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采莲谣》教案 苏少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58 KB
- 文档页数:2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抓妈荷采莲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抓妈荷采莲谣》这首歌选自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歌,歌词描绘了采莲少女的美丽身影,以及她们在荷塘中快乐地采莲的场景。
歌曲采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调,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浓厚的民间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歌容易产生兴趣。
但在音乐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合唱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唱:抓妈荷采莲谣》,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民间音乐特色,感受民歌的魅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如呼吸、共鸣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合唱技巧。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民间特色唱法,以及情感的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音乐表现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江南水乡的图片和民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歌唱姿势和呼吸技巧。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5.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采莲谣》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莲谣》。
2、试着选择适合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采莲谣》的演唱,感受旋律的优美,三拍子乐曲的荡漾的感觉。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高声区的音准,顿音处的跳跃的感觉。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多媒体展示荷花的图片,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荷花)那么它凋谢之后的果实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莲子)那怎么采摘这些果实呢?(学生回答:划船到荷花池里采摘),那么在采摘的时候我们会唱歌吗?唱怎样的歌比较适合?2、师: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感受这首《采莲谣》给我们带来的夏日荷乡的美丽与宁静,荷乡儿童的活泼可爱,清新的乡村气息吧!二、新课学习:1、学生先听赏歌曲《采莲谣》,听完之后分享一下听这首歌曲的内心感受,同时又听到哪些动物、植物呢?2、教师多媒体展示三拍子指挥图示,协助学生试着单手划出三拍子指挥图示。
(注意三拍子强、弱、弱的顺序)3、再次听赏歌曲《采莲谣》试着用三拍子指挥图示划出,感受划船在荷花丛中荡漾的感觉。
4、学生试着随着《采莲谣》的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5、按照顺序先读出乐谱上的音符,注意高音区的音高,再按照节奏朗读出歌词,注意6-、3-处的时值是2拍,5. 3、1. 3等附点处的时值是1拍半,顿音处的跳跃的感觉。
6、教师分句教唱乐谱。
7、学生试着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莲谣》,注意三拍子乐曲强弱弱的强弱顺序,感受在小船上荡漾的感觉。
三、拓展与创造:1、教师给出响板、沙铃、三角铁、手摇铃、碰铃,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适当的乐曲为歌曲伴奏。
2、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采莲谣》设计适当的律动,分组展示。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四单元歌表演(采莲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采莲谣》是苏少版音乐五上第四单元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较强。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采莲谣》的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旋律变化和节奏处理。
2.重点: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江南水乡美景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歌曲。
2.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采用示范法、讲解法,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美丽的景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采莲谣》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旋律和节奏的处理。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歌词接龙和歌唱比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5.歌曲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歌曲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谈谈对江南水乡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名称《采莲谣》、歌词中的重点字词,以及教学重难点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采莲谣》,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景。
3.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三、拓展。
1.欣赏《大九连环》,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2.交流小结。
《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光》,民间小调。
汉族民间有将若干首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其中《大九连环》就是代表。
该曲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组成。
该曲共有七段,尽管较长,但由于调式和结构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很耐听,曲调明快、活跃、乡土味浓。
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
《五月五赛龙舟》就取材于《大九连环》。
3.欣赏《姑苏风光》,感受江南风情和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
四、成长的足迹{一}在熟练演唱《抓妈荷》的基础上进行轮唱练习。
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几个小节进入,可由学生在比较演唱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圆润而细腻的苏州民歌《五月五赛龙会》,感受了歌曲体现出的浓浓的地方特色和活泼俏丽的情绪,也了解了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2.学唱第二声部(1)学生继续唱第一声部,教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
