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完整版)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完整版)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完整版)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文件材料形成不规范、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

2.档案收集制度不严,收集不及时,造成文件散失

3.档案整理不规范,各参建单位标准不一

4.建设期档案保管条件差,保护意识弱,造成档案损毁、散失

原因分析:

1.重点建设项目自身特点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困难

2.档案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

3.档案工作的专业性

(二)明确责任

1、建设单位(项目法人):

对项目档案工作负总责。负责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程序,并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实施。

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项目文件档案管理责任。包括项目文件形成的质量要求、归档范围、整理标准、归档时间、归档套数、介质、格式、费用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监理合同条款还应明确监理单位对所监理项目的文件和档案的审查、检查责任。对参建单位进行合同履约考核时,应对项目文件管理条款的履行情况做出评价。合同款支付审批时应审查项目文件的归档情况。

建立项目文件管理和归档考核机制,对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和归档情况等进行考核,履行项目档案法人验收和移交。将项目档案信息化纳入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做好项目档案登记、验收的申报和准备工作。

2、参建单位:

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设备制造等单位。具体负责建立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文件管理制度,报建设单位确认。负责所承担项目或任务的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监理单位负责对所监理项目的归档文件、竣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并形成记录。

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负责项目总承包范围内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部分文件的收集、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或在总承包单位协调下直接向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归档。参建单位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安全保管要求的设施设备,确保项目文件的安全。

3、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本行业(系统)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本行业(系统)建设单位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组织或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搞好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

4、建设项目审批和主管部门:

负责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项目领导责任制及项目管理环节,对项目档案工作负有监管职责。

5、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档案实行监督指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并具体负责

权责清单中规定的行政区域内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登记、指导、验收工作。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管理网络,二是要明确职责分工。

2、制定规章制度

为保证各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各部门在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过程中有据可依,建设单位还应制定有关的档案业务规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3、纳入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在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在合同中对工程档案的质量、份数、移交工作、违约责任,也可以单独签定竣工文件编制和档案移交合同。在监理合同中除了要求监理单位做好自身形成文件的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外,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管理进行监督。

4、实施全过程控制

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渗透于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每道程序、每个工作环节之中,各项目建设单位应对项目档案实行全过程管理。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预先谋划。

项目开工时统一标准

项目实施阶段实时监控。

项目交工、竣工阶段总结反馈

施工、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控制措施

1、落实管理职责。

2、建立工地档案室。

3、推行预立卷制度。

4、监理单位对档案工作质量实施实时监控。

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解读

(一)背景和过程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调整重点

原办法21条,新《管理办法》共31条,主要作了以下调整:

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二是增加并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三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

四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

五是调整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并延长了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期限。(三)调整内容

1、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旧办法

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新办法

归档范围: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去除: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三)调整内容

2、提出电子会计档案概念

第三条明确:“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档案”

3、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1)第七条:明确“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这与原办法中的“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不同,不需报备。(2)提出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条件

一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真实

二是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准确、完整、可用

三是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准确、完整、可用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安全

五是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安全

六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准确、完整、可用

七是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六项规定;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七项规定。

4、会计档案移交时间

新办法明确: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可由单位会计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档案管理机构。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由会计机构临时保管的,应当经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同意,且最多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资料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5、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的变化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旧办法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新办法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新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各单位可自行设置,但不的低于新办法的规定。

6、会计档案鉴定销毁

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旧办法,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定工作和有关责任,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新办法

7、明确会计档案出境管理要求

原办法: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出境。

新办法: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新旧办法衔接

(1)新办法与旧办法规定的最低保管期限不一致的,按照新办法规定执行。

(2)未到旧办法规定的最低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应按照新办法的规定重新划定保管期限。(3)已到旧办法规定的最低保管期限,并已于2015年12月31日前鉴定可以销毁但尚未进行销毁的会计档案,因按照新办法的规定组织销毁;已到旧办法规定的最低保管期限,并已于2015年12月31日前鉴定予以继续保管的会计档案,应按照新办法确定继续保管期限。(4)已到旧办法规定的最低保管期限,但2015年12月31日前尚未进行鉴定的会计档案,应按照新办法的规定进行鉴定,确定销毁会继续保管。确定销毁的,应按照新办法的规定组织销毁;确定继续保管的,应按照新办法确定继续保管期限。

