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22.00 KB
- 文档页数:4
[雪豹读后感及对剧中历史和军事背景之分析]好久不看历史军事题材的影片了,一来现在的历史题材片不尊重历史的太多,太泛滥,作为一名资深历史爱好者,对一眼就能看出历史破绽的片子极为厌恶,雪豹读后感及对剧中历史和军事背景之分析。
二来军事题材的片子战术含金量太低,一打仗就看见八路军战士一窝峰冲,武器使用上甚至可以跨越多个年代。
三是对我党我军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我党我军的政治本质误解甚至污蔑,对历史关键时期的政治动向把握明显有偏差,反映出现在的编剧导演并不懂历史,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肯定会有偏差。
上次看历史军事题材片都是一年前看《井岗山》了,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片,里面对很多历史关键性事件和敏感性事件都没有回避,对红军的战术也有很准确的描写。
当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甚至晚上看了通宵。
这部《雪豹》当然达不到这样吸引我的地步,但也可以称得上是部引人入胜的片子。
主要体现在,一是故事情节比较紧凑,主人公从一.二八事变开始到抗战暴发,参加南京保卫战,到参加八路军,直至抗战胜利,四十集的众多故事一个扣一个,紧张纷成,还是有看头的。
二是几个历史关键事件把握还是很准的。
看得出编剧还是对当初的历史作了深入研究的。
三是在战斗中充分体现了战术,这看起才有战争片的劲嘛。
类似还有《生死十日》,以往的战争片,总感觉差点什么,现在终于体会到,差点的,就是战术,而就是差的这点,却是战争片的魂。
四是看到中国人痛杀日本人很过瘾,剧中中国人杀日本人犹如砍瓜切菜真是过瘾,完全满足了我等愤青的仇日心理,尤其是看到周卫国从不留俘虏,毫不犹豫的杀掉跪地求饶的日本兵时,心里那个畅快呀。
开始我讲到,编剧对几个关键的历史事件把握比较准,那么就先说说这些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吧。
比如一。
二八淞沪抗战后期,的确也也国民政府派遣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八十八、八十七等德械师增援十九路军,形成兵力的优势,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
其实这个通过字幕体现的情节,埋下了周卫国报考中央军校的伏笔,因为教导总队损失了一百多名学员,中央军校需要补充,才有周卫国、刘远报考的中央军校的机会。
中国军队和美军战术动作比较中国军队和美军战术动作比较卧姿出枪,恐怕是每个当过兵的人学射击时上的第一课,电视电影上也看了不少美国大兵的出枪姿势,小弟有幸认识几个当军事观察员回来的朋友,大体上领教了一下老美的卧倒出枪,现在从几个角度简单的评价一下,发这个帖子不是为了向大家说明什么,而是想大家来教教我,帮我来分析一下,欢迎老兵,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前辈来帮忙指点。
一、动作说明:1、我军:单手提护木持枪前进行进中左腿曲,左手扶地伏地蹬左腿同时出抢(动作比较复杂)2、美军(北约):双手端枪前进双膝跪地(注意膝盖内侧先着地)顺势出枪二、评价:1、中心下移的速度通俗点说就是谁趴下的快,这在战场是决定生死的因素,所以我放第一位,因为我军是一步到位,从战立直接就是趴下了,而美军理论上有个跪地的动作,所以我们的快。
2、出枪速度不好评价,因为美军一直上双手持枪,所以卧倒后基本上就已经是瞄准的姿势了。
而且但看这一个阶段动作的时间也没什么意义,从持枪到最后瞄准姿势这段时间来比较的话,我想应该差不多,都是平地不带背包的话我军应该快些。
3、对地形的适应个人认为这是我军卧倒动作的一个大问题,很容易受伤,特别是伏地的左手和手肘,因为肯定有个向前冲的动作,所以在砾石(大石块)地上,如果你用和在平地上一样的速度去卧倒很容易受伤,除非你放慢动作。
看看我军的新兵训练,很多人手都有伤,老兵当然好多了,但可见这种姿势在基础上还是有问题的,而美军的则方便的多,没练过的人也可以膝盖内侧跪倒试一下,他们的确实容易的多。
4、对装备的适应程度背后背个背包,带上你的挟行用具,用我军的卧倒姿势总单膝侧身跪倒时总有种想翻过去的感觉,因为大背包在你侧身的时候很不方便,而且重量大了,使得手受伤的可能性更大。
5、出枪的方便程度出枪动作也有个可靠性,如果一个动作容易导致出枪不到位,我认为那就很不合理,看我军的动作,右手送枪,左手接枪,右手拨背带后移至扳机,看来复杂,但高手动作很快,但56和81的长弹夹确实容易拖地,小弟我就因为这个被骂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终于有所成,平地上没问题了,但如果打仗的时候你卧倒的地方前面正好有个突出的东西呢?而且为了隐蔽自己,前方有障碍是好事,出枪很容易给卡住。
