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题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15
本科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铁(Fe)B. 铜(Cu)C. 氦(He)D. 镧(La)答案:C2. 根据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钠(Na)B. 镁(Mg)C. 铝(Al)D. 氯(Cl)答案:A3.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
A. 元素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B. 元素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排斥力C. 元素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大小的量度D. 元素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排斥力大小的量度答案:C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ClC. MgOD. FeS答案:B5. 根据路易斯结构理论,下列分子中具有孤对电子的是()。
B. N2C. O2D. H2O答案:D6. 在酸碱反应中,下列物质中作为酸的是()。
A. HClB. NaOHC. KOHD. NH3答案:A7.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作为碱的是()。
A. HClB. NaOHD. NH3答案:D8. 根据配位化学理论,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Cu(NH3)4]SO4D. FeCl3答案:C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4Fe + 3O2 → 2Fe2O3D. 2Fe2O3 → 4Fe + 3O2答案:C10. 根据晶体场理论,下列配合物中具有平面正方形结构的是()。
A. [Ni(CN)4]2-B. [Fe(CN)6]4-C. [Co(NH3)6]3+D. [Mn(H2O)6]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______。
答案:减小1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
答案:增大13.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______。
无机化学试题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已知:298K时,反应C石墨+ O2g→CO2g⊿r H mΘ=·mol-1CO g+ 1/2O2g→CO2g ⊿r H mΘ=·mol-1则反应C石墨+ 1/2O2g→CO g的⊿r H mΘ等于 ;kJ ·mol-1 kJ ·mol-1kJ ·mol-1 D. kJ ·mol-12.已知反应Ag+ 2Bl 4Cg的平衡常数kθ=,则反应4CgAg+2Bl的平衡常数为A. B. -0.123 C. D.3.根据下列反应:2Fe3++ Fe →3Fe2+2FeCl3 + Cu →2FeCl2+ CuCl22KMnO4 + 10FeSO4+ 8H2SO4→2MnSO4+ 5Fe2SO3+ K2SO4+ 8H2O判断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是Mn2++/Fe2++/Fe +/Cu4.BCl3分子中,B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三角形B.平面三角形C.直线形D.四面体5. 对于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以容纳的轨道数n2和电子数是和6 和9 C.9和18和186. 在配合物K3C O C13NO23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是A. +5B. +4C. +3D.+27.下列氧化物中, 熔点最高的是A. CaOB. MgOC. SO3D. P2O58.原电池符号为:-Zn∣ZnS04c1‖Fe2S043c2, FeS04c3∣Pt+若加氨水于锌电极溶液中,使Zn2+生成锌氨配离子ZnNH342+,这时电池电动势将 ;A. 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9. 酸性溶液中,锰的元素电势图如下:试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A. MnO4- 和MnO42- B. Mn3+ 和Mn2+ C. Mn3+ 和MnO42- D. MnO2和Mn3+10.以下分析报告是四种酸性未知溶液的定性分析结果,合理的是A. H,NO2-,Mn04-,CrO42- B. Fe2,Mn2+,SO42-,Cl-C. Fe3,Ni2,Iˉ,ClˉD. Fe2,SO42-,Clˉ,Cr2O72-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配合物KPtC13NH3的名称是;内界是;外界是;中心离子的电荷数是 .2.对于一可逆反应,当浓度商Q<Kc 时,反应_________进行;当浓度商Q=Kc时,反应_________; 当浓度商Q>Kc时,反应_________进行;3.多原子分子的极性除了与有关,还与分子的有关;号元素Cr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中_____周期_____族 _____ 区;5.金属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密度最小的是 ;熔点最高的是 ;硬度最大的是 ;分子中的C原子在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CH4分子的几何构型为;而H2S分子中的S原子在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H2S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为___酸___碱盐,水解显____性;NH4C1为___酸___碱盐,水解显____性.8.硫化物ZnS、CuS、 MnS、SnS、HgS 中易溶于稀盐酸的是 , 不溶于稀盐酸但溶于浓盐酸的是,不溶于浓盐酸但可溶于硝酸的是 ,只溶于王水的是 .9.难溶电解质MgOH2,分别在1纯水中;2 MgC12溶液中;3NH4C1溶液中溶解,溶解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10.当以金属与酸作用制取盐,最后溶液pH值等于3时,溶液中余下Fe3+杂质的浓度是 ;已知K sp FeOH3= 4×10-38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温度越高,活化能就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2.氢卤酸除氢氟酸因分子缔合关系是弱酸外,其余全是强酸,它们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1〈 HBr〈 HI ;3.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铜与稀HNO3反应生成NO,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比浓HNO3强;4.金刚石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r H> 0;5.硼酸是三元酸;在酸中、碱中、受热、见光都不稳定;7.金属铁可与CuC12溶液反应而置换出金属铜;金属铜也能与FeC13溶液反应,但只能使FeC13还原为FeC12,而不能置换出金属铁;8.