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1)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指纹识别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指纹识别技术简介2.1指纹识别的一般工作模式2.2基于图像匹配的指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内容2.3目前指纹识别的应用3国内外指纹识别系统的发展状况3.1指纹识别的起源3.2 指纹识别的研究与发展历程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认证密码,比如开机密码、邮箱密码、银行密码、论坛登陆密码等等;并配备了各种钥匙,如门锁钥匙,汽车钥匙,保险柜钥匙等。
这些都是传统的安全系统所采用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安全性越来越脆弱。
而我们的生活随时都需要进行个人身份的确认和权限的认定,尤其是在信息社会,人们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希望认证的方式简单快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识别技术,希望能借助人体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作来进行身份识别。
这样您可以不必携带大串钥匙,也不用费心去记各种密码。
另外,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例如指纹,有学者推论:以全球 60 亿人口计算,300 年内都不会有两个相同的指纹出现。
以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的安全认证为例,目前在电子商务中他人会假冒当事人的身份,如果通过生物特征进行论证,就可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另外,网络、数据库和关键文件等的安全控制,机密计算机的登陆认证,银行 ATM、POS 终端等的安全认证,蜂窝电话,PDA 的使用认证等等,都离不开可靠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
可见,生物特征识别不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不可估量的国家信息安全效益。
长期以来,验证身份的方法是验证该人是否持有有效的信物,如照片、密码、钥匙、磁卡和IC卡等。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法验证的是该人持有的某种“物”,而不是验证该人本身。
只要“物”的有效性得到确认,则持有该“物”的人的身份也就随之得到确认。
这种以“物”认人的办法存在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物”的丢失会导致合法的人无法被认证,以及各种信物容易被伪造、破译。
刑事案件中现场指纹的比对分析摘要:根据人体指纹皆不相同的特性,通过指纹检验来对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所留下的痕迹进行提取,从而达到锁定犯罪嫌疑人、快速破案的目的。
本文对指纹比对技术和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参考。
关键词:刑事案件;现场;指纹;比对;分析引言不同的人指纹皆不相同,因此,在刑事案件侦破工作中,指纹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刑侦人员利用物理等技术手段,对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所遗留下的指纹痕迹进行提取和检验,进而比对数据库信息,锁定犯罪嫌疑人及案发现场的重要信息判断,达到快速破案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指纹检验技术取得了质的进步,已经广泛应运用国内外的刑事侦破案件之中。
1指纹比对技术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指纹定型后,只要真皮组织不被破坏,指纹就不会再发生任何的改变。
指纹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是通过长期的实验所认证的,因此,利用指纹比对来进行案件的侦破的重要手段。
指纹检验不是直接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而是对指纹图像中所提取出来的关键特征图像进行识别并匹配。
指纹比对技术指的是对手印的检验,是刑侦人员对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掌纹等痕迹进行的一种痕迹检验技术。
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根据指纹的这一特点,可通过指纹比对技术来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具有高度的排除他人特性。
指纹比对已经成为法律界中有效的鉴定手段之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了指纹鉴定机构和罪犯的指纹数据库。
2指纹比对的分类人工比对一般是根据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弓形、箕型和斗型进行的细分和比对。
而计算机是根据指纹的全局特征来进行分类和比对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通常采用两级比对法对指纹进行比对。
2.1全局和局部比对这种方法是由操作者通过人机会话的模式进行的,告知计算机待识别的指纹纹型,利用指纹的端点、分叉和方向等局部的特征来对不同的纹型指纹进行识别匹配并进一步比对,来确定是否匹配。
2.2特征比对通过对图像中的物体进行分类的识别,在物体的光谱和空间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特征提取到可以表征不同物体的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可将特征空间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子空间。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作者:任剑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8期摘要:作为公安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利用痕迹进行检验的重要理论、方法,痕迹检验技术就是利用检验现场仍存在的可辨识的各种痕迹,通过技术手段从而达到对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和犯罪手段等方面进行推测、推理和取证的刑侦方法,也是刑事侦查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其主要技术包括对指纹、足迹、血迹等遗痕进行采集和分析,以期达到精准举证犯罪分子的相关信息和特征,促进刑侦工作效率提升。
作者在本文里主要试图从概念、特点、实际应用等方面,结合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更好的将痕迹检验技术应用到刑事侦查工作之中。
