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51.85 KB
- 文档页数:3
2017宁夏事业单位行测技巧:统筹问题-时间优化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进入备考阶段,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相关备考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导读】时间规划问题是统筹问题中的一类常见问题,此类题型会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工序及各自所需时间,需要经过合理的统筹规划,求出总的最短时间。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时间的共用原则,最短工序时间的优先原则。
具体方法就是,当某些步骤同时进行不会互相影响时,可以并行操作,从而节省时间;当某些步骤同时进行会对彼此产生影响时,则让所需时间短的步骤先进行,从而节省总的等待时间。
此类题目所求的一般都是最短时间,所以当存在多个工作方案,要确定每个方案或者工序的所用时间,哪些工序可同时进行,彼此之间存在时间差异时,需要计算出每个方案所需时间,从中选择时间最少的即为最优方案。
【例题精讲】1.某洗车店洗车分外部清洁和内部清洁,两道工序时间均不少于30分钟,而且同一辆车两道工序不能同时进行,洗车间同一时间只能容下2辆车。
现有9辆车需要清洗,汽车进出洗车间的时间可忽略不计,则洗完9辆车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A.330分钟B.300分钟C.270分钟D.250分钟【中公解析】C。
解析:设每个洗车间每分钟工作量为1,则9辆车清洗完的总工作量不少于9×2×30=540。
该洗车店的工作效率为2,则洗完9辆车至少用时为540÷2=270分钟。
2.张局长找甲、乙、丙三名处长谈话,准备与甲谈10分钟,与乙谈12分钟,与丙谈8分钟。
秘书带三人到局办公室后对谈话的顺序做了合理安排,使三人谈话的时间与等待时间之和为最短,则这个最短时间是?A.46分钟B.53分钟C.54分钟D.56分钟【中公解析】D。
从“张局长找甲、乙、丙三名处长谈话,准备与甲谈10分钟,与乙谈12分钟,与丙谈8分钟。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主要研究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统筹问题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是考生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统筹问题根据题目问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时间最少型、费用最低型、产量最多型、巧妙称量型、货物装卸型。
本文重点介绍近段时间各地考试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产量最多型试题。
一、试题概念及解题步骤产量最多型试题一般是给出两个人各自生产两种不同产品的效率,这两种产品恰好可以配成一套。
问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合作的最多产量是多少。
解决此类试题,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得两人两种不同产品的效率比;2. 根据效率比,得出合作生产的最佳方案;3. 让擅长做某产品的人集中精力单做某产品,第二个人利用一部分时间单做另一产品,和第一个人生产的产品相配套;4. 第二个人利用剩下的时间同时生产两种产品,使之相配套;5. 前后两次生产的产品相加,即为最多产量。
二、真题举例下面我们通过近段时间的考试真题,举例说明该类试题的解题过程。
真题一:2014.03.23 江苏第33题:师徒两人生产一产品,每套产品由甲乙配件各1个组成。
师傅每天生产150个甲配件或75个乙配件;徒弟每天生产60个甲配件或24个乙配件,师徒决定合作生产,并进行合理分工,则他们工作15天后最多能生产该种产品的套数为()。
A. 900B. 950C. 1000D. 1050【京佳解析】D。
本题属于统筹问题中典型的产品最多型试题。
1.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得两人两种不同产品的效率比——师傅制作甲乙的效率比为2:1,徒弟制作甲乙的效率比为2.5:1;2. 根据效率比,得出合作生产的最佳方案——要使得限定的时间内工作总量最多,比较合理的方案是使徒弟用全部时间生产甲配件,师傅根据情况一部分时间生产乙配件与徒弟生产的甲配件配套,剩下的一部分时间同时生产甲乙配套;3. 让擅长做某产品的人集中精力单做某产品,第二个人利用一部分时间单做另一产品,和第一个人生产的产品相配套——徒弟15天全部生产甲,可以制作900个;师傅先生产900个乙配件和徒弟的900个甲配件配套,则现在有产品900套;4. 第二个人利用剩下的时间同时生产两种产品,使之相配套——师傅还剩下15-(900÷75)=3天时间。
公务员面试备考:论统筹协调答题方法公务员面试考试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逻辑观察性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面试备考:论统筹协调答题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公务员面试备考:论统筹协调答题方法“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形容一位将军勇猛的最高评价。
关羽单刀匹马闯入敌人阵中,斩杀大将颜良,全身而退,成为一个传奇。
能做到如此高难度的要求,因素很多,但核心在于能快速找到主要矛盾,解决核心问题。
在公务员面试中会通过统筹协调类型的题目考察考生的这一能力,通过给出的一系列工作,让考生进行统筹安排,明确是否能够抓住主要矛盾。
