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习题(导论、第一章--第八章)

一、填空题

1、法理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2、狭义的法律是指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3、一般来说,法的要素主要包括、、。

4、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构成的。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和。

6、法律行为具有和、的特征。

7、根据行为的法律效力可将法律行为分为和。

8、从法律行为的主体意思表示形式角度考虑,遗嘱、赠与行为应属于。

9、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资格有和。

10、从形式上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11、行为是以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12、法律责任是指人们对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1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法行为、和五个方面。

14、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和。

15、在法的对象效力范围上,我国采用原则。

二、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法是一种意志的体现

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

D 所有的法律都不可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经过审查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本法第189条、第191条和第192条的规定,分别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诉、变更原裁定。这一规定属于()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准用性规则

3、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有()

A 判例

B 习惯

C 政策

D 规章

4、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实体法和程序法

C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5、中国法适用于()

A 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新加坡岗的油轮

B 南沙群岛

C 安徽省肥东县

D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6、我国确认()为刑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 从新兼从轻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D 从轻原则

7、依据法律关系主体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A 一般法律关系

B 第一性法律关系

C 具体法律关系

D 第二性法律关系

8、张某今年17周岁,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张某()

A 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 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某患者甲到某医院看病,某甲与某医院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 物

B 精神财富

C 人身

D 行为结果

10、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有()

A 法律关系主体

B 法律规范

C 法律事实

D 法律关系客体

11、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的标准是()

A 责任的内容

B 责任的人数

C 责任的程度

D 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

12、某种子公司因为其所售出种子质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被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罚款二万元。该种子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违宪责任

13、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 责任自负原则

B 责任法定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因果联系原则

14、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对()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 李明家贫如洗却不小心在打工的企业损坏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

B 蒋某偷了一辆价值100元的自行车,14年后被人查出

C 王大强遇到抢劫的3个手拿利刃的歹徒时,奋起反抗,夺过刀将其中一个歹徒刺成重伤

D 张某偷彩电被事主抓住双方签定了由张向事主赔偿1000元精神损失的协议

14、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2005]

A.行政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

15、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2004]

A、立法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系

16、有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2003]

A.物B.原告C.被告D.未成年人

17.下述部门中体现着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有()

A.经济法

B.合同法

C.劳动法

D.社会保障法

E.环境法

18、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指的是法的()

A、效力渊源

B、实质渊源

C、理论渊源

D、历史渊源

19、根据法律的创制和表达的形式,可将法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自然法和实在法

20、关于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世界各国目前采用的通例是()原则。

A、从旧兼从重

B、从旧兼从轻

C、从旧

D、从新

21.最早提出划分公法和私法学说的学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帕比尼安

C.乌尔比安

D.卢梭

22.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23、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

A.法律实践的现实需要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D.法学体系建构的需要

24、下列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民族

B、人民

C、行政区域单位

D、集体

25、下列可以作为客体的有:()

A、人体器官

B、环境

C、试管婴儿

D、空气

26、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2002年试卷一第2题单选)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三、名词解释

1、法的定义

2、成文法

3、法典编纂

4、法律汇编

5、法律关系

6、权利能力

7、行为能力

8、法律部门

9、法律体系10、法的溯及力11、法律规则12、法律原则

四、简答题

1、法的本质是什么?

2、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法律规则的种类有哪些?

4、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何意义?

5、法的分类有哪些?

6、什么是法的效力?法的效力规则是什么?

7、什么是法律行为?如何理解?

8、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9、什么是法律关系?

10、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有哪些?

11、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2、法律责任的特点是什么?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14、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情形有哪些?

15、法的作用包括哪些?

