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中考试题

历史中考试题

历史中考试题
历史中考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中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最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表中。) A.杨坚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朱元璋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表明大运河的开凿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促进了经济交流

C .加强了民族融合

D .结束了分裂局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

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指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4.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5.有一位商人,他计划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

早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6.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

读书人登龙门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于源自我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7.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

计划,接下来应该交给

A .尚书省裁决

B .门下省审核

C .尚书省执行

D .门下省执行

8.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的重要民族政策。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

好的是

A .秦兵马俑遗址

B .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敦煌莫高窟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9.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10.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特点

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1.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

的友好关系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1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

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到达的“奈良”是哪个

国家的城市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天竺

1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张骞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4、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

15.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最主要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16.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17.《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

18.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19.《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清明时节的海外贸易

20.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以上现象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21.《蒙古秘史》记载了12世纪蒙古高原的状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是

A. 秦始皇

B.唐太宗

C.成吉思汗

D. 康熙帝

22.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23、“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

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右图)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

A .西汉

B .唐

C .北宋

D .南宋

24、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

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西域都护

B .市舶

C .行省

D .宣政院

宋代社会统治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是

A .农民

B .军人

C .商人

D .士人

25.历史课上,洪老师在小黑板上出示的知识

(如右图所示)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 C .辽、宋、夏、金的和战

D .元朝民族大融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

26题13分,第27题12分,共25分。)

26.同学们一定喜欢看科幻小说吧!假设你是一名记者,

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采访古代著名的皇帝……

(1)首先你来到隋朝,采访隋炀帝。

记者问:尊敬的皇帝,你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2分) ①隋炀帝答: 。

记者问:尊敬的皇帝,你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②隋炀帝答: 。

(2)然后你来到唐朝,采访唐太宗。

记者问:尊敬的皇帝,您将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为国效力?(2分)

①唐太宗答: 。 记者问:陛下,您采取什么措施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3分)

②唐太宗答: 。 记者问:陛下,您一直主张民族团结,您会通过哪些做法来加强汉藏两族的友谊呢?(2分) ③唐太宗答: 。

国内各民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形成了。

(3)采访结束后,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贞观之治”。(2分)

27、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见图二

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图一图二

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3分)

(2)材料二图二人物的抗金斗争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4)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