其实回答统筹协调类题目和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思路是一样的,下面结合一道具体题目分析,明确答题方法。
材料:小赵在西安市政府某部门工作,春节期间有以下事项需要处理。
如果你是小赵,将怎么安排?(1)在国外工作的大学同学计划春节回国,只在西安呆几天,想和小赵聚聚,该同学曾经对小赵帮助很大;(2)远在北京的母亲打电话要求小赵回家吃年夜饭,小赵和妻子已有二年没有回家过春节;(3)正月初一要陪同领导下基层慰问,当天返回;(4)中学同学正月初五在北京结婚,该同学是全班最晚结婚的人,其他同学都说大家必须参加婚礼;(5)单位安排小赵正月初四值班;(6)妻子为了给小赵惊喜,已提前订好两人去三亚5日游的机票(正月初二出发)。
第一、梳理题干,聚焦矛盾点。
快速梳理题干中是工作事项,找到有冲突的具体问题,类似两军交锋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
题目中不难看出,此题产生冲突主要是时间和地点。
(1)大年三十要去北京陪父母吃年夜饭,初一要陪领导下基层慰问;(2)妻子给的惊喜三亚游与陪大学同学、参加中学同学婚礼、值班之间的冲突。
第二、分析原则,取上将首级。
面对冲突点,要有轻重缓急的判断,明确处理的原则,才能快速找到“上将”,解决核心问题。
秉着工作优先、先公后私的原则,初一陪领导下基层慰问需要优先明确,不建议调整;妻子提议的三亚游可以沟通协调。
统筹问题【知识点】“统筹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设计”,通过设计和构造来实现最佳方案。
而很多“统筹问题”都是有固定思路的。
【例 1】小华有糖 300 克,他有一架天平及重量分别为 30 克和 5 克的两个砝码。
问:小华最少用天平称几次,可以将糖分为两份,使一份重 100 克,另一分重 200 克?A . 1 次B . 2 次C . 3 次D . 4 次【解】B先称出35克糖,第二次讲这35克糖利用上,将35克糖+30克砝码称出65克糖。
【例 2】某商店规定每 4 个空啤酒瓶可以换一瓶啤酒,小明家买了 24 瓶啤酒,他家前后最多能喝多少瓶啤酒?( )(陕西 2008-15)A . 30B . 31C . 32D . 33【解】C24个空瓶可换6瓶酒,6个空瓶可换1瓶酒,剩下3个空瓶,可以接一个空瓶换酒之后归还。
【例 3】小李想把收集起来的粉笔头重新做成粉笔,如果 5 个粉笔头可以做成一支粉笔,问 125 个粉笔头可以做成多少支粉笔?( ) (山西党群 2011-19)A . 21B . 25C . 31D . 35 粉笔头 1525125⇒⇒⇒对应粉笔数 1525⇒⇒【例 4】如果售货员将一袋袋的水饺摆成 10 堆,其中 9 堆是合格的,每袋 500 克;一堆是份量不足的,每袋 450 克,从外形上看,分不出哪一堆是 450 克的,执法人员最少称几次就可发现份量不足的那一堆?( )(天津 2008-9)A.1次B.2次C.3次D.4次【解】A将十堆水饺标号1-10,然后按照编号取相应袋数的水饺,如果都合格总重量为55斤,然后看缺少几两就是编号几分量不足。
【例 3】8个一元真币和 1个一元假币混在一起,假币与真币外观相同,但比真币略重。
问用一台天平最少称几次就一定可以从这 9个硬币中找出假币?()(浙江2007二类-15)A.2次B.3次C.4次D.5次【解】A分成三组,每组三个,随便拿出两组称,哪个重就是哪组有问题,一样重就是第三组有问题,再从有问题的三个里面随便两个称,同理可以得出。
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工效统筹问题突破即将参加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准备一些备考资料,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工效统筹问题。
一、何为工效统筹?工效统筹,即有多个人要完成多个工作,要完成这些工作,用的时间最短的问题。
这种问题,解题的思路就是,合理分配任务,谁擅长那个工作就让谁做什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用的时间比较短。
其实这个题反映出一个考生能否能够当领导,能否做到合理的安排下属去做自己适合的工作,使工作的效率达到最高。
二、真题链接【例1】某高校有A和B两个教学设备安装项目,王师傅单独完成A项目需要9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要12天;张师傅单独完成A项目需要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要15天。
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目,最少需要几天?A.11B.10C.9D.8【解析】D。
工效统筹问题。
张师傅做A工程的效率是王师傅的3倍,因此,方案为张师傅做A工程,两人共同负责B工程。
设B工程工作总量为60,张师傅做B的效率为4,王师傅的效率为5。
张师傅完成A工程需要3天,此时B工程已完成5×3=15,还需45÷(5+4)=5天完成。
因此,共需要5+3=8天。
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例2】有甲、乙两项工作,李师傅单独完成甲需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要12天;孙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要15天。
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天A.8B.350/39C.11D.15【解析】A。
工效统筹问题。
孙师傅完成甲只需3天,那么就让孙师傅先做甲3天,然后再和李师傅一起完成乙工作。
只需要考虑乙的工作总量为60,李师傅完成乙的效率为5,孙师傅的效率为4,孙师傅完成甲工程需要3天,此时乙工程已完成5×3=15,还需45÷(5+4)=5天完成。
