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的教学发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5.04 KB
- 文档页数:2
贵阳市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8所普通高校20名体育学者和4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非体育专业体育课程田径内容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出现一定的“边缘化”,田径教师资源及场地器材资源存在浪费现象。
本文根据实际数据,及相关研究,剖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发展对策改革措施引言田径运动对人类有机体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系统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
因此,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田径也是我国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因此,在高校中开设田径课,将科学的田径运动方法传授给学生具有重要作用,田径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然而,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
田径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选课学生人数少,只能取消田径课程的开设,田径内容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流地位滑落至边缘。
1、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1.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8所高校进行问卷、访问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贵阳市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改革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1.2结果分析1.2.1贵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田径内容的“边缘化”现状分析体育课程田径内容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贵阳市8普通高校中,只有贵州师大、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三所院校的非体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中保留田径内容的教学,共36学时,安排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内容包括短跑、中长跑等。
其余的5所高校体育课程中均没有开设田径内容的教学,且未开设年限都在2年以上。
贵州师大属于综合性师范院校,由于其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与环境优势,所以非体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一直保留着田径内容。
Sport年月总第期2013362海南省普通高等院校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付英伟(三亚学院体育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摘 要:对海南省4所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发展状况调查发现,分析其现状、找出对策,以期为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发展科学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校;重视;田径运动队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3)03-070-02投稿日期:2013-02-13作者简介:付英伟(1962~),副教授。
研究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海南省普通高等院校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和对策。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2.1 海南省各高校田径队的调查分析2.1.1 对具有高校田径队的院校组建情况分析 海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运动队主要来自正常录取的有本地体育专长的学生和降分录取的省外的专业队或高级体校、重点或业余体校的运动员。
从2010年海南省第7届大中专学生田径运动会调查发现,有27%是特招入学的运动员,有56%是降分录取的运动员,有9.8%是正常录取的运动员,来自各级体校的运动员占72%,来自于内地的运动员占38%。
从调查数据来看,海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主要生源来自各级体校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成绩在业余队中只是中上水平。
由于海南省只有6所教学条件较好的本科院校,对国内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吸引力不大。
这也是我省高校田径运动水平较差的原因之一。
另有些运动员进入大学后,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使专业训练较少,成绩大幅度下降,也是导致我省的田径运动水平与内地的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原因之一。
2.1.2 对具有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现状分析 各高校田径运动队都是采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
本次赛会下达的竞赛规程较晚,导致了赛前训练的时间较短,一般训练时间为40天,只有各别院校进行全年训练。
贵阳市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董志来源:《科教创新》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8所普通高校20名体育学者和4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非体育专业体育课程田径内容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出现一定的“边缘化”,田径教师资源及场地器材资源存在浪费现象。
本文根据实际数据,及相关研究,剖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发展对策改革措施引言田径运动对人类有机体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系统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
因此,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田径也是我国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因此,在高校中开设田径课,将科学的田径运动方法传授给学生具有重要作用,田径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然而,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
田径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选课学生人数少,只能取消田径课程的开设,田径内容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主流地位滑落至边缘。
1、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1.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8所高校进行问卷、访问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贵阳市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改革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1.2结果分析1.2.1贵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田径内容的“边缘化”现状分析体育课程田径内容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贵阳市8普通高校中,只有贵州师大、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三所院校的非体育类专业体育课程中保留田径内容的教学,共36学时,安排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内容包括短跑、中长跑等。
其余的5所高校体育课程中均没有开设田径内容的教学,且未开设年限都在2年以上。
