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94 KB
- 文档页数:6
摘要 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语用者不能正确理解或恰当使用会话双方当时共用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来进行达意时所产生的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语用者无法在不同交际场合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习惯和特点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失误。
故语用语言失误产生于语言形式方面的失误;而社交语用失误产生于文化差异感知的失误。
本文着重分析产生这两类语用失误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 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语用功能1 研究语用失误的意义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华维芬(2000)的说法: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遵循不同的语用规则,会导致双方交流时出现语用失误现象。
然而,交际中语言出现语法错误是可以被谅解的,然而出现语言使用规则错误就很难被谅解了。
陈新仁和李民(2015)认为衡量英语交际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再是语言形式或语言方式的表达是否符合本族语的要求,而是会话双方话语表达的可理解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只关注语言是否使用正确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
即使语言表达形式完全正确,但一旦不符合当时的使用环境便会成为一个“笑话”。
因此,研究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非常有必要的。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关联、彼此制约。
文化影响着语言的结构和内涵,而语言的差异部分也是由文化导致的;反过来,语言也影响着文化,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
3 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语用失误一词最早是由Jenny Thomas在其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提出的。
她认为语用失误是指听话者“不理解说话者话语内容的含义。
”国内也有学者针对语用失误的定义发表了个人看法。
何自然被视为中国语用失误研究的引领者,她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的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本文将以中美跨文化交际为例,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交际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引发不适当的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差异引发的语用失误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差异较大,中方的谈判人员会倾向于使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意见,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谈判人员不注意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就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进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违规现象文化差异是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中美文化差异中,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区别非常显著。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长辈或者领导时需要加上一些尊敬的称呼,但在美国文化中则较为简单,直接称呼名字即可。
如果在交际中不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就容易引起文化违规现象,进而导致交际破裂。
三、情境背景引发的不适当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情境背景的差异也很大可能导致不适当的语用行为。
例如,在中美谈判现场,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口吻都有很大差异。
中方的谈判人员往往喜欢在谈判中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如引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一般更注重直接表达,更注重交流的内容。
如果在情境背景的差异中不适当地使用语言,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很容易发生。
重点是在交际中要注意到差异性,注意语用行为的跨文化特点,减少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
Ⅰ. 绪论
跨文化交际,是指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形成多文化融合的过程。
英汉跨文化交际也就是指英语为母语国家与汉语为母语国家之间进行交流时,经常会遇到语用失误现象,而这些失误也会带来误解,降低联系的效果。
Ⅱ. 英汉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1. 文化差异:汉语与英语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一般而言,不同的文化氛围并不能代表同一种真实性。
汉语与英语不同语言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意味着不同文化社会信仰体系及不同认知特征,这将会使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一些未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的语用失误。
2. 语言的表现能力:从英汉二者的词汇形式上看,英语重视发音,而汉语重视拼音,两者在表达上的细节也是不同的。
这也会造成跨文化的交流当中出现一些意义的误解与表达上的失误。
Ⅲ. 改善英汉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1. 多方参与学习英汉:在英汉跨文化交流中,双方应尝试彼此学习和了解彼此语言文化背景,且将两门语言即英语与汉语并行学习,尝试通过双语阅读材料,以较快的速度跟上双语学习的步伐,以提升双语交流本领。
2. 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此外,双方还需多参与在英语与汉语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训练,不断解决好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发音及英语环境下的汉语发音问题,以提升双方的跨文化交流本领。
Ⅳ. 结论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连接双方的效果降低,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必须被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多参与英汉跨文化交流,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将有效改善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维护双方和谐发展。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它经常导致沟通中断、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非故意的失误和故意的失误。
非故意的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的误解和沟通中断。
而故意的失误则是指通过语用手段故意制造误解和误导对方。
这两种失误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后果都是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故意的失误最常见的情形是信仰、价值观和礼仪的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没有礼貌的行为如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财富状况是被视为不得体的。
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随口问的,而不被视为失礼。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不经意地问出这些问题,而导致另一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开心。
另一个常见的非故意的失误是语言体系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会遇到这些语义和语法的差异,并因此产生误解。
例如,俄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完全不同。
由于这种语言间的差异,人们可能会用不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故意的失误则更加微妙,因为它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故意的失误可能涉及了歧视、诽谤、攻击和威胁行为。
例如,在一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和歧视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些国家,如果一个同性恋者表达了自己的性取向或穿着较为“女性化”的衣服,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攻击。
这种歧视和攻击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历史、艺术和文学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各种背景的人交流,了解其他文化的风俗习惯。
2.避免使用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那些具有不好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和语句。
