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2015年新《预算法》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或股室:

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3.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4. 各级预算的编制、执行应当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

5. 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6. 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7.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总预算草案和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8.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收付实现制。

9. 各级国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10. 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11.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1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14.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

15.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的《预算法》通过于(B )。

A、198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8年

2.我国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是(A )。

A、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其他收入

3.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B )各部门批复预算。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国务院

4.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B )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A.统筹兼顾、收支平衡

B.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C.统筹兼顾、量入为出

D.优先安排、重点支出

5.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职权的是(C )。

A.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C.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6.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 C )。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

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

7..新预算法自( C )起施行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5年2月1日

8.预算是由()组成。

A收入和支出

B 收入和消费

C审查和监督

D 计划和决定

9.财政转移支付包括( A ),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A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 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A )和其他支出。

A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

B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11.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B )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A地方融资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 举借国外债务

D 银行借贷

12.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B )

A 审查和预算

B 审查和批准

C 审核和计划

D 预算和批准

1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C )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发展改革委计划

B.经济贸易部门列入计划

C.审计部门审计

D.税务部门审核

14.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报送备案的预算,认为有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有其他不适当之处,需要撤销批准预算的决议的,应当提请(A )。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B.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C. 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审议决定

15.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别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 B )和( )内正式下达。

A. 二十日、十五日

B. 三十日、六十日

C. 三十日、三十日

D. 二十日、四十五日

16. 各级预算由本级( A )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 )负责。

A. 政府组织、政府财政部门

B.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人民代表大会、政府财政部门

D. 政府财政部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7.(C )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A.中央级

B.省级

C.县级

D.乡镇级

18. 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D )提出,报()决定。

A.本级政府、上级人大

B. 本级政府、本级人大

C.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上级政府

D.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本级政府

19.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A )。

A. 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B.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C. 冲减赤字

D. 预算周转金

20.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经批准的决算及下一级政府上报备案的决算汇总,报(B )备案。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上一级政府

C. 本级政府

D. 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错选漏选扣1分,共40分)

1.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以及预算,分别是(ABCDE )五级预算。

A.中央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设区的市、自治州

D.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E.乡、民族乡、镇预算。

2.预算包括(ABCD )预算。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3. 在《预算法》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ABCD)。

A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B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

D 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4.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ABC )应征的预算收入的,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A.多征

B.提前征收

C.减征,免征,缓征

D.不征

5.国家实行国库(AD )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A.集中收缴

B.集中管理

C.集中发放

D.集中支付

6.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

能用于(BC)。

A.抵冲赤字

B冲减赤字

C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D增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7.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有(ABCDEF)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A.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序列收入和支出的;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

C.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的;

D.违反本法规定,改变预算支出用途的;

E.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的;

F.违反本法规定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划分、截留、退付、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冻结、动用国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库款的。

8.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ABCD)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变预算收入上缴方式的;

B.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

C.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D.其他违反财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9.国家预算的编制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

A.完整性

B.统一性

C.可靠性

D.公开性

10.我国预算法律制度是由(ABD )构成的。

A.预算法

B.预算法实施条例

C.预算法实施细则

D.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

11.根据新《预算法》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包括(AB )

A.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B.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D.同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

12.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 AB )实行审计监督。

A.预算执行

B. 决算

C.预算草案

D.决算报告

13. 针对预算执行,政府各部门应当履行那些职责?(ABC )

A.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B. 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C. 依法纠正违反预算的行为

D. 以上答案皆不正确

14. 接受检举、控告的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处理,而检举人、控告人因此享有哪些权利?(ABCD )。

A.保密权

B. 不得被压制的权利

C. 不得被打击的权利

D. 不得被报复的权利

15.我国新《预算法》的立法目的是:(ABCDE )

A.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B. 为了强化预算约束

C.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D.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E.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16.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ACD )

A.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7.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具体职权和职责包括:(ABCD )

A.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C.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E.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18.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 AB ) 。

A. 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B. 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C. 不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D. 不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19. 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下列支出:(ABC )

A.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

B.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C.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

D.本年度结转的支出

20. 新《预算法》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AB )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A.全面规范

B.公开透明

C.公正公开

D.全面公开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财政预算包括哪几种?

财政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