年月总第期20131076湖南省高校田径课教学的困惑及发展研究喻 毅(长沙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南 长沙 410077)摘 要:湖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而在湖南省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经过调查研究发展,湖南省的很多高校都严格按照田径教学大纲在执行,但是还有一部高校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田径教学明显滞后,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不够普及等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湖南省高校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湖南高校;田径教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10-063-03投稿日期:2013-09-24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编号:12C0032)。
作者简介:喻毅(1971~),副教授。
研究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及科研。
田径运动具有健身、教育、竞技的功能。
田径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把人类最古老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的部分内容,作为锻炼身体和进行教育的手段。
经常参加田径运动可以使青少年的基本活动技能不断提升,身体器官正常发育,提升青少年的全面素质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1 湖南省田径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田径运动项目在各学校体育教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从不同的大学、中学以及小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一般院校与体育院校中,田径运动项目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首先,以体育本科院校为例,20世纪80年代,田径课在必修课的比重为15.31%,而到20世纪90年代比重下降到11.23%。
此外,很多的学校已经将某些田径运动项目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
从前,大部分的田径运动项目都会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出现,除了一些极为危险和难度比较大的项目之外,并且在学校的教材中也有体现。
但是,目前的田径教学却不容乐观,大部分人的观点是:田径运动的开展有没有都无所谓。
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田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培养运动员的各项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田径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和培养专业运动员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高校田径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二、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跑步、跳远、投掷等一些基本项目的训练。
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资源匮乏高校田径教学需要大量的场地、器材和教练等资源支持,但是很多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学条件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
3. 教练队伍不足高校田径教学需要专业的教练来指导学生的训练,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田径教练,导致学生的训练质量参差不齐。
4. 学生体育素质欠佳一些学生上大学之前的体育素质就不是很好,加上高校田径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5. 缺乏竞技能力由于高校田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竞技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地参与到田径比赛中去。
三、解决对策高校田径教学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田径项目,也需要注重一些新兴的项目,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校应该加强对田径教练队伍的建设,提高教练的专业水平,引进高水平的教练来指导学生的训练,保障学生的训练质量。
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个性化的体育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竞技能力培养,开展一些校际田径比赛或者校内选拔赛,提高学生的比赛经验和竞技能力。
四、结语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提高高校田径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高校田径普修课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形式。
它是发展身体素质、完善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训练水平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1。
在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也出台了不少纲领性文件以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如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以及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都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田径课程是体育基础课程之一,它的发展也应与整个教育改革环境相接轨。
随之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纲要》对田径课程作了以下描述: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2。
《纲要》不仅强调田径运动具有竞技性,更强调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实用性,首次把其运动的实用性纳入课程体系中,《纲要》不仅对以前的田径类课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还把田径运动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更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从这些纲领性文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个性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多维的教育评价观等贯穿于文件的始终,文件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转向传授健身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体育思想,并强调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3。
我国田径运动科学研究发展历程与我国田径运动(主要指竞技性田径)发展之间呈很明显的相关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专家学者对田径教学训练、竞赛管理等理论体系的研究正逐步得以完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学科领域对田径运动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大。
其间不乏涌现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走向国际化、田径项目教学走向理性化提供了许多理论和实1常生: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22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20033张殿亮,余敬平,刘汉坤,陈广.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肇庆学院学报.2009(02)践依据4。
田径教学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摘要] 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田径能够为各项体育项目提供基础,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前后数据的变化,研究了田径教学对高校篮球、武术、足球、健美操的促进作用,旨在促进高校田径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田径教学高校体育教学研究1 前言田径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辅助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体质的提高和人民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部分高校学校没有开设田径课。
重新审视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形成客观的认识是促进高校田径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抽取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将抽取的6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其中对照组合实验组男生18人,女生12人。