例如,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人或居民使用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是非常不得体的。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和研究,界定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语言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有指导意义,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处具有积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或冲突。
语用失误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问题,更揭示了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冲突。
语用失误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语言使用的形式上,是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误解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或谦逊的表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直接或冒犯。
这种失误通常是由于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掌握不足或误解造成的。
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加复杂,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对文化规范、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误解或忽视。
这种失误往往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社会距离、行为准则和期望的误解造成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或收入等私人信息被视为不礼貌或侵犯隐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友好或关心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则,更需要他们深入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对语言使用规范或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导致交际双方之间发生误解或引起尴尬的情况。
本文将就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进行浅析。
语言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个人意见被视为一种自由和诚实的表现,而在东方文化中,过分直接表达个人意见可能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或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
当西方人以他们习惯的直接方式表达意见时,东方人可能会感到冒犯或受伤。
这种情况下,西方人并不是故意冒犯,而是由于不了解东方文化的习惯而发生了语用失误。
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非语言暗示在不同文化中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在英语中,“你看起来很疲惫”可能被理解为对对方的关心和关怀,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这样的说法可能被视为对对方外貌的负面评价。
当一个英语母语者用这样的话来安慰一个东方文化的人时,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和困惑。
文化习俗和社会礼仪的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或收入等个人隐私问题是不礼貌和不尊重的。
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这样的问询被看作是对对方关心和尊重的表现。
当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这种差异,就很容易发生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还可能涉及到言语的禁忌话题。
不同文化中存在着一些被视为敏感或禁忌的话题,例如宗教、政治、性别等。
在交流中触及这些话题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甚至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避免触碰这些敏感话题,以免引起误解或争议。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的。
要减少这种失误,我们需要增加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对不同文化习俗和社会礼仪的敏感度,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困惑的表达方式,并避免触碰敏感话题。
文献综述英语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
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要进行交流难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语用失误,引起冲突或误解,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从而交际不能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语用失误是指听话人不能通过说话人“所说”了解“所指”。
当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时,就很可能出现语用失误。
但是本族语者无法像语言错误那样加以辨别,而常将其归因于对方的粗鲁或是恶意,这一点对于交际极为不利。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 Jenny Thomas, 1983) 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 (1) 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不合操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 误用英语的表达式; 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式, 按照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
(2) 社交语用失误。
这种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 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
本文立足于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通过列举大量语用失误的案例, 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种种现象及原因,尽可能地使问题的讨论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西语言与文化的认识,助于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跨文化交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成功地进行交流, 语言是基础, 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尤为重要。
我们说语言只是一种交际符号, 如果语言不负载文化就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一堆符号。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 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然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时常出现,成为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重要性,分析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指的是由于语言使用不恰当或不合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或者交际失败。
这种失误可能源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目标语言使用者的差异。
例如,英语国家的人普遍重视个体主义和直接性,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群体主义和婉转含蓄。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使用过于直接或者过于婉转的语言,都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多表现形式。
语言选择不当是常见的一种。
例如,使用不礼貌的语言或者过于专业的术语,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者困惑。
语境偏移也是语用失误的一种表现。
在某些语境下,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者表达方式,可能导致误解或者沟通失败。
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引起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不同的沟通风格和礼仪习惯,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也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就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就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
语言习惯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
