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细节判断题解题技巧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12.70 KB
- 文档页数:3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要点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考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常识方面的应用能力。
下面是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的要点。
1. 测验内容广泛:常识判断考试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历史常识、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独立题目:常识判断题一般是单独出题,不和其他题型混合出现。
每道题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判断问题,考生只需要判断对错即可。
3. 以常识为依据:常识判断题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常识、常见经验、专业知识等,而不需要依赖特定的专业知识。
对于一些常见常识和基本常识,考生需要加强学习和积累。
4. 考查答题技巧: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应注重理解题干,分析题意,判断对错。
对于有些题目,可以通过排除法、对比法等方法提高答题准确率。
5. 注意信息获取:常识判断题可能涉及多种信息来源,考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价值和真实性的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6. 多维度思考: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应考虑问题的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做到客观、合理、全面。
7. 举一反三: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可以通过类比、类推等思维方式,将已知的常识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从而加深对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是考察考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常识方面的应用能力,考生应加强对常见常识和基本常识的积累,注重信息获取和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作为公务员,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社会常识和文化素养,以便能够在工作中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
常识判断题目的出题方式多样,可能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社会政策、科技进步、历史事件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广泛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考题。
首先,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对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判断推理解题技巧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很多考生已经进入的复习阶段,那么国家公务员笔试这块的《行政能力测试》中又分了5大模块,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分析、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接下来就对《行政能力测试》当中的判断推理模块和大家分享一下。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的广大考生在语言阅读基础之上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简单的逻辑推理,因此备考的学生不用担心逻辑有多难,只要掌握技巧就能够快速并准确的答题。
判断推理中也是5大模块中题型分类最多的一个模块,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题型,其中逻辑判断中需要掌握的逻辑技巧比较多,我们来以2014年的国考题中的102题为例和大家讲解一下。
102.新学期开始,研究生院发现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
若该命题为真,则下列陈述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
Ⅰ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Ⅱ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Ⅲ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Ⅳ新生小明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A. Ⅰ、Ⅱ、Ⅲ、ⅣB. Ⅰ、Ⅲ、ⅣC. Ⅰ、Ⅱ、ⅢD. Ⅱ、Ⅲ、Ⅳ考生答题的第一步就是看清题干,无论是哪道题尤其要读懂设问当中所表达的意思。
这道题让考生找的是“不能确定真假”的陈述。
这道题考察的是真假推理和集合推理当中的逻辑关系,首先,考察了真假推理中的矛盾命题的真假性质,就是互为矛盾命题的两个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题干当中已经提到“研究生院发现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
”这个命题为真,那么,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一定为假,他的矛盾命题就是“所有的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为假,也就是题干中Ⅱ的命题能够确定一定为假。
分析到这里我们根据排除法就可以确定D为正确选项。
第二,考察了集合推理中推理规则,对于这道题我们已经做出答案,但在复习阶段做题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掌握,集合推理中的两个推理,第一个就是“所有S都是P →某个S是P →有的S是P ”,第二个是“所有S都不是P →某个S不是P →有的S不是P ”,这两个推理都是在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可以向下推也一定为真,而前一个命题为假那么后面的命题也就真假不一定了,所以题干当中我们确定Ⅱ的命题为假,Ⅲ和Ⅳ的命题就确定不了真假了。
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复习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判断推理模块的内容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可以做题,但想提高正确率、拿高分比较困难。
一部分考生死扣知识点讲解的书籍,一部分考生在大量的题海中试图找到些窍门,但这都不是正确复习的方法。
大家知道,判断推理模块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以及逻辑推理。