天平的感量是指针偏移一格时所需的毫克数;9.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都是只从一个方面反映孤立气态原子失去和获得电子的能力,电负性则反映了化合态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10.配离子的K不稳愈大,其稳定性愈大,在溶液中愈不易解离;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确定各字母所代表的物质;2.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A. C + HNO4→B. Cr2O72-+ H2S + H+→五.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1. 1273K时,反应FeOs+COg Fes+CO2g的Kc=;若CO的起始浓度为mol·L-1,CO2的起始浓度为 mol·L-1时,问1反应物、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各是多少2CO的转化率是多少3增加FeO的量,对平衡有何影响2.已知:EθPb2+ /Pb= , EθSn2+ / Sn=判断反应Pb2+ + Sn →Pb + Sn2+能否在下列条件下自发进行(1) CPb2+ = CSn2+ =1 mol·L-1;(2) CPb2+ = mol·L-1 , CSn2+ =2 mol·L-1.六.推断题10分有一黑色铁的化合物固体A,溶于HC1时可得浅绿色溶液B,同时放出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C,若将此气体导入硫酸铜溶液中,可得黑色沉淀物D;若将氯气通入B溶液中,则溶液变为黄色E,再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变血红色F;问A、B、C、D、E、F各为何物,并写出有关反应式;无机化学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B, 2C.3C..5C.6C.8A.9C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PtC13NH3-,K+,+2.2逆向;平衡;正向;3分子组成,空间构型;4 1S22S22P63S23P63d54S1,4,ⅥB, d.5 Ag;Li;W;Cr6 SP3,正四面体;SP3,V字角型7 弱酸强碱,碱;强酸弱碱,酸;8 ZnS、MnS,SnS, CuS, HgS;9 3>1>210 4×10-5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解:A Ni2+ 2 分B Ni NH362+ 4 分C 镁试剂 6 分D Fe OH38 分E KFe Fe CN610分2 A. 3C + 4HNO3 → 3CO2↑+ 4NO↑ + 2H2OB. Cr2O72-+ 3H2S + 8H+→ 2Cr3+ + 3S↓ +7H2O五.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1六.推断题A、FeS ,B、FeC12 ,C、H2S ,D、CuS , E、FeC13 , F、FeSCNn3-n;反应方程式如下:FeS + 2HC1 = FeC12 + H2S↑; Cu2+ + S2- = CuS ↓;2FeC12 +C12 = 2FeC13 ;Fe3+ + nSCN- = FeSCNn3-n ,n=1-6.。
基础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B2. 哪个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O?A. 氢气B. 氧气C. 水D. 过氧化氢答案:C3.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过渡金属?A. 锂B. 钠C. 铁D. 氦答案:C4.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ClD. Fe2O3答案:C5. 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为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A. 碳B. 氧C. 氖D. 镁答案:C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HClB. CO2C. NaClD. CH4答案:C7. 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A. 铁B. 钴C. 镍D. 锌答案:C8. 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2?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氮D. 二氧化氮答案:B9.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碱土金属?A. 锂B. 铍C. 硼D. 钡答案:D10. 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为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A. 钠B. 镁C. 铝D. 硅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被称为过渡金属。
答案:4-712.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碱金属。
答案:113.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碱土金属。
答案:214.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卤素。
答案:1715.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稀有气体。
答案:1816.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氧族元素。
答案:1617.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碳族元素。
答案:1418.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硼族元素。
答案:1319.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族的元素被称为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大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碱土金属?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B2. 化合物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1C. +2D. -2答案:B3.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2OC. MgOD. NaOH答案:B4.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A. 1B. 2C. 3D. 4答案:A5. 以下哪种晶体属于分子晶体?A. NaClB. SiO2C. H2OD. MgO答案:C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CO2B. H2OC. NaClD. CH4答案:C7.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氟B. 钠C. 铝D. 氧答案:B8.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负性最高?A. 