因此,共需要5+3=8天。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例3】(2014-国考-7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
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
数学运算问题一共分为十四个模块,其中一块是盈亏问题。
核心点拨1、题型简介盈亏问题早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第六章——盈不足章节中就曾记载:盈就是有余,亏就是不足的意思。
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分给若干个对象,按某种标准分,结果刚好分完,或多余(盈),或不足(亏),再按另一种标准分,又出现分完、多余或不足的结果,根据每次的结果来求物体以及分配对象的数量的问题,就称为盈亏问题。
2、核心知识一般情况下,盈亏问题强烈推荐各位考生使用方程法。
公务员考试中,抽屉原理问题通常与其他问题相结合来进行考查,一般只有抽屉原理1、抽屉原理2和逆用抽屉原理三种类型。
解抽屉原理问题的常用的方法是遵循最差原则,即考虑最差情况,其本质都是抽屉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
无论“抽屉”大小、种类怎么变化,同学只要牢牢把握这三种类型和解题原则,就能轻松搞定抽屉原理问题。
核心点拨1、题型简介抽屉原理的一般含义:假如有n+l或多于n+l个元素放到n个集合中去,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集合里至少有两个元素。
在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中,考查抽屉原理问题时,题干通常有“至少……,才能保证……”。
掌握抽屉原理问题,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至少……”的问题。
2、核心知识(1)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件数不少于2。
(也可以理解为至少有2件物品在同一个抽屉),一般遵循最差原则,即考虑极端情况,最差的情况。
从各类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考虑最差情况”这一方法的使用广泛而且有效。
(2)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1。
(也可理解为至少有m+1件物品在同一个抽屉)(3)逆用抽屉原理即是对抽屉原理2的逆向思维,从“抽屉物品数量件数不少于m+1”推出m,然后根据公式,得出抽屉数量n。
在公务员考试中,和差倍比问题通常只有以下三种类型,无论考察哪种形式,只要分析题意,找出倍比对应的已知量,进而去求未知量,同时熟悉题型的主要解题方法,即公式法,方程法,利用整除的性质(建议采用方程法),这样就能轻松搞定和差倍比问题。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历年国考和省考行测中涉及的统筹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黑夜过桥问题、排队问题、任务分配问题、物资集中问题、货物装卸问题。
1.过桥问题过桥问题一般是多个人或者多个动物需要过河,由于过河时间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最终过河时间最短。
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则:(1)尽量让时间相近的两个人一起过桥;(2)让对岸过桥时间最短的人返回。
【例题1】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过河要20分钟,乙过河要30分钟,丙过河要40分钟,丁过河要50分钟。
毛毛每次只能赶2头牛过河,要把4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A.190B.170C.180D.160解析:甲乙先过河,甲返回,用时30+20=50分钟。
丙丁过河,乙返回,用时50+30=80分钟。
甲乙过河,用时30分钟。
最少要50+80+30=160分钟。
2.排队问题在这类问题中,通常有若干人排队做某事,要求合理安排顺序,使这几个人排队等候和完成事情的总时间最少。
【例题2】A、B、C、D四人同时去某单位和总经理洽谈业务,A谈完要18分钟,B谈完要12分钟,C谈完要25分钟,D谈完要6分钟。
如果使四人留在这个单位的时间总和最少,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分钟?A.91分钟B.108分钟C.111分钟D.121分钟解析:时间越短越靠前,因此谈话顺序为DBAC,停留时间为6×4+12×3+18×2+25=121分钟。
3.任务分配问题在分配任务时要做到人尽其用,因此让“相对效率”高的人去做他擅长的事才能确保整体效率是最高的。
这类问题有诸多变形,分配原则来自对该问题涉及的核心公式的分析。
【例题3】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统筹之最少装卸工问题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在公务员行测试卷数量关系的众多题型中,统筹类问题也是时有出现。
所谓统筹问题是指,利用数学方法使得效率最大化或者时间最优化的一类问题。
统筹问题在出题形式上具备两个特点:1、题型基本固定,历年考试中只出现过:空瓶换水问题、天平称重、排队取水、单次限人过桥、货物集中和最少装卸工问题。
2、出题方式比较单一,几乎每一种统筹类问题的题目语言表述都差不多,这样很容易分辨属于哪一种统筹类问题,而每一种统筹类问题都是有固定的解决方法的。
接下来,中公教育中公专家主要介绍其中一个统筹类问题:最少装卸工问题。
一般在考试中,此种题目都是这么出题的:例: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
