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行业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
- 格式:docx
- 大小:23.72 KB
- 文档页数:29
我国葡萄种植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一、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葡萄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几种水果之一,近年来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的葡萄生产正在朝着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优、出口潜力大和比较效益高区域发展,区域优势逐步显现。
2010-2019年我国葡萄产量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2019年实现产量1419.5万吨。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型超市、连锁水果店等高端葡萄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鲜食葡萄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众多消费者对鲜食葡萄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从葡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葡萄生产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葡萄品种向大粒、无核、带香气、红色、黄色、酸甜适口方向发展;葡萄种植由露地向保护地和设施栽培发展;种植区域由北方优势产区向南方发展;酿酒葡萄由东部产区向西部优势产区发展的趋势。
二、葡萄主产区分布葡萄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南北纬30度至50度被认为是世界葡萄栽培的优势区域。
其中欧洲葡萄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生产国有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罗马尼亚和德国,并且以酿酒葡萄为主。
我国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葡萄生产国,是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种植面积占到全世界的12.3%,我国与欧洲产区的区别是葡萄主要以鲜食为主,鲜食葡萄基本占到国内葡萄消费的85%以上,其次是干制和加工。
分品种来看,在鲜食葡萄领域欧美种群品种以巨峰、夏黑、藤稔、京亚等为主;欧亚种群品种主要有红地球、无核白、玫瑰香、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泽香、火焰无核和克瑞森无核等;近年发展较快的品种有夏黑、87-1、瑞都香玉、瑞都翠霞、巨玫瑰、魏可、火焰无核、阳光玫瑰、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等。
我国葡萄的主产区包括环渤海湾地区、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吉林以长白山为核心的产区、西南地区。
其中新疆是国内葡萄产量最大的产区,而河北与山东是中东部省份中的主要产区,由于新疆距离较远导致运输成本高保鲜困难,因此内地各主要消费区的葡萄仍然依靠城市周边种植业。
果蔬加工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果蔬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对果蔬加工前景的分析。
1.健康饮食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营养,对身体有益。
但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购买、清洗和切割水果蔬菜。
果蔬加工行业可以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2.增加产业链的附加值:果蔬加工行业可以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加工成各种产品,例如果蔬汁、冷冻食品、罐头等。
这些加工产品拥有更长的保质期,可以扩大市场范围,带来更高的收益。
此外,通过加工,可以提取果蔬中的营养成分,制作成加工食品,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
3.进一步开发农产品市场: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包括各种水果和蔬菜。
然而,由于缺乏处理和储存设施,很多农产品无法被有效地利用。
果蔬加工行业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
这将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4.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果蔬加工行业的发展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给果蔬加工企业,通过加工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此外,果蔬加工企业也需要人力资源,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消费升级和产品创新: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味道的要求提高,市场对品质更高、创新的果蔬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果蔬加工行业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市场对于有机果蔬加工产品、功能性果蔬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果蔬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方便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开发,果蔬加工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企业可以抓住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融安金桔行业分析报告《融安金桔行业分析报告》摘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金桔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动力。
本报告分析了金桔行业的市场前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前景金桔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金桔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二、现状分析1.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目前,我国金桔种植面积约为200万亩,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等地。
这些地区的金桔种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从苗木培育、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都相对成熟。
2.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目前,金桔行业中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不多。
大部分企业仍以散货形式销售,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金桔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
3.加工技术有待提升:目前,大部分金桔企业的加工水平相对较低,仅以鲜果销售为主,剩余果皮和果核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更多金桔副产品,提高附加值。
三、发展趋势1.健康食品市场的兴起:金桔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随着健康食品市场的兴起,金桔行业有望在功能性食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品牌建设与农旅融合:金桔产业具备丰富的农村资源和景观资源,可以与农旅融合发展。
通过建设农家乐、农园景区等形式,推广金桔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金桔种植的管理和效率。
通过智能化种植、追溯系统等工具,提高金桔的品质和附加值。
四、建议1.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交流合作。