在合唱部分,高低声部有很多音符是相同的。
先找一找,然后再唱一唱。
3.双声部配合。
(1)学生分AB两组。
{A组摇橹、B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
(2)引导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
边唱边听,两组的声音是否和谐。
(3)AB两组互换。
(三)复听《采莲谣》。
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
(四)学习主歌部分。
1.再听《采莲谣》。
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
2.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
3.跟伴奏唱。
4.自学第二段歌词,提出难点并解决。
5.跟琴完整唱,纠正难点。
6.跟伴奏唱。
7.不同形式唱(领唱、合唱)。
四、歌表演:分组合作表演《采莲谣》。
1.分组练习:演唱组、律动组、打击乐器组(响板、碰铃、沙锤、串铃)2.小组合作表演。
3.师生评价。
五、课堂小结优美动听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水乡,和那里的孩子一起唱歌、采莲,一起摇橹、荡舟,让我们体验了水乡孩子的幸福生活。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唱:《采莲谣》二、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2、通过歌曲学习,感受水乡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惬意。
3、能用较好的气息控制演唱,休止符的把控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采莲谣》。
四、教学难点:唱出歌曲的摇曳感。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印象中的江南水乡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眼中的江南水乡是这样的···(播放伴奏,唱《采莲谣》)(二)、新授《采莲谣》1、感受歌曲1)师:听了老师的歌,你们是不是对江南水乡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新歌《采莲谣》。
(出示课题)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
3)给歌曲分分段落,说说歌曲的情绪变化。
2、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A轻轻的唱歌谱,熟悉旋律。
B强调歌曲的三拍子感觉,要求唱出律动。
C注意气息的控制,不要喊唱。
2)与老师配合,生唱前半段,师唱后半段。
3)学唱第二部分A注意歌曲的休止和调音B情绪的变化要突出。
C声音要控制,不能喊唱。
4)完整演唱歌曲。
3、表现歌曲1)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情绪的变化。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2)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如领唱等。
师:用了不同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配上律动。
3)为歌曲配上不用的律动。
师:看,老师这儿有这么多打击乐器,你们可以用什么呢?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并用不同的节奏型伴奏。
(三)、总结通过学唱采莲谣,我们对江南水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歌声中看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快乐。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抓妈荷采莲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抓妈荷采莲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采莲谣》,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表现采莲时的欢快心情。
2.能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学情分析:采莲谣》是一首描写水乡儿童生活小景的作品,通过对荷叶、荷花、蜻蜓、鸳鸯、红鲤鱼的生动描述,既体现了夏日荷乡的美丽与宁静,又展示了荷乡儿童生活活泼的性格。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清新的乡村气息。
重点难点:1.能够唱好歌曲中跳音节奏。
2.准确把握音准。
3.认识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1.导入谈话导入:1.老师问学生哪些古诗是描写江南水乡美景的,又有哪些歌曲表现江南水乡。
2.老师出示荷塘和荷花的图片,引用南宋诗人XXX的诗句,让学生欣赏老师的歌唱。
3.老师介绍歌曲《采莲谣》,让学生感受清新的乡村气息。
2.活动新歌教学:1.老师出示歌谱表,介绍歌曲的两个声部和节奏。
2.老师带领学生做划船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随着音乐动一动。
3.学生用“lu”来轻轻地哼唱歌曲。
4.老师介绍记号“▼”,并指导学生如何唱。
5.学生按节奏读歌词,跟琴唱。
6.老师介绍歌曲中衬词的作用,并让学生跟琴唱。
7.学生填衬词部分。
8.学生轻声读歌曲第一段。
9.老师提醒学生唱歌时注意的地方,共同练。
10.学生自学第二段。
11.学生齐唱第二段。
12.学生齐唱整首歌曲。
老师听到同学们优美动听的歌声,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荷塘之中。
老师问同学们,除了齐唱之外,还能用哪些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
同学们讨论了一分钟后,提出了生合作的形式,其中一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合唱部分。
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拓展欣赏,共同欣赏祖国风景如画的视频,再次感受中国山水之美。
最后,老师总结了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布置了相应的作业。
h
采莲谣
教学目标:学会唱二部合唱《采莲谣》,能够对歌曲做适当的情感处理。
教学重难点:唱准二声部
教具:钢琴、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常规教学:演唱音阶和三度音程
一、出示歌谱,观察歌谱,找一找出现那些音的三度音程,请学生列出来
Do- mi re-fa mi-sol fa-la si-re
二、再找出这首歌曲的其他音程然后对音程进行模唱,然后分声部跟琴演唱音程
Mi -do mi-si
三、播放歌曲采莲谣,感受三度音程的二部合唱的效果。
四、跟琴视唱歌谱。
先学习第二声部,老师先范唱二声部前四小节,然后鼓励学生尝试演唱第二声部前四小节以及下面的歌谱。
五、熟悉歌谱跟琴演唱第二声部歌词,学会第二声部后,听一声部演唱二声部。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声部。
六、学会歌曲后分声部跟琴合唱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速度也比较适中,挺适合同学们演唱的。
我采用观察、分析歌曲的和声音程关系,以及视听结合的方式,反复用钢琴带唱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在跟琴合唱的时候体会歌曲中的美感。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选出认为自己不能把握唱好的地方进行随琴模唱,我会分组请同学起来示范唱,其他同学听听是否音准,节奏是否唱准等,这样一组组的示范模仿,带动其他同学的学唱兴趣,聆听兴趣,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发现学习二声部效果挺不错,同学们都能优美的唱起来,但是当学生离开琴的伴奏,就很容易跑音,其次在演唱力度上还得多强调,他们的歌唱缺少强弱的声音对比,显得歌唱情感不够好。
但总的来说,这首歌曲同学们完成的还不错。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h。
教学内容:1.唱:《采莲谣》。
2.动:歌表演《采莲谣》。
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韵律。