(5)单位如在新办法施行前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其有关工作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规范》(财会【2013】20号)的要求,所形成的、尚未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的会计资料符合新办法第八、九条规定的电子会计档案归档条件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管。2014年以前形成的会计资料一律按照旧办法的规定归档保管。

(6)各单位根据新办法仅以电子形式保存会计档案的,原则上应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年初开始执行,以保证其年度会计档案保管形式的一致性。

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

(一)背景介绍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00)

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纸质文件材料不再立卷,以单份文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 )

(二)主要调整内容

1、适用范围不同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2000版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对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

归档文件的整理。其他门类档案可以参照执.------2015版

纸质文件材料→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2、明确件的构成:

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正文、附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

3、分类方法具体化

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跨年度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对于计划、总结、预算、统计报表、表彰先进以及法规性文件等内容涉及不同年度的文件,统一按文件签发日期判定所属年度。跨年度形成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跨年度办理的文件归入办结年。当形成年度无法考证时,年度为其归档年度,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按机构(问题)分类

将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机构(问题)分类。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应选择其一适用,不能同时采用。采用机构分类的,应根据文件形成或承办机构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涉及多部门形成的归档文件,归入文件主办部门。采用问题分类的,应按照文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4、强调及时归档

归档文件排列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2000版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2015版

5、增加“档号”

档号的结构: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如“Z109-WS·2011-Y-BGS-0001”

6、归档章

7、归档文件目录

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2000版

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2015版

8、修整

归档文件装订前,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进行修整。

归档文件已破损的,应按照DA/T 25-2000予以修复;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应予复制。

归档文件应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去除易锈蚀、易氧化的金属或塑料装订用品。

对于幅面过大的文件,应在不影响其日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折叠。

9、装订

用于装订的材料,不能包含或产生可能损害归档文件的物质。不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燕尾夹、热熔胶、办公胶水、装订夹条、塑料封等装订材料进行装订。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线装法装订。页数较少的,使用直角装订或缝纫机轧边装订,文件较厚的,使用“三孔一线”装订。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使用不锈钢订书钉或浆糊装订的,装订材料应满足归档文件长期保存的需要。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不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定期保管的、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定期保管的、不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

10、编页码

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

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

文件材料已印制成册并编有页码的;拟编制页码与文件原有页码相同的,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10、档案盒规格

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310mm×220mm(长×宽),盒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20 mm、30mm、40mm、50mm等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工程档案制度 工程档案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程项目档案归档范围 本规定所指工程项目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公司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竣工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方案、图录像等。其主要包括:中标通知书,工程承包合同,合同附件,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工程预(结)算书,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施工图纸,往来公函,传真,会议记录,委托书,开工报告,请款报告,技术资料,主要设备材料估检报告,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等。 三、资料员及其职责 部门经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即资料员),资料员负责档案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调阅、交接等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工程项目的档案材料; 2、档案材料的保管; 3、档案材料的查借阅、催还; 4、项目结束后与综合部相关负责人完成档案资料的交接。 四、档案的立卷、收集、整理