这四部分的难易程度、题目类型、思维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这四部分的内容应该怎么复习,实际上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图形推理,相信大家拿到题目后的做题方式就是想到什么验证什么,并没有系统的办法。
而图形推理部分的知识点和考点恰恰是比较多的。
因此建议大家先了解图形题的分类,如最基本分为规律推理和图形重构,其次规律推理所考的类型分为样式,位置,属性以及数量。
了解分类之后,找一些这部分的知识梳理图,越详细越好,了解掌握这部分所有的考点以及考题形式。
通过这些掌握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去做题,避免了盲目猜测所浪费的时间。
定义判断很多考生认为和阅读理解的题目并无差别,实际上定义判断也是包含严谨逻辑性推理的。
它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对于主题的紧密围绕,更体现在对于题干主谓宾以及其他修饰词的概念、内涵、范围等细节的限制。
因此这部分的应试可以首先掌握易错点,把容易出错的内容和方式都有所了解,然后直接做题,在大量题目中去巩固应用怎么避免易错点的出现。
类比推理部分应该是逻辑推理四大模块中最好掌握也最好入手的一类,但是部分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只是贮备。
类比推理的考试内容,无非是对词语关系之间的判定,这其中包括题干词语之间的横向关系题干、选项词语之间的纵向关系。
直接入手做题会显得盲目,因为词语之间的关系分类较多,分支较细,所以可以先从词语之间的关系入手,先了解关系,在做题。
对于词语关系的了解,只需要知道有哪些,这些关系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综合应用能力a类答题技巧综合应用能力A类答题技巧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种,是针对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试者而设立的。
这种考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希望对应试者有所帮助。
一、认真审题在考试中,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
应试者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把握题目的要求和重点,避免因为理解不清而导致答错题目。
二、注重细节在答题过程中,应注重细节。
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应注意文章中的细节,如人物的姓名、时间、地点等,这些细节可能会在后面的题目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计算题中,应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如小数点的位置、单位的转换等,这些细节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答案。
三、灵活运用知识在应对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时,应试者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应试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所学知识,结合题目中的情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在判断和决策的题目中,应试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结合题目中的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四、注意时间管理在考试中,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应试者需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应试者可以先回答易答题目,再回答难答题目,以充分利用时间。
五、多练习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是一种综合素质考试,需要应试者具备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应试者需要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做模拟题、历年真题等方式进行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是一种综合素质考试,需要应试者具备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认真审题、注重细节、灵活运用知识、注意时间管理和多练习等答题技巧,应试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
/thread-196705-1-1.html点击网址即可分享,由于资料太多,所以以连接的形式分享,大家勿怪!公务员考试入门,报考,技巧,经验,问题汇总为了使各位考公务员的朋友有更深的理解,我对考公务员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一、公务员考什么公务员考查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积累、一种方法,一种处理千头万绪的行政公务的能力,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知识沉淀以及一种化繁为简的答题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方式。
而公考的目标正是从专业不同、特长各异的报考者中选拔出最适合某一职位的人员。
二、公务员怎么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知识来源于积累,能力来源于知识的广度和厚度,它的培养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
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建议公考复习要从大三开始,做到早复习、早积累、早掌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技巧是助你成功的“东风”,但这些方法和技巧考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习得,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通过系统正规的辅导。
三、公考变脸现象目前,全国各地书店涌现出了各种冠以“国考或省考”、“文理科”、“应届生与社会在职人员”、“地方上的军转干或公检法司”、“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等“两分法”或“多分法”的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多达十几个版本。
令广大考生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
实际上这些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粗制滥造,如果考生不慎选用将会被严重误导,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大量金钱,而且还耽误了早日步入公务员行列的良好机会。
鉴于此,广大考生务必要理性看待公考,弄清“变脸”实质:1、变脸一:国考与省考“省考”来源于“国考”,因为“省考”是以“国考”的精神为指导,试题的命制与“国考”一脉相承。
“省考”略高或略低于“国考”,两者并非完全一致,但区别仅仅体现在题型结构、表现形式、难度、题量、题材和局部题型的称谓上。
