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外文翻译

经济全球化外文翻译

经济全球化外文翻译
经济全球化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全球化与种族冲突:超越自由民族主义的区别原文来源:The Global Review of Ethnopolitics

Vol.3,No.2,January 2004,20-39

翻译正文:

本文首先针对当今的改变陈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全球化与冲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和具有挑战的时代,而我们正试图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找出我们的世界如果没有享受时间距离的特权的基本特征。我们环顾世界,我们看到不同的事物是怎么发展的,但这个'东西'是很难确定的就和在森林里的变色龙一样--是的,有些事情正在发生,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它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全球化一直在各个方面难以实现,它的定义几乎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的集合。同时差异性被认为是全球化的错误定义和'旧世界'的概念,如民族国家,民主和种族冲突之间的纽带。

在过去十多年中有相当多的学者提出了对未来的悲观看法;全球化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冲突,这往往会成为民族或宗教性质的事件。这些冲突不仅仅是大多数,而且也更猛烈,更具破坏性,因为它们将基于原始的背景和身份。由于国家或团体往往比经济或意识形态团体的忠诚度更强,所以谈判和妥协将更加难以实现。本论文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全球混乱”的理论,用萨多斯基的论据,并询问:全球混乱理论是否能正确预测全球范围内将增加各地的冲突的范围和强度?我们应该期待在一个反民主反自由运动浪潮之后,将会出现某种反对全球化的,可适用于各种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生存的呼吁吗?

如果是在欧洲区域而言,那么这些广泛性问题将会更易于管理。无论以哪种方式对全球化定义,都有一些出现在所有定义的一些核心要素:跨境关系的想法,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再加上货物,资金,人员和思想的流动性的增加。有同时为参与者和在结构水平上所作出的这种变化关系的类型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欧洲可以看作是这些过程的缩影,“全球化可能的缩影”(韦伯2001:4)。要在全球层面上观察到的过程,与发生在欧洲地面的事情之间有一些明显的联系:市场一体化,自由贸易,甚至超国家治理水平。如果这些现象都是活跃在欧洲层面上,那么这将成为一个很好的全球化的试验场,来试验有关某一政策或态度之后影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要求欧洲联盟(欧盟),类似于描述为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现象的一个区域项目,是如何影响欧洲的种族冲突?在欧盟是否能够被视为支持或反对民族主义和冲突的一个因素?

民族主义的存在使得充分利用欧洲更加引人注目。不仅使我们具有类似于在全球层面上的进步,比如市场自由化,技术进步,提高跨境个人联系人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的强大的本地背景,种族和宗教身份都非常突出,可以作为引爆改变区域平衡和稳定的导火线。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定义在地理方面比在政治方面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欧洲超越奥地利边境,包括了来自前共产主义阵营,俄罗斯甚至几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然而,这样大地域跨度的定义不应该欺骗读者。本研究本身限制在只有两个国家,马其顿和匈牙利,未来的研究旨在有一个更大的比较。

该理论框架是由索林根(1998年)根据区域订单两个原型提出的,得出了国际主义和其他中央集权的民族主义的结论。按照索林根的说法,这两者是相互排斥的,首先有利于和平,其次可能导致的冲突将使欧洲的情况受到考验。我认为,经济自由化和民主化,甚至民主的政策都可能与强烈的民族主义相悖,实际上,自由项目可以看作是民族主义追求的解决方法或成绩的不兼容。话虽如此,但是具体要解决的难题变成:欧盟如果作为一个地区秩序的影响者,在民族主义和种族冲突下,将会以何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研究?首先,在关于全球化的其他丰富的文献中,不与欧洲和民族主义'全球混乱“的主要理论相联系。全球化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与欧盟和民族冲突解决之间有关系,另一方面,没有在深度上进行调查。这些问题应该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很有意思的,帮助澄清全球化的定义和潜在影响,以及全球化可能对国际体系架构的

影响。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确定了欧盟对民族主义和种族冲突的影响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它提出的可能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案,似乎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紧张局面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从结构上看,本文首先介绍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主要概念和争论:全球化,区域化和区域的秩序,以及民族主义和种族冲突。关于这些概念,在知识呈现出的状态之后,我会用马其顿和匈牙利的案例来研究说明我的观点。我会建议研究其他一些相关的路径总结。

设置讨论的词条:全球化,区域化,民族主义和种族冲突

有在全球化被定义的方式中,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所有在这个大伞形分组现象中的多种方式。有关全球化的几个理论中,以经济,政治和文化来划分。在接下来的西蒙·赖克的观点看来,我们可以将全球化看成为以下四个不同的形式:历史,经济,社会和科技(莱克1998)。全球化的历史定义,目前是在DUREE观察到的事件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体验到的东西都不是新的,它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或几百年,它必将结束,就像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他这一类的定义中特别就与全球化开始时间问题的提出进行辩论。多数学者对冷战与全球化具有高动力的期末时期进行关联,虽然一些更有说服力的因素将其围绕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参见赫斯特和汤普森1996年)。