一、填空题

1、一般的抽象的法的现象及相关事物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法的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4、宪法

5、法律清理、法律汇编、法典编纂

6、社会性、法律性、意志性

7、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8、意志行为(表示行为)

9、权利能力、行为能力10、法律权利、法律义务11、当事人的意志12、违法行为或根据法律的规定13、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14、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15、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辅

二、选择题

1、D

2、D

3、D

4、C

5、ABCD

6、B

7、AC

8、B

9、D 10、ABCD

11、D12、C13、ABCD 14、CD 14、B15、B 16、A 17、ACDE 18、A

19、A 20、C21、C22、B 23、B24、CD 25、A 26、B

法理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

A. 刑法

B. 宪法

C. 行政法

D. 立法法

2、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在法律对人的效力问题上,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大都采用()原则。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以属地主义为主,并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折中主义。

4、()是我国立法体制的特点。A.一元 B.二级 C.一元二级 D.一元二级多层次

5、王纳文是高峰前女友,王现有一个3岁儿子,在高峰现女友那英临产之际,王提出

自己的儿子是与高峰所生,并要求高认下亲子,高予以否认。王为讨个公道,随向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高峰对王纳文母子所应负的法律责任主要应当是一种()

A. 违宪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

D.婚姻家庭责任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是我国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我国司法权。

A. 检察院

B.法院

C.公安部

D. 司法部

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A. 超市工作人员因怀疑曲某行窃而对其强行搜身

B. 江某给河南都市报道发信息,反映其居住小区附近建筑工地燥声扰民,电视台

没有派记者来调查,也没有做相关报道

C.冯某经公共汽车司机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D.保安贾某收2元电动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3、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应当或者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

任?()

A.家住偏僻山区的江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个小时后,才将康某

押送到40里以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一辆价值12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查出

C.医生刘某征得患者万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胳膊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当场捅死

4、一般社会主体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备法律规

定的()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能力 D. 行为能力

5、法的历史类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相一致,依此可以将法分为()

A. 奴隶制法

B. 封建制法

C. 资本主义法

D. 社会主义法

三、概念识别题(每小题6分,计24分。)

1、判例法与制定法

2、人治与法治

3、责任与责任能力

4、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计21分。)

1、“法不禁止即自由”。

2、当权利与权力发生冲突时,首要的价值目标是保障权利。

3、“绝对服从”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什么是法律责任?它有何特点?

2、我国立法要经过哪些步骤?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1、试述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原则

法理学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下列属于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的是()

A.法的正式性

B.阶级性的体现

C.法的物质制约性

D.公共意志的体现

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下列哪个法律部门?()

A 宪法

B 行政法

C 民商法

D 刑法

3、《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的折中原则

4、张某认为尽管道路上车辆众多,但只要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各行其道,人们的安全

就有保证。张某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法具有()

A.评价作用

B.强制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5、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采取的解决价值冲突的方法是下列哪种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功利原则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概念B.法律规则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

2、在我国,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D.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3、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行为应当或者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 李明家贫如洗却不小心在打工的企业损坏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

B. 蔡某盗窃一辆价值12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查出

C. 张某偷彩电被事主抓住双方签定了由张向事主赔偿1000元精神损失的协议

D. 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当场捅死

4、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表现在()

A.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B.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C.二者适用范围的不同

D.二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5、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法律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C.义务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

三、概念识别题(每小题6分,计24分。)

1、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2、法系、法的体系、法的历史类型

3、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

4、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计21分。)

1、司法独立意味着司法机关不受其他机关的监督和制约。

2、“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

3、法治的基本理念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行为。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24分。)

1、简述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2、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一般关系。

3、简述立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计16分。)

1、什么是法治国家?你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试述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A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5 :C A D C C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ABC

2、AB

3、AB

4、ABCD

5、BC

三、概念识别题(每小题6分,计24分。)

1、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这是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

范的内容不同划分的。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发挥法的调整作用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内容;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社会关系,它发挥着法的保护作用,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2、法系、法的体系、法的历史类型: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

及其源流关系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的,有着同一源流关系的法律制度,便被视为同一法系。法的体系,也称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的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为标准,对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法律制度所进行的分类。

3、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法律汇编是在法律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

