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腔体共鸣状态

腔体共鸣状态

腔体共鸣状态
腔体共鸣状态

浅谈腔体的共鸣状态

在歌唱活动中,歌声的共鸣并不仅仅是某种单一形态。一方面,当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后,产生的声波首先就近在声带周围的骨头上产生共振,或是骨头与肌肉传导到较远的口腔前部与鼻咽腔以及声带下部的气管、胸腔等地方振响;另一方面,在喉咽、口咽、鼻咽所组成的发声管道内同样充满了空气,如果把这个发声管道通过某种手段予以调节使管内空气柱的固有频率与声带发出的声波的频率相同或形成某种特殊的倍数关系,那么最后由口腔透出的声音实质上已不断得到美化与扩大了。

共鸣从属于艺术表现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一部分共鸣而忽视另一部分共鸣。只有混合共鸣才能扩大音域统一声区,丰富色彩。

一、胸腔共鸣

当人们在演唱低音时,只要发声方法正确,用手轻轻按住胸腔,便会感到有种麻麻的振动感,这便是声波在胸腔产生共鸣的缘故。对于男、女中低音的声部来说,胸腔是他们在中、低音区歌唱发声的主要共鸣腔体,唱高音时也得挂着点儿胸腔;但是,对于男、女高音声部来说,不要挂着胸腔唱高音,否则,高音唱起来会感到很重。在高音区演唱时,胸口以下找的是通气的感觉。胸口张开,气儿大嗓子眼儿小,这是唱好高音的关键。

歌唱发声时,歌唱者应找到胸口的发声位置。要想构成良好的胸腔共鸣,首先必须有一个扩大了的胸部共鸣腔。当声带振动,声音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