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酮对大鼠肌肉生长和几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4.65 KB
- 文档页数:7
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生长促进剂
大豆黄酮作为生长促进剂作用机理独特,使用方便并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
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是大豆黄酮在不同性别、种类和不同生长期动物饲粮中的适时和适宜添加量,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免疫增强剂
大豆黄酮可作为免疫功能衰退与缺陷的防治药物。
在畜牧生产中,大豆黄酮作为动物的免疫增强剂,可增强畜禽的抗病力,减少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效益下降。
催情剂
大豆黄酮可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能潜在增加排卵率,增加产子数,在养殖生产中大豆黄酮可用作催情剂。
大
大豆黄酮的推广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大豆黄酮具有能够促进畜禽生长和乳腺发育,提高动物繁殖力和泌乳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且食品中大豆黄酮等天然植物雌激素对人类健康有益。
因此,大豆黄酮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然,大豆黄酮也可能有潜在的副作用,比如长期采食含天然大豆黄酮丰富的三叶草的山羊会患”三叶草病”,即繁殖障碍病。
尚需进一步研究不同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饲喂大豆黄酮的适宜用量,亦需深入研究大豆黄酮在动物产品中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不但对动物,而且对人类,在理
论上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石宝明;范淑玲
【期刊名称】《饲料博览》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 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大豆黄素(Daidzein)、染料木素(Genistein)、6-甲氧大豆素(Glycitein)三种游离型甙元和它们的九种葡糖苷.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石宝明;范淑玲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黑龙江完达山哈尔滨乳品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41
【相关文献】
1.大豆黄酮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J], 马得莹;单安山;杜娟
2.大豆异黄酮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J], 陈宝江
3.纤维素酶的作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吴仙;施晓丽;夏先林;刘开崇
4.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J], 邓奇风;高凤仙
5.新型饲料添加剂——半胱胺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J], 高顺宾;吴天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繁殖力、泌乳等性能的影响提高动物的繁殖力大豆黄酮能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提高繁殖力。
大豆黄酮能够降低卵泡闭锁,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能潜在增加排卵率,增加产子数。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豆黄酮,能够提高妊娠母猪的产子数,并显着提高子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
用大豆黄酮处理无血清培养的猪初级卵泡颗粒细胞48小时,细胞的平均凋亡率显着降低,并且这种作用比雌激素更为明显。
给25日龄~30日龄断奶大鼠饲喂100毫克/千克-1大豆黄酮,雄性子鼠睾丸重和血清酮水平分别提高19.87%(P<0.05)和14.85%(P<0.05)。
大豆黄酮对动物繁殖机能影响的作用机理:哺乳动物下丘脑和垂体是性腺类固醇受体的主要存在部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大豆黄酮可能在下丘脑和垂体两个水平上调节,通过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以及直接与垂体性腺类固醇受体结合,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或合成。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上调或下调可能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影响促性腺激素基因表达,从而调节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分泌及两者的比例,并影响整个生殖功能。
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大豆黄酮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影响禽类的产蛋性能,并且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存在时效性,因添加时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分别在7月龄和10月龄蛋用鹌鹑饲粮中添加6毫克/千克-1大豆黄酮,结果表明,试验组鹌鹑的产蛋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6%(P<0.05)和10.1%(P<0.01),血液中三碘甲状腺氨酸、甲状腺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显着提高。
周玉传等在产蛋初期绍兴鸭饲粮中添加3毫克/千克-1大豆黄酮,饲喂6周,结果试验组产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蛋重也明显下降,说明产蛋前饲喂大豆黄酮对绍兴鸭的产蛋性能有抑制作用;而在产蛋后期添加适量大豆黄酮,可改变其有关激素水平,从而提高产蛋性能。
作用机制是使产蛋鸡血液孕酮水平提高,促进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加速卵泡成熟和排卵。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包括大豆异黄酮的分布和组成、物理化学性质、生理作用、毒理作用等,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药理作用毒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很多癌症和心血管等疾病,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豆制品作为传统饮食一直受到亲赖。
由于近年来对黄酮类物质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多生理,药理功能,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随着其保健作用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大豆异黄酮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的机理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国外最早报道始于1931年,Walz[1](1931)用90%甲醇首先从豆奶中提取了7,7,4'-三羟基异黄酮-7-葡萄糖苷;Walter[2](1941)最早报道了大豆片商业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
后来Gyogy[3]等(1964)、Naim[4]等(1973;1974)、Eldridge[5]等(1982)分离测定了丹贝(tempe)、大豆分离蛋白、脱脂蛋白、大豆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中的异黄酮,分离出的异黄酮为大豆苷原(daidzein)、大豆苷(daidz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染料木酮苷(genistin)、大豆黄素苷(glycit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制备、检测、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达到一定深度。