不同语言习惯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方的语言习惯,也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社会压力也是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对对方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够了解,或者由于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够自信,人们往往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语用失误。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电视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由于男主角Frank是美国人,而女主角文佳佳则是中国人,两人在交流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语用失误。
例如,Frank经常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文佳佳则更喜欢用一些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沟通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给沟通双方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本文将从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分析原因和对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语用失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使用者对目标语言的语用规则不熟悉,导致与原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不同的信息传达过程。
语用失误的类型分为四类:(1)错用语用规则;(2)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3)未恰当运用常用语;(4)意图不明确。
其中,错用语用规则指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者将自己母语的语用规则错误地应用到目标语言中。
比如,很多英语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用英语中的“尊重性语言”来表达敬意和礼貌,这往往会在中国人的眼中显得过于生硬和冷淡。
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不适当的语用策略导致了沟通不畅。
比如,在西方国家中,使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对方的错误或不满是非常常见的,但在华人社会中,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失礼的。
未恰当运用常用语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未能恰当地运用目标语中常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导致信息传达不清楚。
比如,日本人在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通常会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这容易让他们的外国朋友误解他们的意思。
最后,意图不明确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造成语用失误。
比如,一些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在申请留学时,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导致申请被拒或错过最佳的申请时间。
二、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文化差异;二是语言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比如,在中国,长辈和上司通常被视为更加重要和值得尊重的人物,而在西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则更受到重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由于对目标文化的语用规则不熟悉或理解有偏差,而产生的交际失误。
语用失误可能导致误会、冲突甚至伤害他人感情,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语用失误往往源于对目标文化的语境、礼貌、直接与间接表达等方面的不了解。
在不同文化中,对同一词语或行为的理解可能不同,而导致误解。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接表达负面情绪被视为失礼,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情绪被视为坦诚。
因此,如果一个西方人直接向东方人表达不满,可能会被认为是冒犯或不尊重他人。
其次,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也常常引发语用失误。
对于一些文化来说,表达其中一种意思时,使用的措辞可能并不直接。
例如,在英语中,有时通过间接方式来表示请求可以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然而,对于一些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可能会将其理解为拒绝或不愿意。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并学会使用非直接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再次,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一些行为、观点和话题的看法可能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谈论个人财务状况被视为不恰当的话题,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需要注意避免触及可能敏感的话题,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最后,语言差异也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不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词法、句法和语法规则,因此,直接将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可能会失去原本的意义或引发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语言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是必要的,以避免产生语义或语用误解。
为了避免语用失误,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参考。
首先,跨文化交际双方应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用规则,包括礼貌用语、直接与间接表达和文化敏感的话题等。
其次,保持开放和尊重,理解对方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习惯。
再次,对于可能存在的语言差异,最好直接与对方沟通并解释自己的意图,以确保双方的理解一致。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在现今社会中显得越来越普遍,其给各国互相交流、加深了解以及开展合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用行为过程中,由于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个人语用认知因素的干扰等原因,导致所使用的语言无意中违背了文化惯例,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偏见、歧视甚至是冲突。
首先,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主因之一。
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些价值观和信仰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得深刻而显著。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尽量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绪或否定态度,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强调个人独立和表达权利,经常会使用直截了当的措辞和语言强调自己的观点,这便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容易出现理解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涉及到攀比、奉承、表达感受及礼貌方面等,多以文化差异为主,易产生语用失误。
其次,语言水平及语用知识也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
对于母语和非母语者来说,相同语境下用词及交际技能,可能因不同的背景知识、文化语言差异、语言教学水平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
例如,中式英语中的过于助长、生龙活虎等,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其他国家彼此交流中难免会产生笑话,并造成误解,导致悲剧发生。
适应跨文化交际需要具备语言知识储备、背景消息和可缩放的技能策略。
最后,个人因素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对他人的行为和言论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常常会出现自以为是或误解他人意图的情况。
例如,一个人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有礼貌的,但在另一个文化中被视为不礼貌的。
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背景的人来说,如何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保持礼貌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问题,更是文化认知和心理因素的问题。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礼仪和惯例,注重语言教育的语用教学,提升个人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用意识,以便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和、尊重并积极应对不同的文化挑战。
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研究
背景: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形式,口译在各类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口译过程中常常出现文化障碍,导致口译语用失误的发生。
