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精编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精编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精编版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精编版

《论语》十二章

1.一词多义

(1)知○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2)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乐.亦在其中矣

2.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

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3)不亦君子

..乎君子

(4)吾日三省

...吾身日:

三:

省:(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7)传.不习乎传:(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9)三十而立.立:

(10)四十而不惑.惑:(11)七十而从.心所欲从:(12)不逾矩

..逾:

矩:(13)温.故而知新.温:

新:

(14)可以

..为师矣可以:(15)学而不思则罔.罔:(16)思而不学则殆.殆:(17)人不堪.其忧堪:(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19)饭疏食饮水

..饭:

水:(20)曲肱.而枕之肱:

(21)子在川.上曰川:

(22)逝.者如斯.夫逝:

斯:

(23)不舍.昼夜舍:

(24)匹夫

..不可夺志也匹夫:(25)博学而笃.志笃:

(26)仁.在其中矣仁:

3.文言虚词

(1)而○1学而.不思则罔

○2博学而.笃志

(2)为○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可以为.师矣

(3)之○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曲肱而枕之.

(4)其○1人不堪其.忧

○2回也不改其.乐

(5)于.我如浮云

(6)必有我师焉.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不亦乐乎.

三、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语》原文与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以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就是修养好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多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忠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探求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不会迷惑,五十岁懂得天意,六十岁各种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越出规矩。”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自己思考而不学习,就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行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忍受不了心中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行好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做的食物,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这中间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挑选他们身上的优点,学习那些优点;对照他们身上的缺点,改掉自己身上相同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九年级课文翻译完整版

九年级课文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 n i t3课文翻译 SectionA2d 何伟:这是欢乐时光公园——我所在城市最大的游乐园! 艾丽斯:要尝试一些乘骑项目,我好兴奋呀! 何伟: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玩呢?有太空世界、水上世界、动物世界…… 艾丽斯:哦,你能先告诉我哪儿有洗手间吗? 何伟:什么休息室你想要休息吗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玩呢! 艾丽斯:哦,不是,我的意思不是休息间。我的意思是……你知道的,卫生间或盥洗室。何伟:嗯……那么你是指……厕所? 艾丽斯:正是!对不起,也许“洗手间”一词在中国不常用。 何伟:对,我们通常说“厕所”或“卫生间”。就在那边。 艾丽斯:好的,我会很快的!我想知道公园今天何时关门。 何伟:九点三十,你不必着急! SectionA3a 欢乐时光公园——永远快乐的时光 [艾丽斯和何伟在太空世界。] 艾丽斯:我想知道我们接下来应该去哪里? 何伟:那边那个新项目怎么样? 艾丽斯:好吧……看起来蛮吓人的。 何伟:快来吧!我保证它将激动人心!如果你害怕,只要大叫或者抓住我的手。 [云霄飞车之后……] 艾丽斯:你是对的!太有趣了!起初我好害怕,但大声喊叫还蛮管用的。 何伟:瞧,那玩意并不糟糕,对吧?某些东西你不去尝试,就绝不会知道。 艾丽斯:对,我很高兴我试过了! 何伟:你现在想去水上世界么? 艾丽斯:好,但我很饿。你知道我们在哪里能吃到好的快餐? 何伟:当然!我建议在水上世界的水城餐馆,那里有美味可口的食物。 艾丽斯:好极了!我们走! [在前往水城餐馆途中,艾丽斯和何伟经过鲍勃叔叔餐馆。] 艾丽斯:看!这家餐馆看起来蛮有趣的。这招牌上说这儿每晚有摇滚乐队演出。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①十二章 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②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⑤愠(yùn):生气,发怒。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 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②吾:人称代词,我。③日,每天。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⑥信:真诚,诚实。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规矩,规范。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

《论语》十二章?????