1 大豆异黄酮的来源、分布与组成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一种植物化学素,属植物黄酮类,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荚豆类,大豆中的含量较高,为0.1%-0.5%。
主要是指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化合物[6],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总共有12种,可以分为3类,即黄豆苷类(Daidzin groups)、染料木苷类(Genistingroups)、黄豆黄素苷类(Glycitin groups)。
大豆异黄酮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
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大豆异黄酮国内外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特性;生理功能;功能性保健品Abstract:Soybean Isoflavone is one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formed in the growth of soybean,which has been proven to posses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oybean Isoflavone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funcitional components,the researches of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re being developed extensively at present.Which are in the focus of food and nutritional research nowadays due to their numerous health promoting properti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technique of extraction,separation and detection,method and significance of glycoside hydrolysis,the situation of market and its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soybean isoflavone;properties; physiological function;function food1990年,美国癌症研究所确认大豆中有5种成分具有抗癌活性。
大豆黄酮的作用机制及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高惠林,王前光,刘秋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03期摘要:大豆黄酮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其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成分。
研究发现,禽类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豆黄酮能促进其生长,且能提高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等。
概述了大豆黄酮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蛋鸡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大豆黄酮;作用机制;蛋鸡;影响中图分类号:S851.34+7.2;S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3-0550-03Research Overview on Action Mechanism of Daidze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ofLayersGAOHui-Lin,WANGQian-guang,LIUQiu(Changde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Changde415000,Hunan,China)Abstract:Daidzeinbelongstophytoestrogenofisoflavonecategory.Itgenerallyspreadsintheplantkingdomwithavarietyofbiologicalactivitiesandisanimportantcomponentofnaturalmedicine.Investigationonanimalsshowedthatitcouldpromotethegrowthofbirdspeciesaswellastheirperformanceofproducingeggsandreproductionwhenappropriateamountofdaidzeinwasaddedindailyration.Theactionmechanismofdaidzeinanditseffectsonlayers were summarized.Keywords:daidzein;mechanismofaction;layer;effect大豆黄酮(Daidzein,Da)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大豆等豆科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弱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1]。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2002,16(4)Jo urnal of Sichua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 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大豆黄酮对畜禽生理及生产的影响蔡 娟 童小莉 刘 文 吴天华(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 重庆荣昌 402460)摘 要 大豆黄酮是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游离甙元,动物吸收后在肝脏中参与一系列代谢过程,具有抗氧化、弱雌激素样与抗雌激素样、免疫调节等生理作用,能通过调控动物的内分泌以提高对营养成份的利用,改善动物的机体免疫能力以增强机体体质,提高动物繁殖性能、促进畜禽生长、维持钙代谢及其动态平衡、提高饲料报酬,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关键词 大豆黄酮 生理作用 畜禽 生产性能 饲料添加剂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33(2002)04-0036-051 大豆黄酮来源大豆黄酮是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游离甙元之一,又称大豆甙元(daid zein),分子式C 15H 10O 4,分子量为254.24。
大豆异黄酮主要分布于大豆子叶和胚芽中,其浓度约为0.2%—0.6%,其中游离甙元约占2%—3%,大部分是结合型的糖甙。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大豆产品中的异黄酮和成分影响较大,一般热处理损失约50%左右[1—3]。
2 大豆黄酮的吸收与代谢动物试验表明,大部分以甙类形式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不能通过小肠壁,只有小量的甙元能从小肠壁直接吸收,但吸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动物对异黄酮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取决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纤维含量和肠道细菌对其的降解能力,在游离甙元中大豆黄酮相对利用率较高。
黄酮类化合物在肝脏参与一系列代谢过程,结合型产物可随胆汁分泌到肠腔中,经水解后产生的甙元有部分被再吸收,而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被肠腔内微生物降解和代谢后的产物由尿液排出。
不同个体与种类的动物吸收异黄酮的能力以及吸收后在体内代谢程度存在显著差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