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审计有其总目标;各种审计和 从事具体审计工作时又有具体目标,由此形成了 审计目标体系。
审计学审计目标与审计结果课件
3
(二)审计目标的演变
财务审计目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阶段:
1.查错防弊阶段
主要是指1933年以前的时期。此阶段的审计 目标是查错防弊。
2.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阶段
审计学审计目标与审计结果课件
13
第二节 审计过程 一、审计过程的含义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过程
审计学审计目标与审计结果课件
14
一、审计过程的含义
审计过程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活 动中,办理审计事项时自始至终必须遵循的 工作顺序,也就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 基本工作步骤及其内容 。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过程
1.检查期后事项 期后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 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两类期后事 项可能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产生影响:
审计学审计目标与审计结果课件
28
一类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一类是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2.检查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 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 定事项。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
运行是有效的;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来自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学审计目标与审计结果课件
26
2.执行实质性分析性程序
所谓分析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 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 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做出评价 。按照准则规定,在 实施阶段分析性程序不是必须的审计程序。
沟通事项主要有:有关会计报表的分歧、重大审 计调整事项、会计信息披露中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 告的重大问题、未能更正错报的原因及其影响,包 括对未来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审计意见的类 型 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