1、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分别立卷,一项目一卷。 2、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开始立卷,收集该项目有关资料归档管理。 3、各项目的职能人员应将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和及时移交归档,移交档案文件时,资料员必须在档案移交清单上进行登记。 4、在档案的首页设卷内文件目录,并填写文件序号、编制单位、名称、归档日期等信息。 5、在档案的次页设“合同概要”、“主要事件备要”,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标的价金,对方单位,联系人,重要日期备忘,应收工程款记录等,该项工作由资料员负责,项目职能人员配合。 五、档案的管理 1、对工程项目档案系统排列编号,确定保管期限,编制档案目录(卡片),按一定次序排列和存放。 2、每月对档案进行一次清理。 3、清除不必要保存的材料。 4、对破损和褪色的材料进行修补和复制。 六、档案要求 1、文件必须为原件、正文,符合文件格式。 2、必须齐全完整,装订整齐,并适当管理。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完整篇.doc完整篇.doc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1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修订稿) (Specification of Archiv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前言 本标准代替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 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本标准与DA/T28---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总体编排和结构按GB/T1.1—2009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主体要素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调整为“建设项目档案”; ——增加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制度体系建设; ——增加了建设项目文件管理、建设项目电子文件与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的管理; ——增加了建设项目档案验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02年11月29日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职责,确立了项目文件的形成、归档要求与项目档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609.3 技术用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 29194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DA/T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50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指建筑、安装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中,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独立组成的,在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单位。 3.2 单项工程unit of project 指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3.3单位工程subunit of project 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3.4 分部工程parts of project 指按工程的部位、结构形式的不同等划分的工程项目。 3.5 项目法人project legal person 指由项目投资者或由投资者代表组成的对项目全面负责,依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文件材料形成不规范、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 2.档案收集制度不严,收集不及时,造成文件散失 3.档案整理不规范,各参建单位标准不一 4.建设期档案保管条件差,保护意识弱,造成档案损毁、散失 原因分析: 1.重点建设项目自身特点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困难 2.档案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 3.档案工作的专业性 (二)明确责任 1、建设单位(项目法人): 对项目档案工作负总责。负责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程序,并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实施。 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项目文件档案管理责任。包括项目文件形成的质量要求、归档范围、整理标准、归档时间、归档套数、介质、格式、费用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监理合同条款还应明确监理单位对所监理项目的文件和档案的审查、检查责任。对参建单位进行合同履约考核时,应对项目文件管理条款的履行情况做出评价。合同款支付审批时应审查项目文件的归档情况。 建立项目文件管理和归档考核机制,对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和归档情况等进行考核,履行项目档案法人验收和移交。将项目档案信息化纳入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做好项目档案登记、验收的申报和准备工作。 2、参建单位: 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设备制造等单位。具体负责建立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文件管理制度,报建设单位确认。负责所承担项目或任务的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监理单位负责对所监理项目的归档文件、竣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并形成记录。 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负责项目总承包范围内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部分文件的收集、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或在总承包单位协调下直接向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归档。参建单位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安全保管要求的设施设备,确保项目文件的安全。 3、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本行业(系统)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标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本行业(系统)建设单位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组织或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搞好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 4、建设项目审批和主管部门: 负责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和项目领导责任制及项目管理环节,对项目档案工作负有监管职责。 5、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档案实行监督指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并具体负责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水利部修订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2005年11月1日,水利部印发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 新《规定》是根据国家最新标准,并结合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实际,对原《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水办[1997]275号)进行的修订。其主要包括总则、档案管理、归档与移交要求、档案验收、附则,共五章三十二条和5个附件。《规定》的正式印发,将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管理职责,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发挥重要作用。 档 " 步骤、 并已将 中。同时, " 2005年11月1日 水利部发布(水办[2005]48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管理职责,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充分发挥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水利档案工作规定》及有关业务建设规范,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工程档案是指水利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单位应加强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制度,统筹安排档案工作经费,确保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其他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档案管理 第五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应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就 保管 应设立 项目 序。不得通 配备必要的档案装具和设备;其他建设项目,也应有满足档案工作需要的库房、装具和设备。所需费用可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 第十二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工程档案数据库,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服务。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 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_国家行业安全规范规程标准条例 转自:生活安全网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为加强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实体质量,体现工程资料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凡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北京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北京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北京市有关规定编制。 工程资料的验收应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工程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凡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的工程档案应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的工程档案代替纸质载体的工程档案,属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大型工程项目的工程档案必须采用缩微品,其它项目的工程档案宜采用缩微品。 第二章术语 工程资料(building document)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可分为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 竣工图(as-built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组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称为组卷。 归档( putting into record) 将具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整理组卷交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称为归档。 工程档案(building document archive)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反映工程质量面貌的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 第三章基本规定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2005年11月1日,水利部发布(水办[2005]48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管理职责,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充分发挥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水利档案工作规定》及有关业务建设规范,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程档案是指水利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单位应加强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制度,统筹安排档案工作经费,确保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其他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档案管理