常冠以“省考”称谓的“辅导班”和“辅导书”,无非就是“国考”辅导班和辅导书的变脸,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正可谓“换汤不换药”。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题指南我们都知道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较大,是我们在公考备考的过程中要重点学习与突破的题型,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众多题型中,片段阅读题占题量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题指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题指南一、判定题型片段阅读的题目类型是很多的,有主旨观点题,标题添加题,承接叙述题,细节判断题等等,也就是题目问:这段话的主旨观点是,给上述文段加标题等的文段,我们就要注意在做题过程中对有些词句要敏感了。
二、解题方法识别好题型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解题了,在阅读文段的时候要注意有些表达方式,有些词句要额外注意下,接着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地方要注意吧。
表达方式敏感:公考中常见的有议论、说明、记叙。
这些表达方式是作者写文章的时候最常用的表达方式,相应的公考中也最喜欢考察这三种方式。
表达方式不一样,出的题目侧重考察的重点也不同,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也不同。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是围绕某个论点展开的,那如果这个文段是议论性的文段的话,是不是应该重点关注论点呢说明文是为了说明某个对象和它的特征,那么遇到说明文就要重点关注这个文段说明的对象和它的特征,记叙文通常是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想通过这个故事传递给我们一些道理,所以遇到记叙文我们要注意其中暗含的道理。
但是光了解表达方式还不够,还需要注意文段中的一些特殊的词句,它们往往引导着文段的重点。
词句敏感:1.转折词2.因果词3.总结词4.条件句5.假设句6.感叹句。
作者在写作时,有的时候为了突出重点往往可能用这些词句,所以解题的时候也要重点关注这些词句。
接下来我们练习几道题目,掌握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吧!三、例题练习【例1】虚拟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观众无需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从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实现人机交互,因此不少人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16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规律,即: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一、试验:题中附加条件增多,直接解决困难时,用试验逐步寻找规律。
例、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方格中,每方格填1个,方格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 ) A6 B.9 C.11 D.23解析:第一方格内可填2或3或4,如第一填2,则第二方格可填1或3或4,若第二方格内填1,则后两方格只有一种方法;若第二方格填3或4,后两方格也只有一种填法。
一共有9种填法,故选B二、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其他元素排列好,然后再将不相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三、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四、消序例、4个男生和3个女生,高矮不相等,现在将他们排成一行,要求从左到右女生从矮到高排列,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先在7个位置中任取4个给男生,有种排法,余下的3个位置给女生,只有一种排法,故有种排法。
五、顺序固定用“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六、对应例、在100名选手之间进行单循环淘汰赛(即一场失败要退出比赛)最后产生一名冠军,要比几场?解析:要产生一名冠军,要淘汰冠军以外的所有选手,即要淘汰99名选手,要淘汰一名就要进行一场,故赛99场。
七、分排问题用直接法:把几个元素排成若干排的问题,可采用统一排成一排的排方法来处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解题技巧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行政职业力量测验”中,固定地有10道题目。
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讨论中心的专家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动身,从题型和考查内容上对类比推理的10道题做了具体分析。
详细到题型,到目前为止共消失过三种: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
其中二项式型由07年的10题削减到的2题,三项式和对称型分别由的3题和2题增加到的4题。
很明显其次、第三种题型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比重逐年增加,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因此应当引起我们重视从根本上突破类比推理的解题技巧。
详细到词项间的关系,词组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简洁的并列、对立、包含等关系,许多词组间的关系很难进行概括,对常识的考查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将类比推理和常识考查结合了起来,国考大纲中已经对常识部分进行了较大改革,因此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讨论中心的专家预报:将常识与类比推理相结合可能会作为今后类比推理题的一个进展方向。
一、二项式型峨眉山:四川A.黄山:安徽B.庐山:江苏C.五台山:山西D.泰山:山东【答案】C【解析】解答类比推理题目时,首选需要最大限度的查找词项间的规律关系。
详细到此题,题干中的峨眉山坐落于四川,属于物与物的对应关系。
由此,再看选项,黄山也是坐落在安徽,于是,很多考生在做题时由于时间紧急往往不再看剩余的选项直接选A。
事实上A、C、D均属于这种关系。
再认真分析题面部分可以发觉,峨眉山又属于我国的佛教名山,而只有C中的五台山符合这层意思。
即,要正确解答此题,选项必需同时符合题面的两层规律关系。
留意: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很多考生往往题目还没看完,或者仅考虑外表的、非本质的联系便匆忙作答,很简单误选,因此,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并透过现象发觉本质,避开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尽可能多地挖掘词项间的规律关系,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像的本质属性,进而从中选取最正确答案。
抛开词项间的规律关系看,此题考查的内容实际涉及到常识问题,假如考生了解这方面的学问,即使不分析词项间的规律关系,也能很快的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广阔考生需要留意平常学问的积累。