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那么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则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多少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要求?一、公式如果有M辆车和N(N>M)个工厂,那么所需最少装卸工的总数=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M 个工厂所需装卸工人数之和。
【中公解析】上题按照公式,所需最少装卸工的总数=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3个工厂所需装卸工人数之和=10+9+7=26名。
二、原理每辆车安排的装卸工每个工厂需要的装卸工上表发现当每辆车的人数相同,并且每辆车拥有6个或者7个装卸工时,只需要6×3+1+3+4=26或者7×3+2+3=26名装卸工能保证各厂的装卸要求。
当只剩3个工厂里还有装卸工的时候,总装卸工人数达到了最低,此时的总人数包括三辆车上的人数以及剩余三个工厂留存的人数,最终的结果即是这五个数中,最大的三个之和。
小学六年级奥数第十四章统筹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六年级奥数第十四章统筹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六年级奥数第十四章统筹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章统筹问题知识要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进行合理、科学地安排,既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到精打细算,用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这就涉及这一章的知识“统筹问题”。
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统筹安排问题、排队问题、最短路线问题、场地设置问题、物资调运问题、最省运费问题等等,每类问题都有特定的解法。
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正是启发同学们学数学、用数学最好的思维锻炼题目。
例1 赵乡长下村召集甲、乙、丙、丁四个村的干部开会,这四个村子,每两个村子都是相距5千米(如下图),参加会议的人数甲村8人,乙村5人,丙村3人,丁村7人.试求赵乡长应在( )村子召集会议最为合理.甲村乙村丙村丁村8人 5人 3人 7人点拔要使所有参加会议的人所走路程的总和最小,首先,某村人数是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该村就是设置会场的最好地点,这称为“小往大靠”.其次,某村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可以把本村人移到邻近村庄,这称“支往干靠”。
解四村总人数的一半是(8+5+3+7)÷2=11.5(人),没有一个村庄的人数多于11。
5人,属于“支往干靠".甲村人数+乙村人数=8+5=13(人)丙村人数+丁村人数=3+7=10(人)因为10<13,所以“小往大靠”。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统筹问题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例1、某服装厂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件上衣或10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9件上衣或12条裤子;丙组每天能缝制7件上衣或11条裤子;丁组每天能缝制6件上衣或7条裤子。
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则7天内这四个组最多可以缝制衣服()【国家2006二类-42】【解析】我们根据题意可得出如下一表每天生产上衣每天生产裤子上衣:裤子甲8100.8乙9120.75丙7110.636丁670.857综合情况30400.75由上表我们发现,只有乙组的上衣和裤子比例与整体的上衣和裤子比例最接近(本题相等),这说明其它组都有偏科情况,若用其它组去生产其不擅长的品种,则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为了达到最大的生产能力,则应该让各组去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品种,然后让乙组去弥补由此而造成的偏差(左右救火),因为乙组无论是生产衣服还是裤子,对整体来讲,效果相同,所以应该让乙组去充当最后的救火队员角色。
上面甲、乙、丙、丁四组数据中,上衣与裤子的比值中甲和丁最大,为了缩小总的上衣与裤子的差值,又能生产出最多的裤子,甲和丁7天全部要生产上衣,丙中上衣和裤子的比值最小,所以让丙7天都做裤子,以达到裤子量的最大化,这样7天后,甲、丙、丁共完成上衣98件,裤子77件。
下面乙组如何分配就成了本题关键。
由上面分析可知,7天后,甲、丙、丁生产的上衣比裤子多21条,所以乙要多生产21条裤子,并使总和最大化。
可设乙用x天生产上衣,则9x+21=12(7-x),解得x=3,即乙用3天生产上衣27件,用4天生产裤子48件。
于是最多生产125套。
组别生产衣服生产裤子甲7天(7*8=56)0天(0*10=0)丙0天(7*0=0)7天(11*7=77)丁7天(7*6=42)0天(0*7=0)总和98件77件乙组3天(3*9=27)4天(4*12=48)总和98+27=12577+48=125所以答案应该是125套服装。
