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诊疗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2.37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出院指导亲爱的病友:恭贺您的康复出院!感谢您在住院期间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为了您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特为您做如下指导,请您遵照执行。
祝您修养愉快!【治疗原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
如果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即能将其取出体外。
然后于腹腔镜操作下,很仔细小心地取下胆囊。
手术需时约30分至1.5小时,简单而安全。
【技术优势】1、创口小;2、疼痛轻;3、恢复快;4、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8小时可下床,12-24小时肛门排气即可进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复,费用相对降低。
5、出血少;【适用征】1.有症状的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早期等。
2.无症状但有合并症的胆囊疾病:伴有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疾病稳定期、3.容易引起胆囊癌变的胆囊疾病:年龄大于60岁的胆囊结石、巨大结石(直径>2cm)、陶瓷胆囊、单发直径>1cm的胆囊息肉、增长迅速的胆囊息肉、基底较宽的息肉、胆囊颈部息肉等。
【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术后1周内禁食易产气食物,1周后可进低脂、适量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2.皮下气肿和肩背部酸痛做好心理护理:CO2在皮下扩散和在腹腔残留引起的皮下气肿和肩背部酸痛,不需特殊处理一般术后3~5天可自行消失【出院指导】1.饮食方面:饮食要有节制,定时定餐,切忌暴饮暴食。
忌酒、烟,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避免摄食高脂食物,如肥肉、鸭、荷包蛋、油炸食物,限制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限制摄入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各种动物的内脏、蟹黄、蛋黄、螃蟹、肥肉、松花蛋等。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手术步骤及配合一、适应症除胆囊癌外的其它所有胆囊良性疾病二、麻醉方式与体位采用全麻方式取仰卧位三、手术用物准备1 .器械:LC包衣包布包普通LC特包30度镜水壶(煮沸蒸馏水)2 .一次性无菌用品:手套吸引器盘镜头保护套11号刀片4号线10ML注射器敷贴3 .腹腔镜设备的准备:连接好电源及CO2气腹装置,检查并调节好内镜系统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 消毒,铺单:递络合碘纱布消毒皮肤,协助术者铺无菌单2. 连接设备:整理光源线、摄像头数据线、气腹管、电凝线、吸引管连线并固定,连接好镜头、气腹针、电凝钩、吸引器,巡回护士连接机器端口3. 建立气腹:递酒精棉球再次消毒脐孔及周边皮肤,两把巾钳提起腹壁,切开皮肤插入气腹针,证实在腹腔内后连接气腹管,巡回护士打开气腹机进气开关,建立气腹4. 建立操作孔(脐下、剑突下、右肋缘下):递11号刀片切开皮肤,分别置入Trocar,递手术器械置入操作孔,探查腹腔各脏器,调整手术床为头高脚低15°~20°,左倾15°~20°5. 解剖Calot三角,游离胆囊:递抓钳和电凝钩分离Calot三角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递已上好的普通钛夹或生物钛夹,分离剪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钩分离胆囊床并彻底止血6. 取出胆囊:遇结石较多或较大者先递取石钳取石,再取出胆囊;遇胆囊炎症水肿严重者递无菌标本袋取胆囊7.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根据需要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递三角针4号线缝合切口,贴好敷贴五、护理要点1. 器械护士应提前于手术医生20分钟洗手上台,按要求安装好各组件。
巡回护士于手术开始前将机器和脚踏开关放置于合适位置,并接通电源,检查好各开关。
将电刀负极板贴于患者肌肉丰富处2. 连接各种管道和导线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密切配合,摄像头和冷光源导线避免打折和扭曲,保持图像清晰,输出良好,管道通畅3 .向腹腔充入CO2气体时,开始应用低流量,待充入2L左右后改为高流量,以防止气腹针位置不当造成并发症4 .术中按要求调整患者体位,密切观察患者,保护和固定好患者的肢体5. 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节各仪器输出按钮6 .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充分了解各器械的用途及使用,迅速准确传递术中所需一切器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概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简称为LC)指的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然后再注入二氧化碳,用量大致为2至5公升,待到达到一定压力之后,再向在腹部处开4个约0.5cm至1.5cm的小洞,将胆囊三角区的结构进行解剖,然后离断并且夹闭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最后将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进行切除即可。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适合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有症状以及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疾病等。
禁忌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不适合有严重并发症的腹膜炎患者、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胆囊隆起性疾病疑为癌变的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是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3、麻醉方式的选择及麻醉术前准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主要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最重要的术前准备就是禁饮禁食,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使用全身麻醉药之后,患者胃里边的内容物反流到口腔里面,然后进入肺部,最后引起吸入性肺炎。
对择期的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麻醉医师在麻醉前须要访视病人,评估病情。
访视一般在术前一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
对急症手术也尽可能在麻醉前进行访视病人,患者本人或委托人应签署各种麻醉相关的签字单。
麻醉前访视时要根据病人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病人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同意和信任。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作如下的要求: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机制、术前五项。
进入手术室先给予心电监护、测血压等再给予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在麻醉诱导时给予麻醉药物的如下:咪达唑仑的用量为0.05 mg/kg、丙泊酚的用量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用量为0.5~0.6mg/kg 、舒芬太尼的用量为0.5μg/kg。
腹腔镜胆囊切除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概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是近年来利用先进的电视腹腔镜,通过腹壁小戳口在腹腔内施行的胆囊切除术,是我国最常做的、最成熟的腹腔镜手术,占全部腹腔镜手术的9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点创伤小:传统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约15cm左右,而腹腔镜手术只有3-4个0.5-1.0cm小口,且不需要缝针,不需要拆线,患者可免除术后疤痕之烦恼。
恢复快:由于创伤小,病人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次日晨即可进食。
住院时间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一周,术后3-4天即可出院。
因创伤小,术后痛苦少。