关键词:痕迹检验;刑事侦查;指纹足印;应用关键作为公安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利用痕迹进行检验的重要理论、方法,痕迹检验技术就是利用检验现场仍存在的可辨识的各种痕迹,通过技术手段从而达到对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和犯罪手段等方面进行推测、推理和取证的刑侦方法,也是刑事侦查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普遍意义上来讲,在罪案现场所进行的刑侦痕迹检验手段主要集中在现场足印(足迹)、指纹、毛发、血液、以及其他相关人体结构组织等。
这些能够直接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特点如身高、体重、行走习惯等特性直接推测出来。
作为刑侦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痕迹检验技术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侦查工作效能,为快速有效准确破案提供有力的线索和物证。
1.刑事侦查工作中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按照刑事侦查相关的定义,在广泛意义上,犯罪嫌疑人的心里轨迹和犯罪现场所有相关的物质表现和痕迹都属于刑侦痕迹检验的范围,但在作者此次的探讨中,所说的痕迹检验主要对指纹、足印等进行探讨和阐述。
1.1指纹痕迹检验指纹又被称为手印,指纹痕迹检验通常是指刑事侦查工作者在犯罪现场对案件相关的手指纹路、手掌纹路等进行的相关提取、分析、对比和侦查等工作。
指纹由于具有极其特殊的特性,也即是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同时属于两个人。
指纹提取在刑事侦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李琪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2017年第01期【摘要】在当前刑事侦查中,指纹提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公安机关快速锁定嫌疑人的重要技术手段。
因此在当前工作中,必须要针对指纹提取进行研究。
本文重点分析了指纹提取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当前刑事侦查中应用指纹提取技术时存在的问题,再对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指纹提取;刑事侦查;问题与对策在当前刑事侦查中,指纹因具有真实、科学等优点而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当前刑事案件不断发展,侦查单位对指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这使得指纹提取技术在当前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从在当前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相关单位在指纹提取中经常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导致指纹提取技术的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因此在当前工作中,必须要开展有关指纹提取技术的研究,为更好地满足刑事侦查工作奠定基础。
一、指纹提取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指纹提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
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改变了传统工作中重视口供的工作问题。
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指纹提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导致勘查单位在工作中面临多种问题。
例如,现行法律虽然对指纹提取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理科明确,但对于落实到实处的问题,却经常出现缺乏操作性的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指纹提取工作的难度。
而从当前刑事案件的发展趋势来看,跨省案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由于各省之间有关指纹提取的要求、技术标准不一样,导致侦查单位不能统一协调各地区的侦查工作,对指纹提取技术操作严重影响。
(二)现场操作的影响。
对指纹提取工作而言,对案发现场进行管理是保证指纹提取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案发现场管理主要由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组成,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会对整个指纹提取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刑事侦查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作用初探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已经成为破案的有力工具之一,对制止和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意义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可疑物品、犯罪现场等地方发现的手印、指纹等进行采集,利用科技手段加以分析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其在作案现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确立嫌疑人身份由于手印和指纹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和嫌疑人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人类社会的长时间中视为一个有效的科技方式,解决无人犯罪或无证据犯罪的问题。
2、确定作案现场及犯罪嫌疑人行动轨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可以帮助刑事侦查人员确定作案现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在作案现场采集到的手印、指纹等信息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进一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从而有力地促进案件的侦破。
3、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手印、指纹等信息的采集和鉴定结果可以作为证据,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的成立。