结构化面试:面试技巧之统筹协调【导读】本篇内容新疆事业单位()提供面试技巧《面试技巧之统筹协调》近几年,随着面试越来越成熟,统筹协调的题目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它的题目一般是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一天中或者一段时间中面临几件事情,这些事会在时间上或者人员安排上有冲突。
很多考生在答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感觉自己回答的不错,但实际的结果却差强人意。
如何在面试考场中,成功斩获这一难题,今天中公教育和大家分享几点小技巧。
第一,要做到公事优先,私事靠后。
遇到此类题目,我们仔细分析梳理一下题干,不难发现其实在这些冲突的事情中,有工作上的难题,也有生活的阻碍。
作为即将踏入公务员考场的你来说,应该要牢记此项原则:工作有关事项优先处理,生活相关私事稍后处理。
比如说:你9点需要开一个紧急会议,这时候女朋友给你打电话说生病了,需要你陪她去医院,这时候你要注意,自己先要开会,集中精力领会开会内容,同时可以请身边的好朋友陪女朋友先去医院,下班第一时间赶过去,并且给予加倍的关怀照顾。
这样的答案才是考官最想听的,大家在面试时始终要牢记这一点。
第二,要借助外力,做万全准备。
当我们同时遇到很多问题时,只凭借我们一己之力或者当下的工作时间是不能完成的。
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借助外力。
比如,可以寻求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或者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下班或者休假时间去解决。
有这么一道题目,你今天工作比较多,既要写材料,也要开会,还需要接待群众,但是领导也让你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同事,这时候你怎么办?我们认真梳理一下题目中包含的各类事项,你会发现这道题中,今天上班时间有很多工作任务,根本不能安排出时间去看老同事,所以白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手头的各项工作,中午午休时间准备好慰问老同事的物品,下班后第一时间去看望老同事,代表组织上的关心和问候。
相信经过以上两点的分享,大家对于统筹协调的题目就没有那么慌了,自己也能把考官最想听的答案展现给考官。
招警行测答题技巧:如何快速解决空瓶换水问题统筹问题是招警行测中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他们能发挥最大的效率的一类问题。
这类问题包含广泛,例如空瓶换水、货物集中、排队取水等等,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更加贴近生活,这一类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统筹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将事情安排的更合理,更快更好的办事。
招警考试网里归纳总结了各种行测解题技巧,能够为大家指明方法。
要更好的解决统筹问题,必须掌握每类题的题型特征,熟练解题方法。
今天我们来看统筹问题里的一类问题—空瓶换水。
空瓶换水问题会给出兑换规则,我们需要通过兑换规则找出公式,然后计算。
中公教育专家经过总结认为考法有两种:一种是已知规则及空瓶数,求最多能喝到的水数;另一种是已知规则及喝到的水数,求至少应买多少瓶水。
具体解法如下:例1:若12个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矿泉水,现有101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几瓶矿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答案:B。
【解析】根据兑换规则12空瓶=1瓶水=1空瓶+1份水,即11空瓶=1份水,101÷11=9……2,最多可以免费喝9瓶水。
选择B选项。
例2:若12个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5瓶矿泉水,现有101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几瓶矿泉水?A.72瓶B.73瓶C.74瓶D.75瓶答案A。
【解析】根据兑换规则12空瓶=5瓶水=5空瓶+5份水,即7空瓶=5份水,101÷7=14……3,余下的3个空瓶可兑换2瓶水,综上最多可以免费喝72瓶水。
选择A选项。
例3:六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213瓶汽水,其中一些是用喝后的空瓶换来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汽水?A.176瓶B.177瓶C.178瓶D.179瓶答案:C。
【解析】方法一:根据兑换规则6空瓶=1瓶水=1空瓶+1份水,即5空瓶=1份水,设他们至少买汽水X瓶,则,解得X=177.5,至少买178瓶,选择C 选项。
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组合专题(二)统筹规划一、高频类型:1、合理安排;2、最短路线;3、合理调运和布线★高频考题例一:(合理安排:①用时最短→别闲着;②等候最短→快的先上)(1)早晨,妈妈起来准备早饭.她烧开水需要 8 分钟,灌开水需要 1 分钟,擦桌子需要 5 分钟,下楼拿牛奶需要 6 分钟,煮牛奶需要 6 分钟.如果灶台上只有一个灶头,请问妈妈准备早饭最少需要多少分钟?(2)煎芝麻饼需要煎两面,煎第一面要 2 分钟,煎第二面时间只要 1 分钟就行了。