2.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3.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更多金桔副产品。
4.加强科研力量,推动行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5.加强与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合作,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发展。
结语:金桔行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2023年西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西瓜作为夏季的特色水果,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西瓜行业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但是,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西瓜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西瓜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数据显示,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巨大,且西瓜产量领先全球。
2020年,我国西瓜产量约为10085.7万吨,同比上升1.68%。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未来的西瓜市场需求将逐步增加。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西瓜行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生产管理,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行业趋势1. 多元化需求近年来,西瓜市场需求逐渐从单一的鲜食市场扩展到了多元化领域。
西瓜汁、西瓜冰淇淋、西瓜蜜饯、西瓜果酒等各种西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同时也为西瓜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研发创新近年来,西瓜行业要求生产企业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新品牌和新产品。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糯米西瓜、黑皮西瓜、无子西瓜等多种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出为西瓜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西瓜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外,还对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西瓜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信任度和忠诚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产业链发展西瓜行业包含了西瓜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等多个环节,在产业链上下游中都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要想实现西瓜行业良好发展,就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和优化各个环节。
1. 种植环节西瓜种植环节是西瓜产业链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
因此,西瓜企业需要加强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2. 销售环节西瓜的销售占据着整个产业链的主要位置。
因此,西瓜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销售渠道的拓展,提高销售效率和营销能力。
3. 加工环节西瓜加工是西瓜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3年石榴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石榴是一种古老的水果,拥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石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水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同时,石榴的价值也被人们认识到了。
1. 市场需求目前,石榴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其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据统计,全球石榴产量逐年递增,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到2026年,全球石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
而在中国,石榴种植面积居全球第一,但石榴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市场规模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2. 市场优势石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水果,拥有多项健康功效,如有利于心脏健康、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防癌等。
与其他水果相比,石榴的果皮也可以用于制作茶、药和化妆品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石榴还可以储存并长时间保持新鲜,具有较好的商品保值性,这些优势都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关注。
3. 市场挑战石榴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不稳定,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干扰。
短期内供给过剩,价格下跌的情况也时常存在。
另外,石榴的果皮厚、籽多、死角多,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复杂,这也增加了制造商和加工商的工作难度。
因此,提高石榴质量,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种植和加工,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是石榴行业面临的挑战。
4.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石榴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石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将不断深入,石榴果汁、果酱等深加工产品将越来越多,新的产品形式和包装形式也将会推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口感体验。
同时,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和消费者的国际化需求,石榴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产品,也将有越来越大的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24年果树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果树市场前景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果树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市场机会与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果树市场的情况,希望能为果树种植者和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1. 引言果树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鲜、健康、绿色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果树市场因此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着重对果树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2. 发展趋势果树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消费者需求、科技进步等。
