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2015-09-01 14:25宣讲家网李义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

字号:

大家都很关注国际热点、大国关系,今天我就两个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一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总体评价,二是中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总体评价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题。冷战结束,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挑头打了四场局部战争:第一,老布什打了海湾战争;第二,克林顿打科索沃战争,生把南联盟给拆解了;第三,“9·11事件”发生,小布什又打了阿富汗战争,号称“反恐”,但是,把美国军队开到了阿富汗;第四,小布什打了伊拉克战争,生擒萨达姆,并将其处以绞刑,弄的伊拉克今天一片混乱,天天有炸弹,人肉炸弹、绑架事件、经济滑坡,人民生活不安定,搞得一团糟。除了这些战争以外,还有很多危机,包括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再是朝核危机、伊核危机,这都是大型的危机。另外,恐怖主义事件不断发生。再有,不久前发生的乌克兰事件,这个事还没有完,尤其是乌克兰东部还非常乱,乌克兰政府军和乌克兰地方的反政府武装仍时常有冲突,甚至有局部小型战争。由此,很多人质疑说,世界如此的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还是时代主题吗?还是世界潮流吗?

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题,并没有因为国际形势不断出现一些动荡而有所变化,其理由主要有三。第一,国际关系存在着总体和平局面。这是和世界大战相对立的一个状态。冷战结束,国际关系确实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但是,总的趋势还是朝向缓和、和平的方向在发展。虽然有些局部战争和冲突,但是在我们可以想象的较长时间内是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形成相互依存的结构性关系。“二战”以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

际关系中的作用、地位不断地抬升。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低迷,很多国家包括发达经济体陷入了低速或者负增长周期,有些国家还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但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仍然在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世界经济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各国间这种相互依存的结构性关系,使得打世界大战,甚至发动比较大型的局部战争的可能性都在降低。第三,发展仍然是多数国家的第一要务。没有哪个国家像过去法西斯德国以及当时的日本要不断冲破国际体系的制约,成为战争策源地,从战争中实现国家利益。发展仍然还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第一要务,这都是阻止战争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格局呈现单极化与多极化交织并存的复合格局。多极化就是世界有多个主要力量、多个中心角色。我们来看,美国是一极;我国在崛起,是一极;俄罗斯有前苏联的底儿,也是一极;欧盟是一极;日本虽然在经济上排位世界老三,政治和军事上也不行,但是在国际事务中还有其作用,算一极;原来我们强调第三世界是一极,现在第三世界内部也非常复杂,至少金砖五国这些新兴经济体崛起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加大。同时,国际格局还有单极化的一面。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原来两极化,即:美国、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位随之下跌,成为二流强国,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我国致力于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这也体现在我国的对外政策上。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我们不搞世界霸权,不称霸。美国搞单极至上,搞世界霸权,充当世界领导地位,我们不搞那一套。我们想和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国际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三)我国崛起的结构性变化必将带动国际格局的变化。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2014年IMF数据,我国在经济上已经是第一大经济体。IMF 数据是根据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推算的。我们国家不太采用IMF的标准,觉得这个不太符合我国客观实际,我们是按照贸易汇率来推算的,由此推算,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有这么三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跨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进入了10万亿美元俱乐部,就是美国和我国。第二,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世界第一,达到27%多一点,美国才15%多一点。IMF《2015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表明,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30%多一点;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第二的是印度,贡献率达15.5%;美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位居第三,达到14.4%;第三,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从2010

年至今,我国经济一直位居世界第二。因此说,我国的崛起是一个结构性变化,必将带动国际格局的变化。

(四)各国对于国际秩序的博弈。国际关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美国需要以其实力和价值观作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要制定一套对其有利的规则;欧盟有欧盟的想法;我国有我国的想法;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想法。可见,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方面,各国是有不同政策立场的。

我国的立场是,并不想推翻1945年以来二战结束所形成的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觉得,这个秩序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这个秩序里面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需要改革,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使国际秩序更加合理化,更多地体现发展中国家、中小国家的作用以及实现他们的利益。所以,我们主张多极化世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习近平主席从十八大以来提出一些新的外交理念以及推出一些新的外交政策,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背后有很多新型的外交理念。如果成功打造好这种区域合作模式,肯定会影响到国际秩序的缔造,进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中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就是构筑一个总体稳定、相对均衡、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我们讲大国关系,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了,处理好这两对关系,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到我国的影响力。毛泽东时代我们搞大三角战略,形成大三角关系,即:中、苏、美。那时候,我们很好地运筹了大三角战略,进而又发展了外交新局面。今天,我国仍然是在处理和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处理的好就会大幅度改善和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实力。