1.一词多义 (1)知○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2)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乐.亦在其中矣 2.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 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3)不亦君子 ..乎君子 (4)吾日三省 ...吾身日: 三: 省:(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7)传.不习乎传: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9)三十而立.立: (10)四十而不惑.惑:(11)七十而从.心所欲从:(12)不逾矩 ..逾: 矩:(13)温.故而知新.温: 新: (14)可以 ..为师矣可以:(15)学而不思则罔.罔:(16)思而不学则殆.殆:(17)人不堪.其忧堪:(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19)饭疏食饮水 ..饭: 水:(20)曲肱.而枕之肱: (21)子在川.上曰川: (22)逝.者如斯.夫逝: 斯: (23)不舍.昼夜舍: (24)匹夫 ..不可夺志也匹夫:(25)博学而笃.志笃: (26)仁.在其中矣仁: 3.文言虚词 (1)而○1学而.不思则罔 ○2博学而.笃志 (2)为○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可以为.师矣 (3)之○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曲肱而枕之. (4)其○1人不堪其.忧 ○2回也不改其.乐

(5)于.我如浮云 (6)必有我师焉.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不亦乐乎. 三、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九年级英语unit课文翻译

九年级英语u n i t课文 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unit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are ? sectionA 2d 何伟:这就是欢乐时代公园——我们这座城市最大的游乐园。 爱丽丝:就要玩各种游乐项目了,我好兴奋呀! 何伟:我们先玩那样呢?有太空世界、水世界、动物世界…. 爱丽丝:在我们决定前,麻烦你先告诉我哪儿有洗手间吗? 何伟:什么?休息室?你想要休息了?我们可还没有开始玩呢! 爱丽丝:不是的,我不是指休息的地方。我是说…..你知 道,一间洗手间或卫生间。 何伟:嗯….那么你是指….卫生间吗? 爱丽丝:对啦!不好意思,也许中国人说英语不常用 restroom这个词。 何伟:就是的,我们常说toilets 或washroom 。不过,厕所在哪里。 爱丽丝: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好! 何伟:没问题,你不必赶的。 Section A 3a 欢乐时代公园————总是欢乐时光 [ 爱丽丝和何伟在太空世界] 爱丽丝:我不知道我们接下来该去哪里。

何伟:去玩玩那边那个新项目怎样? 爱丽丝:啊…..看上去挺吓人的。 何伟:勇敢些!我保证会很好玩!如果害怕就喊出来或抓住我的手。 【乘坐后…..】 爱丽丝:你是对的,这真好玩!我起先有些害怕,但喊叫真管用。何伟:瞧:这并不糟糕,对吧?你需要去尝试,否则永远不会知道你能行。 爱丽丝:是这样的,我真高兴自己尝试了这个项目。 何伟:现在你想去水世界吗? 爱丽丝:当然,但我饿了。你知道哪里有又好吃又快的地方? 何伟:当然知道!我建议去水世界的水城餐馆他们做得很好吃。爱丽丝:太好了,我们去吧! 何伟:[在去水城餐馆的路上,爱丽丝与何伟路过鲍勃叔叔的餐厅]爱丽丝:你瞧!这间餐厅看上去很有意思。牌子上写着有个摇滚乐队每晚在演奏。 何伟:我们为何不回头过来在这吃晚饭?咱们去问一下乐队演出几点开始。 【爱丽丝和何伟向门口的员工走去】 爱丽丝:劳驾,请问你们乐队今天晚上何时开始演奏? 何伟:八点。那时人总是很多,所以得来早一点才有桌子。 爱丽丝:好的,谢谢!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5.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6.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语文书课下注释

《论语》1十二章 子2曰:“学而时习3之,不亦说乎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6乎?”(《学而7》) 曾子8曰:“吾9日10三省11吾身:为12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3乎?传14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15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6,四十而不惑17,五十而知天命18,六十而耳顺19,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20矩21。”(《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22,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3,思而不学则殆24。”(《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25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26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27者28不如好29之者,好之者不如乐30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31,曲肱3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33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4。择其善者35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36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7”(《子罕》) 子曰:“三军38可夺帅也,匹夫39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40志,切问而近思41,仁42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课下注释: 1《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3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4不亦说(yue)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 5愠(yun):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8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 9吾:人称代词,我。 10日:每天。 11三省(xi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12为:替。 13信:真诚,诚实。 14传(chuan):老师传授的知识。 15十有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16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17惑:迷惑,疑惑。 18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9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20逾:越过,超过。 21矩:规矩,规范。 2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23罔(wa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4怠(dai):有害。 25箪(da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6堪:忍受。 27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28者:代词,……的人。 29好(hao):喜欢,爱好。 30乐:以……为乐趣。 31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32肱(gong):胳膊。 33于:对,对于。 34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5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6川:河,河流。 3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论语》十二章教案_2013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2、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能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吧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自主学习 1、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乎 传.(chuán)不习乎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3、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4、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英语新课标九年级课文翻译Unit9-14

