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附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附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附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附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

民族文化的发展 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B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

文学艺术②汉字③史学典籍④科学技术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 开放性 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 A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 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 C. 共

同的信仰 D. 共有的道德规范 D 5、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 A.《史记》 B.《战国策》 C.《资治通鉴》 D.《春秋》 C 6、中华文化中

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 A. 科学技术 B. 园林

艺术 C. 文学艺术 D. 天文历法 B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A. 多样性、复杂性 B. 实用性、整体性 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 D 8、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的是 A. 灵渠 B. 大运河 C. 万里长城 D. 都江堰 A 9、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言等诸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处华东的是 A. 吴越文化 B. 中原文化 C. 荆楚文化 D. 滇黔文化 B 10、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文学的是 A. 《荷马史诗》B. 《格萨尔王传》 C. 《江格尔》 D. 《玛纳斯》著名作家王蒙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据此回答

11--12题。 C 11、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及英语是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

球化的需要②汉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③尊重

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引进的

成分越少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 12、针对上述

现象,王蒙之所以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B.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C.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A 13、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A 14、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C 15、“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 A.文化的源远流长 B.文化的博大精深 C.文化的区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 A 1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因为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①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

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17、以下关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B.近代以来,逐步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C.我国古代的科技没有实用性,传播到国外后,才起到作用,如火药、指南针等 D.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

视野。据此回答18-19题。 A 18、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这表明 A.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彩 B.草原文化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北方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文化 D.北方草原文化最富有地方特色 C 19、苍穹、草原、

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奇丽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这主要体现了①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是中华生态观的重要理念③文化多样

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20、“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A 21、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①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②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③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④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2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C 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像其他民族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24、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C 2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C 2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世界至尊 C.博大精深 D.居于世界前列 C 27、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 .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

域性 D.包容性 B 28、2008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

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

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A.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B.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C.汉字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识 B 29、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

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C 30、2008年3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二、简析题: 31、材料一:经专家鉴定: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纪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材料二:相

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这使他们能够把大量的事实记载下来。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试加以说明。答:共同反映

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

识。②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变,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答: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2、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共有628个菩萨像,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或道理?答:(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①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古代思想家各有所尊,互不相害;在中国古代,各种宗教可以并行流传,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文化和谐相处并在求同存异中得以发展。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本土宗教文化和外来宗教文化的交融会通,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得以发展。

33、“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这个观点对吗?请分析。答:(1)认为“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错误的。文字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

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科学技术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且古代科技知识中的很大部分也是通过汉字流传后世的。汉字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34、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为政》)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社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x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答:材料一中的孔孟思想到今天两千多年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二提到中华文化在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答: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材料的“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正体现了这一点。

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体现在“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

秀的音乐作品”中。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与文化的理解。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含解析必修3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课时1我们的中华 文化练习含解析必修3 一、选择题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由此可见,汉字( ) 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错误,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这表明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故选D项。 答案:D 2.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结合漫画《提笔忘字》,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启示我们要书写汉字,传承文化,故选C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普及书法”说法绝对。 答案:C 3.“孝”的字形从老,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意谓顺从、侍奉长辈。从汉字“孝”的由来我们可以领悟到(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中国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解析: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且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内涵丰富,文化色彩浓厚,从汉字“孝”的由来我们既可以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可以领悟到其博大精深,D项当选; A、B、C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均排除。 答案:D 4.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冀南和晋、陕、豫等地,院子南北窄长,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所以①正确;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所以②正确;“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表明文化的差异,所以排除③;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知识,所以排除④。答案为A项。 答案:A 5.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最近几年“中为洋用”成新趋势,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例如“孔子”“春节”“饺子”“中秋”“少林”“功夫”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的节日民俗、先贤思想、传统美食等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世界。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②中国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才逐渐丰富发展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阅读答案 阅读测试题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阅读答案阅 读测试题 1.《我们的母亲叫中国》的作者是(苏叔同),主要作品有《丹心谱》、《左邻右舍 2.除了中国这个名字,我们还自称(华夏)。中华民族的各族兄弟,则自称(炎黄子 3.我们伟大的祖国,面临(太平洋),背倚(亚洲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公里),几乎和(欧洲)相等,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4.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喜朗玛峰),高(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5.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6.黄土高原是世界四大文化之一(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7.三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8.四川盆地是我们的(天府之国)。

9.我国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10.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 1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 12.“五湖”是: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第三大淡水和(巢湖)。 13.我国已经找到(140多)种矿藏,(煤)储量世界第一。 14.(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活化石。 15.(银杉)可算作“植物熊猫”。 1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56)个 17.我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建立者是(禹)。 18.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 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诸葛亮)。

