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一、引言

(一)抚州市发展临川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近日,文化部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抚州提出加快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适逢其时,意义深远。

1、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抚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温家宝总理2009年4月在海南考察旅游时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对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外部需求、造成我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王岐山副总理2009年4月考察安徽时指出,“在当前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方面,旅游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旅游发展这篇文章要做好做大。”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旅游业适应性强,即使受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也能在较短时间加以恢复,而且恢复成本较低、带动作用大,是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优势产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行深刻影响到世界各个角落,许多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在世界旅游产业一片萧条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经受了“寒冬”考验一枝独秀,保持着强势增长,国内旅游需求旺盛。2008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2009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9亿人次,旅游收入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1%。在国庆节中秋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分别增长28.5%和26.4%。

临川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既可以发挥旅游产业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特长。由于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旅游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既可以拉动消费,也可以拉动投资,从而加快抚州经济的提速进位。而且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临川文化旅游可以加快抚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服务业比重,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2、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抚州抓住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大战略机遇加快自身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的来临。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我省上饶、抚州、赣州、鹰潭等市。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特有的对台区位优势,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目前是大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未来两岸将实现更为深入的产业对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组成部分之一的抚州市,用什么与台湾率先对接?据国家部委有关同志介绍,海西投资者最关注、最看好抚州的就是抚州旅游业。他们看好抚州独一无二的临川文化资源,看好抚州保存尚好的诸多历史遗存,看好抚州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尚未被污染被破坏的良好生态资源。由于两岸文化的同源性,临川文化无论对台湾的游客还是投资者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巨大的吸引力。用这个产业与台湾率先对接最有吸引力,最容易做到,也最容易做好。用这个产业与之对接还能对其他产业对接起到示范和连锁效应。今天来抚州的旅游者可能就是明天来抚州的投资者,今天对抚州的投资者也可能成为明天对抚州投资的引荐者。而且,现在两岸实现了三通,从海峡西岸到海峡东岸最近的距离乘快轮只需要3-4个小时,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的往来都十分便捷。这对抚州市旅游业以台湾游客作为目标市场提供了极好的基础和前提。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完全可以把抚州打造成为海西旅游经济圈中一颗熠熠夺目的明珠。

2009年12月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对抚州发展来说,又是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产业。”抚州生态条件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以发展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率先突破,形成特色和亮点,不失为一条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抚州实际的好思路。

3、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发挥抚州比较优势,构建抚州城市未来核心竞争力。面对城市发展新一轮竞争,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抚州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建设生态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抚州市最大的优势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抚州最有特色而不可复制的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抚州没有世界级的自然资源,却有世界级的人文资源;没有世界级的名山大川,但有世界级的名人鸿儒。如汤显祖、王安石。汤显祖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的世界百位文化名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11世纪中国的改革家”。近十年来,国内外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对汤显祖研究的最新成果,出现了《牡丹亭》国际性持续演出热。这些是抚州市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今世界旅游发展已经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旅游为主的阶段升级。休闲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一般是在旅游消费最需要获得文化享受的群体,对旅游产品中拥有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用文化来进一步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丰富思想。而临川文化是赣文化的精品,在历史文化中享有世界级的美誉度。如果将临川文化与抚州一流的生态资源结合起来,抚州的比较优势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水准,完全可以打造成为突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最好的休闲旅游产品,无论对国内游客还是海外游客都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由于临川文化的独一无二,把临川文化与抚州旅游业融合,可以提升抚州的产业竞争力,

从而为生态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核心竞争力。城市的文化直接影响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国际上有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品位。临川文化与抚州旅游业融合,可以培育抚州市的个性,增加魅力,提高品位和知名度,提升整体形象,从而提升抚州的综合竞争力。

4、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进一步传承保护临川文化,扩大临川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抚州软实力。千年一脉的临川文化从秦汉开始,至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发展和丰富,吸收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等文化精粹,形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区域特点,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但是,经历史岁月消磨和历代战乱,尤其是“文革”期间的浩劫,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遭到严重破坏,有的重要历史资料已荡然无存。为了抢救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抚州市做了大量工作,尽了很大努力,对重点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了发掘、维护,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为抚州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临川文化和抚州旅游业融合则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临川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载体。随着抚州市对临川文化旅游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临川文化内涵和价值将被进一步挖掘、丰富和发扬光大,临川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临川文化和抚州旅游业融合,不仅可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弘扬临川文化,让世界了解抚州,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临川文化,提升抚州软实力。

(二)抚州发展文化旅游面临极好的市场机遇和激烈的竞争

文化旅游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越来越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21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直指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2008年底国家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有1000亿元分配给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而这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大部分将用于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景区的创意规划上。这对抚州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是有力支持和极好机遇。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2007年河南省文化景区游客平均增幅在30%以上,其中河南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巩义康百万庄园等沿黄文化景区游客同比分别增长35%、81.8%和80%,文化旅游已成为河南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行业;2008年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

近20年来,我国文化旅游精品撬开了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大“金矿”。如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是我国第一代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一开放,仅9个月就收回投资,即使最近的4年,锦绣中华和民俗村的合计收益仍然达到每年5000万元,世界之窗1亿元。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写实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新一代文化主题公园,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2008年游客接待量达101.62万人次,成为开封市纳税20强,2009年上半年接待人数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浙江杭州的宋城也是反映两宋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景区运营4年就接待游客700万人,3年内收回全部投资,现在每年的旅游收入达3亿元。

近年来兄弟省市文化旅游精品不断推出,我国文化旅游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2005年陕西

西安投资5亿元建成大唐芙蓉园——一个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近日,上海迪士尼获准动工,占地116公顷,专家预测上海迪士尼建成后将带动上万亿的GDP;湖北武汉引进法国投资1.8亿欧元建设未来世界主题公园;省内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一个突出以庐陵文化和井冈山精神为城市个性的主题公园,工程于2009年8月1日开工,占地216.67公顷,预计总投资近3亿元。当前国内文化旅游表现出越来越旺的市场需求,是抚州发展临川文化旅游面临的极好的市场机遇,国内文化旅游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将带动抚州临川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国内文化旅游竞争激烈的态势更增强了抚州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二、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资源条件

临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以临川古邑为中心,经受历史时空的孕育,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行为的汇合。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古今,是独具特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种文化。临川文化的内核是才子文化。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安石、汤显祖、陆九渊、曾巩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历史的传承,临川文化资源越积越厚实。在全世界越来越注重旅游文化品味的今天,这些资源就构成了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临川才子文化历史名人资源。临川文化名人辈出,灿若繁星。宋、元、明、清四代,抚州考取进士共2450名,约占江西同期的四分之一。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抚州籍鸿儒就有100多人。如“宋词四开祖,临川有二晏(晏殊,晏几道)”、“唐宋八大家,曾巩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理学大师陆九渊,思想家李觏,教育家吴澄,地理学家乐史和朱思本,历史学家吴曾、危素、徐奋鹏,抗金名将饶廷直,抗倭名将谭纶,抗清志士揭重熙,禁烟名臣黄爵滋,水利专家侯叔献,方志专家李绂,医林圣手陈自明、龚廷贤,天文学家吴伯宗、揭喧,书画家虞集、李瑞清,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等,他们和宦游抚州的历代贤达如王羲之、谢灵运、颜真卿、戴叔伦、陆游等共同撑起了临川文化历史名人的朗朗星空。

在近、现代史上,临川的政界要员、科技名流、文坛巨匠、音乐明星、留学博士同样各领风骚。黄禄祥、饶毓泰、周建屏、赵醒侬、傅烈、游国恩、肖涤非、舒同(舒体创始人)、李井泉、盛中国、盛中华等,都是抚州人氏。他们超群拔萃,卓有成就,为丰富和推动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才乡代有才子出”,“临川神童今朝多”。抚州不仅古代才子名人辈出,如今也是神童不断涌现。1984年以来,抚州市中小学生在全国性和全省性数、理、化三科大赛中,共有2284人次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的153人次,获全国二等奖的365人次,获全国三等奖的740人次。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此为“临川现象”,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人士纷至沓来对此现象进行考察、探讨和研究。