一口煎锅一次能放入 2 个芝麻饼,如果要煎 3 个芝麻饼,需要多少时间?(3)理发店里只有一位理发师,但同时来了三位顾客,理发师一次只能给一位顾客理发.由于顾客要求的发型不同,理发师给这三位顾客理发分别需要 12 、10 、16 分钟.合理安排他们理发的顺序,排队等候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是多少分钟?(4)有甲、乙两个水龙头,6 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水龙头注满 6 个人的水桶所需时间分别是 5 分钟、4 分钟、3 分钟、10 分钟、7 分钟、6 分钟.优化安排这 6 个人打水,使他们等候的总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例二:(最短路线问题)①单人复杂路线→擦线法②多人设点:投票法③物品搬运:小往大处靠,过半就设点(1)下图是一张道路示意图,每段路上的数字表示小杨走这段路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分).小杨从 A 到 B 最快要几分钟?(2)如图,在街道上有 A、B、C、D、E 五栋居民楼,每个楼里的居民一样多,为使五栋楼的居民到车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车站应设在哪一点处?(3)在一条公路上每隔 100 千米有一个仓库(如图),共有 5 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 10 吨货物,二号仓库有 20 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 40 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 1 千米需要 1 元运输费,那么最少要多少元运费?。
2020年公考面试备考:如何作答统筹排序题?一、什么是统筹排序题统筹排序题,一般在题干中出现五或六项在时间安排上或冲突或相继的待办事宜,考察考生能否体现良好的统筹执行能力,将若干事宜有序统筹、妥善处理。
此类题目多出现在国税的面试中。
二、解题基本原则此类题目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考生是否操作得当、处置妥善,能否体现出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统筹意识、协作意识和应急处置意识。
总体而言,答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轻重缓急、有序处理;2、公私兼顾、以公为先;3、科学统筹、同步协作。
三、真题演练今天之内,你有五件事情要做,身边只有助手小王可以配合你的工作。
请问你将如何安排各项事情?(1)其它部门转送了一份重要的审批材料,今日之内务必上报领导。
(2)领导安排撰写一份汇报材料,后天会议上用。
(3)上午有两场会议:一场非常重要,一场不太重要。
(4)下午四点有一场内部篮球联谊赛,你是球队的队长和主力。
(5)有位朋友明天出国,其它朋友相约今日聚会为他送行。
在这五件事情当中,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安排的话会按照时间的安排,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同时分析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上午有两场会议:一场非常重要,一场不太重要。
其它部门转送了一份重要的审批材料,今日之内务必上报领导。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时间上也比较紧急。
领导安排撰写一份汇报材料,后天会议上用,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但时间上相对宽松。
下午四点有一场内部篮球联谊赛,你是球队的队长和主力,这是一件非工作事宜,但有参加必要性。
有位朋友明天出国,其它朋友相约今日聚会为他送行,朋友聚会属于私事,与工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必须坚持工作为重的原则,当处理完当日所有工作后,方可奔赴朋友聚会。
因此,对于这道题我们的安排顺序如下:第一,上午有两场会议:一场非常重要,一场不太重要。
前一场会议既重要且紧急,应当有我亲自参加;另外一场会议虽紧急但并不重要,可以由小王代为参加。
2021选调生常考题型:统筹问题(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行测数量关系部分内容比较繁杂,涉及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对每个知识点涉及的方法技巧都能够熟练掌握,今天京佳教育荆老师就数量中统筹问题进行一个概括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统筹问题主要研究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安排才能做到时间最少,路线最近,费用醉省或者效果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统筹问题。
主要题型为一人做多事,多人做一事,多人做多事几种类型,通常我们利用作图法,列表法,推理法即可。
解决该类问题,需要注意:那些工作可以同时完成。
例1.a,b,c,d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
次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已知手电筒,过桥时一定要用手电筒。
四人过桥最快所需要时间如下:a需2分钟,b需3分钟,c需8分钟,d 需10分钟。
走得快的人要等走得慢的人,请我让你让所有的人都过桥最短要()分钟。
A 22 B21 C20 D19答案:B京佳解析:最短需要21分钟,具体做法是首先a,b鲜果,用时3分钟,a回来用时2分钟,然后c,d一起过,用时10分钟,b回来用时3分钟,最后b,a一起过去,用时3分,总共21分钟,故选B。
例2.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饼,煎一个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A.3分钟 B.4分钟 C.6分钟 D.5分钟答案:B京佳解析:这道题属于过河问题,煎3个饼如果一个一个煎共需要6分钟,如果先煎好2个饼,再煎第三个饼,则共需要4分钟。