(一)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美国基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逻辑认为,如果我国崛起到一定地步,将会威胁到美国现有地位。国际关系从古希腊开始就存在“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说,当一个后起大国逐渐强大,强大到快要接近前面霸权国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必然通过打仗解决彼此的定位,包括后来发生的世界大战,均属于这个范畴。那么,以此来推,美国是霸权国,我国是崛起国,二者就必然要以战争方式来解决相互矛盾。然而,我国提出来的是一套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即:一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二要构建起不对抗、

不冲突,合作、互利、共盈的新型大国关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会善处与美国的关系,善处与前面霸权国的关系。

第一,中美关系存在一些矛盾。美中关系有着特殊性。这俩大国之间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又是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关系,或说是霸权国与崛起国的关系,再说白一点,是世界老大与世界老二的关系。再有,中美两国还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综合几方面来看,我国和美国相互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战略互信,还是战略互疑。我们来看,美国跟我国存在着战略互疑,也就是说我们干一件什么事,美国老觉得背后的战略意图可能会威胁到其核心利益,威胁到美国的地位,甚至威胁所谓的世界和平,“中国威胁论”也就是这么出来的。当然,我们对美国的战略意图,也是有怀疑的,特别是美国搞的“重返亚太战略”,奥巴马后来用了另外一个词叫“亚洲再平衡”。

其实,美国本来一直就在亚太,重返亚太是在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包括强化美日同盟。2015年美国、日本同盟强化,新的防卫指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包括在东海,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暗中甚至有时是明确地支持。还有强化美韩同盟、美澳同盟,美国在亚太地区、在西太平洋地区所有双边同盟,都在强化。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亚太进行了新的政治安排和军事部署,而且特别鼓动日本、菲律宾、越南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向我国挑战。美国在关岛加强了其军事部署。关岛离我国距离比较近,美国将其中程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都部署在关岛,我们当然要问一个为什么了。美国反过来对我们说,你现在东海有一些动作,要出太平洋第一岛链,在南海也有动作,在填海造陆,进行岛礁建设,还在东海搞东海航空识别区等。如果双方这种互疑因素太大,甚至进一步强化,那么中美关系就极为不稳定了。

第二,中美之间亦有着巨大共同利益。中美之间有一些共同利益,比如说经济关系、反恐合作、朝核问题、伊核问题、气候变化,在一些非传统安全方面非常需要加强中美两国的合作。另外,对于国际秩序,虽然美国与我国各有各的想法,但是,在维护现有国际秩序方面,双方还是有共识的,或说有共同利益。中美这种巨大的共同利益使得中美关系得以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第三,中美关系近期以来的一些新变化。我国跟欧盟的贸易额是4000多亿,跟日本的贸易额是3600多亿,跟韩国、东盟的贸易额差不多也都是2000亿、3000亿的样子,跟美国的贸易额是最大的,有5500多亿美元。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依存度非常大,两国相互投资量已经达到1200多亿美元。所以,尽管中

美之间有矛盾,但是,双方不至于走到撕破脸皮决战的地步。我们来看看,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其一,2014年年底,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中南海的瀛台会,一度使得中美关系止跌回升。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正式会谈之后,在中南海里俩人散步,那一天两国元首共待了9个小时,这在世界元首会晤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瀛台会气氛是不错的,而且还取得了重要成果,两国领导人还特别处理了双方比较敏感的军事关系,就如何管控两国最为敏感的军事关系,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两个备忘录,提高了双方军事透明度,以及避免海上遭遇时出现事故性碰撞并对其实施有效管控。因为战争有时候是由偶发因素造成的,“一战”就是奥匈帝国皇太子遇刺引发的。再有,在战略互信的基础上,做出了相互承诺和一些保障。另外,中美两国在环保和减排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减排这块都承担责任和义务,美国过去的态度是,你不减我也不减。但是,这次两国签了协议,为世界减排合作迈出了重要步伐。

瀛台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国从最高层对各自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再保证,相互释放疑虑,做出澄清。奥巴马总统对我国领导有澄清,虽然美国要加强在亚太的存在,但是中国的强大是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方面也对美国方面做出一些澄清,中国是在崛起,但是并没有挑战美国作为世界老大的意思,也没有要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意思。