2、临川文化建筑遗存。临川文化建筑遗存众多,独具特色。抚州古镇、古村、古庙、古匾、古桥、古牌坊、古宅院、古书坊、古祠堂、古对联、古雕刻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有千古第一村——流坑、书香第一坊竹桥、船形古屋洲湖、千年古镇驿前等。还有洗墨池、拟岘台、玉隆万寿宫等。它们是临川文化的“活化石”,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高度关注和追捧,极具旅

游吸引力,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3、戏曲与梦文化资源。抚州是戏曲之乡,有名传千古的“临川四梦”,“舞蹈活化石”南丰的傩舞,广昌的孟戏,“二黄腔”宜黄戏等。偏远傩班、乡村戏班、市井说唱、城区堂会、家乐戏班等形成了临川舞台艺术的独特类型。抚州还有以梦文化为主题的梦山、梦湖、梦泉、梦桥、梦岛、梦塔等。诠释汤显祖“临川四梦”剧情和人物的载体也不断涌现,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如梦如幻的临川梦文化。

4、宗教文化资源。抚州是“天下禅河中心”。佛教禅宗五家有两家与抚州有关,寺庙遍布城乡,曹山寺、石巩寺、金山寺、正觉寺、疏山寺、开山寺、仙桂峰寺等都是佛教名刹;抚州还有道教圣宫——玉隆万寿宫;另外,抚州还拥有全国规模第三的天主教堂——圣约瑟大教堂。

5、民俗文化资源。抚州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朴典雅。如抚州的三角班、南丰的傩舞、南丰的道教装迎、资溪的新月畲族表演艺术等,这些都在全省乃至全国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抚州歌舞、杂耍、傀儡、说唱、装扮、社戏等民间艺术活动也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专事滑稽、模拟、逗笑等民间艺人,可谓歌舞不断,百戏杂陈。临川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前来抚州的旅游者能在欢娱中领略临川文化的民俗精髓,增加人们对临川文化久远历史的理解、敬重和猎奇,同时也是开发体验性休闲旅游产品的极好切入点。

6、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抚州市也是一块红色的热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曾在这块热土上浴血奋战,留下了很多革命历史胜迹。毛泽东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令人不由想起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广昌的毛泽东故居,临川的朱德故居,乐安的周恩来、邓小平故居,演绎着革命领袖们艰苦奋斗的风范。宜黄的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金溪浒湾战役和广昌高虎脑战役遗址,很容易带人走进杀声震天的战火岁月。南丰的康都会议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黎川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能令广大游客深刻体验党旗、军旗和国旗是革命先辈怎样用鲜血和忠诚染红的。

(二)区位条件

抚州市下辖一区十县(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广昌县、东乡县)。全市南北长约222公里,东西宽近169公里, 版图轮廓略为长方形。土地总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3%。境内东部、南部、西部三面环山。

抚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靠浙江,南邻福建。铁路交通方便,鹰厦、浙赣、向乐铁路穿境而过,抚州火车站(二级站)离市区6公里;公路交通发达,京福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抚州距省会南昌仅90公里,并有国家一级公路直达,使抚州具有充分利用南昌航空港的便利。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抚州纳入海西经济区核心区。抚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内陆地区连接的纽带、江西对接闽台的桥头堡,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随着福银高速公路通车,抚州到福州的交通

瓶颈制约被化解,使抚州进入福州的五小时经济圈;即将建成通车的设计时速达250公里的电气化向莆铁路更是搭起了抚州快速入海的通道,届时只需3小时就可直抵海峡西岸,这将使抚州成为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区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目前正在兴建的鹰(潭)瑞(金)汕(头)铁路、武(夷山)吉(安)铁路和抚(州)吉(安)高速公路将会进一步丰富抚州市的交通网络。待这些项目建成通车后,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交通条件将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目前,抚州市已是闽粤赣十三市,浙赣闽皖十四市,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成员。同时,抚州与南昌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旅游产品互补性很强,只要运作得当,完全能融入南昌旅游板块中。通过广泛开展区域合作,不断提高抚州市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不断拓展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客源市场。

(三)发展机遇

1、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及其特色发展方向,标志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而这其中交流合作领域就包括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抚州市作为连接内陆地区与海西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必将在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政策中大受其惠。

2、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政策机遇。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希望通过它辐射全省,实现绿色崛起、绿色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构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区。该规划已于2009年12月12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生态旅游业作为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抚州市临川区和东乡县已被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中,这样在抚州发展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基础。可见,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所带来的政策机遇也必将会带动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抚州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2008年,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点)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政府加强了财税扶持力度,成立了旅游综合协调机构,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8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完善旅游规划、旅游形象宣传、旅游队伍培训和举办全市旅游节庆活动等。与此同时,抚州市政府还出台了很多针对旅游企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抚州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一)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抚州旅游业发展极为迅速,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都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各项指标远远超过了《抚州市旅游业(2001年-2020年)的发展规划》要求。规划目标(按高方案)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35.8万人次,而实际达237.29人次,规划目标旅游总收入达2.6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4%,实际为13.36亿元,占GDP的5%。2008年,抚州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接待国内游客47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2%,旅游工作在全省位置有所前移。但是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一直在5%左右排徊,低于全省8%的水平(表1)。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等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较后(表2),与抚州市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极不匹配。

表1 抚州旅游业发展有关数据统计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GDP(亿元)

125.14

262

313.56

367.92

434.05

国内游客(万人次)

92

237.29

287.6

314.46

479

海外游客(万人次)

0.25

1.0972

0.9875

1.14

1.5

旅游总收入(亿元)

13.36

16.17

18.83

22

占GDP比重(%)

0.81

5

5.15

5

5

表2 2008年11个设区市旅游业发展比较

GDP(亿元)

海外游客

(万人次)

外汇收入

(万美元)

国内游客

(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

占GDP比重(%)

九江

703

18.3

6158

1294.76

91.58

13.03

南昌

1660.08

9.72

2980

1052

74.03

景德镇321.98 10.76 3733.27 896.95 44.02 13.67

赣州834.77 9.42 2727.4 970.21 63.7 7.63

上饶628.3 6.18 1971.78 1000.98 60.8 9.7

吉安505 8.85 1981 1056 59.8 11.84

鹰潭256.61 6.9 1190 790 26.5 10.32

宜春615

850.32

519.7

36.2

5.89

萍乡

387.6

3.2634

1029.62

501.47

32.26

8.32

抚州

434.05

1.5

1193

480

22

5.07

新余

402.32

0.4046

241.3

320

20.65

5.13

(二)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发展氛围问题。旅游业是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业。抚州旅游业要想后来居上,需要全市上下达成共识,相关部门竭诚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推动抚州临川文化旅游加快发展的合力和浓厚氛围。目前,推动抚州旅游业大发展的氛围远没有形成。表现在:一是旅游业发展尚未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来思考、谋划和推动,没有把旅游产业当作未来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二是旅游部门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相关部门全力支持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合力,政策和资金支持得不到有效整合。比如,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联系配合不紧密,未能有机结合形成强大合力。例如,旅游开发价值较大地区的扶贫资金,未能用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三是县、区层面对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实实在在的举措较少,招数不多。四是有的县乡干部尚未认识

到发展旅游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实,抚州优质旅游资源大多分布乡村,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很有价值和潜力,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抚州旅游发展氛围不浓,归根结底是发展理念存在问题。有的同志对发展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带动作用认识不深,对本地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条件认识不足,对发展旅游经济的信心不强。抚州虽然没有像庐山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没有像三清山这样的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井冈山这样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有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唯一性的文化资源,完全具备打造为旅游精品、绝品和极品的潜质,深度开发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是历史给抚州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抚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品牌资源。有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抚州历史文化深藏的价值和意义,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历史遗存被隐没在城市亟待改造的棚户区和垃圾堆,被看作落后的东西,不敢展示于人,导致一些旅游资源长期闲置,任由时光消磨逐渐被湮灭。