歼-20性能综合分析()2009年11月,中国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在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接受的采访中,最早预告了中国四代“很快要”进行首飞。
如今一年过去,空军副司令的预言如约兑现。
在成都拍摄的新战斗机实拍图,网上如潮涌一般,从模糊进化到高清,引发了大陆军迷们海啸般的欢呼,引发了国际军事界的极大关注。
不过,对于歼-20来说,争议最大,非议最多,质疑最猛的,无疑就是其延续了歼-10的鸭翼布局。
尽管这种布局具有升阻比大、气动控制强悍等优点,但大部分似懂非懂的“军事专家”都认为,这也要付出隐身能力下降的代价,甚至有人认为其难以隐身。
事实确实如此么?我们将对此展开深度的剖析。
整体布局观察在此预言成真的时刻,我们根据网络上流传的照片,对这种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斗机(外界一般将其称之为歼-20,可能是取歼-10下一代之意,我们也暂时以此为称呼),以外观为基准,进行一个概观性的分析。
首先,歼-20延续了歼-10的鸭翼加切尖三角翼布局,其实中国军方人士早已在去年就透露,称中国四代机将是一种歼-10的重大改型。
这一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甚至预料得到的——美国F-22就可算作F-15的隐身大改型,俄罗斯T-50就可算作苏-27的隐身大改型。
各国空军的机型设计,大多带有一定的延续性,这是因为一是设计单位有着自己的技术底蕴、设计特点和方向,二是在战机背后代表的是该国空军对空战的理解和规划,这两点都是素有渊源和传统的。
其次,整机线条平直,没有多少复杂曲线起伏,类似F-22;菱形机头,折线机身,大量运用倾斜面,具有非常明显的隐身特征。
整体机身瘦长、锋锐、犀利,总体机身正面略显偏窄,侧面看机身稍显厚实,为升力体机身。
由于机身较长,其中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布置内置弹舱和油舱。
其他主要特点还包括,采用V 型全动垂尾;具有菱形机头边条和机翼前小边条;和确认服役的三种四代机(F-22、F-35、T-50)一样采用上单翼,但翼展相对最小(学名为“小展弦比”)。
全面禁售芯片能瘫痪中国武器装备系统吗?——美国禁售中兴电子元器件对我国国防的负面影响分析苌军红;曹永胜【期刊名称】《中国军转民》【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5页(P38-42)【作者】苌军红;曹永胜【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最近中兴公司被美国政府禁售电子元器件,面临灭顶之灾,网上对我国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讨论突然多了起来,但众说纷纭的某些文章中,其实很多消息并不准确。
事实上,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近年来进步很大,尤其在军用电子元器件上,但是行业整体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不缺钱,主要缺技术积累,缺人才,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及其在国防应用的前景,我们是谨慎乐观的。
一、中国的IC行业水平分析: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在最近十年左右才爆发性增长的。
由于IC FAB工厂所需投资额巨大,十几年前中国实际上没有多少钱投入,水平落后是必然的。
再加上科研体制的问题,早期有一帮公司靠打磨进口芯片冒充自己的产品,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汉芯”,以至于网上一有新闻说中国什么芯片获得突破,立即有人蹦出来说:是打磨掉人家的标打上自己的标的吧?这种情况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观。
首先看IC制造FAB企业的水平:中国目前(2018年初)最先进的IC制程工艺是中芯国际和厦门联芯的28纳米制程。
厦门联芯的28纳米良品率已经超过95%,而中芯国际的28纳米良品率还不高,实际上对这一工艺还没完全搞利索。
而中芯国际已经把14纳米制程作为研发重点,争取在2019年底之前量产。
另外台积电在南京投资的16纳米工厂,目标是2018年底量产。
那么世界最先进水平呢?上周刚刚爆出的消息,三星的7纳米制程刚刚量产成功,而且是应用了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完成的。
而台积电没有使用EUV光刻机的7纳米工艺要到今年底才能量产,英特尔会更晚些。
使用EUV光刻机未来可升级到更先进的5纳米制程。
善隐者,上隐于九天——热点战机隐身性能分析一、前言【孙子兵法】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现代化战争各种探测手段层出不穷,谁能先敌发现和攻击往往就决定了谁能掌握主动,而谁更能隐蔽谁的战场生存力就越强。