这些语用失误不仅影响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可能引起跨文化交流的误解和尴尬。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内容:
1. 文化障碍的概念和特点
2. 口译语用失误的种类和原因
3. 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的特点和案例分析
4. 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和风险
5. 针对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口译实践中的文化障碍和语用失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文化障碍引起的口译语用失误的原因和特点,对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望为口译实践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作者:王革李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4期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英语学习越来越被重视。
如今,每个人似乎都会说几句英语,但是语言能力并不代表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因语用失误,导致双方误解的现象频频发生。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理论展开,着重介绍并以例证分析日常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呼吁英语学习者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误解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09-02一、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工作、学习、旅游中难免会出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情况。
因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受阻或者失败,甚至会影响双方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
很多人把这种交际失败简单地归纳为语言的失误,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
而是由于社会文化、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与误解现象。
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何自然,1987)。
就语用失误,何自然教授指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不是指一般的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Thomas说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speaking badly);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behaving badly),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何自然,1998)。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The Enlightenment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on Children’s English Teaching姓名学号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ACKNOWLEDGEMENTSI am deep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who has given me constant and valuable advice, read my drafts through meticulously and offered incisive comments on them. Without her help, the thesis could never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My sincere gratitude also goes to all my teachers who have given me excellent lectures and great help,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I also give my hearty thanks to all my classmates who have offered generous help and useful sugg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Final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the writers whose works have been referred to in this thesis.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已成为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作者:章光虎 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33期
摘要: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始终是同步发展变化,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就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由于文化心理和交往规则的不同而发生碰撞,产生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现象。本文从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语用能力几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这一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母语迁移;思维模式
21世纪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这一切使得我国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学生理所当然把英语看成是走向社会、进行对外交往的必要工具。我国广大教师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只着眼于教会学生理解和分析规范的语句,或者只要求他们多听多说是不够的;一些英语的应用原则,简称为英语语用原则,不可不教,否则,学生在与操英语的本族人进行交流时,也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并常常会因此而产生误解,引起文化休克。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 最早研究语用失误的是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她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中指出,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是指文化不同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准确及时地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不和乃至冲突等现象。我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Thomas的理论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也作出了许多解释与说明。跨文化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这种失误不是指语法错误,而是指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或不合时宜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例如,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英国教师到学校礼堂去看电影,路上遇到他的学生,学生处于礼貌就打招呼说:“Are you going to the cinema?”这位英国教师觉得很奇怪,心想你们明明知道我去看电影,还要问我这个问题,学生走之后,他说道:“What a stupid questio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 语用失误的分类 1. 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符合说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式,按母语的词义和结构套用英语。比如外宾来中国参观,行程结束时,外宾感觉很满意,就对陪同人员说:“Thank you very much.”陪同人员答道:“It’s my duty to do so.”中方用这样的答语是用于汉语环境下恰当的言语行为,有时还可以用复合式的言语行为,即陈述+说明: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汉语中这绝非有意的冷待,而是谦逊的答礼。可外宾期望听到:“It’s my pleasure.”他们认为“duty”是另有他意,他们的理解就是:不用谢,我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否则我是不会来陪你的。所以外宾事后回顾说:“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感到非常诧异。”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是指在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观念等因素而产生的语言使用错误或不当的情况。
这种失误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或尴尬的局面,甚至可能影响交流双方的关系。
了解和避免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对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一个常见的语用失误是直译。
直译是指将原文的词汇、短语或句子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而不考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这种失误可能导致意思混淆或不恰当的表达。