2、体制机制问题。抚州旅游管理体制不适应“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抚州各级旅游管理机构队伍薄弱,人员少、经费少,难以担当推动抚州旅游大发展的重任。二是景区管理委员会缺失。景区的开发建设需要有操作手,负责景区的招商、融资、宣传、开发、管理和创品牌工作,使景区形成有人管理、有人开发、有人宣传的高效管理体制。景区管理委员会就是承担这个职责的专业化机构。而目前抚州是全省唯一没有成立景区管委会的设区市。抚州各旅游景区的管理不是部门就是乡镇,无论是部门还是乡镇在工作职能上都无法履行操作手的职责。抚州有几处开发较好、在省内有较高名气的景区景点,都没有成立像三清山、龙虎山那样的景区管委会,专业化管理程度低,不利于区域性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阻碍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文化、旅游资源管理分散。这种管理体制导致有关部门局限自身角度进行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利于资源走向市场,难以形成人气、聚集财气,阻碍了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导致许多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不高,保护不力,有的资源无人开发,无法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格局。

在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完全形成全民参与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手笔规划,大手笔建设,大手笔宣传促进,但是,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需要社会和企业资本的广泛参与。目前,抚州市旅游产业的社会参与度不高,企业投资的热情也不高,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机制。比如,千年古村流坑的开发建设,尚未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居民在旅游利益的分配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长此以往,他们将不仅丧失对旅游开发和投资者的热情,甚至丧失对外来旅游者的热情。这对抚州临川文化旅游的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其实是一个惠民产业,也是一个十分需要全民参与的产业,无论是投资、开发还是环境打造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在其利益机制的设计上一定要对当地居民予以倾斜,藏富于民,这是抚州各级政府和所有投资者及开发者必须引以高度关注的。二是互动机制不完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游客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旅游企业、景区对旅游市场需求调查不够深入、广泛,旅游项目、产品开发与游客需求相脱节,适销对路的旅游新产品不多,对游客吸引力弱。

3、旅游投入问题。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完善的吃、住、行、娱等配套设施和旅游商品市场,需要要大量资金投入。从政府投入看,近年来,抚州市一级旅游投入力度显著加大,从每年

的20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2009年增加到700多万元。而县区一级投入差距很大,有的县年投入达50-60万元,有的仅有10万元,个别县只有2-3万元。乡镇投入更是少之又少。从招商引资看,尽管抚州市要求把旅游招商与工业招商同等对待,但由于招商引资目标考核没有体现旅游招商项目的业绩,导致这项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使得抚州旅游的良好资源并没有成为外来投资者的热点。三是旅游产业融资平台没有建立。既没有建立良好的投融资的体制,也没有形成社会资金向旅游产业流动的机制,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手段不多,造成了景区建设滞后,各种旅游和服务设施低水平、低档次,经济效益不佳,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4、其他方面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需要既懂文化也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导游,更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目前抚州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真正从旅游专业“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很少,尤其在文化产业界和旅游产业界,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困扰抚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旅游规划方面,首先是规划落实问题,抚州市制定了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但是落实力度不大,客观上因为资金不足,主观上还是对旅游产业发展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其次是一些地区的旅游规划没有体现临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策划的旅游项目竞争力不强。再就是对规划的修正不及时,旅游规划是21世纪初制定的,现已过去多年,尚没有根据旅游形势及热点的变化进行修正和完善,一些项目的规划和功能定位已不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需求,按部就班实施既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又难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旅游商品市场滞后。旅游商品市场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旅游六要素中,“购”明显是抚州旅游业的“短腿”。抚州旅游商品大多数是农副产品的简单转化,附加值低,精品少,具有临川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更少,旅游工业品、纪念品等十分缺乏,既缺少创意也没有形成规模,在旅游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很低。一些旅游部门只看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旅游商品生产产业化运作不力,深加工不足,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不足;在景区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购物专卖店,旅客难以买到满意的旅游商品。

四、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

(一)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抚州旅游的发展,应从临川文化脉络出发,吸取东方特色文化精华,围绕临川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戏曲、才子、书院文化,进行延伸、美化、景观化、大众化、产品化、产业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临川文化旅游产品,使其成为抚州旅游业大发展的核心亮点和重要支撑点。

1、景观集群化。以临川文化为主题,为旅游者创造出一系列突出临川文化主题意境的单元,并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单元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关联、互相呼应的整体,形成具有内在联系、跨越时空的景观群。

2、旅游资源产品化。通过旅游景观设计,将丰富的临川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为具体的旅游精品,供广大游客观赏、品味和参与体验,从而实现临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充分发

挥其潜在的财富增值效应。

3、旅游产品普适化。将临川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影视、歌曲等形式,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扩散,成为广为人知、耳熟能详、极受各层次游客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

4、经营产业化。按照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和基本模式,市场化运作、建设龙头景区、创建知名品牌,将内涵丰富的临川文化旅游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其成为对抚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

(二)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

1、总体目标。用15年时间,将抚州市建成在世界有影响、全国一流、江西著名的面向海内外游客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重点是改革和完善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建设好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的龙头项目,改善和优化旅游配套基础服务环境。使抚州市旅游产业成为抚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旅游产业占GDP比重提升到重要地位,支柱产业的作用初步显现。

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2016—2020),进一步扩大龙头景区的规模和充实内容,提升抚州临川文化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县区为次中心的临川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网络。充分发挥抚州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旅游业在抚州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充分显现,同时,使临川文化成为抚州熠熠闪光的城市名片。

第三阶段:“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抚州市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拥有完善的临川文化旅游服务设施、3-4个4A级以上的临川文化旅游景区、4-5条的精品旅游线路。抚州临川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在世界有影响、国内有强大竞争力、江西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

按“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要求,近期抚州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为:

1、政府强力推动,以大手笔、企业化、集团化建设好龙头项目和重点项目,强力带动抚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在抚州市城区桥东,建设一个人气高度集聚、临川文化特色鲜明,集旅游、商贸、影视拍摄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龙头项目—临川明城,使其成为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景区;在抚州市重点文化旅游资源县区,建设3-4个文化旅游精品重点项目,作为龙头景区辐射的重点区域。通过龙头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强力带动抚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按照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为抚州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体制与机制创新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改革和完

善抚州现有的旅游管理体制,成立市级旅游委员会,履行发展旅游产业的各项相关职能。创新并建立一套完整、先进、科学的旅游企业运营机制,组建一家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主业的股份有限公司,并力荐成功上市。

3、改善抚州旅游基础设施环境,拓展文化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为世界各地游客来抚州旅游、休闲提供优美的环境。改善旅游环境是提升旅游景点外部形象的关键。当前抚州市必须下大力气,尽快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环境,做到旅游景区间交通快捷,出行便利,通讯畅通,餐饮住宿服务设施优良,旅游线路沿线视觉环境优美。拓展文化环境,使抚州临川文化在每一个旅游景点呈现光彩。优化生态环境,在抚州各旅游景区营造优美的生态背景,使抚州森林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交相辉映,让游客在享受抚州临川文化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融合。

五、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开发

(一)龙头项目---临川明城

现状:临川明城项目选址于抚州市城区的桥东老城。目前此地街道、建筑比较杂乱,有很大一部分地区为城乡结合部,是旧城改造的重点地区。该地区有汤显祖故居遗址、天主教堂、玉隆万寿宫旧址,还有明清建筑群、正觉寺等零散的旅游景点,旅游开发处于较原始的状态。但此地交通方便、通讯设施完善、人流量大,适合龙头旅游项目开发。