要想赢必须要善于隐藏自保,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出其不意的进攻,夺取胜利。
对战机而言,隐身能力的高低已成为提高生存力,获取不对称作战优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现代战机最主要考虑的隐身措施是缩减本机的雷达反射、红外辐射特征,减少被发现的概率,结合电子对抗及主动对消等手段,以及合理的规避战术,战场生存力可以大幅提高。
在隐身技术领域,美国是毫无争议的领头羊,其B-1B、F-117、B-2、F-22、F-35等隐身战机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是各国竞相研究效仿的目标。
本文重点从外形和结构化隐身技术等方面,对比分析几款热点战机的隐身性能,并尝试根据一些公开的研究测试结论给出量化的数据推导,所得结论不代表型号真实数据,仅供军迷参考。
这些机型主要包括目前被划为四代战机的美制F-22、中国J-20和俄罗斯T-50,文章的最后针对近期网络热点,附加点评中国J-10隐身改型以及法国阵风两款 3.5 代机型的准隐身性能。
二、基础概念说明雷达波隐身主要包括外形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结构的应用,红外隐身主要是降低战机发动机和表面气动热点红外辐射的技术,此外战机本身安装的各种雷达、电子设备也会向外辐射电磁波,每个辐射源习惯上被称为一个射频孔径,这些信号不加掩饰的话很容易被对手截获发现,通过对各孔径进行综合和优化,可以降低被截获概率,提高隐身能力。
在展开对比分析之前,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1.在电磁辐射能量范畴,电子学上为了便于度量能量的大小,采用了等效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和米制的度量概念,一个物体的RCS 等效为同一电磁场内系统可测得相同散射能量的标准球体径向横截面积的大小,比如某物体RCS 为1m²,即等同于半径是0.564m 的金属球(几何横截面积1m²)所反射的RCS 效果;2.为便于对比辐射能量相对强弱,引入电子学中的分贝(dB)概念,取两个能量值之比的10 倍对数值,比如 3 分贝表示算术比值大 1 倍,10 分贝表示大10 倍,20 分贝表示大100 倍,反之分贝为负值则表示减小为对应的几分之一。
张召忠、尹卓、杜文龙和房兵四位军事专家谁的水平最高,为什么?四位专家的节目都看过。
他们从风格和专业角度都有所不同,但是我个人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小分别。
从目前来说,不管是名气上,知识面上(个人认为),对国际形势以及武器装备的认知上,综合能力吧,我认为首推张召忠张将军。
张将军是武将出身,文将立身,所以从这一点上战术指挥能力还是有一点点稍逊的;军事理论方面,因为是文将立身吗,而且在四位中年龄比尹卓将军低一点,是位平民将军,基本上自己的所有成就都是个人努力得来的,所以我认为军事理论是非常扎实的,而且个人认为在四位中军事理论能力最强;语言风格上,张将军网上人称“局座”,“战略忽悠局局长”,他都欣然接受了,所有的节目他所讲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可以说是风格幽默又不失严谨。
另外一位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是房兵教授。
房教授其他方面先不说,他的风格是我喜欢他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他和张将军风格正相反,言辞犀利,刚正不阿,现代军人的形象在他身上展现的很是到位。
房教授的战术指挥能力上,应该没问题,毕竟毕业是在总参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系;军事理论上,肯定是稍逊与“局座”张将军;风格上就是那种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一股霸气。
另外两位与前面两位相比,我还是喜欢前面两位,所以就不赘述了。
局座召忠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老人,60岁的年龄,16岁的心,作为一名退役的海军少将,局座占领了他的网络新战场,而且是互联网上最成功的一位将军,尽管有时候难念有人会揶揄几句,这调侃的背后也有几分佩服和羡慕,局座没有受到如戴旭和罗源那样的攻击,或者因为他生逢网络盛世,或者因为他为儒将,或者因为其他。
听过他的演讲,最大特点是实在,一点都不装,网络上的局座比电视上的局座要可爱的多,局座也是年龄老的网民中使用网言网语而且是年轻人的网言网语最好的人,什么打尻,666全不在话下,除了声音老一点,你看局座的文章,演讲,非常年轻,所以我判断局座的粉丝还是年轻人居多。