实验前测试2组学生的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成绩,并对2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
然后将田径教学作为干扰变量进行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在此期间对照组学生开设篮球、足球、健美操和武术课程,而实验组学生开设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和武术课程。
实验结束后测试2组学生的篮球、足球、健美操和武术成绩。
成绩的测量均按照100分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实验前学生成绩比较3.1.1实验前学生成绩总体状况为了保证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成绩的可比性,实验前对2组学生的篮球、足球、健美操和武术成绩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的成绩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篮球成绩分别为71.00分和70.4分,足球成绩分别为73.20分和71.60分,健美操成绩分别为74.00分和78.20分,武术成绩分别为73.60分和74.80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成绩的标准差在3.48791-8.02410之间,其中对照组篮球、足球成绩好于实验组,实验组健美操和武术成绩好于对照组,通过2组的显著性检验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p值在0.091-0.587之间,表明2组学生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基础水平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中 国 林 业 教 育 第27卷 第1期 Fore str y Education in China 2009年1月 江西省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李金珠(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 要:该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西省15所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各高校田径课程开设不理想,田径整体运动水平下降。
作者针对田径课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江西省;高等学校;田径教学;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体育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全民健身运动在高校深入开展,“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在高校深入人心,大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
然而近几年,高校的田径运动却有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大部分高校试行了体育选项课,这对田径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田径课程呈现日趋走向低谷的形势。
如何提高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和田径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笔者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今后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上饶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井冈山大学、赣南医学院等15所普通高校的1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08份,回收率为92.3%,有效问卷1085份,有效率为9014%。
并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对上述15所高校的60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了江西省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高校田径教学现状根据调查,目前江西省93.3%的普通高校在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所测试项目大部分是田径项目。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合格率,各普通高校把田径项目作为基础课来设置,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围绕身体素质“达标”进行的。
第一作者简介:向宝国(1972-),男,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该文为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教学研究资助项目。
2004年9月 安徽体育科技 Sep .2004第25卷 第3期(总第103期) Jou rnal of A nhu i Spo rts Science V o l .25N o.3(To tal N o.103)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的教学发展研究A Research On the D evelopm en t of Track and F ield Sport Teach i ng i n Un iversities and Colleges向宝国 陈有忠 李 宏 罗伟伟 尹维增 岳保柱 毛 迪 黄晓俊X iang Baoguo Chen Youzhong L i Hong L uo W ei w ei Y in W eizeng Yue Baozhu M ao D i H uang X iao jun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P .E .,D epartm ent of A nhui A griculture U niversity ,H efei 230036)摘 要 田径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必修科目,现在已面临着严峻挑战。
田径运动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劳动,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对其它运动起着基础和促进作用。
通过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及与球类运动的比较,探讨田径运动如何应对当今形势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田径运动 教学发展Abstract A s compulso ry subject of P .E in co 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ck and field spo rt now is facing a se 2ri ous challenge .It w as o riginated from the w o rk of peop le’s life and p lays an i m po rtant ro le in peop le’s health building as w ell as the basis fo r o ther spo rts .T h 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 ent of comparisonbetw een ball gam es and track and field spo rts in co 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w riter tries to p robe that how track and field spo rt to ach ieve its self -perfecti on and self -developm ent .Key words co 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ck and field spo rts developm ent of teach ing i m p rovem ent1 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教学现状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中的一个大项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基础和促进的作用。
那么高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如何?田径教学情况怎样?笔者带着问题对普通高校的田径运动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和探讨。
1.1问卷调查安徽农业大学一、二年级学生1000人,有5%的学生经常从事田径运动,55%的人经常从事球类运动。
1.2现场询问和观察的方法极少数人参加田径运动且只限于跑步,大多数是应付体育课考试。
1.3文献资料法安徽农业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田径项目在总课时中占得比例,男生为31.2%,女生为32%,高于球类、武术、体操项目。
1.4田径运动与球类运动在学生中开展情况比较(见表1)表1 安徽农业大学课外活动调查表名称 赛 事田径全校田径运动会1次 1年篮球校级1次 2年篮协1次 1年班级1次 1年足球校级1次 1年迎新1次 1年班级1次 1年排球校级1次 2年2 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被冷落的内因和外因分析2.1田径运动是其它各项运动的基础,对其它项目运动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体育教学大纲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人对体育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都形成共识——田径运动是基础,对其它体育运动项目起着促进作用。