开发目标:建设成为“江西著名、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展示明代临川文化特色和风情,包含商业美食、娱乐休闲、旅游度假、文化消遣、人居等多种元素,具有旅游、商贸、影视拍摄等多种功能的旅游综合区(RBD)。将成为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最重要的龙头景区,在抚州旅游业的大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龙头作用。

形象定位:游中华明城品临川文化

开发定位:临川文化休闲游

分区布局:分为戏曲文化区、商贸特色街、特色美食街、明代风情街、临川文化娱乐街,配套建设。

开发思路:运用可持续的开发理念,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把旅游休闲的功能渗透到景区的每个角落。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商业、居住和影视拍摄等不同功能进行优化组合,使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和补充,共同组成一个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旅游综合区。

(1)戏曲文化区:恢复重建戏曲大师汤显祖故里(包括汤显祖墓)。全面修缮文昌桥,对其进行美化、亮化,提升文化内涵。修缮抚州会馆(玉隆万寿宫)。

(2)商贸特色街:仿明代建筑的风格,建设酒肆、茶馆、旅游纪念品商店、地方特产店。

在此游客能买到抚州当地特产和品尝抚州各种名酒、名茶。

(3)特色美食街:按照抚州本地50多种特色佳肴,开设各种特色菜馆,增设烹调现场学习节目,在美食街区游客既可以品尝特色的美食佳肴,还可了解和学习各种佳肴的烹调技巧。定期举办各种特色美食节,吸引全国各地美食大师前来献艺,游客在美食节可享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大餐。

(4)明代风情街:此街区建设临川农耕文化在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作坊、交易市场、官府大院。如织布坊、铁匠铺、榨油坊、书店、当铺、药铺、米市、油市、布市、大宅院等,集中反映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风情。游客可参与其中进行生产、交换等活动。同时采用纪录片形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现临川文化发展历程,游客也可以参与进入历史中的某个画面,提高游客的参与兴趣。

(5)临川文化娱乐街:建设各种场馆,吸引抚州各地文化艺人汇聚于此,得其所、安其身、乐其业。开展各种民间艺术表演、观众即兴表演、各种现代艺术文化娱乐,游客可以利用娱乐区的各种设施参与表演、拍摄、录制自己的表演过程,刻成光盘带走,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6)配套建设:在临川明城区域内,各种路标、门牌、灯光、标牌、电话亭、邮箱、公共卫生间等市政设施,均采用符合临川文化特色的要求设计建造。街区的美化、亮化工程均仿造明代风格建筑建设。

项目开发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结合桥东旧城改造,做好临川明城建设规划,恢复汤显祖故里,建设戏曲文化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第二阶段:重点建设临川明城商贸特色街和特色美食街。

第三阶段:重点建设临川明城的明代风情街和文化娱乐街。

(二)重点项目---梦湖

现状:梦湖景区位于抚州城西部,占地总面积2300亩,其中,水面885.7亩,中心岛屿面积205亩,半岛面积663.03亩,道路面积181.64亩,绿化带面积322.67亩。周边绿化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开发目标:建成抚州城区综合性的大型游乐、休闲旅游景区。总体要求体现临川梦文化,打造临川四梦特色、经典场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各种内容丰富的游乐项目,适合各种年龄层次游客的大型综合滨湖游乐旅游区。

开发思路:项目建设成湖岸休闲游乐区、湖心岛屿游乐区和湖面水上游乐区三个旅游功能区。

湖岸休闲游乐区:该游乐区主要设置梦文化知识景点,展现梦文化渊源、古今中外梦文化发展史和典故、临川四梦的故事等。此游乐区景点沿湖岸游步道而建,介绍梦文化的同时参插

建一些供儿童玩乐的设施。景点设计体现梦文化的特点,体现新奇、特异的梦境感觉,建议使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营造梦幻般的意境。

湖心岛屿游乐区:在岛屿游乐区中主要建造梦戏表演区:设计表演梦文化剧目的舞台、亭榭,使用现代表现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演绎临川四梦;梦境体验区:根据梦境中情景设计离奇、怪诞的梦境,游人可乘小型旅游车进入梦境体验,时长设计5-10分钟左右,让人能体验梦境的感觉;梦想实现区:建设许愿台,美梦成真游乐世界,在这里每一位游客均能将自己许下的愿望变成现实,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的电脑技术,游客许下愿后,立马可以看到成为现实的那一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魔术的表演将游人的想法变成现实,这种游客参与性的游乐将给游客带来心情愉悦的感受。

湖面水上游乐区:水上游乐区分为仿古游乐区和现代游乐区。仿古游乐区拥有古老的官船、战船、水上画舫、打渔船模型区,建造当年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仿古船,游览休闲自然的梦湖风光;现代游乐区集中了水上摩托艇、王子船、环岛漂流、水上滑梯、水上跑步球等多项现代游乐设施,并建造一个渔人码头和富有情调的码头酒吧,营造出梦幻乐园的氛围。

(三)重点项目----抚州市博物馆

现状:抚州市博物馆新馆坐落在市行政中心以北的迎宾大道上。该工程2007年5月动工,2009年竣工开馆。新馆占地面积约5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设计为“一”字型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高23米多。博物馆新馆在经济价值上尚处于未开发状态。

开发目标:建成为展示抚州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杰出名流、风景名胜为主,文化交流、休闲旅游为辅的综合性博物馆,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抚州的窗口。

开发思路:博物馆在现有基础上开发形成历史文化分馆、社会经济分馆、杰出名流分馆、风景名胜分馆四大主要分馆,实施市场化经营,开设文化讲坛。

历史文化分馆:收集抚州各朝代的文物,按时间顺序陈列,挖掘文物文化内涵;展示抚州各朝代的书院文化,宣传临川当代教育文化的成绩与经验;介绍以“临川四梦”为代表的中国古曲戏曲,突出抚州地方戏剧精粹,展示抚州地区盛行的歌舞、杂耍、社戏、说唱、宜黄腔及孟戏剧目等。以后可拓展为中国戏曲馆,展示中国古今各种戏曲资料、戏装行头、道具等。

社会经济分馆:主要采取总分布图、图片和影视播放形式向游客宣传,展示抚州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发展概况、重大成就。

杰出名流分馆:主要展示抚州各朝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戏曲家等历史和现代名人,介绍其极具感染力的事迹,成名的历程和经验,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受很好的励志教育。

风景名胜分馆:主要展示抚州各地风景名胜景点,可采取照片与影视播放形式来向游客展现抚州旅游好去处。

(四)重点项目——临川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

现状:该项目开发总控制范围约1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3.5平方公里。已与政府签约2000亩土地,其中旅游、商业性经营用地1400亩,旅游地产用地600亩,周边控制景区用地(含两个水库在内)1800亩左右。

开发目标:建设成具有温泉养生、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特色餐饮与购物、商务会议、居住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与城区旅游景区配套。

开发思路:项目建设已有很好的建设规划,政府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动项目进度。

(五)重点项目---流坑古村

现状:流坑古村景点资源较为原始,村中建筑保存较好,旅游开发价值大,旅游影响力较大,但现在仍处于开发初级阶段,形象宣传一般,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较差,难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

1、旅游环境较差。如没有集中的游客服务中心,缺乏旅游引导系统,景点标示牌粗糙,游步道、旅游点卫生状况较差。

2、古建筑保护与管理不到位。许多老房子多年没有修葺,自然毁损较严重。

3、深厚的文化沉淀在景点上体现的不明显,游客的参与性小,观光多,游玩少,留住游客的时间短。

4、景区的旅游资源产权分散,市场化、规模化经营的难度较大。景区人口过度密集,难以迁出。

开发目标:恢复和保护流坑千年来的儒家文化古迹,精心设计,建成一个繁华、精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化古村,一个有水、有楼、富有江南特色的千年历史文化旅游古村。

形象定位:千古第一村

开发定位:古村文化游

开发思路:政府将流坑古村旅游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引导居民部分迁出,妥善合理安排。

1、按园林化的要求,完善古村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路牌、门牌、街区名、垃圾箱、路灯等设计体现古村的色彩。