英语新课标九年级课文翻译Unit9-14 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A 2d 吉尔:斯科特,周末你打算干什么呢? 斯科特:没什么事,我估计就是听听我新买的激光唱片吧. 吉尔:哦?是什么激光唱片? 斯科特:嗯,全是音乐的,没有歌曲。我喜欢听舒缓的音乐来放松自己,尤其是在工作了漫长的一周以后。 吉尔:听起来不错啊。嗯,如果你有空,愿意和我一起去看部电影吗?(电影的)导演很有名。 斯科特:嗯,那要看什么电影。我只喜欢有趣的电影,我只想笑一笑不想费脑筋,你懂我的意思吧? 吉尔:哦,那样的话,我还是去邀请喜欢看严肃电影的人吧. 斯科特:(你说的)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吉尔: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我喜欢能让我思考的电影。 section A, 3a 今天你想看什么(电影)呢? 虽然一些人坚持只看一种电影,但是我喜欢看不同种类的电影,(具体)由当时盼心情决定。 当我情绪低落或感到疲惫的时候,我更喜欢能让我开心的影片。比如,像《黑衣人》那样的喜剧片或像《功夫熊猫》这类的动画片,通常都有滑稽的对话和一个愉快的结局。影片中的人物不一定完美,但是他们都会尽力去解决问题,看了这样的电影,我所面对的许多问题突然间会显得不那么严重,我也会感觉好多了。两个小时的欢笑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当我伤心或劳累的时候,我不看剧情片或纪录片。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剧情片只会让我更伤心。像《帝企鹅日记》这样的纪录片,(通常)会针对某个特定话题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也很有趣,但是当我累的时候,我不想思考太多。当我太累不想思考时,我不介意看像《蜘蛛侠》这样的动作电影。我只想屏蔽我的大脑,坐在那里观看一个令人兴奋的超级英雄,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世界。 偶尔我会喜欢看恐怖片。虽然它们很有意思,但是我会因为太害怕而不敢独自一人看,我总会带上一位不怕这些类型的电影的朋友(一起看),这样就觉得没那么可怕了。 Secton B 2b 凄美 昨晚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带我去听了一场中国民间音乐会。其中有一首二胡曲令我特别感动。音乐出奇的美,但是在那美的背后,我感受到悲伤和痛苦。这首曲子有个简单的名字,《二泉映月》,但它是我听到过的最感人的曲子之一。二胡(的声音)听起来那么悲伤,以至于我在听的时候也几乎随着它哭了。后来我查阅了《二泉映月》的历史,开始理解音乐中蕴含的伤感。 这首曲子由一位民间音乐家阿炳写成,他于1893年出生在无锡市。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阿炳的父亲教他弹奏各种乐器,如鼓、笛子和二胡。到了十七岁,阿炳就以他的音乐天赋闻名。然而,他的父亲去世后,阿炳的生活变得更糟糕。他很穷,还得了很严重的疾病,眼睛瞎了。好些年他都没有家,他住在大街上,以弹奏音乐来谋生。即使在他结了婚有了家以后,他还是继续在街道上唱歌、弹曲,他以这种方式表演了好多年。 阿炳惊人的音乐技能让他在有生之年就非常出名。到他临终前,他已会弹六百多首曲子,大部分是他自己写的。遗憾的是,一共只有六首曲子被录了下来得以传世,但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依旧颇受人们喜爱。今天,阿炳的《二泉映月》成 了所有伟大的二胡演奏家弹奏和赞赏的曲子。它已成了中国文化魁宝之一。它的凄美不仅描绘出阿炳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让人们回想起自身的悲苦体验和最深的的痛。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练习