第五条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应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就应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签订有关合同、协议时,应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提出明确要求;检查水利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在进行项目成果评审、鉴定和水利工程重要阶段验收与竣工验收时,要同时审查、验收工程档案的内容与质量,并作出相应的鉴定评语。 第六条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业务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水利工程档案工作。 第七条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档案工作负总责,须认真做好自身产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并应加强对各参建单位归档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应设立档案室,落实专职档案人员;其他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也应配备相应人员负责工程档案工作。项目法人的档案人员对各职能处室归档工作具有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 第八条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应明确本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归档责任,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属于向项目法人等单位移交的应归档文件材料,在完成收集、整理、审核工作后,应及时提交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应认真做好有关档案的接收、归档和向流域机构档案馆的移交工作。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管理办法 1业务目标 规范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的收集、编制、归档和利用,为生产经营活动基础设施保障。2业务风险 2.1没有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可能造成工程的审核审批手续不明确,影响工作效率; 2.2建筑工程的档案收集管理不当,可能造成基础设施的资料信息缺失,对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带来困难。 3业务范围 本制度所指的建设工程文件档案,包括建设工程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为载体的文件材料,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 本制度适用于XX下属所有业务板块的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项目。 4相关规定 4.1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 4.1.1建设工程项目组为该项目工程文件整理归档的直接责任单位,项目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1)落实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在工程招标中,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器材供应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提供相应工程文件的套(份)数量、质量要求、提供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整理归档要求和违约责任。 3)负责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工程文件,并进行组卷和归档。 4)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相关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器材供应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编制工作。在建设工程监理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图阶段的工作完成后进行收集和归档。 5)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先对工程文件档案进行预验收,合格后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三个月内完成归档和移交工作。 4.1.2各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由项目组及时报送各运营中心办公室存档、验收,并依据《股份公司关于在建工程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4.1.3各建设单位项目组应落实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档案管理职责,对本级档案归档负责。综合管理部门应对工程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服务、监督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提出改进的意见,并进行奖励和处罚,同时对本级档案归档负责。投资发展部对该项工作进行服务、督导、检查。

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大桥主体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根据《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桥主体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均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大桥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职责工 程管理部为档案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一)结合***大桥主体工程的特点,制订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管理目标、管理职责和要求; (二)监督各参建单位完善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各级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等; (三)领导、监督档案管理中心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四)对各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五)交(竣)工验收阶段,监督档案管理中心做好交(竣)工资料的验收和交接工作。 第四条档案管理中心职责档案管理中心是管理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 经验的机构成立的负责档案资 料管理的专职机构。该中心将负责管理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与归档工作,并在管理局的授权与监督下对各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考核。 档案管理中心由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其职责主要是: (一)对***大桥主体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订《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划》、《***大桥主体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办法》、 《***大桥主体工程档案工作制度》、《***大桥主体工程档案管理考核标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并监督落实; (二)推行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统一***大桥主体工程各种建设、

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1.1.1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1.1.1.1 管理职责 (1)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文件管理岗位责任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施工文件应设立专门的部门(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 (2)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承包单位。 (3)按要求在竣工前将施工文件整理汇总完毕。 1.1.1.2 质量要求 (1)归档的工程文件一般应为原件。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打印或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所出图纸的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在外面。 (11)工程文件应采用打印的形式并使用档案规定用笔,手工签字,在不能够使用原件时,应在复印件或抄件上加盖公章并注明原件保存处。 1.1.1.3 档案的分类 1.1.1.3.1土建工程 1)施工技术准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施工预算的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18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工程资料可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资料等(A )类。 A. 5 B. 6 C. 7 D. 8 2. 商务文件属于( A )。 A.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B. 监理资料 C. 施工资料 D. 工程竣工文件 3. 工程竣工文件分为竣工验收文件、竣工交档文件等(B )类。 A. 3 B. 4 C. 5 D. 6 4. 以下关于竣工图的编制及审核错误的是( B )。 A.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均应编制竣工图 B. 竣工图可直接在施工图上修改并加盖竣工图章形成 C. 竣工图的专业类别应与施工图对应 D. 竣工图应真实反映竣工工程的实际情况 5. 以下关于工程资料编号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属于单位工程整体管理内容的资料,编号中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待会可不写 B.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施工物资用在两个分部、子分部工程中时,资料编号中的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可按照施工顺序填写 C. 竣工图宜按规定的类别和形成时间顺序编号 D. 工程资料的编号应及时填写,专用表格的编号应填写在表格左上角的编号栏中 6. 以下关于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与组卷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和工程竣工文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与组卷 B. 监理资料应由监理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与组卷 C. 竣工图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 D. 电梯应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 7. 下列关于工程资料移交与归档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 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 B. 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C.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任务完成时,将各自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城建档案馆归档 D. 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 8. 由( A )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注册登记手续。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施工单位 D. 代建单位 9. 某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未按规定送审就擅自施工,对此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A )。 A. 建设单位 B. 设计单位 C. 施工单位 D. 监理单位 10. 决策立项文件不包括( B )。 A. 项目建议书 B. 项目概算书 C. 可行性研究报告 D. 项目评估研究资料 11. 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来源于( B )。 A. 勘察单位 B.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C. 测绘部门 D. 设计单位 12. 商务文件不包括( D )。 A. 工程投资估算资料 B. 工程设计概算资料 C. 工程施工图预算资料 D. 工程结算资料

