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二历史组第三周教案——刘鲲鹏【教学进度】完成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设置】新授课1课时拓展训练1课时【课程名称】《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新课标考纲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的基础,而且初中也曾经学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
学生通过看书基本上能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本课难点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学生应在此下功夫。
教材:本课教材主要从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农学以及医学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
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与教材前后两个单元关系不大,与本单元的其他课程联系也不深。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再16世纪逐渐没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2、通过中国处于农耕文明时期这一主线展开讲述四大发明及各科学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教学难点:科技发明发现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习要求】(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2)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4)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重点难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和精神一、四大发明【合作探究】问题一四大发明的发展历程(1)造纸术纸张发明之前,中国人的书写材料是什么?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特点?纸的发明和使用起到了什么作用?甲骨、金属器皿、竹简、木简、布帛…...比较笨重,不便携带(学富五车的故事。
成语,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
后来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作用: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比一比】其他文明的书写材料古代埃及------纸草纸古希腊-----羊皮纸古巴比伦------泥板古印度------树皮树叶除了古代埃及的书写材料和我们的不相上下之外,其他的都落后于我们。
(注意:自豪但切莫自大)【备课资料】雕版印刷,特别适用于同品种、多批次,每次少批量的商业性(书坊)印刷。
比如小说,刻制好一套印版,印书出售,售完再印,无疑比活字版无法保存印版,有较大的优越性。
书坊,固然是商业化的书籍生产企业,但是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总体上微弱,而商品图书的市场又只是面向知识分子文化人,这个人群在社会总人口里的比例很小,对商品图书的需求量虽然不绝于时,然而每个时间断面上对某种图书的需求量仍然不是大量,雕刻版便于保存,便于多次少量印刷,适应了古代中国的印刷商品经济状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课时)第1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2课时)【教学目标】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古代的四大发明2.对欧洲的影响二、十进位值制和割圆术1.十进位值制记数法2.圆周率三、赤道坐标和浑仪1.赤道坐标2.浑仪四、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1.混合选择法2.人工杂交育种五、《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1.《黄帝内经》2.针灸疗法六、辽代应县木塔七、郑和宝船和牵星术1.郑和宝船2.古代导航技术重点:古代科技的具体成就。
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深刻的社会原因难点:对某些发明的理解和认识如浑仪、人工杂交育种等【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科技知识面极广、跨越的历史时期颇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应注意把零碎杂乱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中(如做表格、归纳知识点等)、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对知识获得深刻的思想体悟。
在课堂上应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完整体系。
使学习历史形成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科技图和模型来讲解,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从这句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辉煌。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第一课时)1.古代的四大发明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考点分析: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
(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6)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核心要点突破之二】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科技是近代科技。
【核心要点突破之三】明清之际,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及启示。
(1)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学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足够动力。
②政治原因: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腐朽,对科技发展不重视。
③思想文化因素:明清文化高压政策的束缚使科技发展缺乏必要人才。
④政策因素: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失去接触西方先进近代科技的机遇。
(2)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学以致用】1.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 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设计教师:李老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下列关于造纸术发明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B.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便宜易得,便于书写
C.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D.造纸术经印度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下列关于印刷术发明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C.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
△下列关于火药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②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宋朝时,火药已经广泛用于军事 ④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
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指南针
△下列关于指南针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战国时期, 中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针
C.汉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D.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
△回答“学思之窗”思考题: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①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 的发展
②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 和
③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攻破 , 战胜
④指南针推动了 的开辟和 雏形的形成
总之, 四大发明对欧洲由 社会向 社会过渡起了巨大的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设计教师:李老师
作用。
二、其它科技成就
1、数学
△下列关于《九章算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约成书于东汉 ②它在世界上最先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③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④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天文历法
△下列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早最系统的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中国古代创制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④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300年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农学
△下面所列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其中属于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
书是( )
A.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元朝王祯的《农书》 D.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4、医药学
△下列对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C.东汉的张仲景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被称为“神医”
D.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本课知识网络
四
造纸术: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其
天文
大
发
明
西汉发明, 东汉蔡伦改进,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印刷术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
战国发明司南
后来制成指南针, 北宋用于航海
为新航路的开
辟提供了条件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用于军事
使欧洲的封建
城堡不堪一击
它
科
技
成
就
数学:东汉写成——当时世界最先进应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历法
(战国石申编)《石氏星表》
——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浑仪——
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授时历》(元朝郭守敬编)
——比现行公历出现早300年
农学:北魏贾思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的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的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医
药
学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设计教师: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