氟B. 氧C. 钠D. 铝答案:A9. 以下哪种化合物的熔点最高?A. 干冰(CO2)B. 冰(H2O)C. 氯化钠(NaCl)D. 氯化镁(MgCl2)答案:C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6?A. 铁B. 钴C. 锌D. 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钠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73. 化合物Na2O的化学式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氧化钠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2或35. 化合物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答案:-36. 元素周期表中,第ⅠB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17. 化合物HCl的化学式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氯化氢8. 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69. 化合物CaF2的化学式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氟化钙10. 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2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离子键?答案: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完整版)无机化学下试题(一)<无机化学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难溶盐饱和溶液中,Ag+离子浓度最大的是(a)AgCl (b)Ag2CO3(c)Ag2CrO4(d)AgBr(K sp,AgCl=1.56×10-10K sp,Ag2CO3=8.1×10-12K sp,Ag2CrO4=9×10-12K sp,AgBr=7.7×10-13)2.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Cu2++2e=Cu φo Cu2+/Cu=0.337VCu++e=Cu φo Cu+/Cu=0.522V由此算得Cu2++e=Cu+的φo Cu2++等于/Cu(a)0.184 (b)0.352 (c)0.859 (d)0.1523. HF,HCl,HBr,HI 的水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HI (b)HF (c)HBr (d)HCl4. H2S水溶液放置后变浑是由于(a)与水中杂质作用(b)被空气氧化(c)见光分解(d)生成多硫化物5. 硼砂的化学式是(a)B2O3(b)H3BO3(c)NH4BF4(d)Na2B4O5(OH)4·8H2O6. CO2分子偶极矩为零,这一事实表明该分子是(a)以共价键结合的(c)直线型的并且对称(b)角型的(d)以离子键结合的7. 保存SnCl2水溶液加入Sn粒的目的是防止(a)SnCl2水解(b)SnCl2被氧化(c)SnCl2歧化(d)SnCl2分解8. 含有П46离域大п键的是(a)ClO3-(b)SO32-(c)SO3(g)(d)SOCl29.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a)范德华力(b)共价键(c)金属键(d)离子键10. +3 价铬在过量强碱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c)Cr3+(d)CrO42-(a)Cr(OH)3(b)CrO211 下列物质中不是两性氢氧化物的是(a)Zn(OH)2(b) Cr(OH)3(c)Al(OH)3(d) Ni(OH)212 在下列各对元素中,最难分离的是(a) Li, Na (b) K, Ca (c) Zr, Hf (d) Co, Ni13 在下列氧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 As2O5(b) P2O5(c) SiO2(d) Bi2O314 第五、六周期同一副族元素如Mo、W 性质相似,其原因是(a) 惰性电子对效应(b) 钻穿效应(c) 屏蔽效应(d) 镧系收缩15 片状的硼酸,层内分子间存在(a) 氢键(b)共价键(c)金属键(d)离子键16 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其中存在(a) [CuCl4]2-(b) Na2S5(c) FeCl3(d) [Co(NH3)6]Cl317 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a) 消毒(b) 漂白(c) 保温(d) 吸收紫外线18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a) Ba(OH)2(b) Mg(OH)2(c) Be(OH)2(d) Ca(OH)219 用来检验Fe3+粒子的试剂是(a) NH4SCN (b) KI (c) K3[Fe(CN)6] (d) NH320 单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KI 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了,这是因为发生了(a) 离解反应(b) 盐效应(c) 配位效应(d) 氧化还原效应二是非题(10 分,每题1分)1. MgCO3的溶度积Ksp=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3的溶液中,C(Mg2+)=C(CO32-),而且C(Mg2+)·C(CO32-)=6.82×10-6 mol2·L-22.活泼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都是离子晶体,熔点较高;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熔点较低3. 适量的Cl2 (g)可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便蓝色,而过量的Cl2(g)又可使蓝色的试纸变无色4.在HClO n系列中,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ClO>HClO2>HClO3>HClO45. H2O2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缺点是不稳定。
无机化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铁(Fe)B. 氦(He)C. 铀(U)D. 氧(O)答案:D2.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H)B. 钠(Na)C. 钙(Ca)D. 钡(Ba)答案:D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Fe答案:B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HClB. NaOHC. H2SO4D. HNO3答案:B5.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洪特规则:A. 锂(Li)B. 碳(C)C. 氧(O)D. 氮(N)答案:D6.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CH4D. H2O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KOHB. NH3C. Ca(OH)2D. NaOH答案:B8.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A. 铁(Fe)B. 钴(Co)C. 镍(Ni)D. 锌(Zn)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石墨B. 金刚石C. 石英D. 石墨烯答案:B10.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稀土元素:A. 钪(Sc)B. 钇(Y)C. 镧(La)D. 铈(Ce)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氦、锂、铍、硼、碳2.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通常______。