地铁项目档案管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2162719.html, 地铁项目档案管理措施 作者:汪晶玉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正在实现信息化管理,以高效率适应现代的发展速度。地铁工程档案对地铁建设的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随着地铁工程的快速建设,形成大量的工程档案,而原始的档案管理方法已不适用,如何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本文就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项目;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128-01 前言 所谓的地铁工程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地铁建设单位各部门及地铁工程各参建单位在日常管理、施工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帐册、凭证、报表、技术资料、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荣誉证书、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如何更好的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节省人力物力及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一、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在建立地铁工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实现电子文件的准确、可靠,电子文件要与纸质文献同时进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据进行建档。在确保电子文件可靠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电子文件的监督指导,只有确保电子文件在制定过程的准确性、在文件鉴定和文件归档过程中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资料信息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地铁工程管理部门有利的领导也是加强工程档案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电子文件在资源上的可靠和准确性,可以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使整个工程的建设连成一个整体,使地铁施工各部门进一步了解电子文件,并实现对于电子文件的重视。二是实现电子文档归档,电子文件应当同纸质文档同时归档,同时,电子文件还应该加入到档案数据库和本机数据库中,使工作人员在查阅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优越性。三是要想充分发挥信息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件数据库的建立,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为档案的信息管理带来便利,并进一步提高储存的安全性。为了更加方便电子数据的查找,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使计算机档案目录与档案资料一起进行归档。地铁工程建设复杂,涉及到城市、线网、交通、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档案范围广阔、数据繁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确保工程档 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维护和改建和建中的作用, 根据国家档案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档发〔2006〕2号) ,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i细则? (交公路发〔2010〕65号)、?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 (交办发〔2001〕390号)、?交通档案管理办法? (交办发〔2005〕431 号)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办法? ?交通档案进馆办法? (交办发(2007〕436号)、省档案局、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 (真档发〔2009) 40号) , 以及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交通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冀档发〔2008〕46号)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子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和其它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 是指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 目自立项到竣工验收期问的文件材料进行全程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使用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是指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过程中,自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交工、试运行、竣工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 并经系统整理归档的

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资料、电子文件以及其它 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法人, 指负责管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省 高速公路管理局(集团)和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单位;.项目管理执行 机构,指代表项目法人实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管理及职责 第六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 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省交通运输厅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 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项目法人对所辖项目管理执行机构和各参建单 位的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咨询和检査,具有领导、监督职能。 项目管理执行机构负责做好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 和归档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 整理、归档工作。建设项目发包给承包方时, 应当在有关合同中明确 写明高速公路工程档案材料的形成.、整理及档案数字化的要求, 与工 程建设同步进行, 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立卷、归档的 及时、准确、完整、系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接受省级以上档案行 政管理部门的检査和指导。 第七条为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 率,省交通运输厅依照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对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实行初、中、末登记、抽査制度: (-)开工备案。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六个月内, 由项目法人负 责进行档案人员培训,对项目的档案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安 全保管条件等方面进行前期指导。填写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一