⾏测⾔语理解与表达备考:学会这⼀招,做细节题不再烦恼 任何⼀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点点滴滴的积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语理解与表达备考:学会这⼀招,做细节题不再烦恼”,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语理解与表达备考:学会这⼀招,做细节题不再烦恼 ⾏测试卷中有⼀类很“神奇”的题叫做细节题——它们整体难度不⼤,只要细⼼有余、时间充⾜,基本上都能做对。
可偏偏就是如此简单的它们,让多少公考⼩伙伴们“意乱神迷”!还记得每次做细节题时的那⼀声⻓叹——“唉,⼜要做细节题了,真浪费时间”吗?还在为每次做细节题不知道从何看起吗?别担⼼,且听⼩编给⼤家分析⼀⼆。
与主旨观点题等其他⽚段阅读不同,细节题最主要的是判断对错,重点在于分析选项,可以说是选项维度。
因此,了解选项设错类型或者说选项中易设错的敏感词,然后带着这些去对⽐原⽂,这样将⼤⼤降低我们的做题难度,缩短做题时间。
这⾥给⼤家总结了细节题中常⻅的⼋⼤选项设错类型,并且分别给出了相应的选项关注点、设错敏感词以及错项举例。
⼤家赶快⼀起来学习⼀下吧! ⼤家学会了吗?⽤⼀道题来⾃测⼀下吧! 世界茶叶⽣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产优质红茶,相对较⾼纬度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产优质绿茶。
国际茶价历年绿茶⾼于红茶。
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
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资源和较低的劳动⼒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相符的是: A.⺫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答案】C。
解析:A项属⽆中⽣有,⽂段没有提及国际市场上红茶供应的问题,也就更不确定是否供过于求了。
2024国考行测实心方阵速解技巧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备受关注的一场考试。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考生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实心方阵题目在行测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掌握实心方阵速解技巧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心方阵速解技巧,希望对大家备考行测有所帮助。
实心方阵是一种由黑白格子组成的方阵,要求根据给出的条件,填充方阵中的黑格子数目。
根据黑格子数目的不同,题目可以分为单黑格子、双黑格子、三黑格子等型式。
首先,要想迅速解题,要掌握实心方阵的基本性质。
实心方阵的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的黑白格子数目分别是相等的。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简单的排除法得到验证。
例如,如果一行中有两个黑格子,那么同一行的其他格子都应该是白格子,否则黑格子的数目就会超过限定的数量。
其次,对于单黑格子类型的题目,可以使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排除法的原则是通过借助已经给出的条件,将无关条件排除,从而找出真正的答案。
在排除法中,可以根据每行黑格子数目的平均值来排除一些无关选项。
例如,如果有四行三列,一共有12个格子,而给出的条件是“每行有三个格子是黑色的”,则每行黑格子个数的平均值是3、如果有一个选项是当前行黑格子个数超过了3个,则可以排除该选项。
对于双黑格子类型的题目,同样可以使用排除法加快解题的速度。
判断依据仍然是每行黑格子数目的平均值。
例如,如果有四行三列,一共有12个格子,而给出的条件是“每行有两个格子是黑色的”,则每行黑格子个数的平均值是2、如果有一个选项是当前行黑格子个数超过了2个,则可以排除该选项。
对于三黑格子类型的题目,同样可以运用排除法解题。
计算方法与前面的类型类似,不再赘述。
此外,对于三黑格子类型的题目,还可以利用重叠法来加快解题速度。
重叠法的原则是通过重叠的部分推导出一些限定条件。
例如,如果在方阵中有一个角上有一个黑格子,而给出的条件是“从这个角延伸出来的一条边上有两个黑格子”,则可以推导出从这个角的另外一条边上也有一个黑格子。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第一篇: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加强支持型题型解题技巧论证推理分为前提(假设)型、支持型、削弱型、因果型和解释型等,是国考和各地方考试的重中之重。
而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也是必考题型之一。
在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题型中,构成支持的方式有四种:连接性、可行性、一致性和实质性。
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中的可行性是指题面中由原因到结果的论述是可行的,或是题面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由此来支持结论。
因此,可行性分为因果可行和方法可行两种。
因果可行是指题面中是一段因果关系的论述,我们通过找到一个能说明题面因果关系正确的选项来构成支持。
所谓加强就是加强论点的正确性,方法主要有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
加强的效果从程度上也是加强论点大于加强论据大于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
也就是说从论点角度加强是最为有效的。
这一题型是公考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支持(加强)型论证推理的提问方式有如下几种:“最有力支持以上论述的是?”“以下结论如果正确,能最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如果以下哪项正确,上文所提出的论点将得到加强?”等等。
看到这类问法的论证推理,我们就应该知道这是支持(加强)型的。
下面通过几个真题来强化此类题型的学习。
【例题1】(2011·国家)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母亲在怀孕的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那么出生的婴儿在智力上可能较差。
他们认为,妇女怀孕后不久胚胎大脑便开始发育,因此怀孕前期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接触杀虫剂较多可能改变孕妇体内正在发育的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A.由于母亲接触杀虫剂较多,导致许多婴儿提前出生B.杀虫剂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它还会导致帕金森症、癌症和心理疾病等很多疾病C.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较多地接触杀虫剂会导致孕妇的甲状腺出现问题,而孕妇的甲状腺状况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D.研究人员对1500个孕妇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较多地接触杀虫剂的孕妇所生育的孩子在【答案】C【解析】题干中,论点是:母亲在怀孕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则会导致婴儿智力差;论据是:杀虫剂影响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