田径运动的一・411・些训练方法和动作规律都无形中迁移到其它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战术中。
在一定年龄阶段对运动员潜能地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并为他们以后从事其它的运动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田径运动对更高、更快、更远的追求,为其它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拓宽了思路,为竞赛注入了新的动力。
2.2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社会的需求2.2.1教师对田径教学的认识不够好的教学应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回味。
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没有结合实际去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将只流于形式。
教师要善于了解体育运动发展动向,以及学生运动需求,并帮助学生做出切合实际的运动选择。
课上给学生较大一点的运动量,使学生身体产生适应性,并引起学生身体机能状况较深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平时锻炼的习惯;课上应以增加运动量为主要任务,并适当讲解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使学生在课上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运用,真正做到好的技术是适合于每个人的原则。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田径运动对球类、武术、体操的影响作用。
2.2.2田径运动自身的特点与学生怕苦、怕累、兴趣性指导运动的心理特点阻碍着田径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田径运动对抗极少,动作多为周期性运动,比赛时多次重复同一动作,比赛激烈程度次于其它运动。
田径运动训练艰苦,成绩进步慢,训练年限长,疲劳来的快且深,使得田径运动难以在大学生中推广,加之运动竞赛少就更是雪上加霜。
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生活条件优越,不愿吃苦、受累,加之媒体利益驱动,大力刊载那些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和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
从而造成大学生盲目模仿那些运动项目,而没有意识到这些竞争激烈地运动竞赛背后潜藏着多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当然这也是一些教练员不愿公开的秘密。
只模仿时尚的运动项目而不去探讨它的激烈程度真正依赖于什么,是高校运动竞赛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动作形式组成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或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
走、跑、跳跃、投掷总括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基本形式。
当然这些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和组合。
田径教学如果紧抓这4种基本运动形式,大力挖掘其潜能和快速提高其运动成绩,将有利于提高其它运动项目竞赛的激烈程度。
2.2.3运动竞赛是造成球类运动比田径运动开展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球类运动是一种游戏运动,它的趣味性、比赛场面的精彩性、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球类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近几年赛事的增多,球类运动蒸蒸日上。
在安徽农业大学1000人调查中有近55%的人经常从事球类运动,而经常进行田径运动的人只有5%。
竞赛需要训练,训练为了比赛,竞赛多必然引起训练时间加长;所以,从事球类运动的无论是人数上还是时间上都比田径运动的多、长。
3 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教学发展田径运动具有极少身体对抗、竞争激烈、个人战术较强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对长时间静坐从事脑力劳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就其健身价值是较优于其它运动的。
田径运动投入少,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尤其是走、跑运动,动作简单、易学。
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引导,其社会价值是巨大的。
那么田径教学在普通高校如何进行呢?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努力:首先,大学生思想较成熟,社会责任感较强,所以田径教学时要注重理论教学。
田径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大学生来说应不同于初中阶段的教学。
不提倡纯技术的教学,应在全面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传授一些利用运动负荷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及一定负荷后身体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规律,即简单的运动训练知识。
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善身体机能,达到健身和娱乐的效果。
当学生能独立运用负荷改善身体机能时,学生将产生成就感,更加注意锻炼的效果。
这样体育教学也就达到目的——能被学生自觉运用。
其次,田径教学不同于田径比赛,其更大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更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过分强调专业运动员一样的技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不讲究技术也将失去田径教学的作用。
如何把学习技术同健身结合起来是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去做的。
学习技术与健身通过教学应该建立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上升的、长期的。
说它上升是因为技术提高,运动强度与量都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从而提高,同理,身体机能提高将提高技术水平。
说它长期是这种平衡不一定在教学期间,有可能在走上社会后没有教师的指导,在自我练习中获得的平衡。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目的是普及田径运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个体社会化。
那么普通高校田径比赛也应为这个目的服务,并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在项目上的设置是否能作一些大胆的变动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田径教学应该保持一种开放体系,随时与球类、体操、武术等其它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这将充分体现田径运动的基础作用。
体育比赛离不开运动员的良好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
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将充分体现身体素质的决定作用,这从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比较中便可得之。
如:乔丹出众的弹跳,罗那尔多惊人的起动速度使得比赛充满悬念、高潮迭起。
球类、体操、武术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良好的田径教学基础,反过来,田径教学需要球类、体操、武术灵活的形式和强烈的趣味性。
如何把球类、体操、武术与田径教学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还需要人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当然一堂好的田径教学远远不止这些,它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学生认真学习,还需要一些成熟的外界条件如:场地、器材、练习氛围等。
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
田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普及的程度,普及的越广则竞技水平越高。
4 参考文献1刘竞存,等.田径.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3鹿世金,等.体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511・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的教学发展研究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