全球化最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优先在经济方面,因为他们是最容易辨别的。例如,普拉卡什和哈特将全球化定义为“一组导致经济活动变化的因素,跨越地域和最终商品以及服务市场的中间界限的一体化进程,以及跨境价值链在国际经济流量的显著增加”(普拉卡什和哈特1999:3)。作者大量限制了分析各自领域的因素,但是忽略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比如资本市场的放松管制和消费社会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第三,全球化由技术进步来定义。事实上,变革,而不是单纯的进步,是促使这个目标的支持者更愿意改进交流和技术,成为可能的“压缩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变化不是肤浅的;它是开展业务的感知方式彻底改动,并且与其他人具有普遍的相互作用。地理,空间和时间,以及属地都深刻地改变了其方式(斯科尔特2000)。有些爱好者预见到技术变革会带来一种新的全球文明,它基于开放和互联的社会,融合为主题的重新运行,但这个时候的动机受技术的影响(施瓦茨和1997年莱顿)。

最后,莱克(1998)对全球化的第四个定义描述为社会学,但它的一部分可能也对文化的范畴加以考虑,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是因为有转移或者可以根据市场(收敛)的影响或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权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文化的定义对于我们现在的成果来说是最相关的,对于建立全球化和民族冲突之间的联系来说也是。围绕新的全球现象的社会学和文化的辩论可能是最复杂的;在这一总的伞形聚集可以对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机构和中央对市场资本主义的扩张逻辑进行理顺,以及什么已经被标记为“全局混沌”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层面上找到共同点和分歧的问题。

收敛理论认为,商品和资本,在伴随着思想和价值观的传播日益一体化下,先前不同的系统会变得更加相似(奥河马1990,莱克1991)。为了对抗这样的说法,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观察到,在现实中有一个在全球化系统之前和在其影响下的工作方式变化不大的情况,也许一个用于区分国家和地方机构的演变发生在不同的方向,而不是在同一个意义上(赫斯特和汤普森,伯杰1996年和多尔1996年)。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各地的类似系统有相同的趋势,因为这正好与全球资本主义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扩张相适应,它们是在占主导地位的权力工具,特别是美国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的。吉尔描述的资本主义的紧张所造成的社会再生产关系是通过“新宪政”和异化,剥削和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商品化的“集约化“得以实现的(吉尔2000)。

农业产业化外文翻译文献

农业产业化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农业产业化:从农场到交易市场 Mark R. Edwards and Clifford. J. Shultz 摘要 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的满足客户以及市场要求的一系列的链条。这种变革需要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化和更准确的定义,传达一个致力于创造价值和可持续利用食物,纤维,可再生资源的更有活力,系统性,综合性和纪律性的系统。我们讨论的力量,推动这一转移到市场,提供了新的和更具有代表性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提供模型以说明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趋势,并阐明这些模型关键因素和影响。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概念模型,市场为中心,市场体系

1 绪论 农业产业化在1955年开始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当时约翰.戴维斯将它定义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场生产为中心,然后商品化。这个定义当时是最适当的,那是农业行动的重点是最大限度地生产食物和纤维。戴维斯和高德博格用新鲜的见解,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制造和分销农场用品:在该农场生产经营、储存、加工、分销所有的农产品的商品和物品所涉及的所有业务的总和。类似的定义也有其他的人提出,如唐尼和埃里克森:农业产业化,包括所有这些业务和管理活动由公司提供投入到农业部门,生产农产品,运输,金融,处理农产品的全部过程。 这些传统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农场或生产的单位所反映农业产业化的焦点,如农业交易中心已数十年之久。今天,一个就业散点图显示,虽然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提供的,少于百分之一的人直接参与农场生产。农业产业化已不再是以农场为中心。二十一世纪农业产业化包含了更广泛的一系列行动,主要是外围行动,包括以市场为导向的可持续利用食物,纤维,和可再生资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的【外文翻译】

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的外文翻译 中文部分: 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制度和资本帐户 作者:普拉萨德 国籍:美国 出处及类别: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关于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会议上提交的发表时间及页码:2007年10月19日,P7-13 中国的货币政策当然是最近以来最受瞩目的。维持固定汇率是否是部分重商主义者蓄意的战略以促进出口导向型增长,一直受到激烈的辩论。一方面,自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采取相对美元较为稳定的汇率。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有巨大的贬值诱惑时这项政策也仍然维持。另一方面,这十年期间汇率一直保持升值,而仅仅通过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随着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经常帐户盈余的不断膨胀,在2006年几乎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一直被视为严重低估货币的初步证据。 正如下文更加详细的讨论,(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汇率灵活性的缺失不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阻碍了银行业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无法把利率作为一个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意味着,信贷增长将由粗放和非以市场为导向的工具所控制,包括信贷增长的目标/上限以及“非审慎的行政措施”。 中国对汇率政策和资本帐户自由化的方式可能表明了一个愿望,即在贸易开放和资本流动时维护国内、外的稳定。而由此带来的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可能是作为由脆弱的银行体系造成的漏洞的保险。但有一点,当扭曲的政策需要维持时,这种方式会产生不平衡,潜在地强加了巨大的福利代价,自己也成为不稳定的根源。 首先,为什么汇率制度如此重要?毕竟,汇率只是一个相对的价格。此外,经济模型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最终取决于真正重要的---实际汇率,而非名义汇率。也就是说,如果名义汇率不跟随经济基本面的调整而调整,(则)相