但统筹安排一下还可以把时间缩短,先将来那个饼同事放入锅里一起煎,1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先将第一个取出,第二个翻个一面,再放入第三个。
又煎了1分钟,跌停个已煎好,可以取出来,把第三个翻个面,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1分钟就全熟了。
因此,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故选A。
例3.上午其中考试刚刚结束,小聪想,下午可要轻松一下,他准备做以下几件事情:玩游侠30分钟;听音乐20分钟;烧稀饭32分钟;整理卧室15分钟;打羽毛球30分钟。
2014国考数量关系备考知识之统筹问题运筹学是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够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
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场地设置、工作分配、排队、对策、实验最优等等,每类问题都有特定的解法。
True作为一门学科,要运用各种初等和高等的数学知识及方法,但是其中分析问题的某些朴素的思想方法,如高效率优先原则,调整比较思想、尝试探索的方法,都是我们容易能够掌握的。
这些恰恰也都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
True随着公务员(微博)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统筹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统筹问题主要考查的题型有以下几类,解决统筹问题要从整体把握,在使各部分的指标与整体的目标相协调的同时,总体效果达到最优。
下面考试大就以历年公考真题为例为大家介绍。
True典型真题解析True例1. A、B、C、D四人同时去某单位和总经理洽谈业务,A谈完要18分钟,B谈完要12分钟,C谈完要25分钟,D谈完要6分钟。
如果使四人留在这个单位的时间总和最少,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分钟?( True True)TrueA. 91分钟True True True True TrueB. 108分钟True True True True TrueC. 111分钟True True True TrueD. 121分钟True考试大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统筹问题。
若要使四个人留在单位时间总和最少,就必须让用时最短的人优先,依次类推,这样用时最短的D只需要6分钟,B需要12+6分钟,A需要18+12+6分钟,C需要25+18+12+6分钟。
这样四个人留在单位的总时间是121分钟。
答案选D。
True例2.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则最少需要运费( True True)。
通过一个例题我们具体看一下货物集中问题。
【例】一条公路上每隔10公里就有一个自然村,共有5个自然村,依次在一至五号这5个自然村收购粮食重量分别为10吨、15吨、20吨、25吨、30吨;现要选一自然村设立临时粮站来储存粮食,已知每吨粮食运费为0.5元/公里。
要让运输费用最少,则临时粮站应选在:A、五号B、四号C、三号D、二号【分析】在一二号中间画一个支点,会发现右边的总重量大于左边,所以相比之下应该往右边进行挪动,同理二号三号比较,应该往右边挪动,经过全部的梳理,发现最终只需要往四号挪动就行了。
故这个题目选择B项。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题再次来用一用这个方法。
【例】如图,一条公路上有4个仓库,仓库里分别放有20吨、30吨、50吨和10吨的货物。
每相邻的两个仓库的路程都是30千米。
现在要把这些货物都集中到一个仓库,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费是2元,那么运到哪个仓库所需运费最少?【解析】C。
根据支点法。
当支点放在①、②之间时,右边总重量大于左边总重量,往右边挪动;当支点放在②、③之间时,右边总重量大于左边总重量,往右边挪动;当支点放在③、④之间时,左边总重量大于右边总重量,往左边挪动。
因此,我们只需要运到③号仓库即可,答案选择C。
先看下面这道例题:例1.两筐苹果共130斤,如果将甲筐苹果的八分之一装乙筐,甲,乙两筐苹果的重量比是7:6,那么甲筐原来有苹果多少公斤?A.60B.70C.80D.90题目分析:所给信息;(1)甲和乙筐苹果共130斤。
(2)甲箩筐给1/8给乙之后,比例为7:6讲解常用方法——方程法讲解方法——整除法这里甲箩筐给了1/8给乙。
我们注意,这里给的苹果一定是整数个的。
意思甲的八分之一为整数。
则甲箩筐苹果数应该为8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选项。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整除法在解决这道题的过程是非常快的。
所以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大家看见分数,比例等等。
都可以往整数的角度思考。
如果能用做题速度一定会大大提高。
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近年来,各地的公考试题中“统筹问题”屡次出现。