【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讲义)一、三视图1.(2014国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2014河北)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2018国考)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二、截面图1.(2013国考)一立方体如图所示从中挖掉一个圆锥体,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方体的截面:2.(2017联考)如图所示,立方体上叠加圆柱体再打通一个圆柱孔,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的截面?3.(2015国考)一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切掉了上半部分的3/4。
现在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4.(2017河南)左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三、立体拼合1.(2014国考)下图中的立体图形①是由立体图形②、③和④组合而成,下列哪一项能够填入问号处:2.(2015国考)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3.(2016国考)①、②、③、④为四个多面体零件,问A、B、C、D四个多面体零件中的哪一个与①、②、③、④中的任一个都不能组成长方体?【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笔记)【注意】之前很多学员问如何做截面图、三视图和立体拼合题,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合虽然考频不高,但一旦考查,往往是拉分题,所以“学霸养成课”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进行讲解,确保考试遇到就能得分。
一、三视图题型判定: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考查立体图形的三个观察角度:主视图(从正面看)俯视图(从头顶向下看)左视图(从左侧看)【注意】三视图:1.题型判定:此类题型通常出现分组分类题中,图1通常是立体图形,图2和图3通常是图1的三视图。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试题类型和解题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试题类型和解题技巧是考生们需要熟悉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试题类型,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类型选择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根据题干要求,从若干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这种题型相对简单,但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细心和辨析能力。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最基本的选择题类型,题干陈述一个问题,列出若干个选项供考生选择。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理解题干要求,并运用知识和逻辑推理来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2. 判断正误题判断正误题是要求考生判断一个陈述的真假。
一般以“对”和“错”作为选项,考生需根据题干的描述判断其是否正确。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根据常识和专业知识判断陈述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 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是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入最合适的词语或词组,使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整个文章的意思和推断词语的语义来填空。
解题技巧:-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干的要求和陈述的内容。
- 排除干扰项,筛选出符合逻辑和常识的选项。
- 注意文章上下文的衔接和语义逻辑的连贯性。
二、填空题类型填空题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填写合适的答案。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考生在给定的空白处填写一个词语、短语、数字等。
1. 单个填空题单个填空题是要求考生填写一个空白处的答案,具体要求根据题干而定。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和上下文的意思来填写答案。
2. 多个填空题多个填空题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文章的多个空白处填写合适的答案。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需要综合考虑每个空白处的要求和上下文的意思,确保填写的答案与整个文章的连贯性。
解题技巧:- 通读题目,了解填空的要求和上下文的意思。
- 根据题干和提示词,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
- 注意整个文章的连贯性和语句的通顺性。
三、论述题类型论述题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对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主讲教师:周洁授课时间:2018.07.05【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讲义)一、三视图1.(2014国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2014河北)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2018国考)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二、截面图1.(2013国考)一立方体如图所示从中挖掉一个圆锥体,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方体的截面:2.(2017联考)如图所示,立方体上叠加圆柱体再打通一个圆柱孔,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的截面?3.(2015国考)一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切掉了上半部分的3/4。
现在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4.(2017河南)左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三、立体拼合1.(2014国考)下图中的立体图形①是由立体图形②、③和④组合而成,下列哪一项能够填入问号处:2.(2015国考)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3.(2016国考)①、②、③、④为四个多面体零件,问A、B、C、D四个多面体零件中的哪一个与①、②、③、④中的任一个都不能组成长方体?【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笔记)【注意】之前很多学员问如何做截面图、三视图和立体拼合题,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合虽然考频不高,但一旦考查,往往是拉分题,所以“学霸养成课”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进行讲解,确保考试遇到就能得分。
