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áng)

B. 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

C. 蹂躏再接再励檄(某í)文百舸(gě)争流

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 乳臭(chòu)未干

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 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

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② 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

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

B.景淳竟死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人莫舍我然独好周人急

A B

吾宁舍之而受祸然其行最著

恐为他人得何以为报

C D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妻卧草中以号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仗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 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 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三、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头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_______,则______。(《荀子.劝学》)

2城阙辅三秦,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_____________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

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

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型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

《内经》说:“夫候之所拍选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处,共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况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必衰。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15.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没小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高考理综练习高考化学铝的考点2022届《创新方案》第九章2022年高考北京卷理综2022文综高考试卷北京2022语文满分作文试卷2022北京高中新政策2022年广东数学高考题2022山东英语高考任务型答案2022北京高考理综

T30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高三三模历史2022高考文数北京卷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2022,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2022年高考北京卷地理2022北京化学高考题2022北京高考地理2022年全国高考化学题2022年浙江高考理综2022年北京高考历史卷2022年北京高考理综2022北京市普高语文高三会考试题2022北京市高考化学2022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13年作文题高考北京卷2022年北京高考海淀区二模2022高考大连一模时间2022年高考英语二卷2022年高考可加分项目2022太原高考一模二模的时间2022年高考北京化学2022年英语高考卷22022高考一模天津市河北2022有机化学高考推断题文档含解析2022高考试卷语文2022年甘肃省诊断高考语文试卷2022高考安徽卷英语答案2022年英语高考浙江卷分析2022年四川英语高考卷2022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诊断试卷2022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22嘉兴高考二模时间2022高考加分政策2022年北京高考化学2022揭阳高考二模时间2022包头高考一模时间2022高考化学北京2022年北京高考试题2022泸州高考三模时间2022年全国高考英语二卷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某https://www.doczj.com/doc/c019043803.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某https://www.doczj.com/doc/c019043803.html,/nianji/gaokao/.html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 “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文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 (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 ...古籍的一项是()(3分) A.《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 B.《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 C.《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D.《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2021-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舷.梯娴.熟悬.崖勒马弦.外之音 B.按捺.纳.税刚毅木讷.方凿圆枘. C.静谧.猕.猴弥.天盖地所向披靡. D.皎.洁缴.纳狡.兔三窟矫.揉造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辍学既便耳濡目染不孚众望 B.海涵连锁截长补短美轮美奂 C.切身特聘专程谒见义气相投 D.申说回馈禁止赌搏征稿启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

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 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 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 ....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 ....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 惨淡经营 ....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 米,鲜为人知 ....。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B.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C.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

2022年新高考北京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附答案和解析)_2022北京卷语文

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附答案和解析)_2022北 京卷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 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 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 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 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 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 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 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 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 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 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 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 就会成倍增长。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进程的落后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D.技术条件不具备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 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 排版繁复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 求难解决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 点形成版面。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 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 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 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2022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试卷解析之——北京卷

2022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试卷解析之——北京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许多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 B.景淳竟死竟:难道 C.反赆以货,遗归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多:赞扬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人莫舍我然独好周人急 A B 吾宁舍之而受祸然其行最著

北京昌平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22.5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上海市将数字无障碍确定为“底线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许多有温度、有成效的实招,希望打造出跨越数字鸿沟的“上海方案”。 上海市从“规范、场景、服务”三方面入手,提升老人的数字化体验。“规范”是通过相关规范导引,对政府网站、应用程序等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让网站对老人更友好、更适用。“场景”主要是通过建设“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如“预约就医一键成”“叫车出行一键达”“政策咨询一键知”等,以达到让老人在接受数字化服务时不再依赖手机。“服务”是通过建设“数字为老培训基地”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化技能培训。 不仅有实打实的举措,上海还尝试创新体制机制,为跨越数字鸿沟打牢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让政府、企业等各施所长,形成合力。 上海市今年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吸引数百家企业参与到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中。比如,音频头部企业喜马拉雅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老年