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其特点:是立法的辅助性工作,不产生新法,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又称法的编纂,指立法主体在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的基础上,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系统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和系统的法,其特点是: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其结果是产生新法或法典。

4、成文法与不成文法:这主要是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对法所做的分类,

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的成文行使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表现形式或虽有文字表现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和判例法。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计21分。)

1、司法独立意味着司法机关不受其他机关的监督和制约。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而不是说司法机关的活动不受其他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制约。

司法机关要服从党委的领导,使司法权的行使有政治保证;要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对权力机关负责,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意志;要接受上级司法机关的监督和领导,保证司法权的

统一行使;要接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以便正确地适用法律,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

2、“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适用于私权利领域,权利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利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推定,权利主体可以做法律未禁止的事。而对于公权力,以法律的明确授权为限,“法无规定即无权力”,不允许行使法律未做规定的权力,否则就构成越权,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属于公权力领域,因此不适用“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原则。

3、法治的基本理念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行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律不溯及既往,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人道主义的反映,但法治的基本理念并不是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比如我国刑法采用了“从旧兼从轻”原则,规定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处罚较轻的要按新法处理,这并不是对法不溯及既往的违背,而恰恰是对人道主义原则的遵从,是法治的体现。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24分。)

1、简述法治与法制的关系:1、法制与法治的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

法制的体现和保障。2、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含义不同。法制属于国家制度的范畴,属于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和原则,有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之分。(2)产生和发展所依托的条件不同。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紧密相连,即有国家必然有法制。法治则与现代民主制度紧密相关,只有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3)基本要求不同。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至上,且法律是“良法”、“善法”。

2、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一般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的一对概念,其一般关系可以概括为: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两者又是统一,它们共同服务于立法目的,他们相互依存,每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数量上是等值的、平衡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4、价值上的主次关系,从价值角度看,权利和义务是有主次之分的,这就是法律本位问题。现代法是权利本位的法。

3、简述立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

定、补充、修改或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种专门性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作为国家的一项专门职能活动,立法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是国家管理权力的运用,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2)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立法活动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的一种专门活动;(3)立法活动是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4)立法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5)立法是一个系统的多层次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创制活动;(6)立法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一般规范。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计16分。)

1、什么是法治国家?你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要点:法治国家又称法治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特别是政府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包括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两个方面。

(1)制度条件:首先,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其次,完备的关于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再次,权威的司法系统和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最后,健全的律师制度。

(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们普遍对法律的观

点,具体有:“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

2、试述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要点:1、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1)正确,包括a对案件确认的事实要正确;b对案件适用法律要正确;c对案件的处理要正确;(2)合法指各级国家司法机关审理案件要合乎法律规定,依法司法;(3)及时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迟来的正义非正义。2、司法的原则:(1)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司法独立原则,即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4)司法责任原则。

法理学试题 B 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在法的对象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和保护原则

B.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

C.以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相结合

D.以属人原则为主,属地原则和保护原则相结合

2、根据法律的创制和表达的形式,可将法分为()

A.一般法和特别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D.自然法和实在法

3、张某认为尽管道路上车辆众多,但只要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各行其道,人们的安全

就有保证。张某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法具有()

A.评价作用

B.强制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4、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局调配中

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楚是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常委会、市检察院举报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5、下列哪个情况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

A.无行为能力人与完全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

B.某研究会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C.甲某因赌博欠乙某5万元的债权债务关系

D.未婚男女同居关系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下列关于执法的基本特征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执法依据的多样性和等级性

B.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C.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

D.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法律规则属于()

A 命令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

D 授权性规则

3、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的是哪些()?