一、三视图题型判定: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考查立体图形的三个观察角度:主视图(从正面看)俯视图(从头顶向下看)左视图(从左侧看)【注意】三视图:1.题型判定:此类题型通常出现分组分类题中,图1通常是立体图形,图2和图3通常是图1的三视图。
【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主讲教师:周洁授课时间:2018.07.05【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讲义)一、三视图1.(2014国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2014河北)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2018国考)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二、截面图1.(2013国考)一立方体如图所示从中挖掉一个圆锥体,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方体的截面:2.(2017联考)如图所示,立方体上叠加圆柱体再打通一个圆柱孔,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的截面?3.(2015国考)一正方体如下图所示切掉了上半部分的3/4。
现在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4.(2017河南)左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三、立体拼合1.(2014国考)下图中的立体图形①是由立体图形②、③和④组合而成,下列哪一项能够填入问号处:2.(2015国考)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3.(2016国考)①、②、③、④为四个多面体零件,问A、B、C、D四个多面体零件中的哪一个与①、②、③、④中的任一个都不能组成长方体?【判断】图形推理-截面图、三视图、立体拼合(笔记)【注意】之前很多学员问如何做截面图、三视图和立体拼合题,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合虽然考频不高,但一旦考查,往往是拉分题,所以“学霸养成课”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进行讲解,确保考试遇到就能得分。
一、三视图题型判定: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考查立体图形的三个观察角度:主视图(从正面看)俯视图(从头顶向下看)左视图(从左侧看)【注意】三视图:1.题型判定:此类题型通常出现分组分类题中,图1通常是立体图形,图2和图3通常是图1的三视图。
2011国家公务员行测:文氏图法巧解逻辑判断题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考查直言命题的题目,其中涉及多个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求通过分析推理来判断选项的真假或推断可能存在的情况,可以转化为概念间的关系来解题,这就需要用到文氏图法。
文氏图就是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它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文氏图法主要利用文氏图来求解结论的方法,所针对的主要是关于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基本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三段论推理等问题。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有五种即全同、全异、真包含、真包含于以及交叉关系,可表示如下: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逻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在做题时可以将命题转化为所涉及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如“所有A是B”即概念A包含于B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命题所表示的概念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如“有的A是B”,可能是交叉关系,也可能是包含关系,需要全面考虑。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例题:【例题1】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有两个人只负责客运业务,三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
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次座谈会的所有代表,则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答案】B。
解析:考查概念间的关系。
其中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广东人是全异关系,又知2个人只做客运业务,3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
因此最少的人数是2个北方人同时包含黑龙江人和做生意中的两人,共5人,最多的是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为8人。
这类题目可画文氏图帮助理解。
【例题2】搞阴谋诡计的人不被人信任,所以正直的人不搞阴谋诡计。
得出以上结论必需的前提条件是()。
A.正直的人被人信任B.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正直的人C.有的正直的人也搞阴谋诡计D.有的搞阴谋诡计的人也被人信任【答案】A。
国家公务员考试细节判断题解题技巧指导
一、题型概述
什么是细节判断题呢?考生可以通过题目的提问方式来进行辨
别。如果题目的提问方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即判断题目为细节判
断题。
二、解题攻略
(1)偷换概念
概念的偷换成为常见的错误选项,因此考生作答过程中就要严格
注意有关概念偷换的表述,如将“增加”偷换成相似的“增至”.考生在做细
节判断题时,一定要引起极大注意,对应原文重点分析选项有无概念的
偷换。
【例题】岐阜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久野寿也和岐阜市东海细胞研
究所所长田中卓二率领的研究小组使实验鼠患上大肠癌。在此后的 13
周内,研究人员向部分实验鼠投放 3 种浓度不同的水溶性镁。结果接受
7ppm(1ppm 为百万分之一)水溶性镁治疗的实验鼠体内癌细胞数量只有
未接受任何处置的对照组实验鼠的一半,而接受 175ppm 水溶性镁治疗
的实验鼠,癌细胞数量已降到对照组的四分之一。研究人员推测,癌细
胞分裂时染色体呈不均衡分布,正是这种基因的不稳定性帮助了癌细胞
增殖,而水溶性镁能减轻这种不稳定性,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试验中,接受较高浓度水溶性镁的实验鼠癌细胞最少
B.研究人员准备进行水溶性镁能控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C.因为水溶性镁比较稳定,所以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