此外,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能够通过鉴定手印中的其他特征信息,比如痕迹背景、印纹等,提供更多的物证信息,为案件侦查和审判提供依据。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具体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犯罪工具的检验通过对犯罪工具、武器等物品的表面进行检验,可以采集到犯罪人员的手印、指纹等信息,进而确定作案人员身份和行为。
3、对现场物品的检验尽管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案件侦查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局限性:1、不同手皮肤质地不同不同手的皮肤质感不同,像是手粗糙、萎缩等等,这会影响手印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分辨。
2、手印失真一些作案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手印被覆盖了一部分,有时被其他物品所压扁,这使得手印失真,难以识别。
指纹鉴定论述指纹鉴定技术利用人类指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生理特征,将其作为人们的一种“活的身份证”,更因指纹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通过指纹进行身份鉴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且随着图像处理_模式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指纹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指纹鉴定方法在金融、公安、门禁、户籍管理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指纹是手指皮肤上特有的花纹,由皮肤上的隆起线构成。
这些隆起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被称为细节特征点。
隆起线的这种细节特征有无数种排列,因此,每个人的指纹甚至一个指纹的每条隆起线都是独特的。
中国是公认的指纹运用发源地。
“睡虎地秦简中”有堪查盗窃案件现场“手迹六处”的记载。
据现有史料,手印运用始于唐朝。
在契约上的红色手印被做为人身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
到宋代,指纹已运用到刑事诉讼中了。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
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第二类是成型稳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第三类是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
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乾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类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类潜伏的指纹。
指纹法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有记载的使用指纹法辨别人的为唐代学者贾公彦。
1927年德国罗伯特·海因德尔就在其《指纹鉴定》一书中说,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第一个学者。
实际上,中国的应用指纹的历史远在唐代之前。
解放后发现的唐代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个人的重要手段。
此后历代,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掌模为鉴的习惯。
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即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
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教案指纹破案反思指纹,作为一种犯罪现场的重要物证,一直被警方和侦探视为破案的重要线索之一。
而在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往往能够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从而推动案件的侦破。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指纹识别技术也日渐成熟,成为了犯罪侦破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以教案指纹破案为切入点,对指纹破案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指纹在犯罪侦破中的重要性。
指纹是人体皮肤表面的一种纹路,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特点使得指纹成为了犯罪侦破中的重要线索。
在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往往能够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从而推动案件的侦破。
指纹不仅可以在现场留下,还可以在作案工具、被盗物品等物证上留下,这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也日益成熟。
传统的指纹比对是通过人工比对来进行的,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而现在,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现代的指纹识别系统能够通过对指纹图像的采集、处理和比对,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指纹的主人。
这种技术的发展,为犯罪侦破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手段。
三、教案指纹破案的案例分析。
在实际的犯罪侦破中,指纹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教案指纹破案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指纹在破案中的重要性。
某校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案发现场留下了一枚指纹。
警方通过对指纹的比对和分析,最终锁定了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指纹在犯罪侦破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指纹识别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