2、按园林化要求,在尊重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修缮和恢复被毁的古村建筑,如大公祠等,修复加固现有危楼建筑,保护好极具价值的书画、雕刻艺术。

3、按原古村落的规划,修缮好特色古村街道,分区规划,规划出核心游览区(中心、亮点)、一般休闲游览区(普通景点)。

4、由专门的旅游管委会管理好古村旅游环境。成立流坑古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古村旅游保护与开发。走市场化道路经营,鼓励村民以古村景区旅游资源产权参股,提高村民参与古村旅游开发和管理的积极性。

(六)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后续与配套项目

1、抚州旅游集散中心

开发目标:在火车站附近,建设一个为来抚州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交通、旅游信息和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综合性的旅游集散中心,使其成为连接游客与旅游景点的枢纽和抚州旅游对外服务的形象和窗口。

开发思路:按体现抚州旅游形象特色要求,建设抚州旅游集散中心的游客服务平台(服务大楼和网站),建设富有抚州临川文化特色的餐饮、购物、住宿一条街和合理的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吃、住、行、游、购。

2、玉隆万寿宫项目

现状:该项目目前原有建筑尚在,所有权属于博物馆,四周环境杂乱,原有建筑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

开发目标:此项目处于临川明城项目内,作为临川明城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可建成戏曲影视城的一个戏院,取名“玉隆戏院”,平时可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场所。

开发思路:作为临川明城项目第一阶段建设的组成部分,先恢复与维修保存的玉隆万寿宫,建成戏曲表演舞台和影视拍摄基地的一部分,主要功能为戏曲表演、影视拍摄。

3、节庆商贸旅游项目

现状:此项目已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举办了几项节庆性旅游和旅游商贸活动,今后计划每年开展以下几项大型活动:

(1)汤显祖国际戏曲节

(2)中国资溪面包节

(3)中国临川古玩节

(4)中国南丰蜜桔节

(5)中国广昌白莲节

目标:以节庆活动扩大临川文化的影响,促进抚州临川文化旅游发展,繁荣抚州商品贸易活动,带动抚州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思路:在核心旅游景区,每2年或1年策划一次节庆商贸旅游活动。活动安排需注重:名人、名歌、名剧、名品品牌宣传。

4、其他项目

其他项目可重点考虑较成熟的大觉山旅游项目,使之组合成为抚州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东乡王安石旅游项目,南城的醉仙湖和麻姑山旅游项目的开发可放到下一阶段。

六、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一)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按照“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发展要求,以历史名人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作为临川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以临川明城、梦湖、抚州市博物馆、玉隆万寿宫、千古第一村——流坑等作为诠释临川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举办汤显祖国际戏曲节、汤显祖生辰纪念日、中国南丰蜜桔节、中国广昌白莲节、中国资溪面包节和中国临川古玩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把抚州打造成集“戏曲之都、才子摇篮、宗教圣地、梦想花园”于一体的具有特色的临川文化旅游胜地。通过电影、电视、广告等多种媒介手段,大力推介上述临川文化旅游产品。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临川温泉等旅游休闲景区,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努力将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抚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5-10年的发展把抚州市建设成为对海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高层次和高品位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的旅游目的地。

(二)抚州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1、全面整合戏曲及梦文化旅游资源。临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戏曲资源,如傩舞、孟戏、采茶戏、宜黄戏等。同时,我国明朝戏曲家汤显祖及其四部著名的戏曲作品——“临川四梦”以及随之衍生发展出来的临川梦文化也是临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把散落在民间的戏曲资源和梦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临川四梦”为中心,通过引进人才和就地培养等方式大力培养戏曲表演人才,并通过排演临川四梦折子戏来挖掘和丰富临川文化中的戏曲文化;二是组织艺术家创作关于汤显祖的电视剧,通过对汤显祖这个人物的刻画(如描述汤显祖写作戏曲作品的经历,与戏曲演员交往的故事,指导“临川四梦”的排戏等剧情)来充分展示临川文化的深厚内涵,依托汤显祖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戏曲家的品牌来提振并整合临川文化中戏曲和梦文化资源;三是不断延伸和挖掘临川四梦戏曲中的梦文化资源。可以结合电视剧拍摄的需要,建设一些带有观赏性的且能永久保留的相关梦文化的旅游景点,通过声光等现代技术,创造和展现各种梦境供人们亲身体验,以达到不断延伸临川文化中的戏曲和梦文化的产业链的目的。

2、全面整合才子文化旅游资源。才子文化旅游资源是临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为了充分凸显临川才子文化,充分整合临川才子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抚州博物馆内开辟临川才子的文物、手迹、事迹等方面的展览专柜。结合正在建设的临川才子文化园、临川才子雕塑园全面展示临川才子的风采,给广大游客以视觉上的震撼和人生启迪,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生活品位;二是恢复抚州境内若干所著名书院。临川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抚州独具特色的古代书院。可以重点建设和恢复两个书院,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经就读的“兴鲁书院”,以及另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经就读的“半山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临川历史文化名人,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吸引海内外学者专家前来游学,如到半山书院研究王安石教育思想和社会改革的理论,以及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到兴鲁书院进行诗词研究与交流活动等等;三是充分地整合临川文化中的现代教育资源。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一中等都是我国当代教育闻名遐迩的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现代教育、教法研讨会,开展面向全国广大中学生的临川文化修学旅游活动,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形式,充分发掘和丰富临川文化中的才子文化资源,进而实现临川才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3、全面整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道教、佛教对临川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又以道教最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整合临川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时候,可以考虑以玉隆万寿宫为核心,重点整合抚州的若干道教寺庙、历史遗存(如南城的麻姑山等),发掘相关的历史典故,并与附近的道教圣地——龙虎山建立联系,以龙虎山为依托,以玉隆万寿宫为核心,建立一条抚州宗教旅游方面的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可以考虑以正觉寺、金山寺、天主教堂等作为该精品线路的配套景区,努力把抚州市打造成一个集道教、佛教和天主教于一体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使信仰各类宗教的游客来到抚州都能找到自己愿意去朝拜的宗教寺庙,使他们在品赏临川戏曲文化、才子文化、节庆文化的同时,也能很方便地找到自己精神可以寄托的场所。

4、全面整合节庆商贸旅游资源。举办以汤显祖国际戏曲节和汤显祖生辰纪念日为核心的节庆活动,全面整合抚州市节庆文化商贸旅游。要通过现代市场营销手段,积极争取文化部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汤显祖国际戏曲节真正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戏曲节。努力办好中国南丰蜜桔节、中国广昌白莲节、中国资溪面包节和中国临川古玩节。

南丰蜜桔节可以融合民俗文化(如傩文化的表演)、才子文化(如对唐宋八大家曾巩的推介)以及商贸文化(南丰蜜桔产品的品尝、展示和推销等等)于一体,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南丰蜜桔节庆文化,为临川文化增加新的内涵。

中国广昌白莲节也可以融合戏曲文化(如孟戏等的表演)、红色文化(对革命历史胜迹的追寻)以及商贸文化(观赏莲花、品尝莲子、展示莲乡景色和推销莲子等)于一体,打造体现临川文化特色的商贸旅游节。

中国资溪面包节一方面可以向广大游客展示丰富多彩、各具神韵的面包产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摄影展和影视片等方式向广大游客展示资溪面包人在国内外的创业历史,体现临川创业文化和商贸文化的完美结合。还可以通过现场学做面包、品尝面包、面包订货等活动来丰富和提升资溪面包节的文化和商贸旅游内涵。与此同时,还可以向广大游客推介资溪的其他农贸产品,如资溪白茶、资溪有机米等等,以促进文化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抚州临川区旅游景点