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

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

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

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哪些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

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D.比例原则

5、法的产生的标志有()

A 国家的产生

B 诉讼的出现

C 司法的出现

D 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三、概念识别题(每小题6分,计24分。)

1、法系、法的体系、法的历史类型

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3、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4、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计21分。)

1、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2、法治的基本理念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行为。

3、“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24分。)

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一般关系。

3、简述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计16分。)

1、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含及其辩证关系。

2、试述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B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5 :C B C B A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A B C D

2、A BC

3、A B D

4、A C D

5、A B C D

三、概念识别题(每小题6分,计24分。)

1、法系、法的体系、法的历史类型: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

及其源流关系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的,有着同一源流关系的法律制度,便被视为同一法系。法的体系,也称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的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为标准,对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法律制度所进行的分类。

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

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法的继承,是指在法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

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继受或借鉴。

法的移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选择地引进、吸收、采纳和同化同时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本国或本地区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弥补其法律缺陷的现象。

4、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这是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

范的内容不同划分的。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发挥法的调整

作用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内容;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社会关系,它发挥着法的保护作用,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计21分。)

1、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根据我国立法实践,要使表决通过的法律产生法律效力,还必须经过一道法定的程序——公布法律,就立法程序而言,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而且是法律生效的关键步骤。

2、法治的基本理念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行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律不溯及既往,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人道主义的反映,但法治的基本理念并不是要求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律不得溯及既往。比如我国刑法采用了“从旧兼从轻”原则,规定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处罚较轻的要按新法处理,这并不是对法不溯及既往的违背,而恰恰是对人道主义原则的遵从,是法治的体现。

3、“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适用于私权利领域,权利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利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推定,权利主体可以做法律未禁止的事。而对于公权力,以法律的明确授权为限,“法无规定即无权力”,不允许行使法律未做规定的权力,否则就构成越权,现代国家机关的职能活动属于公权力领域,因此不适用“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原则。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24分。)

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4)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有效性;(5)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2、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一般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一对概念,其一般关系可以概括为: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两者又是统一,它们共同服务于立法目的,他们相互依存,每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数量上是等值的、平衡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4、价值上的主次关系,从价值角度看,权利和义务是有主次之分的,这就是法律本位问题。现代法是权利本位的法。

3、简述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要点:1、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1)正确,包括a对案件确认的事实要正确;b对案件适用法律要正确;c对案件的处理要正确;(2)合法指各级国家司法机关审理案件要合乎法律规定,依法司法;(3)及时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迟来的正义非正义。2、司法的原则:(1)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司法独立原则,即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4)司法责任原则。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计16分。)

1、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含及其辩证关系。

要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含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

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项理念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试述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特点是一元二级多层次。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其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制定其他法律,修改、补充解释法律;

(2)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各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发布部门规章

(3)省级、省会市、较大市含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

(4)省级、省会市、较大市含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立法和地方性法规,制定本地区的地方政府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常委会批准

(6)经济特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全国人大授权,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地区法规

(7)香港、澳门在各自《基本法》的范围内享有立法权

(8)军事立法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法理学》期末试卷A试题(哈哈)

《法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40分) 1、法的一般分类有那些? 答:①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②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 ③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 ④按照法的创制主体与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法与国际法。 ⑤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一般法与特别法。 2、法律的行为分类? 答:①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把法律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有学者提出,还可以再分出一种中性行为。所谓中性行为,即介于合法 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虽没有得到法律允许又没有受到法律的禁止,而 处于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外,无法以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评价的行为。 ②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方式是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把法律 行为分为:积极法律行为(作为)和消极法律行为(不作为)。 ③按照法律行为的效力对象和生效范围,可以分为:抽象法律行为和具 体法律行为。 ③按照行为的主体情况,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个体法律行为和群体法律 行为。 3、简述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答:人权与主权并不是一对相互冲突,甚至相互对立的概念。恰恰相反,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在当代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中,人权与主权也是并存的,而且都拥有应有的地位,共同地为着世界和平和正常的国际秩序,为增进人权的正义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4、简述资本主义法制的特征。 答: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下述原则之中,(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二)契约自由原则;(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理学复习综合练习题