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1 健康、绿色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
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天然、绿色、无农药残留的食品,而果树所产的水果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因此果树产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2.2 无公害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公害果树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
无公害果树种植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水果质量,并且符合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因此,无公害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将为果树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2.3 水果加工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水果加工品需求的增加,水果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果树的种植者可以通过将水果进行初加工,如果酱、果脯等,充分利用水果资源,提高利润。
这将为果树市场带来更大的机会。
3. 竞争格局果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营销网络和价格等。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农民、农业企业和水果进口商。
各厂商竞相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塑造,以获取市场份额。
4. 市场机会与挑战果树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4.1 供需失衡的风险果树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平衡的风险。
如果果树种植者过度扩大种植规模,可能导致供应过剩,在价格方面面临压力。
水果行业优势与劣势分析412字
水果行业优势:
1、社会急需和持久需求。
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食物营养来源,在现代化日益强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水果的消费总量一直在稳步上升,水果企业具有长期的发展前景。
2、产品多样化,市场需求多元化。
随着国家的宏观政策不断
调整,农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者对水果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他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果的生产商对其所提供的产品亦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3、品牌老字号有竞争优势。
老字号水果企业已经形成了向消
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品牌优势,由于历史的积累和深厚的社会资源,使其在不断变化的水果行业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准入门槛。
水果行业劣势:
1、高产品周期和季节性。
由于天气因素和季节性,水果行业
的生物本质使其产品处于一个较短的生产和使用周期,甚至在每年的部分季节里,水果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均会受到显著影响。
2、高存货风险。
由于水果行业的特殊性,存货风险非常大,
从生产到销售,水果总是以较短的周期消耗,水果企业必须尽可能的控制库存量,以免影响企业的发展。
3、生产过程复杂且信息流通不畅。
水果行业的生产过程复杂,来自于原料到加工、运输、配送等若干个环节,各环节之间往往存在着较明显的隔阂,信息流通不畅,很难确保水果从源头到终端是否处于质量合格的状态。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蓝莓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欢迎的小果实,常被称为“超级食品”。
蓝莓是一种低糖、高纤维、低卡路里的水果。
同时,蓝莓还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K、锰等营养素,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近年来,全球蓝莓市场逐渐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全球蓝莓产量年均增长率达7.5%,市场规模达到了4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全球蓝莓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蓝莓消费国之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蓝莓市场也在迅速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蓝莓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2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
在未来几年,中国蓝莓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目前,中国蓝莓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发达地区。
但是随着二、三线城市和乡村市场的不断开拓,蓝莓市场的潜力将越来越大。
在农村市场中,蓝莓成为了消费者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新型水果,其健康、美味和营养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与此同时,蓝莓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促进了产量的提高。
据统计,中国高山蓝莓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3万公顷,年产量接近60万吨,其中质量居世界领先水平。
蓝莓产业链不断壮大,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逐步完善,使得蓝莓的价格逐渐降低,更加接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蓝莓市场的前景看好,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蓝莓的种植技术将不断进步,品种不断丰富,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美食的追求不断提高,蓝莓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的拓展。
【水果行业发展前景】水果行业的10大痛点水果行业的10大痛点1.滞销滞销是我国水果行业长期存在的“固瘤”,仅去年就出现苹果、橙子、菠萝等多种水果多地滞销的消息。
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端与渠道沟通不畅,由于生产端小、散、乱情况的长期存在,与渠道难以及时、有效匹配,导致水果产业供需不配套这一突出问题,丰收不增收的现象经常出现。
2.进口水果威胁近些年来,进口水果量大增,而水果出口比例减少,我国的水果贸易顺差明显减少。
一些水果行业渠道巨头,以销售国产水果起家,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销售的进口水果越来越多,国产水果越来越少。
国产水果缺乏竞争力、难赚钱,成为行业公认的现状。
3.非标准化水果从生产到市场,包括采前优良品种选育、果园管理、采后预冷和贮藏、上市前的商品化处理以及运输和上市销售,整个产销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标准,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要么无标准可依,要么标准散乱难以统一,要么标准内容过时,严重制约了我国水果的品牌化进程。
4.品牌缺乏我国水果的区域公用品牌众多,比如烟台苹果、赣南脐橙、库尔勒香梨等,在我国果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知名的企业/产品品牌,一方面导致水果溢价有限,难以卖出高价;另一方面导致消费者买到的水果质量时好时坏,并且难以找到责任主体。
5.优质货源难寻作为水果渠道商,寻找优质的、稳定的货源是保证其盈利的第一步。
我国地大物博,水果产地众多,而水果渠道商受制于经验、时间、精力等原因,难以找到或者掌控优质的货源产地,“好水果去哪里找”成为他们的心头困惑。
6.冷链物流应用度低作为生鲜的一大品类,水果难以回避损耗这个难题,尤其是如草莓、樱桃等货架期短、易损耗的水果,从田间树上到消费者手中,这期间需要冷链物流的护航。