《论语》十二章

一、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知○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2)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乐.亦在其中矣 2.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 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 (3)不亦君子 ..乎君子 (4)吾日三省 ...吾身日: 三: 省:

(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7)传.不习乎传:(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9)三十而立.立:(10)四十而不惑.惑:(11)七十而从.心所欲从: (12)不逾矩 ..逾: 矩:(13)温.故而知新.温: 新: (14)可以 ..为师矣可以:(15)学而不思则罔.罔:(16)思而不学则殆.殆:(17)人不堪.其忧堪:(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19)饭疏食饮水 ..饭: 水:(20)曲肱.而枕之肱: (21)子在川.上曰川: (22)逝.者如斯.夫逝: 斯: (23)不舍.昼夜舍: (24)匹夫 ..不可夺志也匹夫: (25)博学而笃.志笃: (26)仁.在其中矣仁: 3.文言虚词

(1)而○1学而.不思则罔 ○2博学而.笃志 (2)为○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可以为.师矣 (3)之○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曲肱而枕之. (4)其○1人不堪其.忧 ○2回也不改其.乐 (5)于.我如浮云 (6)必有我师焉.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不亦乐乎. 三、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九年级英语课文翻译,帮忙

7楼 迪士尼乐园是个娱乐的公园,但我们也可以叫它“主题公园”。它拥有你在其他公园可以找到的所有的娱乐设施,但是它有一个主题。当然,这个主题就是迪士尼电影和迪士尼人物。比如说,在其他一些公园你可以看到到摩天轮,但是在迪士尼乐园,摩天轮就有了“迪士尼人物”的主题。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摩天轮的任何地方看到迪士尼人物。同样,你也可以看有关迪士尼的电影,在迪士尼餐厅就餐,买迪士尼礼物。你还随时可以看到迪士尼乐园里来回走动的迪士尼人物! 你听说过“迪士尼航行”吗?那是同样有迪士尼主题的巨大的船。你可以在船上航行几天,还可以在甲板上吃东西睡觉。和迪士尼乐园一样,甲板上也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购物,参加迪士尼的聚会,和米老鼠一起吃晚餐。这些船有几条不同的航线,但最终都会抵达同样的地方。那就是属于迪士尼乐园的小岛。 在迪士尼乐园的乐趣简直太多了! 9. p72 UNIT 9 3a: Come to the Hilltop Language School and change your life. 来到Hilltop语言学校,改变你的人生! 第一篇:这里是两名同学讲述关于我校的事情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我就梦想着去旅行,因而我选择了个最佳的方式—从事空中乘务员.我做这个行业已有两年了,它的确是份有趣的工作,我能游遍世界各地,但也我发现说好英语对我来说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正因如此早在当空乘之前我就在Hilltop语言学校学习五年了,我以一口流利的口语赢得了这份工作,谢谢, Hilltop语言学校! Mei Shan 第二篇: 我渴望当一名导游,事实上,这是我一直都很想要从事的事业.我渴望旅行,特别是英语国家,像是美国,澳大利亚.不论如何我知道我必须提高我的英语能力,于是我来到Hilltop语言学校进行口语学习, Hilltop语言学校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已经在这里学满一年了,非常热爱这个地方.或许当我要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我开始想做一名英语教师的热情会大过于想做一名导游! David Feng 9. p74 UNIT 9 3a: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翻译! 你去过新加坡吗? 对于很多中国旅游者来说,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小岛是个度假的好去处。一方面,超过四分之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①十二章 【原文】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②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 ,愉快。⑤愠(yùn):生气,发怒。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语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 【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②吾:人称代词,我。③日,每天。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⑤为,替。