2.通过演唱、表演歌曲,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淳朴之风。
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准确表达出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和跳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音乐第四单元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承载浓浓乡情的单元,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江苏沭阳民谣《抓妈荷》,它让我们在边玩边唱中体会了民谣独特的韵味,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玩一玩,好吗?注意它的三拍子播放音乐《抓妈荷》二、谈话导入新课。
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
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三、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
荷花放,荷花香,船儿悠悠湖心荡,小小蜻蜓也恋花呀,翘尾落在莲蓬上。
采呀采呀采呀采,采莲船儿桨戏水,划呀划呀划呀划,荷花丛中穿梭忙。
莲籽甜,莲籽香,歌谣轻轻飘水乡,引来鸳鸯一对对呀,红鲤鱼儿鳞闪闪。
采呀采呀采呀采,摘片荷叶戴头上,划呀划呀划呀划,晚归路上遮夕阳。
四、教唱《采莲谣》。
1.初听《采莲谣》,感受音乐。
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
2.学唱第一声部。
(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放声歌唱,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
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
然后师生配合。
(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
3.复听《采莲谣》。
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
4.学习主歌部分。
(1)再听《采莲谣》。
(2)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
(3)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采莲谣》教案
《采莲谣》
教学目标: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
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采莲谣》集体舞。
3、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
认识常用的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
教学重点:
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和美好。
2、学唱歌曲《采莲谣》,感受乐曲清新典雅的情绪,并能用活泼、愉快的心情来歌唱。
教学难点:
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听歌曲《采莲谣》范唱录音
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舒展——紧凑)
二、发声练习——歌曲的第一乐句。
1、音程构唱:
3 4 5 6 3 2;
1 2 3 1 1 7。
2、二声部合唱(加上节奏)。
3、唱歌曲的第一乐句歌谱。
三、学唱歌曲:
1、分析歌曲结构:
共四个乐句:一、二句基本相同;三乐句由x.x x表现欢快情绪,四乐句再现前面曲调。
2、分声部学谱:
重点练习第三乐句。
3、二声部合唱(歌谱)。
4、听歌曲范唱:感受3/4拍及附点节奏的特点,说说歌曲的旋律特点。
5、学唱歌词。
6、分析歌曲所要求的力度变化要求。
7、按力度变化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下我们再分声部练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听听你们唱的怎么样!。
一、谈话导入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墨画景象)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
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师抛砖引玉: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夕阳西下、摇橹、波光粼粼)二、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三、教唱(一)初听《采莲谣》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二)学唱《采莲谣》副歌双声部1、学唱第一声部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放声歌唱,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
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
然后师生配合。
(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2、学唱第二声部1)生继续唱第一声部,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
3、双声部配合1)学生分AB两组(A组摇橹、B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引导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
边唱边听,两组的声音是否和谐。
2)AB两组互换。
(三)复听《采莲谣》1)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
2)学习主歌部分。
(四)再听《采莲谣》1)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
2)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
3)跟伴奏唱。
(五)第四次听《采莲谣》1)听完后,自学第二段歌词,提出难点。
2)跟琴完整唱,纠正难点。
3)跟伴奏唱。
4)不同形式唱(领唱、合唱)四、拓展歌表演分组合作表演《采莲谣》演唱组、律动组、打击乐器组(响板/碰铃:强拍,沙锤/串铃:弱拍)。
《采莲谣》
教学目标: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
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情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采莲谣》集体舞。
3、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
认识常用的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
教学重点:
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喜悦和优美。
2、学唱歌曲《采莲谣》,感受乐曲清爽典雅的情绪,并能用开朗、欢愉的心情来歌唱。
教学难点:
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听歌曲《采莲谣》范唱录音
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舒展——松懈)
二、发声练习——歌曲的第一乐句。
1、音程构唱:
345632;
123117。
2、二声部合唱(加上节奏)。
3、唱歌曲的第一乐句歌谱。
三、学唱歌曲:
1、分析歌曲结构:
共四个乐句:一、二句基本相同;三乐句由x.xx表现欢乐情绪,四乐句再现前面曲调。
2、分声部学谱:
重点练习第三乐句。
3、二声部合唱(歌谱)。
4、听歌曲范唱:感受拍及附点节奏的特点,说说歌曲的旋律特点。
5、学唱歌词。
6、分析歌曲所要求的力度变化要求。
7、按力度变化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下我们再分声部练习,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听听你们唱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