法理学复习综合练习题(一)(附答案) 一、填空 1、我们研究法学、法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 2、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3、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先后通过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部法律。 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是_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有() A、社会监督B、内部监督C、国家监督D、外部监督 2、违法的本质是() A、反社会行为B、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D、有过错的行为 3、下列关于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基于违法行为产生,后者不一定B、前者必须由专门机关进行,后者不一定C、前者由法律规定,后者不一定D、承担法律责任不一定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4、法律关系是一种()的社会关系。 A、普通B、一般C、日常D、特殊 5、我国刑罚的适用采用()原则。 A、从新兼从轻B、从旧兼从轻C、从新兼从重D、从旧兼从重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理论法学的学科有() A、法社会学B、比较法学C、中国法制思想史D、劳动法学 2、维护习惯有效的重要力量是() A、传统B、集体感C、恐惧感D、社会影响 3、下列关于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 B、法不是统治阶级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反映 C、有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不一定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D、统治阶级的利益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上升为法 4、下列关于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保护统治阶级的自由 B、法确认自由的范围与程度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 C、法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将自由据纪律联系起来 D、法律自由是人们所拥有的最大自由 5、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三大法系,分别是() A、资本主义法系B、大陆法系 C、英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 四、名词解释 1、法制 2、法治 3、法律文化 4、法的适用 五、简答题 1、简述法的定义 2、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理学论述题及其答案

一、论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1、一般法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法:(1)指法的整个领域,即包括宪法、民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领域,以及现行法从制定到实施的全部过程;2)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情况的综合研究。 2、法理学与部门法学 法理学概括出各个部门法及其运行的共同规律、共同特征、共同范畴,从而为部门法学提供指南,为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服务。法理学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二)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法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法中的普遍问题和根本问题。法理学的论题是法学和法律实践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法是什么?法是怎样产生发展的?法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同时,法理学还要概括和阐述法学的基本范畴如法、权利义务等,是各个部门法学共同适用的。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法理学特别注重对法学方法的研究,其所研究的一些方法也运用于各部门法学的研究。 二、论法学的研究方法亦可见教材P24-29 1、价值分析方法 法律是调整利益关系的标准,只有研究法律的价值问题,才能对法律的正当性、法律的目的、作用和社会意义等问题做出理论说明。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 2、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 法律体系是一种有序的逻辑结构,并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如果排除对法律形式问题的研究,人们就无法理解、运用和执行法律。形式逻辑(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比较分类)和辩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 3、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法律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运行是一种社会过程,只有把法律和相关的社会事实联系起来,对法律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法律也才是真正的法律。 三、论三大法学派的法律观念 在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中,各学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而言: (1)、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内容是: 其一,关于法的本质。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和正义。 其四,?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 归纳而言,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

法理学试题A

学院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 《 法理学》课程期末考试 A 卷 该试卷使用范围: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最佳答案) 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 ) A、 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 B.法与道德一致  C.法与道德无关 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 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 A.刑法典 B.民法典 C.宪法典 D.商法典 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中国人的意志 C.全国人的意志 D.全国人民的意志 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法自古以来存在 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 C.法将会永恒存在 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5、法的规范性是指( ) A. 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权力机关 D.国务院各部门 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 ) A.行为关系 B.思想关系 C.意志关系 D.同学关系 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 B.历史考察的方法  C.语义分析的方法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 ) A.准则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1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美国 1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

东莞电大法专法理学综合练习与自我测试(开放生用)