但是从整个水果行业来看,冷链物流应用程度较低,有的甚至全程无冷链,导致某种水果早上卖10元晚上卖5元甚至更低的现象常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和水果的利润水平。
进口水果行业分析报告进口水果行业分析报告定义:进口水果是指从国外进口的新鲜水果或水果制品,主要包括热带水果、柑橘类水果、苹果和梨子等。
分类特点:进口水果可按供应季节、产地、品种、品质等方面进行分类。
供应季节:由于各地气候及季节的差异,不同的水果供应季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南美国家的芒果主要在8-11月份进口,新西兰的猕猴桃则在6-8月份进口。
产地:进口水果的主要产地有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地区。
品种:进口水果品种繁多,从热带水果、柑橘类水果到苹果和梨子等都有。
品质:进口水果的品质要求较高,其中包括储存、运输、包装等方面的要求。
产业链:进口水果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生产端:进口水果的生产端主要是海外水果种植园,包括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水果产区。
2. 加工端:加工端主要是指海外水果加工厂,进口的水果经过多种加工过程,如冷藏、包装、分级等。
3. 运输端:运输端主要是指海运,进口水果从产地经过海上运输送到目的地码头,再通过陆运和空运等方式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4. 销售端:销售端主要是指国内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发展历程:进口水果行业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1980年代,全国范围内大型超市零售商开始引进各类水果,进口水果也逐渐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1990年代,进口水果的种类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进口水果开始从大型超市进入到批发市场上销售。
2000年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口水果的监管和贸易手续也更加规范。
2010年代至今,进口水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进口水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进口水果的供应链不断完善。
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了进口商品需要进行检验和检疫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和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果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了果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标准和要求。
北京市果蔬行业分析报告1. 市场概况北京市果蔬行业是指在北京市内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各类水果和蔬菜产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饮食需求的多样化,北京市果蔬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北京市的果蔬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需求旺盛。
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北京市果蔬行业年销售额达到了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这一数字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著增长,并且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市场的扩大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善。
3.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于果蔬的需求正逐渐从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转向追求品质和口感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水果和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新鲜度和品质,愿意为高品质的果蔬支付更高的价格。
此外,随着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有机水果、有机蔬菜等绿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无农药、无添加剂的产品更加偏好。
4. 供应链北京市果蔬行业的供应链相对完善,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主要参与者包括果蔬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等。
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市的周边地区,通过运输渠道将产品运送到北京市内供销。
批发市场是果蔬行业的重要环节,批发商将农产品从生产基地采购到市场上,再以批发价格出售给零售商或者其他中间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果蔬。
电商平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买方式,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水果和蔬菜品质问题。
在供应链中,电商平台起到了连接消费者与生产者、加工商和批发商的重要纽带作用。
5. 竞争格局北京市果蔬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市场上有许多农田基地和农户都在生产各类水果和蔬菜产品,因此供应量较大。
此外,超市和社区菜篮子等零售渠道也竞争激烈。
在竞争中,品质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一些品牌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中国红毛丹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红毛丹种植情况红毛丹又名毛荔枝,韶子,红毛果,红毛胆。
是东南亚原产之无患子科大型热带果树,马来文称之“rambutan”,意为“毛茸茸之物”。
成熟的红毛丹果并非都是红色的,也有黄色的果子。
有的红毛丹的核的大小近似于芝麻,红毛丹的味道类似于荔枝。
红毛丹原产于马来半岛。
东南亚各国,如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有生产,美国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也有栽培,泰国红毛丹有“果王”之称。
泰国是红毛丹的主产国,2020年红毛丹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较2019年增加了0.79%,收获面积增加0.92%年产量13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70%。
其次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
我国海南省保亭县有少量栽培,种植面积在3.3万亩左右。
保亭县境内的山地,常风小,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形成了半封闭的适宜红毛丹生长的独特高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中国也只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可大面积种植红毛丹。
2020年保亭县红毛丹种植面积约为2.8万亩,产量为2.25万吨。
二、红毛丹进出口情况红毛丹在中国种植面积较少,全中国只有海南岛的保亭和三亚种植较大面积的红毛丹。
我国基本红毛丹进口多,受疫情影响,进口数量有所下降,2020年中国红毛丹进口数量为823.832吨,同比下降55.9%;出口数量为7.9吨,同比增长2%。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红毛丹进口金额为195.6万美元,同比下降56.4%;中国红毛丹出口金额为1.2万美元,同比增长32.1%。
2020年中国红毛丹主要进口地区有泰国、越南。
其中中国从泰国进口红毛丹数量达756474千克,占总红毛丹进口数量的91.8%。
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红毛丹主要出口地区有俄罗斯联邦和中国澳门。
其中红毛丹出口至中国澳门数量为5730千克,占总出口数量的72.9%。
三、红毛丹产业前景分析众多的人口一直是我国产生巨大需求量的有利因素。
随着全国各地热带水果产量的增加个局面收入水平的提高奥,我国热带水果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