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3
《西游记》5—10回阅读指导阅读目标:用心阅读,能够复述小圣施威降大圣等故事概要,感受孙悟空勇敢正义的精神。
阅读内容:阅读《西游记》第5—10回。
具体阅读过程:1.周五晚自习第一节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拓展阅读,并在阅读本上做好300字的摘抄。
2. 周日上午3节课阅读图书馆借阅书目,并在积累本上写好阅读感悟。
3. 周日下午第二、三节阅读《西游记》5—10回。
4阅读指导1-10回作品简介:《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
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
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
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
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
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
《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西游记》全书共分3大部分:前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八至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写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第5—10回导读:《西游记》第5—10回中有几个故事我们要重点看,例如:大圣闹天宫,困囚五行山,唐玄奘复仇,魏征梦斩龙。
《西游记》阅读指导执教者: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永善小学冼柳燕【设计理念】《西游记》是中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名著导读课关键就在老师的“导”,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在“导”上做文章,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并终生受益。
【学情分析】《西游记》这部经典巨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其中的几个故事,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已从其他媒体或各种渠道了解了相关的故事内容,也正是这样,往往忽略了对名著文本的阅读。
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家中有《西游记》,但很多是卡通漫画书。
就全体学生而言,真正能够认真阅读下来的很少,大致浏览的虽说不少,但也只知道不太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主题的了解还很不透彻。
因此,为了消除学生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我设计了《西游记》阅读指导课,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感情。
2、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
3、通过欣赏电视剧片段,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体会原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指导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带《西游记》、书签、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中国有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几部吗?欣赏《西游记》电视剧第一集片段。
出示以下文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悦”读《西游记》----《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执教:向阳小学谭彩霞教材分析:《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会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近年来,我校大力推广“悦读越阳光”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从读书方法、选择课外读物、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
我们设想在小学阶段让学生都能感受我国的四大名著的魅力。
《西游记》这部著作人物角色性格分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各种版本的书籍、影视作品脍炙人口,学生对于《西游记》的故事是比较熟悉而且感兴趣。
基于这一点,我们先从《西游记》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其它的三大名著。
设计理念: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以“大阅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 1、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2、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1、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学生汇报开展《西游记》阅读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
4、通过对《西游记》情节、人物等要素的品读,进而掌握阅读小说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通过感受人物形象和品位精彩情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前开展《西游记》课外阅读实践。
教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4. 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主题思想。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西游记》原著3.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西游记》的插图、电视剧片段等,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西游记》有哪些了解?作者是谁?主要人物有哪些?二、介绍《西游记》(10分钟)1. 简介作者:吴承恩,明朝文学家。
2. 简介背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盛行。
3.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三、分析故事情节(10分钟)1. 举例分析:选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经典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
四、探讨主题思想(10分钟)1. 提问:作品传达了哪些主题思想?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阅读策略指导(5分钟)1. 介绍阅读策略:略读、精读、猜读、批注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运用阅读策略。
板书设计:《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1. 作者:吴承恩2. 背景:明清时期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4. 故事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5. 主题思想: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坚定信仰等作业设计:1. 阅读《西游记》原著,完成阅读笔记。
《西游记》名著阅读指导一、书册名片(一)推荐版本书名:《西游记》(原著版)上、下册作者:吴承恩(?)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1印刷2005.11.1出版(二)内容梗概《西游记》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东胜神州的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块巨石孕育出了一只明灵石猴(六小龄童饰),石猴后来拜须菩提为师后习得了七十二变,具有了通天本领,于是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太上老君下凡招安大圣上了天庭,后来大圣因为嫌玉帝赐封的官职太低,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困于炼丹炉内四十九天后,大圣踢翻炼丹炉,炼成了金睛火眼。
如来佛祖见局势不可收拾,于是将大圣镇压于五指山下。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这时候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已经五百年了。
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
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师徒四人一路破除艰难,除掉各种妖怪,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完成取经任务。
小说大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三)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人。
吴承恩因随祖辈从祖籍安徽桐城高甸是后来迁到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西游记》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3、生回答。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XXX、XXX、XXX、沙和尚。
课件出示XXX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举措。
播放XXX、《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XXX的“火眼金睛”(XXX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5、生回答:XXX。
《西游记》里除了XXX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二、指导名著整书欣赏的方法。
(8分钟)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本人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晓得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上面咱们就一同来相识《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
.精选文档 .五年级《西游记》阅读指导课讲课稿五年级《西游记》阅读指导课讲课稿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 xx 老师。
今日我要说的是小学五年级阅读指导课。
讲课的内容将环绕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睁开,题目为《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大家请看!这是我的讲课流程图,下边我将从设计企图、教材解析、学生状况、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教课准备、教法学法、教课过程、板书设计、教课反省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课。
一、设计企图《新课标》要修业生课外阅读总量许多于260 万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起了学生宽泛阅读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阅读。
阅读既是一个认识世界和思虑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所以更要尊敬学生阅读的自由性,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思虑、怀疑、发现和创建,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培育他们健全的人品。
基于以上考量,我选用了人人皆知的《西游记》作为阅读教材进行阅读指导教课的讲课。
二、教材解析我选的图书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绚烂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勇敢的艺术想象眼前惊讶不已。
《西游记》不单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异的艺术想象、生动波折的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风趣风趣的语言,修建了一座独具特点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三、学情解析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知识面不广。
很多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课外指导不够。
学生回家有的不主动看课外书,有些不知怎样看,有的看课外书的方法不正确,还有的看课外书的目的性不是很强,也都没有养成优异的阅读习惯。
所以,我们不可以把课外阅读仅寄望在课外进行,在课内我们更要努力睁开好阅读指导课。
并且我以为,阅读指导课的教课内容不单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更要着重学生优异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四、教课目的(依据对上述教材和学情的解析,我拟订了以下三个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经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