物中烷基酚含量较高,目前,仍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本法在生产银杏黄酮内脂的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用该技术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何扩等[14]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法对提取分离银杏叶中药用成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2.64%,纯度达27.7%,其纯度是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的2.43倍.

4.乙醇提取黄酮法的概述及研究进展

乙醇提取法是有机溶剂提取法的一种,是实验及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李洪雄等[15]对葛根黄酮进行乙醇提取研究,得到7.43%的总黄酮.陈乃富[16]用70%的乙醇对蕨菜浸提,可得到约为蕨菜干重1/4的粗黄酮粉,其含量达

27.03%.发现蕨菜比银杏叶等的黄酮含量要高,为蕨菜干重的7.28%.所以蕨菜是黄酮类化合物的良好来源.田洪磊等[17]研究了玉米苞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溶剂,玉米苞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min,最大提取率为1.225%.

[参考文献]

[1]Akiyama T,Sanada M,Fuchibe K.Bronsted acid mediated synthesis of - aminophosphonates under solvent condition[J].Synlett,2003,10: 1463- 1464.

[2]鲍智鸿,胡小松.海红 ( 干果) 果茶工艺与配方研究 .中国农学报,1999,4: 34- 36.

[3]Babak Kaboudin, Khavar Moradi.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1- aminophosphonates from aromatic aldehydes[J].Tetrahedron Lett,2005,46(17) :2989- 2991.

[4]赵亮,刘恩荔,杨翠林,等. RP-HPLC 法测定海红果黄酮苷元槲皮素的含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85- 1786.

[5]李晓军,潘宏利,陈花.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总黄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09,37( 2): 81- 85.

[6]赵亮. 海红果药用价值的初步研究.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6.

[7]金春雪,上官进,刘政,侯海山.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初步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2) :186~1871

[8]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J].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1983 (7):24~251

[9]丁利君,吴振辉,蔡创海,黄晓珊.菊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 (2) :20~221.

[10]曹永刚.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医药工业杂志,1993 (2) :51~53.

[11]徐玉霞.超声波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工艺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2

(9):241-248

[12]王晓,李林波,马小来,张红侠,王其亮 .酶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J] 食品工业科技.2002 (3) :37~391.

[13] He W, Li W. Application of macroporous absorbed resin 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Nanjing Univ Trad Chin Med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1: 134- 136.

[14]何扩,李玉锋,张秀媛,等.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5,(4):2-5.

[15] 李洪雄,彭志远,邹海英.葛根黄酮的提取与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113-116.

[16] 陈乃富,张莉.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6):1-4.

[17]田洪磊,田呈瑞,詹萍.玉米苞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粮食与油

脂,2006,(1):24-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