四、指纹破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然而,指纹破案也并非完美无缺,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指纹留下的条件并不是每一次都是完美的,有时候指纹可能会因为环境、物体表面的特殊性而留下不完整或模糊的痕迹,这就给指纹识别和比对带来了困难。
其次,指纹识别技术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识率和漏识率,这就需要警方在使用指纹证据时保持谨慎和审慎。
另外,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设备支持,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或单位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指纹破案心得3篇最新汇总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终身不改的,指纹破案是指通过指纹鉴别来确定罪犯的一种技术。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指纹破案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纹破案心得1纹侦破碎尸案女人尸块惊现垃圾箱,办案民警仔细来查访。
线索发现突又断了线,指纹铁证凶手难抵挡。
拾荒人发现尸块 2011年8月21日晚上9时刚过,上海嘉兴路派出所突然接到一位拾荒老汉的报警,称其半个小时前在辽宁路附近捡拾垃圾时,发现一只装满女人肉身的蛇皮袋……十几分钟后,虹口分局刑侦支队和嘉兴路派出所的民警们赶到了现场。
一起杀人碎尸大案由此立案。
经现场勘查,蛇皮袋内共有多只塞满女性人体尸块的马甲袋,分别是上肢、下肢、躯干和骨盆等部位。
看得出,此女生前很是时髦,不光手指甲盖上涂满鲜红的指甲油,脚指甲盖上也被涂成了紫绛色。
法医尸检认定:尸块出于同一女身,但并不完整,尚缺若干部位;推断死者年龄在20岁左右,身高在1.57米至1.63米之间;死亡原因是窒息,然后被分尸。
刑侦人员还从装殓尸块的马甲袋上发现了数枚油腻的指纹,从蛇皮袋上发现了“无锡前洲染织厂”的标记和一行手写的黑色字迹,字迹虽已严重渗化,但经反复辨认,仍能认出其中有“上―2”和“69800”两组字样。
由于抛尸之地并非凶杀的第一现场,线索匮乏,侦破起步异常艰难。
仇杀?财杀?情杀?莫衷一是。
转机发生在第二天清晨。
家住案发现场附近的一位屈姓大妈一大早上菜市场顺便倒垃圾,丢出手中的垃圾袋转身走出没几步,就听到背后一阵摩托车马达的轰鸣声。
屈大妈赶紧闪向路边,回脸循声望去,只见驾车的一中年男子把一只装满重物的纸板箱抛进了垃圾桶,随后急速遁去。
屈大妈马上联想起昨晚坊间盛传的恐怖故事:一个小姑娘被人大卸八块后抛尸……她觉得男子的行为很可疑,便直奔派出所。
屈大妈的第六感的确了得!专案组接报后赶赴现场,打开纸板箱一看,竟是一截完整的女性人体右下肢。
法医鉴定认定:与昨晚的女尸出于同一人。
屈大妈回忆,丢箱子的人大约四十岁上下,模样文绉绉的,戴一副眼镜;关于此人驾驶的究竟是摩托车还是助动车,屈大妈没有看清。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公安侦查技术部门所使用的刑侦手段也在不断地被更新、取代。
在众多刑侦手段中,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文章对痕迹检验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实践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进一步痕迹检验技术应用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痕迹检验技术;刑事侦查工作;作用1痕迹检验技术的概述痕迹检验技术,系指侦查人员依据专业理论与技巧,于犯罪现场进行证据收集,并通过分析物证与案情间的关联性,以为后续刑侦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该技术主要涵盖以下研究内容:(1)足迹检验技术。
侦查人员在案发现场搜集足印,通过对足印尺寸与结构的分析,可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体态特征。
无论何人经过,总会留下痕迹。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足迹,可对其身高、体重乃至行走方式作出判断,因每个人的足印在深度、形状和尺寸上均具独特性。
(2)指纹检测技术。
指纹作为人体特征,在刑侦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手指上的乳突线在出汗时会在接触物品上留下印记,通过对这些印记的提取与分析,可了解其分布情况。
结合公共安全系统中的指纹库,侦查人员可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3)刀具痕迹检测技术。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常使用工具,不同的作案手段会产生不同的立体痕迹,给刑侦工作带来挑战。
刀具痕迹探测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侦查人员从作案手段上分析作案过程,甚至揭示犯罪嫌疑人的本质特征。
(4)牙印检测技术。
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的食品或其他物品上留下明显咬痕,通过对牙印的检测,侦查人员可准确判断其生理特征。
因年轻人与老年人在牙齿数目与发展上存在差异,故可根据现场齿痕的形态与特点推断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层次,结合其他物证,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初步识别。
2痕迹检查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从职业上讲,痕迹检验的方法主要有指纹痕迹检验、足印痕迹检验、牙齿痕迹检验和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当前,指纹痕迹和足印痕迹已成为破案的主要手段。
2.1指纹痕迹检验技术这种方法是由刑事侦查人员利用特定的仪器对遗留在案发现场的指纹进行提取、检验,并与中国公共安全部门所建的指纹资料库比对,从而发掘出所有者的身份。
第一章绪论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最为成熟的一门应用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领域,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门历史悠久的应用技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指纹识别技术与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民用市场。
1.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简介1.1.1生物特征识别的意义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1]。
生物特征是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以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性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特征并进行身份认证。
