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识字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8
生本识字,快乐多样
——论一年级生本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天河区华阳小学 李婧敏
内容提要:本文居于的生本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如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重视自主识字;开展四人合作学习;生活识字、阅读识字伸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一年级生本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本 一年级 激发兴趣 游戏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课后延伸
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本教育”教学,把学生作为缺失生命的知识容器,学生桎梏于教师设计的“枷锁”中,不能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教育是学生的事,生本教育理念中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正符合了当前教育观的变革主题。它立足与学生的终生发展,给学生无比宽阔的空间,激扬学生的生命。
生本实验在一年级是关键。而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今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而一年间要学习2000个汉字,这对于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的孩子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难点。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等待着我们教师去激发,正如郭思乐所长所说的:“儿童乃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无可限量。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属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样,我们将在生本实验中感受生命的神奇。以下,就生本的理念谈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一些策略: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以快乐的情绪参与学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关键。愿意就是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学生愿意做的事他自然就会乐于去做并且勤于去做。一年级儿童意志力非常薄弱,维持其进行一项活动的主要因素不是像成人那样通过意志的努力。如果完全的依赖于意志,那么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到20分钟左右。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引进一年级语文课堂使学生把“玩”的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是一种学习语文的好办法。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弗洛伊德也认为:“游戏是愉快的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识字放在游戏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个童话故事或人物贯穿教学。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还可以运用各种识字游戏:
猜字谜:根据这些字的特点,学生自己出字谜请同学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送信:这个游戏可以分为收信和送信两中。若收信可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谁的信?”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巩固生字。若送信,老师则唱“叮铃铃,叮铃铃,小小邮递员谁来当?”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受到信的学生上台把信投入不同的“信箱”,进行拼音或字型的归类练习。
对口令:把难字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面编好号,请一个学生起来问:某号是什么字?其他学生应答。通过问答,巩固难字。
火眼金睛:要求学生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以此了解学生是否记住了字形结构。
找朋友:(1)听音举字卡。如请一学生上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开学的开”其他学生则在桌面字卡上找到相应的生字“开”举起答“我的朋友在这里,开学的开”。(2)配对。分发一些偏旁如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日”和“生”合成“星”,把“女”和“也”合成“她”等等。也可以是音节与生字交朋友。
一字开花法: 在进行一组字教学时,可画一朵花,在花中间写上独体字,让学生加偏旁组成新字,写在花瓣上,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个游戏,就是把字的一部份遮住,只露出生字的一小部分,学生根据露出的部分猜是什么字。这个游戏的操作即可以运用字卡操作,也可以利用课件演示。适用范围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
“识字棋”:四人小组的成员一起下以生字为棋盘的“识字棋”。可以利用橡皮为棋子和数学课上的色子进行游戏。掷骰子一次,确定棋子的前进步数;要求读出所经过的格子里显示的生字。到达的格子里的生字要拼读出来。如遇到不懂的字,则玩家互相教。并按提示做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终点”就是游戏棋子的目的地。玩家要刚好走到终点处才能算“到达”,如果玩家扔出的骰子点数无法刚好走到终点出,多出来的点数,棋子将往回走。棋子走到终点的一方获胜。可以回起点进行下一轮比赛。
过三关:为了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采用每课生字闯三关,在家过一、二关,有家长记录认识的字数。学生早上回校可到教师处考第三关,全部生字都能认读者可以领一个过关员的牌子(每天限10名),负责去考其他的同学。所有学生全部过关就在过关表上画星闯关激起兴趣。此游戏用于生字检测。
表1:
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唤起学生识字兴趣,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即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二、传授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儿童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表现更持久而强有力,因而内在动机在语文教学中更具有意义。”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知识都由教师用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指定他们按固定的模式完成,只会使学生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得不到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只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欲望,开发内心的潜能,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投入学习,学到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自主,并不是说对学生放任自流,随意为之,而是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因为一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起步期,我们要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