答案:越小3. 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的______部分。
答案:左侧4. 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通过其最外层电子数来预测,例如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常见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25.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碱6. 元素的电负性越高,其与氢形成的化合物的______越强。
答案:酸性7.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第12 章S 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0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 Na2O,NO2,O2;(B)NaNO2,O2;(C)NaN02,N02,02;(D)Na20,N0,0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02 (B) Na202 (C) K202 (D) Rb20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03 (B) CaC03 (C) K2C03 (D) Na2C0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02 (B) Sr0 (C) K02 (D) Ba0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03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X”)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第12章S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O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Na2O,NO2,O2;(B)NaNO2,O2;(C)NaNO2,NO2,O2;(D)Na2O,NO,O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O2 (B) Na2O2 (C) K2O2 (D) Rb2O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O3 (B) CaCO3 (C) K2CO3 (D) Na2CO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O2 (B) SrO (C) KO2 (D) BaO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O3)2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O3 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一、填空题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____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_____。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_____。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_____,最后结冰的是______。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6,液体的蒸发是一种______过程,所以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当温度升高到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此温度称为该液体的______。
7,将两根胡萝卜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量筒中,在甲中倒入浓盐水,在乙中倒入纯水。
由于渗透作用,量筒甲中的胡萝卜将______,而量筒乙中的胡萝卜将______。
二、是非题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9,0.1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10,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两种溶液的蒸气压相等。
三、问答题1,什么叫渗透现象?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叫分散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3,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哪几类?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它的沸点是否恒定?四、计算题1,将3.42 g蔗糖(C12H22O11,M = 342 g·mol-1 )溶于100 g水中,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 1.86 K· kg·mol-1,试计算此蔗糖溶液的凝固点。
第12 章S 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0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 Na2O,NO2,O2;(B)NaNO2,O2;(C)NaN02,N02,02;(D)Na20,N0,0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02 (B) Na202 (C) K202 (D) Rb20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03 (B) CaC03 (C) K2C03 (D) Na2C0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02 (B) Sr0 (C) K02 (D) Ba0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03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X”)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第 1 页 共 15 页 《无机化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表达式:PV=nRT P: 气体压力,SI单位 Pa V: 气体体积,SI单位m3 n: 气体的物质的量,SI单位mol T: 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单位K R: 摩尔气体常数,通过实验测得:8.314 J·mol-1·K-1