适应症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有手术适应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
伴有糖尿病的无症状胆囊结石。
直径大于3cm的无症状胆囊结石。
急性胆囊炎发作72小时内者。
禁忌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不能排除胆囊癌变者。
合并胆管狭窄。
腹腔内严重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
合并妊娠。
即往有腹腔手术史,疑有腹腔广泛粘连者。
病史术后查体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1:焦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知识缺乏(术前方面的),顾虑手术效果后。
主要表现:病人坐立不安,反复向医务人员咨询、论证手术方式及安全性。
护理措施:1 详细介绍LC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和优点(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
2 对病人所提出的疑问给予明确的、有效的、积极的信息,必要时介绍病人与经历过相同手术的病友交谈,使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做好心理疏导,告诉病人可通过看书、听轻音乐、与室友交谈、散步等措施来消除紧张、不安心理,保持情绪稳定。
评价1: 患者焦虑减轻,能主动与护士和病友交谈。
诊断2:睡眠型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主要表现:1 主诉难以入睡,入睡后易惊醒,出汗多,需依靠药物帮助入睡。
2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
护理措施:1 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环境。
2 尽量满足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3 充分运用交谈沟通技巧,帮助病人克服焦虑情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发布时间:2021-06-17T16:34:03.27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作者:徐邦有[导读] 人体内存在多种器官,胆囊便属于其中之一徐邦有成都市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19人体内存在多种器官,胆囊便属于其中之一,并且在消化系统中存在极大的作用,通过分泌出的胆汁能促进体内脂肪的吸收和消化,同时胆汁排空还能将一些微生物以及细菌携带出去,对人体的胆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每年新增的胆囊疾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这让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呢?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是有症状的胆囊疾病,例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早期等;第二种无症状但有合并症的胆囊疾病:伴有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疾病稳定期等;最后一种是容易引起胆囊癌变的胆囊疾病。
举一个例子,临床中出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主要是自身胆囊壁向腔内以息肉状生长,导致患者出现该病症的主要因素为胆囊炎症,绝大部分情况下慢性胆囊炎与病变症状极为相似。
现今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提升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而最为主要的检出病症是胆固醇性息肉。
通常腺瘤性息肉属于单发,且常发生在患者胆囊体部以及颈部,其息肉直径较大,生长速度极快,病理学上通常为异样高柱状上皮细胞,患者出现该病症必须给予早期诊断治疗。
临床中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不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术后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1987年,穆雷(Mouret)实施了首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外科发展的新纪元由此到来。
在我国,内地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1991年2月19日由荀祖武进行。
随后腹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开展。
腹腔镜技术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耀眼的外科发展之一。
随着腹腔镜清晰度的提高,自动气腹机的问世和相关手术器械的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手术时间短的优势渐渐显露,与常规切除术相对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在临床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诊疗规范
【 适应证 】
具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实行LC手术: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3.直径小于3cm的胆囊结石。
4.充满型胆囊结石。
5.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6.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征者。
7.估计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良好者。
【 禁忌证 】
1.相对禁忌证:
(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2)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
(3)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4)有上腹部手术史。
(5)其它:肥胖或有腹外疝等。
2.绝对禁忌证:
(1)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如胆囊积脓、坏疽、穿孔等。
(2)胆石性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
(4)伴有急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
(5)胆囊癌或胆囊隆起性病变疑为癌变者。
(6)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7)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体积小于4.5cm 1.5cm或壁厚大于0.5cm。
(8)伴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
【 术前准备 】
1.术前检查:
(1)病史、体检,重点了解胆石症发作史,有无黄疸,有无胆石性胰腺炎,
有无腹部手术史。
(2)血生化及常规检查:
1)血、尿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及计数,出、凝血时间;
2)胸透、心电图;
3)肝肾功能及血生化。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了解胆囊大小,胆囊壁的情况,结石是否充满胆囊,胆总
管是否扩大,胰腺情况;
2)胰胆管造影(ERCP):如病史中有明显的Charcot三联征或B超检查
有阳性发现时才选择性的实施。
2.术前谈话: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这一手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术中有转为开腹
手术的可能,家属应签字。
3.放置尿管、胃管,术前2天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必要时术前
灌肠。
4.术前1天开始给预防性抗生素;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 0.5mg,非那根
25mg,对过度紧张者给于安定5~10mg。
【 手术方法 】
1.体位:仰卧位;
2.气腹:沿脐窝下缘作1cm切口,穿刺过程中针头突破筋膜和腹膜应有两
次突破感;判断气腹针是否在腹腔内,可用注射器抽少许生理盐水接于气腹针上,
生理盐水由于重力的作用自然流入腹腔,气腹针位置合适后,连接二氧化碳充气
机,建立气腹。
3.穿孔位置:
(1)右肋缘下锁骨中线(AA)和腋前线(MC)穿刺置入5mm套管针;
(2)正中线剑突下穿刺置入10mm套管针。
4.手术操作:解剖胆囊三角,充分游离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放置钛
夹,在两钛夹间切断胆管;分离胆囊动脉,夹闭后切断。游离胆囊,从脐部套管
处取出胆囊及胆石。
【 术后处理 】
1.腹腔引流管:一般不放,但手术不顺利,术后可能会出血、胆漏或感染者,
可在胆囊床下放置引流管,术后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无异常可在术后48h
拔除。
2.饮食:LC手术一般在术后48h内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