群体的兴趣,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推送相关内容;许多老人也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担当“主播”,成为“银发网红”。 和企业相比,政府的长处在于营造环境、培育生态,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公共产品。相关部门在前端通过开放场景、引领需求,引导企业快速找准为老服务的切入点;在后端,政府通过开放数据、优化接口、建立规范,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更加适老化、更具体验感。这种叠加了政府公信力和市场活力两方面优势的生态,使得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在突出公益性的同时,也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内生驱动的良性循环。 为提高老人数字化体验度、感受度和满意度,上海市根据不同老人的数字化适应能力,为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引荐”最合适的“伙伴”。其中,“随行伙伴”聚焦会使用手机的老人群体,围绕交通、医疗、金融、文娱、政务等常用领域,开展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为这些群体开发更多大屏、大字、语音操作、简洁直达的App、公众号和小程序。“智能伙伴”针对的是不会用手机的群体,除了继续打造“一键”场景,还将研发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帮老人进入数字时代的同时,推进“银发数字经济”。“互助伙伴”是对数字化培训的升级,不仅有志愿者群体深入社区授课,更有在全市银行网点、运营商营业厅等布局数的百个“微站点”,让老人在遇到数字化应用难题时,可就近找到帮手。“互助伙伴”还将推动“数字反哺”行动,鼓励子女做老人的数字化老师。 (取材于张懿的相关文章)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应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XXX僵(jiáng) B.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 C.蹂躏再接再XXX(某í)文百舸(gě)争流 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乳臭(chòu)未干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是(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备高雅、时尚、环保等功能和作用。

B.根据XXX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中,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奔来。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 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但正常情况下,你会听不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 近的声音 ②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XXX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A.人XXX我:没有人舍弃我 B.然独好周人急:却特别喜欢XXX的急迫之事 C.汛室:打扫房间 D.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囊中有四十多两黄白银 答案:B 8.文中“李疑者”主要描写了他的哪些品质?( )

2022年北京卷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北京卷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北京卷高考语文试题,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2年北京卷高考语文试题 截止目前,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正确评估自己的考分 考生高考时,感觉一般会比模拟考试时的状态要好,因此在估分时可适当地加分,但不能过多地加分或减分,因为感觉毕竟是感觉。同时,在估分时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的估分要点: 1.语文。各门学科中最难估分的要数语文。虽然客观题部分比较容易估分,但其后的几类题由于弹性比较大,考生就应该特别注意。例如现代文阅读部分,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则要看与标准答案是相近还是相悖,如果相近,还要严格比较两者,看角度是否一致。作文评分是按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两个分数进行评判的,一个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是10分,在发展等级里有一项突出的,都可以加1—10分。基础等级的估分要从主题、结构到语言逐项衡量。在第二部分评分中,如果作文跑题,不可能拿到发展等级的分。但是现在高考的作文在写作表达方式上,文体限制不大,可以写记叙经历,编些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展开联想,这样的要求再跑题恐怕是很难了。所以在估分的时候不要过分悲观。 2.数学、物理。数学一般就是按步骤给分,没有太多的灵活性。在估数学分时,重点在大题的估分上,要按步骤算分,解题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在步骤上相当的位置会给同样的分。 物理的步骤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一定是非得要和标准答案相同。只要叙述得很清楚,逻辑关系上比较明朗的话,同样会给分。因此,物理答题的步骤、程序往往比答案还要重要。一般情况下:考生

202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试题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

202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一模试题散文阅读汇编 散文阅读 【2022年海淀一模】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叩神农 叶梅 青云梯 对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那一片云朵之上的高地,我心怀神往和敬畏。每一次走近它,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梦幻里,都忍不住屏住呼吸,久久地仰望,心里不断默念它的名字。 位于湖北省的神农架,方圆三千两百五十平方公里,奇峰险山均在海拔三千零十米以上,是华中大地上高耸的脊梁。群山万壑、峰峦叠翠,更有一处处峡谷幽洞,瀑飞溪流。亿万年生长至今无法穿透的原始森林,总在忽隐忽现的烟霞中,亦真亦幻,造就古来之人间仙境。 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是,炎帝神农曾在此架起云梯,攀山登崖尝遍百草,为民解痛除忧,留下了无数足迹和传说。“神农架”的大名便由此而来。神农不仅是三皇中的炎帝,还是雄健的太阳神。他的光芒闪动在珍贵经典的书页里,长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他的足迹,早已深深地留在了神农架的山水间。 炎帝神农与黄帝结盟,逐渐孕育了华夏民族,繁衍了炎黄子孙。神农仁慈而智慧,他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又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最让百姓铭记的是种五谷、尝百草。他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那些救命的草,是他一样一样亲口尝定的。为解救饱受病痛之人,神农跋山涉水,到高接云霄、深接地府的巍巍群山里挖草尝药。遇到难以攀登的悬崖,他就砍树木,绑藤萝,架木梯。山外有山,岭外有岭,神农攀越了这一带所有的高山,架起三十六座木梯。木梯从山地最险峻的悬岩一层层伸到云朵里,伸到可以与天对话的彩云间,人们称之为青云梯。青云梯与那片山脉的万物生灵,山、水、草木、动物、云朵、风和雨……共同感应着上天与华夏祖先的恩泽,骄傲地拥有了将它们包容为一体的名字神——农——架。 生命之源 神农架境内河流纵横,瀑布、湖泊、深潭、湿地密布,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她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乃天赐甘泉,中国南水北调的十滴水中就有一滴来自神农架。平日里,人们享用水时,有谁会去想她是从哪儿来的呢。 闻名遐迩的大九湖,是神农架最为璀璨的蓝色宝石,是月光下相伴群山的明珠仙子。九个波光粼粼的湖泊由一条小溪携带相连,犹如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山的另一侧,竟还有一粒粒珍珠似的小九湖。大小九湖珠连玉串,明媚可人。 环抱着大九湖的山脉曾“浓林如墨,鸟飞难通”,但在近代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围湖造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伤害,草甸和沼泽锐减,湖泊水面也被污染,甚至消失,野生动物被迫迁徙,部分珍稀植物逐渐消亡。 为保护好大九湖这颗“高山明珠”和众多野生动植物,2006年9月,这里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一度被围湖造田侵蚀殆尽的湖泊,苦尽甘来,形成了雨季五千亩、枯水季节一千五百亩的水面,终于恢复了罕见的亚高山湿地原有风貌。于是在这高山顶上的大九湖,一个个水色幽暗,就像蓝色的宝石闪动着光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word版精校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 析(word版精校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的语文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的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个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虽然人工智能在当今产业界和学术界中被广泛使用,但它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经出现。1936年,英国数学家XXXXXX提出了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