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专职管理,按公司要求标准和工程要求进行工程档案归档。 一、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凡工程变更及材料代用一律由设计院发正式变更通知单及材料代用证明书。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技术问题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施工组应有专人组织负责测量,对标高及主要轴线统一由测量小组测设并做标记。土建安装均统一标高、轴线施工, 施工中做好各阶段观测记录。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对进场的材料、设备及时收集质保书等资料,对于无质保书或产品合格证及质保书、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准进场。加强对混凝土(砂浆)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加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运输时间及浇捣时的质量控制。按规定现场制作试块,正确养护,并及时送试验室试压。加强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施工组成立质量监督小组,以专业检查为主,同时展开自检互检和工序交验工作,特别应加强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随时对各分包的单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及时收集分包单项工程技术资料,统一归档。以上各项必须按技术档案建档要求及时填报、审核、签证、收集、整理归档,竣工时,交送建设方及企业存档。 二、质量保修与回访工程竣工后,我公司将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2000)80号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保修。在签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同时,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保修书格式详见《建筑工程施工合同》(GF-1999-0201)(示范文本)。质量保修期从工程实际竣工之日起,保修期限为: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即50年。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2年。每年定期二次进行工程质量回访工作,并请建设方在回访单上签署意见,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工程质量保修,由我公司质安处具体负责。设立工程质量保修电话。对建设单位任何时间、任何形式提出的质量问题,我公司将在接到通知48h内进行处理。由质安处立刻调派人员进行踏勘,制定修补方案,再立即组织资深专业人员、机具、材料等,前去维修。保修后,由质安处派人员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及要求后,请建设方在保修单上签署保修意见。特殊情况的质量问题,会同建设方、设计方统一保修方案后,再进行实施。 感谢您的阅读!

工程建设档案归档管理办法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试行稿) 南京元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基本规定 (4) 第三章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6) 第四章归档文件的范围与目录编制 (9) 第五章案卷的编目与装订 (17) 第六章归档文件的管理、验收、移交 (20) 第七章附则 (23) 第八章汇表与附件 (24)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 BT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的管理工作,明确工程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统一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系统的工程档案,本项目建设单位南京元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特制定《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本办法是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建部以 及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地铁等有关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三、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所有工程文件的编制、管理、验收和归 档。 四、工程文件的编制要及时、有效,要与施工建设同步;工程文件 的管理要一丝不苟,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状况;文件的验收要系统、规范,服务于工程的验收;文件的归档要有序、完整,要便于运营管理、维修养护、改扩建和城市建设阶段的查阅。 五、名词解释: 1. “南京地铁”指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或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及其依法指定的委托管理单位。 2.“建设单位”指南京元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公司档案管理规范

工程公司档案治理规定 1 目的 加强档案治理和收集治理工作,确保档案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有效爱护和充分利用档案为都市建设和企业经营进展服务。 2 范围 适用于以文字图表、声像资料、荣誉实物等各种形式构成的公司的科技档案,行政档案,也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 3 定义 3.1 公司档案工作的差不多原则是: 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以集中治理为主,即公司文书档案由行政部集中统一治理;档案(已交档案室的除外)的日常使用保管分不由有关部门治理,以便于及时利用,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公司各部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由承办单位、主办人负责将其中已办完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档。 3.2 归档文书包括: 1)公司与有关单位的来往信件、各种协议书、合同等。 2)公司会议原始记录、纪要和决定(包括公布的通知、通报、机构调整、任免、奖惩以及全公司的规章制度)。 3)公司制订的打算、统计、预决算、工作总结。

4)公司主持召开的各种专业会议形成的领导讲话、文件和会议总结纪要。 5)国际国内同行业交流和合作企业来往文件、协议、报告和会谈纪要等文件材料。 6)公司各部门的发文。 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重要的工作经验材料。 8)外单位直接发送给公司各部门的抄送信件。 9)本公司的历史沿革、大事记及反映本公司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10)本公司关于职员劳动、工资、福利方面的文件材料。 11)本公司的科技档案。 4 权责 4.1 公司行政部设立专门的档案工作,受上级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治理公司的文书、科技档案,其任务是: 1)收集、整理、立卷、鉴定、保管公司的文书档案; 2)积极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3)进行档案鉴定; 4)进行档案统计; 5)保管部分科技档案; 6)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制度、档案工作理论、技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真实和系统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工程建设、生产(使用)管理、维护和改扩建中的作用,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石油办字〔2001〕213号)中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公司在炼油、化工建设项目中从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到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照片、录像、录音、光盘等各种载体的文字资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 第四条大庆石化总厂信息档案室是公司建设项目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1、在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设立专人、专岗或专门机构,积累、整理、审查、接收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对档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跟踪管理; 2、负责提出、确认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