统筹问题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所必需的。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在此特别选择了一些真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所谓“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重组、优化等手段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举个例子,让读者体会一下统筹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具体情况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要洗,茶叶也没有了。
怎么办?
办法一: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二:先做好准备工作,洗水壶、茶杯,拿茶叶,等一切就绪,再灌水烧水,然后等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等水开了之后,再洗茶杯、拿茶叶,然后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时间最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是第一种办法最优,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例:2011年4月24日联考题
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
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
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则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
凡注明‘来源:山东中公官网()’(山东公务员网,山东公务员招录网)的所有文字等资料,如转载,请写明来源!
A. 183.5
B. 208.5
C. 225
D. 230
答案及解析:B。
本题属于费用问题中的统筹优化。
通过比较发现,A超市的便签纸贵,胶棒便宜(4元3支),B超市的便签纸便宜(3元4本),胶棒贵。
所以购买方法是100本便签在B超市购买需75元(买75本,送25本),100支胶棒99支在A超市买需132元(买66支,送33支),还有1支在B 超市买需1.5元,故而总钱数为75+132+1.5=208.5元。
故选B。
例:2009年某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
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A. 26
B. 27
C. 28
D. 29
答案及解析:A。
本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来推理。
设三辆汽车分别为甲、乙、丙车;五个工厂分别为A、B、C、D、E厂,则最初状态甲、乙、丙三车上人数为0,五工厂分别有人7、9、4、10、6人。
我们在五个工厂都减少1名装卸工时,五工厂共减少5人,而每辆车上的人数各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减少2人。
当车上增加到4人,C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辆车上的人数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而五工厂共减少4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仍减少。
当车上增加到6人,C、E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车上的人数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
而五工厂共减少3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不变。
当车上增加到7人,A、C、E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辆车上的人数如果再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而五工厂共减少2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增加。
所以当车上的人数为6人(或7人)的时候,装卸工的总人数最少。
如果每个车上有6个人,A、B、C、D、E厂剩余人数分别为1、3、0、4、0,三辆车上共有18人,总共需装卸工26人。
如果每个车上有7个人,A、B、C、D、E厂剩余人数分别为0、2、0、3、0,三辆车上共有21人,总共也需装卸工26人。
例:2006年中央、国家录用公务员真题
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
现有珠子4880颗,丝线586条,搭扣200对,4个工人。
则8小时最多可以生产珠链。
A. 200条
B. 195条
C. 193条
D. 192条
答案及解析:D。
这是一道统筹题。
题干所给的数字、条件很多,做此类“多种原材料”类的统筹试题,首先可以假设所有的原材料都足够充分,让工人满负荷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所能产出的最小值即为所求。
根据题目条件,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6条珠链,则4个工人8小时可以生产:4×6×8=192条。
在四个备选项中,192是最小的数字,这告诉我们,原材料是足够的,但是4个工人在8小时内最多只能生产出珠链192条。
所以,正确选项是D。
(补充: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是最小的数字192,那就需要进一步考虑珠子、丝线、搭扣的数量是不是影响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