局座是一个专业型选手,看国际问题,军事问题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很了不起的,而且局座善于表达,他能把很高深的道理讲的通俗易懂,某国发射导弹,局座讲,隔着墙头扔块石头,砸到人的概率有多大?豁然开朗的。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工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军工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战略,我参加了本次军工基本分析实训。
通过实训,我对军工产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以下是对实训内容的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内容1. 军工行业基本介绍军工行业是指与军队或战争(战备)有关的工业方面,主要包括军品和民品两部分产品。
军品主要指用于军事目的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民品则指具有军民两用特性的产品。
军工行业是国家制造业的核心,代表了国家先进的技术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
2. 军工产业产品分类军工产业的产品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 按用途划分:分为军品和民品。
- 按特性、功能划分:分为基本产品、配套产品和辅助产品。
3. 中国军工产业供应体系中国军工产业的供应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装备与配套生产:主要为社会企业,民营获证单位占已发证单位的比为超过40%,主要从事军品的基础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等。
- 武器供应:国资委和国防科工局旗下的十大军工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军品设计、零部件生产和总装,同时各大军工集团都有相当数量的民品业务。
- 装备采购:政府是军工产品的唯一需求方,总装备部及下属的海陆空和二炮装备部负责武器装备的采购。
4. 中国军工行业产业格局中国军工行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
这种产业体系突出了主营业务,强化了军品基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整体上的优化。
5. 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分析- 总体发展状况:全球军贸市场持续增长,军工企业并购重组频繁,军工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 欧洲军工发展:欧洲军工产业具有技术优势,军费支出规模较大,但面临军工合作困境。
- 美国军工发展:美国军工产业历史悠久,军费支出分析、军售规模分析等均具有较强竞争力。
- 俄罗斯军工发展:俄罗斯军工产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但面临军费支出预算紧张、军贸市场受限等挑战。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一、首先我们一起重温李教授对这部分的解读【课改前沿】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亮点及其实施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素养培育成为初中德育课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刊特约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编李晓东老师撰文,介绍该册教材的亮点和实施策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在教材中的体现,切实改进教学,从而充分发挥该册教材的育人价值。
政治认同要培养有立场的中国公民“八上教材”以政治认同为指向,突出国家利益和“我的责任”这一主线,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得这部分内容成为具有鲜活时代感和鲜明立场的内容。
从呈现的维度来说,“八上教材”以一个单元的篇幅,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
第八课总体介绍国家利益,让学生对国家利益形成完整认识。
本课的两个框题“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出发,落脚于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引导学生形成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