协议中的有关档案、资料及文件等的整理、编制和归档要求等条款。 3、档案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参加施工交底会、参加到货设备的开箱检验、参加工程质量和进度检查以及工程中交和竣工验收工作。 4、负责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资料、勘察设计资料、工程管理资料、交工技术文件、竣工图、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资料、竣工决算资料等竣工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的编制、整理进行监督、指导和接收归档。 5、在设备开箱检验时,负责收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设备图等随箱技术资料。 6、负责组织建设项目档案初步验收(自检)工作,编写档案工作自检报告。 7、负责组织建设项目档案预验收,编写档案资料工作报告。 8、负责在项目开工后6个月内、项目预验收后1个月内和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分别填写下列登记表(登记表格式见“石油办字〔2001〕213号”文件),并报至股份公司总裁办公室文档处: 表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项目及项目档案和资料情况动态表) 表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项目档案预验收情况表)

(整理)建筑工程文件档案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来源:时间:2008-12-30 点击:3709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二○○○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28-2001,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建设部城建档案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1、总则 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统一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专业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3分部工程(subproject) 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2.0.4建设工程文件(constructionproject document)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2.0.5工程准备阶段文件(seedtimedocu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6监理文件(project managementdocument) 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7施工文件(constructing docu-ment)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8竣工图(as-build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2.0.9竣工验收文件(handing overdocument)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0.10建设工程档案(projectarchive)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修订稿) (Specification of Archiv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前言 本标准代替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本标准与DA/T28---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总体编排和结构按GB/T1.1—2009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主体要素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调整为“建设项目档案”; ——增加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制度体系建设; ——增加了建设项目文件管理、建设项目电子文件与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的管理; ——增加了建设项目档案验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02年11月29日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职责,确立了项目文件的形成、归档要求与项目档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609.3 技术用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 29194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DA/T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50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指建筑、安装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中,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

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1 目的 为完善和规范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监控,达到最终形成完整、准确、系统、有效的工程档案的目的。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工程资料管理。 3 定义、名词及术语 工程资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 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电子版本:以软盘、光盘及可移动的电子物为基础进行数码形式记录存储的载体形式。 记录:所完成活动的证据。 归档:文件的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立卷后,按规定移交档案管理机构。 4 机构和职责 4.1 项目经理部 4.1.1 成立项目工程档案及工程资料管理领导小组,确定项目经理为项目工程档案及工程资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工程资料管理制度,指定专职资料.员,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项目经理部应将资料管理工作纳入到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1.2 督促资料员严格按照现行有效的工程资料管理规定进行收集和分类保管,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规范、准确、系统、完备,并明确本工程项目的资料编制依据。 4.1.3 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资料的保管安全。 4.1.4 定期对工程档案及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检查。 4.1.5 按照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程资料管理责任及工程档案移交责任,及时做好工程资料管理和竣工资料移交工

作。 4.2 资料员 4.2.1 编制竣工资料目录、填写要求,经工程师审核后发至各有关人员。 4.2.2 严格按照现行有效的工程资料管理规定及时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保管。 4.2.3 严格按照有关借阅制度,做好借阅利用登记工作。 5 工作流程 由项目工程师指定专人收集整理资料和技术资料归档 合同管理业务负责人负责对合同结算资料、合同档案整理归档 建设单位委托编制竣工资料 竣工资料整理并自检完成 公司直属项目部直接报公司工程管理部进行审核 授权公司所属各项目部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对竣工资料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 N Y 报建设单位、城建档案馆进行验收 合格? 与建设单位、城建档案馆办理档案移交手续 N Y 报公司办公室,开具档案归档验收证明 公司档案室向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档案科办理正式移交手续 要求时 6 工作程序 6.1 工程资料编制依据 6.1.1 按照施工合同提供的标准、法规办理。 6.1.2建设项目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