2、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当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P总 = PA + PB + P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同样适用于气体混合物。 (1) 如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为n总,温度T时混合气体总压为P总, 体积为V,则P
总
V=n总RT
如以ni表示混合气体中气体i的物质的量,Pi表示其分压,V为混合气体体积,温度为T,则 PiV=niRT (2) 当组分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与混合气体相同时,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分体
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分体积之和V总 = VA + VB + VC 且:PVi=niRT 推导可得:Pi/P总 = Vi /V总
例: 在27℃,101.3kPa下,取1.00L混合气体进行分析,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CO 60.0%,H2 10.0%, 其它气体为30.0%。求混合气体中,(1) CO 和H2的分压;(2) CO 和H2的物质的量;
解: (1). P(CO) = P总×总VVCO)(= 101.3kPa×0.600 = 60.8 kPa
P(H2) = P总×总VVH)(2= 101.3kPa×0.100 = 10.1 kPa (2). n(CO) = RT)总VCOP= 300KKmol8.314J1000.1a108.601-1-333mP = 2.40×10-2mol
n(H2) = RT)2总VHP= 300KKmol8.314J1000.1a101.101-1-333mP = 4.00×10-3mol 第 2 页 共 15 页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与非晶体比较,晶体的特征:有一定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及各向异性。 4、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这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定律。 5、生成焓:在一定温度(通常选定298K)及标准压力下由元素的稳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某化合物时的焓变。 石墨为碳的稳定单质。 所以:表示CO2生成热的反应是 C (石墨) + O2(g) → CO2(g); ΔrHmƏ = - 393.5 kJ·mol-1 习题 多选题 指出下列方程式中何者是正确的 ( AC ) A.p总V总 = n总RT B. piVi = niRT C. piV总 = niRT D. piVi = n总RT E. p总Vi = niRT
名词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这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定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反应物的本性,此外,还受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其本质原因是增加活化分子数 。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是: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标准平衡常数也称为热力学平衡常数,以K θ表示,它只是温度的函数。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是以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反应物的C/Cθ(或P/Pθ)的乘积除以生成物的C/C(或P/Pθ)的乘积所得的商(对于溶液取C/Cθ,对于气体取P/Pθ)。反应式中若有纯固态、纯液态,它们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必列出。如 (1)2NO(g) + O2(g)2NO2(g) (2)Fe3O4(s) + 4H2(g)3Fe(s) + 4H2O(g)
2222
ONO
NO
PPP
4
4
22
H
OH
P
P
在相同条件下,如有两个反应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得到第三个反应方程式,则第三个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为前两个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之积(或商)。 第 3 页 共 15 页
例: H2(g) + S(s) H2S (g); K1Ə S(s) + O2(g) SO2(g); K2Ə 则反应: H2(g) + SO2(g) O2(g) + H2S (g)的平衡常数为 K1/K2
3、化学平衡的移动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其特征是V正=V逆,反应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发生改变,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其结果必然是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平衡。 (1)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向增加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反应向增加反应物的方向移动;若将生成物从平衡系统中取出,平衡向右移动。 (2) 压力:当ΔV>0,即生成物分子数大于反应物分子数时,平衡向左移动。 当ΔV<0,即生成物分子数小于反应物分子数时,平衡向右移动。 当ΔV=0,即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时,平衡不移动。 上述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压力变化只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有变化的反应平衡系统有影响;②在恒温下增大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3)温度:对于放热反应(ΔH<0),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变小,平衡向左移动; 对于吸热反应(ΔH>0),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变大,平衡向右移动; (4)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由于它以同样倍率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因此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 吕·查德里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已达平衡的动态平衡系统,如以某种形式改变一个平衡系统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 单选题: <1>. 