其二,南海问题使中美关系又一度紧张。我国在南海同时进行了七个岛礁的建设,也就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这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确实上来了,技术水平也非常强,于是美国急了。越南20年以前就搞岛礁扩建,弄一块15平方千米的岛礁,弄了十几年,还没有弄完。南海问题原来是我国和越南、菲律宾这些东盟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有点转为我国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前不久,在新加坡开幕的香格里拉安全论坛对话会上,我们派去了副总参谋长,美国是国防部长去的,其他东盟国家也都是国防部长或者是军队上除了总统以外最高的负责人去的。这个对话会有一个特点,美国一上来调很高,很强硬,给我国施加压力,说实在不行,美国就要进入我国12海里,就是进入我们领海范围;我们的外交发言人和国防部发言人毫不含糊,强词回应,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绝不动摇。这是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开始,到了会议中间,形势就开始有点转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其国防部长卡特原来单独攻击我国,说我国扩建岛礁,要停下来,到后来话锋一转说,所有进行岛礁建设的国家都得停下来,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这些周边国家。其实,这时候,我国已建的差不

多了,停了也可以。美国从偏袒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转向一个好象比较公允的、对大家一视同仁似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问美国,并且带了三个上将去,这是破例的,原来我们军委副主席也去过,一般带两个上将就可以了,这是军方的一个高级代表团对美国的访问。其中,还有总政的副主任,我们原来对美国访问,一般总政不会参与。就是说,我们对中美关系非常重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化解或者压低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中的一些矛盾。我们就南海问题重申了我国的立场,重申了我国的底线,有些措词也是比较硬的。中美关系似乎就这个模样,一上来双方先都很横,然后开始说软话,可能还会很友好,进而表示中美两国、两军一些合作的意向。

其三,当下美国在一些事情上的态度有一些微妙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并不希望在此次访问之前把中美关系搞的太僵。习近平主席这次对美国的访问是国事访问。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美国有政事访问或者工作访问,但是最高水平的访问——国事访问还没有。因此说,这次访问很重要。中美之间有矛盾、有分歧,特别是在南海等问题上,但是一段较量之后,双方很有意识地管控这些分歧、压低矛盾,把中美关系拉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就是说,为了这次我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美国也要营造出一定的良好政治气氛和条件。

(二)中俄关系也是大国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中俄关系叫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叶利钦执政就建立起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后不断地充实、提升,后经普京、梅德韦杰夫这几任总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不断地加强,尤其是在普京主政之下,中俄关系有了实质性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军事、能源以及国际多边合作等领域的合作,都有了实质性加强。像“海上联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还有俄罗斯和我国2015年在地中海海域和太平洋地区举行联合海军演习,这都是带有很强的实战意味。尤其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中俄关系进一步加强。201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使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时下,俄罗斯和美国以及与欧盟的关系跌至自苏联解体23年以来的最低点。

第一,2014年5月普京访华,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俄进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中俄关系都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中俄政治互信增强、经济合作规模扩大,并且取得了突破,还有就是军事技术合作水平提升。具体来看:

一是政治互信增强。首先,中俄高层的政治互信加强了。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将首访第一站选在俄罗斯,还专程出席了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普京本来想把这次冬奥会搞得非常好,希冀由此提升其国家形象、国际威望。但是,乌克兰危机之后,普京遭到了美国和西方一些大国领导人的集体抵制。习近平主席力挺普京,专程前往,参加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对普京来讲,意义非凡。另外,一年以来,中俄高层互动频率非常之高,前所未有。我国有四位政治局常委、五位政治局委员、两位国务委员亲自参加了中俄定期合作交流,促成了双方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其次,俄罗斯领导层对中俄关系的重要性,尤其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有了高水平认知。过去,北约东扩挤压其地缘政治空间,乌克兰危机以后,对其进行集体制裁,施加压力。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单枪匹马面对30个发达国家的“群殴”,这时候俄罗斯倍感中俄关系的珍贵和重要。普京在俄罗斯最高政治讲坛俄联邦委员会就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讲话中,特意对我国领导人对俄罗斯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俄方对我国在捍卫重大利益上也表示支持,在背后力挺我国。

再次,俄罗斯民众对中俄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也是大幅度提升。过去,俄罗斯民间社会对我国印象、认知不太好,因为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商人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等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现在俄罗斯人确实认为我们是真心支持他们。

二是经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都扩大了,而且具有实质性突破。普京2014年5月访华时,签了48个协议。李克强总理10月访问俄罗斯,签了36个协议。10月,普京借着APEC会议跟习近平主席会谈,双方又签了17个协议。2014这一年,在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见证下,签了101项合作协议和商业合同。这在世界签约史上和外交谈判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些协议涉及到众多的合作项目,范围非常广,规模也特别大。

首先,能源合作。2014年5月普京访华,中石油和俄气公司签署了俄通过东线对华供应天然气的合同。过去,中俄也谈这个,谈的有点进展时,又卡在那儿了,主要是价格问题。这次,在中俄最高领导人的直接介入之下,结束了双方长达10年的马拉松谈判,达成了协议。根据这个合同,从2018年首批供气开始的每年50亿立方米增加到2031年的每年380亿立方米,合同为期30年,总价值是4000亿美元,这被称为世纪合同,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同。另外,