20.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21.晋代(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22.《诗经》是中国第一部文字记载的诗集。 2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鲁迅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24.四不像就是(麋鹿),原产于中国。 25.我国还有最古老的鱼种(文昌鱼)。 26.(金刚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硬的物质。 27.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 28.“飞流直下三千尺”写得是(庐山)。 29.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0.号称“天下秀”的是(峨眉山)。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全)新人 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年3月13日,石家庄市第四届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鹿泉市第二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中的文字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4.“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至清朝中期,共修成二十四部有“正史”之称的纪传体史书。延续不断的历朝正史,使得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一脉相承。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5.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酒和诗的渊源,酒和字的融合,酒和亲情的交汇,酒和政治的关联等等,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酒文化迷人的魅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多样化的特点 B.实用性的特点 C.时代性的特点 D.博大精深的特点 7、《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又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具有包容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

教材图解(思维导图%2B微试题)人教版政治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doc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人教新课标)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思维导图】 微试题1.【2014四川7.】《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2014江苏22.】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3.【2014天津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33.6《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答案).

课时作业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下列对公元1世纪时期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③汉字已经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④中华文化已经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公元1世纪主要为我国的东汉时期,此时,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在新疆,中国文化已经能够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并存,故①②入选。汉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错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才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排除。 答案:A 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刚健不闻,阴柔萎靡,创新不足,封闭有余。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据此回答2~3题。 2.由上述材料可知,“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 D.中国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 解析:由“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可知,应选B。 答案:B 3.要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应( ) 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继承和吸取外来文化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年备战2018高考政治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含解析)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26我们的中华文化(记忆手册)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框题) 1.中华文化的特征 (1)源远流长 ①源远流长表现:古代的辉煌到近代衰微。 ②源远流长的见证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框题)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的,主要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区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民族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 文化的包容性意义 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_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题大揭秘:中华文化的知识点注意与其它知识点综合的考查。 例题1.(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

复习题 一、简答: (一)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经学,七经,与七经有关的。史学,历史。子部,诸子。集部,剩下的文学。 (二)孔子作六经;孔子删诗、正礼、订乐、撰易、叙书、作春秋 (三)七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孝经》 (四)道术与方术;古代完备的理想的社会方术-与道术相对的实际社会 (五)四科十哲; 首科德行(颜子、冉牛、闵子、仲弓)、 言语(子贡、宰予)、 政事(子路、冉求)、 末科文学(子游、子夏) (六)具体而微;最真实的东西最普遍(具体:全体)。与德行科相关 (七)为仁由己;去做仁义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自己(孔子说给颜子的话) (八)得正而毙;曾子曰:“夫子之道,忠(尽己)恕(推己)而已矣。”形容曾子死时是得到正道 (九)思孟学派;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其中子思学派是儒家最正统的学派 (十)孟子辟杨墨;孟子辟杨墨是指《孟子》—书中记载的孟子对杨朱及墨翟的批判论述,处今之世,不拒扬墨者,非孔子之徒也 (十一)虚位与定名;“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虚位-从墨家看,儒家的道德是虚位的定名-从墨家看,儒家的礼乐是定名的 虚位:指道与德,形式性的概念,空洞。 定名:有实在的内涵的“仁义”。 儒学不论道,而是将道托付给了仁义。 (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一定属于哪一个人独属的,(建元四年)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文化策略,汉武帝采纳,在中央设国学,回归一元,一次回归而非创新。 (十三)清议与清谈; 清议-汉代士大夫对时政的评论清谈-清议之后汉代士大夫对时政的评论 (十四)道统;道统(儒家的最高明的道理) (十五)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政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必修4)

政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4) 一、选择题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2011·泉州模拟)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上海世博会会徽(见右图)图案形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广纳包容B.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D.兼收并蓄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材料。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征,故选B项。 答案:B 2.(2011·茂名模拟)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材料中的“一南一北”、“各有各的精彩”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1·北京海淀模拟)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栅栏的百年老号、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特征。材料中的“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 练习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政治:3.6《我们的中华文化》分项练习试题(必修3) 一、选择题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2011·泉州模拟)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上海世博会会徽(见右图)图案形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广纳包容B.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D.兼收并蓄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材料。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征,故选B项。 答案:B 2.(2011·茂名模拟)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知识点。材料中的“一南一北”、“各有各的精彩”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1·北京海淀模拟)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栅栏的百年老号、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特征。材料中的“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表明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1·盐城模拟)“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的 (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材料的前半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的后半部分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故③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答案:D 5.儒学与两岸文化发展密不可分,是两岸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海峡两岸人民心中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一枝独秀 D.有着辉煌的历程 解析: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两岸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故应选B 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江苏某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新人教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 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会场一片欢腾: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事后这样说道。 (1)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2)如何理解“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作用? 探究活动2: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探究活动3

探究活动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 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1)查阅资料,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 (2)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奥运会徽的设计浓缩着中华文化,方寸之间,融书法、篆刻、绘画、色彩等于一体,气象万千,寓意深刻。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的奥运会徽包含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