抚州临川区旅游景点 介绍 抚州临川区位于中国江西省东部,地处赣江中游,是江西省的文化名城。临川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川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希望能给您的旅行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二级标题 1. 临川古城 临川古城是临川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有许多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游客可以欣赏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城的街道狭窄而蜿蜒,青石板铺就,两旁是传统的红砖瓦房和古老的店铺。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江南风情。 2. 赣江风景带 赣江作为中国第三大江,是临川区的母亲河。沿江而建的临川区是赣江风景带的一部分,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漫步在赣江风景带,您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江景、迷人的水乡风光和充满古韵的建筑。 3. 临川书院 临川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它是培养儿童学习和教育的地方。临川书院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书院之一,也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展示了古代教育的独特魅力。在那里,您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三级标题 1. 临川古城的独特之处 •狭窄而蜿蜒的街道 •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 •深厚的历史氛围 •独特的江南风情 2. 赣江风景带的壮丽景色 •优美的江景 •迷人的水乡风光 •充满古韵的建筑 •丰富的人文资源 3. 临川书院的特色 •古老的建筑 •展示古代教育的魅力 •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结论 抚州临川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江南风情。临川古城、赣江风景带和临川书院都是临川区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来到临川区,您可以感受到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希望您能在临川区的旅行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江西抚州市临川文化教育调查报告 (2)

江西抚州市临川文化教育调查报告 20__年3月12日至14日,我区机构了始兴中学、墨江初中、风范初中、职业学校等四所学校的领导干部和一部分高级教师一行23人在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学习培训调查,通过参观校容校貌、征求院校领导干部详细介绍工作经验、与抚州市文化教育行政机关的朋友触碰,大家对临川文化教育拥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对临川文化教育状况拥有基本的讲解,获得了许多的感受和启迪,现具体描述以下: 一、临川文化教育概述 江西临川县,历年来被称作“才子之乡”,是宋朝知名思想家、作家王安石和元朝戏曲家汤显祖的家乡,唐宋八大家就会有三家源于这儿(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因而,这儿拥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内涵,拥有浓厚的尊师重道的优良作风。本地老百姓广为流传着那样一句话:“不比哪家更富有,只比哪家小孩更会干”。 临川原为县市级编制,后升为为地级市,属抚州市所管。抚州撤地设市之后,原临川市又改变成抚州市的一个区—临川区。抚州全省有380万人口数量,是江西知名的穷市,工业生产非常少,经济发展水平。唯一让抚州人引以为傲的是该市比较发达的文化艺术和优良的文化教育,仅在抚州市及临川区附近周围30多少公里的土地资源上,就会有5所江西重点高中,还有1所新建重点学科初中,每所经营规模都是在五千人之上。在其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间隔不上7千米,临川一中目前150个课班,学员120__多的人,老师486人,临川二中有130好几个课班,学员10000多的人,老师400多的人。 临川一中和二中办校历史时间算不上长,二中办校才30年,一中也仅有53年的历史时间,却以傲人的办校销售业绩获得了社会发展的高宽比称赞,变成江西甚至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初中之一,依次被评选为“20__我国百强中学”、“江西群众满意十大品牌初中”、“和谐中国第一届中小学校学校文化基本建设十佳示范性院校”、“20__—20__本年度群众令人满意我国十大名牌初中”、“第一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校均以教学水平高、人才济济而而出名。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仅临川一中就向高等院校运输出色新生儿2.六万多位,遍布全国各地各种名牌大学,尤其是近年来连创江西高考历史之最,20__年有12人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__年升高为14人,20__年升高为24人,20__年增长至38人,另有三人报考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江西省我省录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指标值共150多的人,仅临川一中就占了四分之一,本省沒有一切一所初中能够与之对比。用该学校一位领导干部得话而言:“临川一中基本上能够上下江西省我省的今年高考”。临川二中办校30年来,塑造少年大学生28个,提前录取全国各地名牌大学126人,录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60人,获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00多的人,百余人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国出国留学、科学研究或举行实业公司;院校20数次获全国各地高中学科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团队总成绩我省前三名。 20__年,美国有一家华文报刊发表文章内容,名为:“我国偏远小鎮打造出今年高考神话传说”,向全球详细介绍临川文化教育。为汇总临川文化教育工作经验,中国教育学会于20__年3月中下旬在抚州市举行:“高等教育创新管理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抚州市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一、引言 (一)抚州市发展临川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近日,文化部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抚州提出加快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适逢其时,意义深远。 1、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抚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温家宝总理2009年4月在海南考察旅游时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对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外部需求、造成我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王岐山副总理2009年4月考察安徽时指出,“在当前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方面,旅游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旅游发展这篇文章要做好做大。”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旅游业适应性强,即使受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也能在较短时间加以恢复,而且恢复成本较低、带动作用大,是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优势产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行深刻影响到世界各个角落,许多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在世界旅游产业一片萧条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经受了“寒冬”考验一枝独秀,保持着强势增长,国内旅游需求旺盛。2008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2009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9亿人次,旅游收入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1%。在国庆节中秋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分别增长28.5%和26.4%。 临川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既可以发挥旅游产业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特长。由于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旅游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既可以拉动消费,也可以拉动投资,从而加快抚州经济的提速进位。而且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临川文化旅游可以加快抚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服务业比重,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江西文化旅游SWOT分析-诺德文化

文化旅游产业是江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从江西文化旅游现有资源出发,根据SWOT分析法,对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江西省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其资源可以排进前几位。极具代表性的有:一是拥有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该保护区是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中国最多的候鸟群,每年为候鸟提供一个越冬的理想栖息之地,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森林公园,至今为止,江西省内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3处,数量之众远多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拥有众多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代表性的有自古就极富盛名的庐山,有革命年代就开始名扬天下的井冈山,有改革开放后逐渐挖掘并被普遍赞誉的三清山等等。四是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英雄城南昌、有稀土王国和客家名城的赣州和世界瓷都美誉的景德镇。五是拥有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无数。 (二)红色文化引领全国 红色文化引领全国。翻开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革命离不开江西,中国的战争离不开江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江西点燃,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长征的出发点,是共和国的摇篮,在这里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也还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国内最为密集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一千多处,著名的革命旧址就有近二百处。在这一些里面,著名的有南昌和赣州。当年的红色故瑞金就是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那里一共聚集了一大重要的历史文物单位,还有在全国都极具影响的革命史迹群落。 (三)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江西,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在中国所以毗邻的省市中江西是最多的一个,东靠福建和浙江,西靠湖南,南望广东,北枕安徽和湖北。是“长珠闽”三个经济发达三角洲的后花园及腹地,周边经济重阵灿若星河,比如南有广州、深圳、

临川文化

“临川文化,华夏奇葩”。这是1992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弘扬中国临川文化暨兴建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题词。在这次会上,冯征代表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指出:“临川文化是华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临川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是指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它是炎黄文化壮丽宝库中的一块熠熠生辉的瑰宝,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抚州,古为临川郡。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临汝县,即后来的临川县。公元23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隋文帝开元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实现全国统一,废郡扩州,平陈总管扬武通奉命安抚临川郡一带,将临川郡改为抚州。纵观历史,古临川治属相当于现在抚州市的绝大部分,并襄括了庐陵、豫章、瓯闽部分。东连吴越,西接潇湘,南控闽粤,北襟江湖,横跨吴、越、楚三地。为古代通往闽粤沿海地区的要冲。这里,地气殊异,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水绕川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江山形胜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贾常行。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化滋润其中。秀美的风光,发达的农业,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灿烂的“临川文化”。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临川古郡,抚河两岸,名人辈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誉称。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临川文化”赞美的千古绝唱。临川文化,博大精深,蕴涵深邃,影响久远。 1、才子辈出,俊彩星驰 “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临川文化”区内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涌现的生动写照。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乐史、饶节、谢逸、谢过、李觏、吴澄、纪大奎、李瑞清、谭纶、陈自明、危素、蔡上翔、吴与弼、罗汝芳、陈彭年、危亦林、邓茂七、徐奋鹏、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黄爵兹、欧阳竟无等等,就是临川(抚州)古代才子群体中的佼佼者。