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然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XXX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实验中,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XXX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_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_高考语文北京卷 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 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截止目前,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力力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新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2021高考语文北京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

新高考2022北京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新高考2022北京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试题详注详释详解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试题详注详释详解 北京李锦超 【高考原题全呈现】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 病柏【1】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 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5】,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鸱鸮: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6分) 【原作详注详解】 《病柏》,收录于《杜诗详注》卷十,与之相近的另外三首诗《病橘》《枯椶》《枯柟》,梁权道和黄鹤都编在上元二年之秋。说明这四个作品写在同一时期,这个时候,杜甫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之中。 第一句“有柏生崇冈”。崇,高峻。冈,山岭。此句写“柏”生长在高峻的山岭之上,点明柏的生存环境。《琴赋》中说“惟椅梧之所生兮,讬峻岳之崇冈”。这里用典,借“讬”字解该句,其实是准确的,即具有“寄居”之意,此处可以将“柏”与诗人关联,“寄居”自然是切当而自然。 第二句“童童状车盖”。本句“车盖”有本作“青盖”。童童,茂盛的样子。状,形状。句意为,茂盛的柏树树冠就像车盖一样。《蜀志》中记载:先主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这一典故,其实在于描写柏树的虽生长在高峻的山冈上,环境虽不及先主屋子之好,但柏树自然生长茂盛。 第三句“偃蹇龙虎姿”。“偃蹇”,有本作“偃蹙”。“偃蹇”意为高耸的样子。《大人赋》有“绸缪偃蹇”。屈原《离骚》中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句。龙虎,这里是句词作状语用,意为像龙虎一样。《后汉书》有“纯说李轶曰:‘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本句意思是说柏树的姿态就像龙虎一样高耸。 第四句“主当风云会”。“主”邵本作“正”。即“正当风云会”。由第三句中《后汉书》中注可知,“风云会”其实就是经受风云际会。本句写柏树以其傲岸之姿经历着高峻山冈中的风云际会。 第五句“神明依正直”。“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左传》)“神明”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说的就是这一意思。“依”,顺着。本句意思是说,柏树的正直是它生存的至高道德境界。 第六句“故老多再拜”。“故老”,年高望重的人。泛指老人。比如:“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再拜”,拜两次。这里暗用一个典故:《宋书》中说,鲁郡的孔子庙中的柏树,过去有二十四棵,其中有两棵先折倒了,当土的人都对此表示出崇高的敬意。后来,江夏王义恭全部把这些柏树砍伐占有了,当地父老没有人不叹息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种质”,是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作物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它蕴藏在作物各类品种、品系、野生种和近缘植物中,是改良作物的基因来源。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有三个基因影响了禾谷类作物驯化和改良的进程。 第一个是控制种子落粒性基因。野生稻的特性是种子成熟后就掉到土壤里,这对人类收获种子很不利。我们的祖先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两个因基因突变而导致种子成熟不落粒的野生稻植株,并对这样的植株进行了驯化,最终培育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 第二个是矮秆基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面临粮食短缺和饥饿的威胁。以诺曼·布劳格为代表的育种专家给作物引入了矮秆基因,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改变了茎秆叶片和种子的比例,提高了种子的产量。通过引入这个基因,很多粮食作物的品种得到了改良,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 第三个则是中国杂交水稻的雄性不育基因。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在20世纪六十年代把一个来自中国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植株中的雄性不育基因转移到了栽培稻上,探索出杂交水稻的大规模制种方法,带来了一场杂交水稻革命,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种质资源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文明的进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乎我们的未来。正如“时代楷模”、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所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取材于卢宝荣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不断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而良种选育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首要方法。优质品种选育主要依靠遗传基因的多样性,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丰富遗传基因的基础。 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比物种自然灭绝的速度快许多倍,这些种质资源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难以重新创造出来。在地区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生物遗传多样性已大幅度减少,品种单一化程度日趋严重,这必然增加