(完整word版)6-1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与答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1. 了解中华古代文化辉煌的历程。 2. 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跟踪检测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A. 秦的统一 B.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C. 隋唐时期 D. 宋明理学 2.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该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必须()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C.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D.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5. 2018年9月,第八届“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开幕,该项活动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与大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发起、轮流举办的,旨在让汉字艺术及中华文化永续传承。两岸举办汉字文化艺术节,表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中华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汉字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6. 下图是“福”字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A.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 汉字展现了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 汉字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7.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 000多年的历史,该书呈现了古代的礼乐、制度、音律、历法、天文、地理等内容。由此可见,史书典籍() A. 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 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D. 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自主检测题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主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12·合肥模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 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 2.[2012·南京质检]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悠久古老的文明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 4.[2012·泉州模拟]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2·银川模拟]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2·珠海模拟]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 A.包容性和超前性 B.持久性和继承性 C.民族性和稳定性 D.实用性和整体性7.[2012·肇庆模拟]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同步练习新 人教版必修3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在我国古代,对统一的民族文化起促进作用,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A.秦的统一 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儒家学说至尊地位的确立 D.隋唐时期对外域文化的吸收 2.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④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能看法正确的有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 2008年5月23日至6月8日,由中国文化部与意大利文化部门合作在罗马举办了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罗马当地时间5月23日21:00,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在罗马音乐中心开幕。由110人规模的上海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排演的中国歌剧《诗人李白》作为文化年开幕演出精彩上演。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②促进和平事业发展;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7. 中国希腊文化年于2007年9月开幕,至2008年9月结束,其主旨是在中国展示希腊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中国希腊文化年活动将包括戏剧演出、电影展映、舞蹈、考古及现代艺术展、歌剧、民间音乐会、现代及通俗音乐、会议及书展。此次文化年将把既现代又古典的希腊与希腊文化全面呈现给中国观众。开展这一活动是因为 ①希腊的文化要比中国先进得多;②希腊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源头;③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能够博采众长④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B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学艺术②汉字③史学典籍④科学技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 开放性 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 A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 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 C. 共同的信仰 D. 共有的道德规范 D 5、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 A.《史记》 B.《战国策》 C.《资治通鉴》 D.《春秋》 C 6、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 A. 科学技术 B. 园林艺术 C. 文学艺术 D. 天文历法 B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A. 多样性、复杂性 B. 实用性、整体性 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 D 8、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的是 A. 灵渠 B. 大运河 C. 万里长城 D. 都江堰 A 9、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语言等诸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处华东的是 A. 吴越文化 B. 中原文化 C. 荆楚文化 D. 滇黔文化 B 10、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属于藏族民族文学的是 A. 《荷马史诗》 B. 《格萨尔王传》 C. 《江格尔》 D. 《玛纳斯》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据此回答11--12题。 C 11、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及英语是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②汉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引进的成分越少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 12、针对上述现象,王蒙之所以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B.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C.每个汉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A 13、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3、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4、“宫商角徴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5、《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展现了中国饮食的“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 6、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该俗语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这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 ) A.求同存异B.兼收并蓄C.推陈出新 D.博大精深 7、一位旅美华人这样描述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四川发生地震我们异常沉痛,奥运会胜利召开我们非常高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很揪心,中国首先突破经济困难走上复苏之路我们又很开心。我们的心随着中国的变化而起伏,我们的情感随着中国发展的好坏而震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B.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相同的思维方式 C.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D.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性 8、《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又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③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栅栏的百年老号、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特征。材料中的“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兔年春节开启……”表明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 【解析】A项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项错误,我国还有少数民族的记录文字。D项错误,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但不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工具。 【答案】B 5.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这是因为()。 ①近代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③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④中华文化丧失了生命力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 【答案】C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无答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 A.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C.在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时代 D.宋明理学的产生 2.(2019陕西四校联考,25)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人研究发现,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字旁:肝、脾、肺、胃、肾、胆……,表达不健康的情况会用:病、疗、疮、疯……这告诉我们( ) ①汉字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会变化发展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的产生是古人对当时社会实践认识的结果 ④以字形会字义纯属主观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持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名人辈出,典籍迭行。中国的典籍,从甲骨刻辞、金石文字,经简牍、帛书,到写印于纸张上的书籍,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可谓独步全球。史书典籍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④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完美融合,是《经典咏流传》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经典诗词再现本应有的韵律、温度和情感,同时,让现代社会能够通过古诗新韵体会和感悟先人们对社会、对爱情和亲情的所思所想。由此可见,弘扬中华文化需要( )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④使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9广东普通高中高考模拟,2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 A.领先于世界各国,具有创造性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与综合性 D.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7.(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中,14)从网上调查的图表可以看出,很多地方的方言正在退化,很多本土出生的孩子(6~20岁)从小学习的不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和英语。有人说“普通话或许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却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出发。”注重方言的传承是因为其( ) ①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②相对稳定,具体内涵从未改变 ③丰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④魅力独特,是不同地区交流的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