临川文化调研报告

临川文化调研报告 临川文化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临川文化是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川区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进行了临川文化调研,希望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临川文化的历史渊源 临川区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历史悠久。在隋唐时期,临川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历代王朝赋予特殊待遇的地方。临川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比如临川白石山、临川黄陂、临川剑岭等。 三、临川文化的特点 1. 历史底蕴深厚:临川区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文化 底蕴非常深厚,被誉为“东南版的洛阳”。 2. 文化景观独特:临川区拥有许多历史文化景观,如临川白石山是江西省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有“南天屹立”的美誉。 3. 民俗风情丰富:临川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融入了汉族、壮族、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四、临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建立文化保护机构:临川区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对临川文化进行全面的保护工作,制定保护计划和政策。

2.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临川区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如临川白石山和临川文庙等。 3. 举办文化活动:临川区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临川文 化节”、“临川非遗展”等,以增加市民的文化参与度,传承和 弘扬临川文化。 五、临川文化的未来发展 1.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临川区应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引导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年轻一代是临川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应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培养,引导他们参与临川文化的传承工作。 3.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临川区应积极与其他地区、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吸取其他地方的文化经验,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六、结论 通过对临川文化的调研可以看出,临川区对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非常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临川区应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引导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临川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临川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抚州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学年论文(2) 论文题目: 抚州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 学号:201120430101 班级:1124301 年级:2011级 专业:市场营销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熊国保 完成时间:2014年6月28日

抚州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潘玉梅 Fuzhou cultural tourism marke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Yumeipan 2014年6月30日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文化旅游开发尤其是抚州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研究发现抚州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旅游资源分散,缺乏整合与规划;第二,旅游资源与文化的结合不到位;第三,精品很少,欠缺吸引力;第四,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进入性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建议:第一,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整理;第二,要挖掘文化的内涵;第三,确定文化中的精品,并进行包装;第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文化旅游;临川文化;旅游产业;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search,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survey literature, in order to fully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Fuzhou problem. Fuzhou study found sever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First, the dispers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planning; Second,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not in place; Third, boutique little unattractive; Section Fourth, poor infrastructure, inadequate travel accessibility issue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following four suggestions: First,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finishing; Second,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Third, determine the culture of quality, and packaging; Fourth,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Keywords: Cultural tourism; Linchuan culture; tourism industr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一直在迅速发展。文化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在此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为特色和主题,以旅游服务为核心,以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多元化的产业,包括了文化遗产、文物鉴赏、文化表演、文化娱乐、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形式,既有文化传统也有时尚前卫,既有历史古迹也有现代创意。 当前,我国文化旅游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9年文化旅游市场总收入达6.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4%。文化旅游行业成为我国旅游业中最具活力和前景的细分领域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保护文化遗产等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支持研究 1.建立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政策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产 业政策体系势在必行。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 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和研发,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监管和服务,保护文化遗产和 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建设。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资金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各种 形式的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以鼓励旅游企 业和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推出更多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文化旅游的综合服务水平。 3.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 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鼓励高校加强对文化旅游管理、设计、营销等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本地人才培 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1.创新产品和服务 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产品和服 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加强市场

关于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与背景 为了全面了解全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建议,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 1.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县各个景区、文化场馆、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要调研对象。 2. 调研过程:我们于调研前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明确了调研的重点和目标。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各景区、场馆、企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收集了大量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发现 1.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种景区、文化场馆的建设也较为完善,但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调研发现,部分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存在不足,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提升服务质量,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3. 文化创意产业有待发展:尽管全县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规模和创新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

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 4. 宣传推广不足:部分文旅景区的宣传推广工作存在不足,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游客数量有限。因此,需要增加宣传投入,提高整体知名度。 四、调研建议与措施 1. 加强景区和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景区和旅游企业的统一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以激励其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并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全县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旅游展会和交流活动,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4. 加强合作与联动:建立文旅产业联盟,加强各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县文旅产业的互联互通发展,形成整体合力。 五、总结 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当前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建议。希望全县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六、发展前景与展望 文旅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I. 引言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的需求增加,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并受到政府的关注。本报告旨在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创新,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II. 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在过去几年里,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活动和演出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例如酒店、餐饮等。 III. 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旅游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同时,文化旅游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手工艺品、传统文化表演等。 IV. 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愉悦的体验,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增加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旅游活动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V. 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一些旅游景点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文

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此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优质服务。 VI. 政策创新的重要性 政策创新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 管理和规划,鼓励创新和竞争,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VII. 政策创新的内容 政策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文化 遗产和旅游资源。其次,政府可以提供经济支持,鼓励投资和创业。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VIII. 政策创新的案例分析 国外的一些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例如,新加坡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成功发展了文化旅游产业。同时,泰国通过推广本地文化和传统艺术,吸引了大量游客。 IX.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展望 展望未来,文化旅游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 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将进一步壮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X. 总结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 强政策创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产业有望继续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字数:2070字)

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强市发展战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强市;问题;对策 文化强市,核心在“强”,支撑在产业。没有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谈不上我市文化强市战略的扎实落地。目前,文化产业还远未进入我市支柱型产业行列。从量上看,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产值约460亿元,仅占全市生产总值3.33%;文化产业单位2358家,其中规上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从质上看,我市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不多,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更少;现有文化企业辐射力、影响力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资源虽很丰富,但深度开发不够,孤岛现象严重,整体性和融合性不强。面对现状,抚州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我市支柱型产业,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紧跟党中央与省委步伐,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据文化部门统计,2016—2018年抚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达到年均增长17.5%,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8.4%。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4.6亿元,同比增长19.4%。 1.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档提速 我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突飞猛进。近年来,我市文创企业开发了多个文创项目,如临川四梦文创灯项目、源野山庄红色文化VR体验馆建设项目、三翁(戏曲)小镇一期项目等,并且以上项目都获得2018年江西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项目扶持资金共计70万元。另外我市向省委宣传部推荐上报的电影《浴血广场》,成功申报由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下发的《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方面)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都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发展动力。 1.3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抚州市先后兴建了展示“临川文化”的名人雕塑园,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伟大戏剧家而建成了融合文化、生态的“三翁花园”、陆象山纪念馆、谭纶墓公园等;完成了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升级改造工程;启动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汤显祖文化产业园等。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为抚州文化产业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且有助于扩大我市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1.4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近几年来,我市依托灿烂的临川文化资源,以建设文化生态名城为目标,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主打、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发展模式,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产业来发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如以金溪书铺街、乐安流坑古村、临川下聂村等为支撑的古村文化旅游产业,以及临川区的古玩艺术品产业、演艺业,东乡县的竹木雕刻业。 2抚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如领军企业稀缺、人才匮乏、体制机制不畅、资金不足等问题。 2.1领军企业紧缺 一个产业要想蓬勃发展需要有骨干型企业领军,犹如一句老话所讲“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然而,我市面临的现状是,文化企业规模小,市场主体力量弱,缺乏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创新驱动力和行业引领性的龙头型文化企业。这也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 2.2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要想实现优化升级,获得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知识和人才,人才成为最宝贵的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规划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规划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旅游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在我国的发展也比较快速。它 不但注重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还十分注重旅游的体验和服务等方面。而如何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和研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内地旅游业综合收入达4.06万亿元,其中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占20%左右。文 化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多地区也都有不少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我国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开封),三大博物馆(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都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而在旅游活动中,除了景点的参观和了解外,当地风俗民情、国学教育等也都是文化旅游加分项。 不过,在文化旅游产业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文化旅游产业仅局 限于简单的旅游收益,并没有更好地体现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这就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文化旅游的质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成为了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意义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规划研究可以为文 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和传承、深化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和开发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规划研究实现有序的发展。 其次,规划研究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操 作和管理、文化旅游推广策略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组织创新等,也是规划研究所要