⑥信:真诚,诚实。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语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原文】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释】①十有(yu)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规矩,规范。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全册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翻译 一单元 SECTION A 1a 我通过制作抽认卡来学习。通过和朋友一起学习。通过听磁带。通过做抽认卡。通过向老师求助。通过读课本。通过制作单词本。 1c A:你怎么为考试而学习。B:我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 2a 1、你是通过看英文录像学英语的吗? 2、你曾和朋友们练习过对话吗? 3、听磁带怎么样? 4、大声朗读以练习发音怎么样?5、我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的方式学习过吗? 2b A是的,我通过那种学习方式学到了很多。B、哦,是的,它提高了我说英语的能力。C、有时那样做。我觉得他有用。D、不。(通过看英语录像学习)太难了,无法理解录像中的人所说的话。 2c A你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吗?B、是的,我参加赤字,通过那种方式我学到了很多。 Grammer Focus 你怎么为准备一场考试而学习?我靠听磁带。你怎样学习英语?我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你通过大声朗读来学习英语吗?是的,我是。你曾和朋友们练习过对话吗?哦,是的,他提高了我说英语的能力。你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吗?是的,我参加过。通过那种方式我学习到了很多。 3a如何才能学得最好 这星期我们询问了新星高中的同学关于学习更多英语的最佳方法的问题。许多同学说他们通过使用英语为学习它,一些还有很特别的建议。比如,李莉莲说学习新单词的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英语杂志。她说记忆浒音乐的歌词也有一些作用。当我们问及学习语法的问题时,她说:“我从不学习语法。它太枯燥了。” 魏明有不同的看法。他学习英语已经6年了,并且确实喜欢英语。他认为学习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一种好方法。他还认为观看英语电影也不错,国灰他可以看到演员说话的情形。但是,有时候他发现看英语电影是件很头痛的事情,因为那些演员说话太快了。 刘畅说加入学校英语俱乐部是提高英语最好的方法。学生有很多练习的机会并且他们也有很多乐趣。她补充说和朋友练习会话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会因为某件事变得很激动,最后用汉语来讲,”她说。 3b A:我正在作一个关于学习英语的调查。我能问你一些问题吗?B:当然。A:太好了!你叫什么名字?B:魏明。A:那么你是怎样学习英语的,魏明?B:…… 4 A:你列词汇表吗?B:噢,是的。我常那样做。 SECTION B 1a我不会发其中一些单词的音。我不会拼写一些英语单词。我听不懂英语口语。我在语法上犯错误。我读得很慢。1b我不知道怎么使用逗号。 2a 1、不能正确发音。 2、忘记很多生词。 3、人们和我说话时我不能每次都听懂。 4、不能理解杂志中的单词。 5、没有获得很多写作训练。 2B A、你可以一直将生词写在你的笔记本里,并在家学习它们。B、你应该找一个笔友。C、听力能起作用。D、为什么不加入一个英语俱乐部来练习说英语呢? 2C A:我没有搭档来练习英语。B、也许我应该加入一个英语俱乐部。 3a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去年英语课对我来说很难。首先,对我来说听懂老师说话很难。开始,她说的太快,我不能听懂每个单词,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你听不懂每个单词并没有关系。而且我害怕在班上说话,因为我认为同学们可能会嘲笑我。我也不是总能造出完整的句子。然后我开始看英文电视。那很有用。我认为做大量听力练习是成为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的秘决之一。另一件我觉得很难的事是英语语法。所以我决定在每节课上记大量语法要点。然后我开始用我正在学的语法自己写新句子。这样作用处之大令人惊奇。现在我很喜欢学英语并且这学期我得了个A。我的老师对我印象很深。作者觉学英语很难是因为……1、老师发音差。2、她说话时人们总是嘲笑她。3、她在造完整的句子方面有困难。4、英语语法很难。当她开始…她的英语提高了。5、和说英语的朋友一起出去。6、大量的听力练习。7、在自己组织的句子里使用语法。 3b 亲爱的,我知道学英语不容易,但我有一些想法可能有用。你说你不能理解说话太快的人。那么,你可以尽量听最重要的单词,而不是每个单词。 4 1、关于学英语什么不容易。2、就这一点你作了什么?3、你最喜欢的学习更多英语的方式是什么?韩文说如果人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6、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呀,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呀,颜回!”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