一、填空题 1、法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马克思法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3、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发展。 4、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是一致的。 5、法理学与法制史、思想史的关系十(“论”与“史”)的关系。 6、法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比作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7、个别性调整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8、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7主体、飞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调整。 9、国家与法的产生是(同一个)历史发展进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 10、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始社会内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1、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具体说,就是由自发的(个别性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 12、社会调整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一般,从混一到分化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15、法的纳入包含了知识和意志两个方面。 16、法体现由统治阶级丁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意志。 17、法律关系是以主体之间—衩利与义务关系形式表现岀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18、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19、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的程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20、具体法律关系根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分为—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21、法律关系依其职能的类别可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22、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划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23、公民和组织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实际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4、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1)公民;(2)国家机关;⑶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⑷ 国家。 25、法律权利具体包括作岀肯定行为的权利,请求的权利和要求主管机关保护的权利。 26、法律义务包括积极行为旳义务、不作为的义务和接受国家强制措施的义务。 27、法律关系客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2)物质财富;(3)智力成果;(4) 人身利益;(5)行为结果。 28、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基本上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29、法律事件可分为人为事件和自然事件。行为依其性质不同可分—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30、按合法行为所实现就律规范白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享用权利的卞法行为、履行积极义务的合法行为、遵守禁令的合法行为和法的适用行为。 31、按合法行为人的内心动机和心理期望,可分主动的合法行为、顺应的合法行为和被动的合法行为。 32、按行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作为的合法行为和不作为的合法行 33、违法行为由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的圭体和违法的主观方面构成。 34、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才能构成违法的主体。 35、违法行为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调整方式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36、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1口口事责任厂(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37、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38、根据责任承担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39、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40、法律监督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41、我国法律监督白牡体包旷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和公民。 42、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43、根据监督的主体,可分为国家监督矿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 44、根据法律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45、根据法律监督阶段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46、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有对法耐制」活动监于、对执法活动监督和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47、国家权力机关对法的创制活动进行监督方式主要有(矿改变和撤销,C2)备案和批准。 48、我国,国家行政监督目前主要有一般监督、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 49、检察监督主要包括(1)法纪监督;(2)侦察监督;(3)审半判监督;(4)监所监督。 50、共产党的监督主要表现为(1)政治上监督;⑵组织监督;⑶党纪监督。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 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 3、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5、法律调整是一种规范调整 6、社会调整的决定因素是物质生产方式 7、原始社会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习惯 8、法形成最终标志是国家的形成 9、法的实施有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10、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11、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同一历史过程 12、法的内容集中体现为法的原则 13、法的第三层本质是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4、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15、国家意志和法的关系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意志才是法 16、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法的保护性职能 17、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法律价值 1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科学根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9、法的历史类型集中反映了法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20、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同社会形态的划分相一致 21、历史上存在过四种类别的法律制度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 B. 准用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 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 D. 从旧兼从重原则 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 B.法律学说 C.党的政策 D.司法解释 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法系 D.法学体系 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 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 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各部委 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 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 C.所有的法律 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 B.法规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条竟合 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2020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冲刺必备论述题(二)

2020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冲刺必备论述题(二) 6 ,论述法在执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7、试述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杜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8 、论法律制定的合宪性和法制统一性原则。 9 、试论述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 10 、试论法律体系的三大结构要素的区别。 参考答案 6 、答: ( 1 )在阶级社会中。法除了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个主要作用外。还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与阶级统治作用相对来说的。这些事务与阶级统治并无直接关系。而在客观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 ( 2 )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法律性质、作用、范围不尽相同。但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维护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最低限度的公共治安。绝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食品卫生、生态平衡、交通安全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法、人权法规、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交通法都是为达这种目的而制定的。其二。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包括确定生产管理的一般规则,确定各种交易行为的根本规范。确定基本劳动条件等。如产权法、合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这些方面的法是为了减少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任意性,提升确定性和连续性。增加交易安全。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商生产和交换的效率。其三。组织社会化生产。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生产的社会化水准越来越高。以致壮会只有集中众多的资金、技术、劳力才能完成诸如水利,能源、交通、航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国家通过法律对之实行组织,管理和实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其四,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相关产品、