为了提高CO在反应 CO + H2O(g) CO2 + H2 中的转化率,可以 ( B ) A.增加CO的平衡浓度 B.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C.按比例增加水蒸气和CO的浓度 D.三种办法都行 <2>. 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其本质原因是 ( B ) A.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增加活化分子数 C.降低活化能 D.增加速率系数 <3>.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各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 ( A ) A. 不再随时间而发生改变 B. 均随时间而发生改变 C. 是否改变不确定 D. 反应物浓度改变,生成物浓度不改变 <4>. 下列那些因素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 D ) A.浓度 B.压力 C.温度 D.催化剂 第 4 页 共 15 页
<5>. 当反应2A(g)+B(g) 4C(g)(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改变一个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D ) A.加压 B.使用催化剂 C.加热 D.减少C的浓度 <6>.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是( C ) 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B.改变了化学反应的方向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7>. 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其本质原因是 ( B ) A.升高活化能 B.增加活化分子数 C.降低活化能 D.增加速率系数 多选题 <1> 温度升高导致化学反应速率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AD ) A.分子碰撞次数增加B.反应物压力增大 C. 活化能升高 D.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E.活化能降低 填空题 <1> 对于C(s)+CO2(g) 2CO(g)反应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若增加体系的总压,平衡 朝 逆反应 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减小、不变) 不变 。
名词解释: 吕·查德里原理 对于已达平衡的动态平衡系统,如以某种形式改变一个平衡系统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1、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离解常数Kθ表示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Kθ越大,离解程度越大,该弱电解质相对较强。 离解度、离解常数和浓度之间的关系: 对某一指定的弱电解质,因Kθ一定,当浓度越稀时,离解度越大,该关系称为稀释定律。 2、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人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离解度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3、缓冲溶液: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通常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缓冲溶液同时具有抵抗外来少量酸或碱的作用,其抗酸、碱作用是由缓冲对的不同部分来担负的。 缓冲溶液的pH值是由缓冲溶液的组成 和组分浓度比决定的。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一般为 PKa ± 1 或 PKb ± 1 4、盐类的水解 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盐的本性、浓度、温度、酸碱度 5、酸碱质子理论: 第 5 页 共 15 页
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6、沉淀和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对于相同类型的电解质,溶度积大的溶解度也大。因此,通过溶度积数据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解质如AgCl和Ag2CrO4,前者溶度积大而溶解度反而小,因此不能通过溶度积的数据直接比较它们溶解度的大小。 7、溶度积规则 (1)当溶液中离子积Q > 溶度积KSPƏ,溶液呈过饱和状态,有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直到溶液呈饱和状态。 (2)当溶液中离子积Q < 溶度积KSPƏ,溶液呈不饱和状态,无沉淀析出,若系统中原来有沉淀,则沉淀开始溶解,直到溶液饱和。 (3)当溶液中离子积Q =溶度积KSPƏ,溶液呈饱和状态,沉淀和溶解处于动态平衡。 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 1×10-5 mol·L-1 时,沉淀就达完全,即该离子被认为已除尽。 8、盐效应:由于加入易溶强电解质而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的效应称为盐效应。 在沉淀操作中利用同离子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盐效应。故应注意所加沉淀剂不要过量太多,否则由于盐效应反而会使溶解度增大。沉淀剂的用量一般以过量20%-50%为宜。 9、分步沉淀:溶液中往往含有多种离子,随着沉淀剂的加入,各种沉淀会相继生成,这种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当一种试剂能沉淀溶液中几种离子时,生成沉淀所需试剂离子浓度最小者首先沉淀,即离子积首先达到其溶度积的难溶物先沉淀。如果各离子沉淀所需试剂离子的浓度相差较大,借助分步沉淀就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10、沉淀的溶解 有以下几个途径:转化成弱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难离解的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沉淀再行溶解。 比如由于AgCl可溶于弱碱氨水,却不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是因为Ag+ 与NH3结合,生成了稳定的配离子[Ag(NH3)2]+,从而大大降低了溶液中Ag+浓度,使Q<SPK,沉淀溶解。 习题: 单选题: <1>. 向1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钠晶体,会使 ( C ) A. 醋酸的离解常数增大 B. 醋酸的离解常数减小 C. 溶液的pH值增大 D. 溶液的pH值减小 <2>. 有关缓冲溶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D ) A.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弱酸及其盐的浓度有关 B. 缓冲溶液可由弱酸及其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