典型的生物识别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1.1:图1.1 生物识别系统结构框图现行的许多计算机系统中,包括许多非常机密的系统,都是使用"用户ID+密码"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
实际上,这种方案隐含着一些问题。
例如,密码容易被忘记,也容易被别人窃取。
而且,如果用户忘记了他的密码,他就不能进入系统,当然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密码来重新开始工作,但是一旦系统管理员忘记了自己的密码,整个系统也许只有重新安装后才能工作。
有关机构的调查表明,因为忘记密码而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IT厂商售后服务的最常见问题之一[2]。
除了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系统外,一些传统的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场合,也存在着类似的安全性问题。
例如证件的伪造和盗用、不正当的转借等。
一些犯罪通过伪造证件进入机密场所以窃取机密信息,有的犯罪伪造签证和护照非法入境或移民,这是因为传统的证件使用了易于伪造、未经加密的纸制证件。
为了防范这类事件的发生,人们需要一种直接的身份认证手段,这就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他根据每个人自身所具有的生物特征来对每个人的真实身份进行鉴别。
这些生物特征大都具有“人格有异”、“终身不变”和“随身携带”的特点,确保认证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宝清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公安系统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于侦查工作而言,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查找比对指纹的方法,提高了指纹查询比对的效率与质量,快速准确地为破获各类案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侦察方向的确定提供线索。
本文将就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字:指纹识别、自动、效率、侦查、准确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
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活体指纹图像。
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压感式。
对于分辨率和采集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但其他还缺少统一标准。
可以通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
一、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1、扩大违法犯罪嫌疑人指纹卡收集范围,建立高质量的指纹数据库。
指纹采集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必须全警动员,全员采集,切实将十指指纹的采集工作列入一项日常业务工作并落到实处。
在尽可能多采集指纹的基础上,严把指纹采集质量关,十指捺印指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现场指纹查询的速度、准确度及查中几率。
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指纹信息的搜集作为民警目标考核的一项标准,使每个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搜集指纹信息,确保指纹采集的数量。
业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捺印技术培训,确保指纹的捺印质量。
2、提高现场指纹的提取率和质量,保证质量、最大限度地入库现场指纹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发挥破案作用的首要条件,勘查人员必须提高现场指纹的提取率和质量。
做到随时收集随时入库,并要充分利用所有具有鉴定条件的现场指纹。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由于每次捺印的方位不完全一样,着力点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又存在大量模糊指纹,如何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是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
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众多学科。
2、手指表面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
如果,用户手指上粘了较多的灰尘,可能就会出现识别出错的情况。
并且,如果人们按照手指,做一个指纹手模,也可能通过识别系统,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起来不是很安全和稳定。
3、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首先要输入清晰、完整的指纹,十指指纹捺印得越清晰、完整,建立起来的十指库质量就越高,系统自动标志特征就越准确,检索速度就越快,准确率也越高。
要保证捺印质量,首先从捺印人员抓起,要对捺印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了解有关指纹的理论和鉴定条件。
捺印工具的改进也是保证捺印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使用活体指纹采集仪无疑是提高捺印质量的一条好途径。
4、现场指纹的质量,是系统应用的基础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查档破案。
除了保证捺印指纹的质量与数量外,现场指纹清晰,标定特征的准确率就高,查档的准确率也就随之提高。
要求现场勘查提取指纹的技术人员了解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检索指纹的要求,能够准确地掌握指纹的显现、拍照等提取环节,应认识到计算机识别指纹比起人工识别指纹对清晰度的要求更高,有些刷显较厚、拍照不太清晰的现场指纹,如果单纯人工比对,还可以进行,但在计算机上进行比对就比较困难,影响比对的准确率和速度。
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提取现场指纹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包括发送、拍照、显现、提取等工具质量等,以确保提取到的每一枚指纹都能够上机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