一些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会使用中式英语,这是因为他们直接从中文翻译而来,而没有考虑到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
语用失误还包括使用错误的礼貌语和不恰当的称呼。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待长辈、上司、客人等的称呼和礼貌用语是不同的。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人们可能会使用错误的称呼或不恰当的礼貌用语,给对方留下不尊重或不礼貌的印象。
在某些文化中,称呼陌生人为“先生”或“女士”是正常的,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过于正式或冷漠。
文化背景差异也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不同的文化对于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笑容被认为是友善和热情的表达方式,但在一些东方文化中,保持面部表情中立被认为是文化礼节的一部分。
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能会错误地解读对方的意图或给对方带来误解。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语用失误,例如使用不恰当的幽默、使用含有歧视性词语或言论等。
为了避免这些失误,人们需要增强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习惯。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练习目标语言的交际技巧也是减少语用失误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对语言使用和文化习惯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是难免的,但可以通过增强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了解、避免直译、正确使用礼貌语和称呼、注意文化差异等手段来减少这些失误的发生。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
语言学家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
本文结合中西文化对比,以英汉语交际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避免或克服这种现象的对策。
标签: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对策一、前言近几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技术的飞速进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知识背景,甚至同一个信息也会由不同的人理解为不同的意思,这些都会引起交际障碍,这就是交际失败。
这种交际失败导致某人的意图没有真正被对方理解。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数的交际失败都是由语用失误引起的。
正因如此,语用失误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等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中西文化对比,以英汉语交际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避免或克服这种现象的对策。
为了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本文先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然后本文重点讨论了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
最后针对前面所讨论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人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频繁。
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表示跨文化交际,如:“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大多数人们采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很多情况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相同的意思,但是Gudykunst和Kim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序言中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认为前者是不同文化现象的比较,而后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相互影响。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一般都认为包括“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韩山师范学院
号: 2010141424
英语
2013年12月25日
学生姓名:
林彦芹
(系):
外国语言文学系
目: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指导教师:
邹慧民
业论文(设计)开题报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中的语用失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旨在从实践活动中找到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一般性并加以分析,最后加以对实践的指导。
2.意义
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
本选题重点关注日常交流中常犯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里, 界定和区分了语用失误的几种类型,通过列举语用失误的案例,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种原因,以期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当,从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在日常对话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出现,即使出现也能很快认识并改正。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语言原则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母语的迁移,因此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是产生语言失误的主要原因。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 ter 1 In troducti on of p ragmatic failure
1.1The concept of p ragmatic failure
1.2The type of p ragmatic failure
Chap ter 2 Po te ntial sources of p ragmatic failure
Chap ter 3 The an alyses of the cases of the p ragmatic failure
3.1The cases of the p ragmatic failure on the p remise of relative theories
3.1.1The case study on the premise of the theory of the illocutionary act
3.1.2The case study on the p remise of the theory of conv ersatio nal imp licature 3.1.3The case study on the p remise of the releva nee Theory
3.2 Other case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 muni cati on
Chap ter 4 The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 p ragmatic failure
Chap ter 5 Con clusi on Bibliogra phy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根据基本的原理,联系实际,旨在从实践活动中找到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一般性并加以分析,最后加以对实践的指导。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1.实行方案:
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
运用案例和实例分析等补助研究。
2.进度:
2013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
2014年1月:收集、整理材料、进行访谈调查
2014年2月: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014年3月到4月:修改论文,定稿
2014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
3.预期效果:
本选题重点关注日常交流中常犯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现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里,界定和区分了
语用失误的几种类型,通过列举语用失误的案例,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种原 因,期望能对人们的日常对话提供参考。
5. 已查阅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Thomas J . 1983 .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Linguistics 4(2)
: 91-1 12 .
【3]朱艳梅,语用失误分析及语用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学报,2006, (3): 65— 67.
【4]黄次栋.语用学与语用错误[J]-外国语,1984(1) : 13-18. 【5] Davis L.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Ungerer F. &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20074
Failure [J] . AppIied [J].河南.Z- , 3K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