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为你准备了hiv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相信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们找到需要的东西,特整理了本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取云南省中缅边境陇川县及瑞丽市为调查点。其中,陇川149名、盈江102名社区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

流行病学调查

经培训缅甸籍项目外展人员为调查员,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知情同意后,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问卷进行调查访谈,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吸毒行为等。

抗体检测

初筛检测试剂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determinehiv-1/2硒标快速试剂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hiv1+2及p24抗原联合检测试剂。初筛阳性的样本由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进行hiv抗体确证实验,试剂为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蛋白印迹试

剂盒。

统计分析

采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数据采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251名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男性243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为±岁。未婚121名,占%;在婚103人,占%。初中以下学历有199人,占%,有81人曾经于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在强制劳教戒毒所戒过毒。hiv检测阴性173人,占%;hiv阳性78人,占%。

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情况

%目标人员知悉hiv病毒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知道共用针具会感染hiv。但仅有%知道看起来健康的人可能会有艾滋病。

高危行为情况

上个月与他人共用注射液或容器39人,占%;上个月与它人共用过针具32人,占%;上个月与临时性伴或性工作者发生性行40人,占%。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150人,占%;最近一次付费性交易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有80人,占%。

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的情况

调查对象中%服用过美沙酮;%进行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接受过免费安全套发放;%接受过同伴教育。

感染多因素分析

对hiv阳性和hiv阴性缅甸籍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被调查251名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岁,未婚占%;初中以下学历占%,但hiv阳性检出率高达%,说明研究对象为hiv感染高危人群,也是跨境防治艾滋病需要研究的重点人群[12]。既往边境地区监测、检测、干预及治疗服务对象仅是中国籍静脉吸毒人员[13,14],而云南边境25个县检出的艾滋病感染者已占云南省xx年感染人数近25%,其中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占相当比例,需要进一步研究跨境静脉吸毒人员在边境双方艾滋病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了解现状并制定以事实为依据的综合干预计划十分重要。

对缅甸籍吸毒人员艾滋病基础知识调查后发现,回答正确率相对较高,但在已接受服务中,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仅占%,%服用过美沙酮。且%上个月与它人共用过针具,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占%;最近一次付费性交易中没有使用安全套占%。表明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人数和比例都较高。此外,通过以hiv结果为自变量的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共用针具、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

全套及没有进行过hiv检测是hiv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提示,共用针具和不安全性行为依然是当地传播艾滋病的主要相关因素,说明艾滋病咨询检测在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中十分重要。针对中国边境地区缅甸籍跨境吸毒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跨境流动普遍,已成为中缅间艾滋病传播重要环节的现实,下一步应当注重与缅甸防治艾滋病机构的跨境合作,重点为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提供相关自愿咨询检测、免费针具及安全套为主,注重以缅甸文化所接受的方式进行服务[15]。同时,通过比较中国及缅甸籍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及服务异同,考虑有针对性的对边境双方吸毒人员及性伴提供高质量的有效服务,以真正控制边境地区的艾滋病传播,保证边疆人民的身体健康,保证边境双方人民的社会经济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