第九课专门说明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学生在形成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的同时,重点理解这一重要内容与我们各自生活的关联,从而纠正“国家安全就是抓间谍”的错误认识。
本课的两个框题“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维护国家安全”分别从基础认识和行为倾向的角度说明总体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密切关系。
第十课则将这种认识进一步提升,让学生理解“我与祖国”的密切关联,形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豪感,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并落地到“我们能做些什么”的行为倾向上,让学生将不断深入的社会理解和社会认识转化成为切实的社会行动。
本课的两个框题“关心国家发展”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开篇,以“我们应该众志成城,脚踏实地,共同奋斗”结尾,让政治认同落地生根。
从教学实施的维度来说,“八上教材”对于政治认同的培育,应该着眼于明确立场,以学生形成鲜明的政治立场为追求。
铁血科技分析
2017/8/21
一、行业的定义及分析
1、行业概览
铁血科技属于互联网细分领域中的军事类社区,主要以酷爱军事题材及军旅文化的自发性群体(军迷)为主,建设一个以军事论坛为基础,以严谨、专业、互动为原则,提供军事装备、战争历史、时事热点、战略评论等全方位专业军事讨论平台,力争成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分享社区。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社区网站有中华网、前沿军事网、新浪军事网、凤凰军事网、米尔军事网、战略网、红鸽网、前沿军事网等等。
2、行业规模
通过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网络研究中心与北京华钺智库对30家军事网站的调研,并结合近年来电视与平面媒体对军事的关注度比较发现,中国泛军迷的数量在3.2亿左右,中国军迷数量在1.4亿左右,中国核心军迷数量在200万左右,中国有军事专业知识的军迷在10万左右,中国军迷整体占中国网民的15%左右。
按此计算,内地军迷占网民整体的15%左右。
他们的特质是较年轻,对历史及军事用品、服饰、军事主题电子游戏感兴趣。
他们一般热衷政治议题,热爱国家。
这些军迷的喜好,如投射在市场,将会产生巨大的消费力量。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军迷相关市场发展越来越大。
文化市场爆发,依靠小说改编权盈利的通路变大了。
最近,屡创票房新高的军事题材爱国电影《战狼2》的票房已经超过50亿;其次,战术服装的电商市场也在扩大。
经调查发现,中国男性中有将近20%的用户很乐意在日常着装中融入军事风格,而男装市场有八千亿,从这八千亿中占领1%-2%,所带来的利润就是非常可观的。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周边局势和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未来十年内,与军事相关的新闻和话题会引起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
军迷的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行业发展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军迷在网络时代中早已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阅读者,他们在网上成立论坛,表达自己的意见,上传自己的“收获”,甚至希望通过线上舆论和线下行动影响国家军事大计。
军迷市场庞大,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市场,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军迷自身——实在太“低调”,给人以极为小众,市场潜力不大的错觉。
在社交网络上有极强的存在感,而离开军事论坛,人们是绝少能看到军迷的身影的。
如今伴随着国内许多有关军事讨论网站的建立,有关军事题材爱国电影的火爆,还有周边局势的动荡,国内许多大众开始关注军事,很多人开始通过移动端的军事APP、微信公众号随时关注国内外军事变化,相关的军事题材游戏也开始盛行。
从之前的电视荧幕《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到如今大荧幕的《湄公河行动》、《战狼》、《战狼2》,尤其是《战狼2》的火爆,直接让人看到了这个沉默市场蕴含的巨大力量。