涉及的方面。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将发展思路转化为实际操作标准,规划研究就成了实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制定流程 1. 确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的目标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应该先确定研究目标。目标应该以建设文化旅游社会主 义为目标,由此进一步拓展出改善旅游业环境、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开展普遍性、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结构等多个具体目标。 2. 收集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信息 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研究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包括当前的文化旅游状况、文化旅游产品和形式、如何发掘文化旅游资源等。信息的分析可以帮助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和方案。 3. 确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重点 在确定规划研究重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目标的实现和收集到的信息,发掘出 重点所在,包括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推广文化旅游、加强人文引领等。 4. 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方案 制定方案是规划研究的重头戏。方案应该包括具体的规划目标、推广策略、产 业模式等,可从推进人文城市、推广旅游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等不同方面入手制定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方案,使之更加精细化和有效实施。 5. 实施方案和监督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怎么样通过平台建设、文 化活动、市场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加文化旅游,提高文化旅游体验等。同时,可以通过监督措施的落实,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和检验研究。

江西文化旅游研究

江西文化旅游研究 江西文化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江西,这个位于中国南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其中,江西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是独具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本文将从江西文化旅游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江西文化旅游的现状 江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包括自然景观,也涵盖了人文景观。其中,世界自然遗产——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目的地。此外,龙虎山、三清山等山岳景区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同时,江西还拥有许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如南昌、景德镇等,这些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江西文化旅游的特点 1、红色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江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红

色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这些景点向游客展示了中国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江西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陶瓷文化的璀璨瑰宝 景德镇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产地,其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陶瓷制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客可以在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作坊和窑址等地,领略到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江西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 1、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江西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难题。因此,未来江西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政策、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等措施,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延续。 2、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江西应充分

把抚州打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强市——抚州文化产业发展方略研究

把抚州打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强市——抚州文化产业发展方略 研究 罗崇辉;周茵 【摘要】抚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当今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抚州市为把文化名市打造成文化产业强市,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抚州要做优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必须多管齐下,重点要在大范围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等七个方面着力下功夫. 【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2)004 【总页数】5页(P422-426) 【关键词】文化;产业;抚州;强市 【作者】罗崇辉;周茵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抚州344000;江西省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抚州3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自古抚州人聪慧勤劳,留下了丰富

而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当今抚州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亦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羁绊,亟需切实加以解决,从而把抚州的文化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把文化名市打造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强市。 1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优越历史、现实条件 抚州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而良好的现实政策条件,又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 1.1 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自古以来,抚州“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他们扮靓了抚州,使抚州文化的天空群星璀璨,光彩夺目。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抚州文进士及第者2 450余人,约占江西省录取人数的23%。其中宋代抚州籍进士为1 419人,约 占江西省的四分之一;清代抚州籍进士554人,约占江西省的三分之一。乐史、陈 彭年、晏殊、李觏、曾巩、王安石、晏几道、陆象山、吴澄、危素、陈自明、谭纶、罗汝芳、汤显祖、饶节、谢逸、谢过、纪大奎、吴与弼、危亦林、邓茂七、徐奋鹏、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李瑞清、黄爵兹、欧阳竟无,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同时,涌现了举世瞩目的家族才子群体,如王安石家族、曾巩家族才子群。近现代史上,抚州的政界要员、科技名流、文坛巨匠、音乐才俊、留学博士同样各领风骚。如黄禄祥、饶毓泰、周建屏、赵醒侬、傅烈、游国恩、肖涤非、舒同、李井泉、盛中国、盛中华等等。他们超群拔萃,成就显赫,为丰富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的名人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宝藏。 1.2 艺文昌盛百世流芳 抚州自古人才济济,他们或吟诗绘画,或编剧著文,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列

抚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抚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抚州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江、浙、闽、赣的交界处,是赣南经济带的主节点城市,也是江西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抚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未来几年,抚州的文旅产业发展还将继续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 抚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尤其以庐山诸宫峰、龙虎山、婺源等景区为代表的自然遗产和以庐山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人文遗产。近年来,抚州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强遗产资源的整体规划和保护措施,同时注重提升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市场化开发。未来几年,抚州将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抚州将继续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通过集聚创意设计、艺术表演、文化创业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和发展。例如,在抚州市南郊的南河文创园区,依托南河湾的自然优势和市区的交通便利,将打造成以创意设计、艺术表演和文化创业为主题的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此外,抚州还将继续发展以庐山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抚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三、推动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抚州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旅 游产品和服务中,提升旅游体验和附加值。例如,在庐山景区,抚州将加强庐山文化的挖掘和宣传,推出以庐山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庐山文化之旅”、“庐山文化体验营”等。同时, 在抚州市区,抚州也将加大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通过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景区等,将革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四、加强文旅产业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 抚州将加强文旅产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抚州将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文旅产业政策,促进文旅产业的规范发展。同时,抚州还将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提高文旅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文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抚州将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与康养、体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合作。例如,在旅游+康养方面,抚州将发展庐山养生旅游和龙虎山养生旅游,推出以康养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旅游+农业方面,抚州将发 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农旅结合的形式,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抚州将打造多元化、综合化的文

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目的和意义

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目的和意义 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产业,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知识产权泄露和侵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发展、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通过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研究,可以为各国提供一个了解彼此文化差异和相通之处的平台,促进民心相通和友好交往。也可以通过跨国旅游项目和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加强各国之间的互学互鉴,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国际竞争中,文化和旅游产业如何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吸引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这需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品牌的塑造能力。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

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具有创新性、知识性等特征的产业,不仅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推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升级和转型。因此,对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针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深入挖掘其现状及其所处的环境; 2、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结构分析:通过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了解各个子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整个文化和旅游产业中所占比例的情况; 3、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趋势分析:有针对性地分析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客观分析抚州旅游市场科学开展我市旅游营销宣传

客观分析抚州旅游市场科学开展我市旅游营销宣传

客观分析抚州旅游市场科学开展我市旅游营销宣传 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我市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全市GDP的10%左右,确立了我市成为全省旅游大市的目标,并制定了专项考核办法,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对县(区)政府工作的综合考评之中。这些举措推动了我市旅游产业的迅速升温。因此,如何客观分析抚州市旅游市场,如何按照“摸清资源、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的工作思路,科学开展我市旅游营销宣传,成为我市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 一、抚州旅游SW70分析 SWOT分析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科学分析区域旅游市场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对当地旅游市场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营销宣传措施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方法。 (一)优势(strength) 1、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月27日,我市召开了抚州旅游史上规格最高的会议。市政府张市长在重要讲话中客观分析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强调必须形成合力,理清思路,实现我市旅游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建设幸福抚州的支柱产业。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更是吹响了了全面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号角。通过

对各县(区)的督查我们了解到,各地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靠的实施意见,落实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重点建设了一批旅游项目。这一切为我市旅游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发展旅游的自然资源丰富。 我市名山大川遍布全市,“洞天福地”麻姑山,“赣东屋脊”军峰山,“峡谷漂流”大觉山钟灵毓秀、雄奇壮美。龙潭瀑布、军峰瀑布、金竹瀑布、方家山瀑布云笼雾绕、远近闻名。醉仙湖、九龙湖、潭湖、高坊湖、廖坊湖、傩湖、青桐湖烟波飘渺、碧波荡漾。更有资溪县法水温泉、南丰清水湾沁温泉、黎川县洲湖暖水温泉、崇仁县汤溪、广昌县??温泉等温泉资源十余处。我市森林覆盖率61%,最高达87%,空气质量优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是我市旅游产业最大的优势,最好的财富。 3、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一大批名儒巨匠灿若星辰。谢灵运、颜真卿、陆游等一批文人墨客的诗字歌赋广为传唱。王祥卧冰、麻姑献寿、南柯一梦等众多贼流芳千古,独特的临川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并极富多元性、原生性和传承性的人文生态环境。 我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抚州市三分之二的地方是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曾在抚州从事过革命活动,并留下黄陂、东陂、登仙桥、周枝芽、询口、高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