1、运用多样的记字方法
生本教材的识字容量大,每节课都有20多个生字,重点在生僻、容易混淆的字上下工夫。
加一加:偏旁加偏旁(笔画)。如:目+米=眯。
减一减:熟字减偏旁(笔画)。如:百-一=白。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如:晴-日+目=睛。
编一编:根据字型和字音展开想象,编故事记忆。汉字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字,每一个生字都会表达出一个事物的形态样子或在诉说着一件事情,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汉字的偏旁部件及读音,发挥丰富的想象把它们编成一个故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帮助记忆生字。如我班学生所编的故事:星:今天我生日是小寿星。驮:马驮着大人。眯:眼睛(目)看到大米笑眯眯„„
分一分: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来归类识字,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
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偏旁分一分类。口字旁:叹、吗、哎;草字头:莓、蘑、菇;女字旁:娇、娃。
辨一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形近的字进行比较辨认。如识字过程中. " 清请 晴 睛 情 " , "
有水才说清 ,有言才说请,有日天气晴 ,有目是眼睛 , 有心想事情 。 "
比一比: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如本册学习中出现了“消、削、销、宵、肖、硝、悄、俏、峭”这一系列形近字,在教学中从一字,引发学生联想其他的熟字。而以后学生每当遇到生字,往往会自觉地寻找相近的汉字进行比较。
动一动:学习动词时,让学生做动作记字。
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记字。教师应对学生的记字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对识字有足够的自信。促使其主动参与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去记忆生字。对好的方法给予表扬,也给其他同学于示范,引导更多的学生找到更好的识记方法。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从而在乐趣中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和技巧,减轻识字难度。
2、强调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主识字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老师还未教的生字也能自觉地动口、动手,主动学习。
学生在课前通过听录音,看光盘、查字典和请教家长等方式,运用已经学会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有了课前的基础,在上课是便有了自信和自豪。现在我们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能把当课所有的字学会。容易的字在预习是解决。大大减少了课堂识字量大的压力。
“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应该要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就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儿童自己探索、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实践的机遇。如:在教学《49祖国的生日(一)》和《50祖国的生日(二)》这两篇选读课文时,我都采用了由四人小组合作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同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小组的情况记忆难字,可以选择自己组喜欢的识字游戏进行识字巩固。结果当我教学《51海底世界》时,学生还大声请求我给他们小组自学。
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语文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当然,我们教师还要给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指导,教师的鼓励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三、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共同参与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的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印证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吸纳他人认知,交换自己视角,再造思维广度”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更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倾吐”的舞台,让他们活跃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更让学生在这块民主、自由、合作的天地里,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锻炼他们的能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小组学习是生本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巩固新知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发挥“合力”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那如何开展小组合作识字呢?我认为应该分以下几步:
1、教师合理分组
开学即要建立四人小组学习,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选出能干的组长。如果班内各小组间差异太大,则各小组所取得的成果也差异较大,这样不仅会使小组学习的作用大大地降低,而且会打击中下“组”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组间差异减小,就必须平衡各小组的水平,安排让每个组中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力强中弱结合原则来分。这样,有利于小组内部的相互帮助和提高,同时保证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2、开展各多样识字活动
在识字教学中,当学生自读摆字卡后,学生可以把不懂的字通过四人小组的学习,互相教,解决不认识的字。四人小组开展字卡游戏也是学习生字最好都的手段,如摆长龙,擂台赛等。为了让学生更自主地去学,我让学生自己编识字游戏。在四人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轮流当主持,组织其他同学来玩他自己创编的游戏。学生热情高涨,都在小组活动中尽情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3、发挥小组互助作用
人是存在差异性的,学生掌握生字的速度有也快慢之分。对于识字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同样可以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通过擂台赛评选识字大王,然后再发挥识字大王的作用,帮助识字慢的同学。最后小组评他能不能当识字大王。两者到各有所得。“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现个别胆小、学习较教慢的学生缺少表现的机会,小组学习就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的语文学习质量。如在想办法记忆难字时,我让四人小组交流,想办法,再让小组上台,轮流给同学介绍自己记忆难字的方法,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在开小组读书会时,我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讲自己的读的故事,读一段自己阅读的故事,再小组推选代表上台介绍。最后,四人小组交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