2022年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 案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哈密瓜标炳千古悲戚(qì)不容置喙(huì) B.铜板画模糊其辞拘泥(ní)万事亨(hēng)通 C.拖后腿莫衷一是包扎(zā)物阜(fù)民安 D.瓦楞纸鱼目浑珠钦(xīn)羡信手拈(niān)来 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平民草根秀“节日风行国内荧屏,成就了大量草根明星,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湖南卫视。 B.因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己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销声匿迹。 C.据报道,北汽集团胜利打造了自主品牌的核心平台,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已呼之欲出。 D.政府虽然已坚决出台政策平抑物价,但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态势来看,唯恐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定制开发了“票务运行治理暨观众行为数

据分析系统“,够全面满意各类观众的参观预定。 B.玉树抗震救灾善款使用标准透亮、壹基金去“李连杰化“寻求转型等大事,被推为“2022年度十大公益新闻“。 C.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得消失未成年人买烟、吸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 D.经过多年坚持治理,库布其沙漠完成治理的4000多平方公里地段,已经为中国北疆建立了一道“绿色长城“。 4.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散文蓬勃进展,史称先秦散文,包括《左传》《国语》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庄子》等诸子散文。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创作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 C.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代表作有《茶馆》。 D.巴尔扎克、雨果、海明威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死魂灵》《凄惨世界》《老人与海》。 5.以下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连接都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或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建立某种体系,①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

北京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英语 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30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Monday morning, while the children were enjoying “free play”, I stepped to the doorway of the classroom to take a break. Suddenly, I 1 a movement of the heavy wooden door. This was the very door I 2 guided the children through to ensure their safety from the bitter cold. I felt a chill ( 寒意 ) go through my body. My legs carried me to that door, and I pushed it open. It was one of my kindergarteners who I thought was 3 that day. He had been dropped off at school late and was 4 to open the door. He must have been waiting there for quite a while! Without a word, I rushed him to the hospital. He was treated for frostbite on his hands. He’d need time to 5 , and wouldn’t come for class the next day, I thought. The next morning, one of the first to 6 was my little frostbitten boy. Not only did he run in with energy, but his 7 could be heard as loud as ever! I gave him a warm hug and told him how 8 I was to see him. His words have stayed with me all these years, “I knew you would open the door.” That cold Monday morning, he waited a long, long while for adults to 9 . To a child, every minute feels like forever. He didn’t attempt to walk back home; he waited and trusted. This five-year-old taught me a powerful lesson in 10 .

北京四中2022-2023学年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些日子,笔者先后陆续参加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的诗词作品。体味着诸位参赛者对祖国的赞颂、对家园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对明天的美好憧憬,令人很感动。这些大赛主要面向广大基层作者,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有感而发,表达自身体会,是以大众的心态反映大众的心声,满腔热情、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美好情愫。中有纯真,平易中见诚挚,别呈一番景象。 有的作品典雅周正、雅俗相融,劲道十足、,营造出圆融厚重的境界;有的作品亲切恬淡、莹洁清澈,高古中有温柔,刚健中有常世常情中别有超然之韵。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尤其是来自一些大学生的作品,尽管技术纯熟,辞藻优雅,缺点也十分明显,突出表现是个性不足,共性化的题材和词汇较多,面目相类,视角偏窄等等。 很多人都爱写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新意,写出诗味。(),究其原因,还是缺少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美学发现,缺少深刻的生活感触和哲学思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笔者陆续参加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工作,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的诗词作品。 B.笔者陆续参加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工作,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作者的诗词作品。 C.笔者先后陆续充当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的诗词作品。 D.笔者先后参加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作者的诗词作品。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淋漓尽致质朴智趣盎然淳厚 B.生动形象稚拙意兴盎然敦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