法理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 Word文档资料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理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 [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法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A] 法律原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规[D] 法律行为 3、司法机关对其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属于() [A] 行政解释 [B] 司法解释 [C] 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 4、行政法律关系属于()。 [A] 平权型法律关系[B] 隶属型法律关系 [C] 一般法律关系 [D] 具体法律关系 5、西最早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学说起源于()。 [A] 古雅典[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埃及 6、把法的规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法,是按照法的()。 [A] 行为的主体不同[B] 法律调整的围不同 [C] 立法意图的不同[D] 行为式的不同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治等于法制 [B] 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 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大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64岁的李老太太在家中采用迷信的方法为刘某看病,获得刘某人民币9千元,法院宣判后,她一再声称,我没有文化,我不懂法,我有罪。李老太的行为形成哪一种法律关系 A. 单向法律关系 B. 横向法律关系 C. 民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诉讼法属于 A. 私法 B. 社会法 C. 宪法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 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B.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 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 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律师法》属于 A. 宪法 B. 程序法 C.

D. 社会法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在我国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 人民法院 B. 全国人大 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D. 公安机关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 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B. 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 A. 《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法》 B. 《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C.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D.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深圳经济特区禁止使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使用的野生动物一起产品的名称、别称制作招牌、菜谱来引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 确定性规范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律制度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是( )。 ?.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不当行为中获益”,这是一个( )。 ?.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 .法律概念 ?.法律标准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 万元的损失。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 万元的损失。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属于( )。 ?.惩罚 ?.主动承担 ?.法律制裁 ?.被动承担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属于( )。 ?.非确定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国务院总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法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 1、“法律现象”是法学研究的________。 A 认识对象 B 认识主体 C 认识内容 D认识逻辑 2、 法理学与整个法学的关系是______。 A包含关系 B交叉关系 C 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 3、 _______是研究法理学的根本方法。 A唯物辩证法 B辩证逻辑 C形式逻辑 D语义分析 4、________作为法理学研究、构建法理学体系的起点和归宿。 A 国家 B 权利与义务 C方法论 D唯物主义 5、仅限于对法律规则本身的内容进行解释的方法是________。 A理论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规范分析方法 D 经验分析方法 二、多选 1、我国当前对法学体系的分科主要有_________。 A“六分法” B“九分法” C“二分法” D “五分法” 答案:AB 2、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 A根本方法 B基本方法 C具体方法 D 规范方法 3、法理学的内容具有_________。 A基础性 B一般性 C根本性 D普遍性 4、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________。 A 理论方法 B 实践方法 C 具体方法 D 抽象方法 5、理论方法是思维自身的逻辑方法,包括__________ A思维方法 B思维工具和 C思维手段 D 思维对象 二、简答: 怎样理解法律学的学科地位? 三、论述: 试述法学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1.试述法学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2.简述法学的概念。 3.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怎样理解法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章 一、单选 1、法律的定义揭示了法律_______。 A“为什么” B“是什么” C 功能 D 形式 2、古代最终以_______解释法的定义 A神性 B悟性 C人性 D德性 3、马克思主义定义法律的基本依据是: A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 C经验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法理学试卷(A)

法理学试卷(A)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指出应当作出规定的机关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参照性规则 2.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 A.古典自然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纯粹法学派 D.分析法学派 3.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是(A) A.手段和目的关系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目的和本质的关系 D.理论和价值的关系 4.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经(B) 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到会代表的2/3多数同意 D.全体代表的2/3多数同意 5.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D) A.宪政制度的建立 B.法制原则的确立 C.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D.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6.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方法是(D) 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法典编纂 7.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从() A.法律类别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B.法律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D.认识论角度所进行的划分 8.我国《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定,是属于(C)

A.法律概念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技术的规定 9.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10.法系划分的根据是() A.法的阶级本质 B.法的经济基础 C.法的地域分布 D.法的历史传统 11.根据立法机关的地位不同,立法可以分为() A.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 B.君主立法和议会立法 C.一院制立法和两院制立法 D.行政机关的立法和授权立法 12.根据法的调整范围(即法所调整的人和事是否在特定地区和时间内有效)不同,法可以划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3.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4.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属性是() A.法的国家强制性 B.法的规范性 C.法的公平性 D.法的人民性 15.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A.种类 B.机制 C.目的 D.原则 16.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