俄罗斯还将其远东地区最大油田万科尔油田10%的股份出售给中石油,而且允许我国公司勘探俄罗斯北极大陆架的油气。

其次,金融合作。西方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尤其对其进行金融制裁,促使俄罗斯转向亚洲,当然首先转向了我国。从2014年5月起,俄罗斯的公司在与中方签订的一些贸易合同中,增加了一项新条款,必要时可以通过人民币或者港币结算,俄罗斯金融市场对我国开放,这对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好处的。再有,中俄金融合作业推进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再次,军事技术合作。在目前国际局势下,俄罗斯表示放宽对华军售。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普京也来了,两国国防部长在开会的时候给军事合作定了调,就是联合制造武器装备,实现维护地区和全球和平的防御目标。俄罗斯考虑对华出售先进的第四代战机,就是苏35和S400的防空导弹系统。另一方面,面对目前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生产的核心东西没有问题,但是零部件原来是靠独联体内部分工来解决的,乌克兰本来承担它的一些重要武器包括航空、通信设备的零部件生产。现在,乌克兰跟俄罗斯关系不好了,给我国留下空间,我们的零部件生产是可以的,这次军事合作,由我方给俄罗斯提供零部件。

第二,中俄关系最近的一些动向。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会谈,非常重大的一个成果是双方在“一带一路”战略上进行了政策沟通,这个体现到后来中俄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里面。

“一带一路”的推行,对大国和对小国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小国是需要实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联通、金融合作,搞贸易;大国则不一样,他们首先会琢磨我们的战略意图。2014年我国刚提出“一带一路”,俄罗斯就琢磨这个事,尤其是“一带一路”那个带,经济带往西面走,首先得走到中亚,中亚历来是俄罗斯的后院,往那边发展,俄罗斯是比较有戒心的。所以,跟大国先要搞政策攻坚,把战略意图讲清楚,把目的说清楚,讲明我们是要搞经济合作,要打造一个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即:开放、包容、自主、自愿。我们不搞军事联盟,也不搞地缘政治的势力范围。本来先要搞政策沟通,但是2014年普京没有回应。到了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取得了重大成果,双方签了《联合声明》。

习近平主席提出来“一带一路”战略,很重要的就是搞“五通”。第一通就是政策沟通。这次《联合声明》明确,将“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进行对接合作,包括基础设施、道路,金融、贸易、能源。这次访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安全领域加强了实质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安全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两国都在面临自己的一些安全问题,这时候唯有在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双方力量才大,才有底气。再有,这次访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同意共用北斗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必须得是非常可靠的国家,得是盟友,才有可能共用。另外,中俄决定在地中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一个破例的行动,这说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了,尤其是在安全领域有大幅度的提升。

讲到这儿,我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些新型的国际战略和外交理念跟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当然也包括中俄关系,这是我们一个主要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处理大国关系的对外政策。

二是提出“亲、诚、惠、容”为价值取向的周边外交理念。十八大以后,我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前后,习近平主席就提出来“亲、诚、惠、容”的理念,这也是中国文化里面的精髓。

三是提出新义利观。义和利要辩证对待,有一个辩证的结合。不要为了利,丢失了义,要讲诚信、信誉、义气,兼顾互利共盈。

四是贯彻综合安全观。我国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还要通过新的《国家安全立法》,就是要贯彻综合安全观,我们倡导的是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各个领域都要结合安全。这也是一个新的提法。

五是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上,包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建议在内,已经有28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设想或者计划。在这28个设想里面,为什么唯有我国的这个设想这么受欢迎,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就是因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开放、包容、自主、自愿的特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以国际合作倡议的形式提出的,其跟马歇尔计划是不一样的,跟别的区域合作模式也不一样,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旨在经济上实现共赢、双赢,首先对沿线国家开放,敞开大门,各国根据自己的意愿、需要,选择参不参加,并且可以以多种形式参加。由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合作。而且“一带一路”打的是一套组合拳,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上讲的,

“一带一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举措,会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的提出,有亚投行、丝路基金作为实际支撑。当然,我们搞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也不是孤立的。如果我们仅仅搞了亚投行,没有“一带一路”,那也就是处于技术层面或者事务层面的一个事项。因为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才21个国家,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国,有了“一带一路”,就有了战略牵引,另外,“一带一路”提供了一套新的发展理念和合作理念,而且要打造一个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由此,使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上升到战略层次,干起来很有前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