中国观众普遍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下长大的,而当今活跃的艺术创作者却往往深受西方的文艺理论、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因此产生作品和市场在价值情绪上的割裂。
像《战狼2》
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其爱国主义情绪的渲染激起了广大观众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
二、公司分析
1、公司产品
(1)PC端:继续稳居国内军事类社区第一名。
用户规模方面,在国内PC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系统迁移的大背景下,铁血网PC端PV、UV指标虽出现小幅下滑,但整体仍保持相对平稳,表现好于行业整体。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根据iwebchioce数据统计,基于UV、PV核心评价指标,铁血网在用户覆盖和用户活跃度方面,继续领先国内其他军事类社区。
(2)移动端:目前,公司在移动端产品布局已经涵盖WAP站“铁血网”、app“军事头条”、
公众号“铁血军事”、短视频专栏“每日点兵”等产品。
“军事头条” APP:月活跃突破200万。
“军事头条”作为类似“今日头条”的资讯聚合类产品,主要专注于军事领域新闻资讯内容,产品定位于帮助用户筛选优质内容、个性定制内容,并及时推送,满足用户了解军事类即时信息需求。
该产品自去年下半年上线,截止2016年底,根据公司披露信息,产品累计安装用户已经超过800万,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00万,最近三个月月均新增安装量仍保持在70万以上,显示出持续强劲增长势头。
公众号“铁血军事”:稳居全品类公众号阅读量TOP 10。
作为公司在新媒体领域的布局,截止2016年底,公众号“铁血军事”粉丝数超过120万,文章月阅读量超过1200万,根据新榜的统计排名,按照日阅读量指标,“铁血军事”在全品类公众号中排名位居TOP10,在军事类类目中位列第一名。
短视频:月播放量超过1.8亿次。
公司于2016年8月开始发力军事短视频业务,并在今日头条等资讯平台开设“每日点兵”、“军榜”等短视频专栏,在今日头条联合新榜发布的2016年12月头条视频影响力排行榜中,“每日点兵”、“军榜”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五,同时根据公司的公告信息,公司短视频月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1.8亿次,在国内军事类短视频中位列第一。
“铁血网”WAP站:整体用户数据保持平稳。
作为PC端铁血网在移动端的自然延伸,从PV、UV等关键用户指标来看,移动端“铁血网”整体用户数保持相对平稳,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崛起并未对其造成明显的冲击和用户分流。
2、公司收入
(1)广告业务:伴随移动端产品崛起实现快速增长,受益于公司移动端产品“军事头条”APP与“铁血军事”微信公众号等产品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公司2016年上半年广告业务实现收入2494万元,同比增长143%,考虑到公司短视频等业务的持续崛起,以及移动端广告客单价的持续提升,公司广告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成长性。
(2)军品业务:销售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军品作为公司当前重要的变现渠道,一直为公司首要的收入来源,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自主研发的“龙牙”,以及代理海外的战术系列产品,其中在自主研发部分,公司逐步形成完善的面料研发、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
(3)文学IP:联手光线传媒,加速文学IP商业化运作。
公司目前已经累积了近6,000部军事题材小说IP,出版60多部图书作品,13部作品被改编成热门影视作品。
《雪豹》、《渗透》、《二炮手》、《代号叫麻雀》等改编电视剧均获得非常不错的收视纪录,近期票房大热电影《战狼》系列也由铁血网的签约作者担任编剧。
三、同行业分析
目前在资本市场上,有关军事领域相关的融资上铁血科技已经登录新三板市场,并且在PC 端网页、微信公众号、军事视频节目中相较于其他品牌都暂列第一。
在军品业务上,公司的自有品牌“龙牙”在自有平台“铁血君品行”及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销量也是稳居第一。
四、小结
鉴于目前公司的市盈率估值较高,盈利还存在波动,新三板市场当前流动性较弱,需谨慎投资。
不过公司PC+移动产品线布局稳步推进,并已实现规模用户的积累和沉淀,我们看好公司军事社区平台用户价值,以及长线商业变现潜力,后期可以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