人民币汇率的中国说法

20 2010 3 国际融 资 FOCUS 焦点话题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初,一度在此问题上表现强硬,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虽然美国财政部2009年10月15日发表报告明确承认,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但依然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近来,这个问题又尖锐起来,特别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月3日发表讲话,再次挑起汇率问题,他说,美国需要监控世界各国的外汇政策,以确保各国不会通过让本币贬值以获得不公平的优势。奥巴马说:“我们不得不通过国际协作加以解决的挑战之一,是汇率以及各国汇率如何协调的问题”。他说,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确保美国产品的价格不会被人为虚增,其他国家产品的价格不会被人为压低。这种局面会将美国置于巨大的竞争劣势。由于奥巴马总统的此番言论,一时间,关于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热点问题。 中国政府强调人民汇率的稳定性 在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焦点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出席与知名企业家对话会时,直面人民币汇率问题 。李克强在1月28日,面对在场企业家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提问时,说:“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是一贯的,也是负责任的。我们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李克强进一步说,国际金融危 机爆发以后,对各国包括对中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经济增幅出 现下滑,首先是从中国的沿海开始的,是因为出口急剧下降。李克强同时指出,正因为外需萎缩,出口急剧下降,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立足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尤其是刺激居民消费。到去年年末,中国全年出口下降了16%,但是全年中国进口额达到1万亿美元,只下降了11.2%。中国GDP增量达到3800亿美元,减缓了全球GDP降幅。这些数字是有很多含义的,它表明,中国的内需也在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走向复苏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中国内需的扩大,又是与中国经济金融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分不开的。李克强说,我们对去年经济的走势曾做过描述,它是中国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我们明确提出,要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努力,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回升向好。但是也要看到,这是在世界经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下实现的。所以我们还必须看到,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今年的目标和任务。 针对奥巴马总统在人民币汇率的强硬措辞,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希望美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经贸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坚持平等协商妥善处理,指责和施压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马朝旭说,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稳步实施有管理的浮 ● 说说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问题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挑起,他2月3日发表讲话时说,美国需要监控世界各国的外汇政策,以确保各国不会通过让本币贬值以获得不公平的优势。对此,中国政府、学界和民间纷纷发表看法 C hina talks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人民币汇率的中国说法 ■越石 综述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营销策略分析-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原文 Title: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Material source: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uthor:Zhao Yanhong, Ren Aihua Abstraet: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orld agriculture, it is also the main 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oper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 re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marketing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 It is related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business success. In this paper, product, place, promotion, three organizations, the fac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marketing innov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roposals. Keywords:Product;Channel Innovation;Promotion 1 Introduction Although China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but very few successful cases, reason, the product can not sell that influence their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actor.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sales channels and marketing method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olve urgent problems, we can say, marketing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concept, mainly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4P, from development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for products. Innovation in the channel, flexible use of marketing mix and so the organization seeking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marketing of innovative measures. 2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4C theory holds that companies should give top priority to the pursui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n the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the organization must first develop a customer satisfaction products. Marketing believes that demand for the

人民币汇率文献综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依次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研究的不同领域问题,对近几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介绍,大致的描述出近几年的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形势进行了大致的勾勒;然后本文介绍了人民币汇率所面对的问题和相关影响的分析,其中也包括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起来,而在之后,我国加入了WTO,随着每年贸易额稳定增长的同时,汇率也开始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成员,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变更都牵动着国际经济的神经。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运行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自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0元左右,并且外汇资产以美元计价。在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了重归“有管理的浮动”的改革,它对汇率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部分的改革,由盯住单一美元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 以上简单的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当前情况和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制度。而该制度下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在面对世界货币干扰波动的影响下也开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文就开始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对近几年人民币汇率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由此得出一些结论。 二、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自2002年开始,西方社会经济领域就一度的要求人民币升值,学术界都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币汇率是低估了的。而在2005年前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或是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或是基于国内经济压力,或是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的主要经济大国都将逐注意力转向了如何摆脱危机,而人民币则在这两年中稳稳的度过。 2010年之后,世界经济开始渐渐复苏,似乎也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他们又将注意力移向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稳定了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开始松动了,人民币又面临了新的一轮升值压力当中。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学术界的研究也是层层递进,深入探析。张永国(2011)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大致化成了四个方面: 1.中外利率差异情况,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地提高; 2.货币供应量状况,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过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促使人民币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币汇率。从此以后到现在,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不断变化的历程。如 一、改革开放前 1.第一阶段(1950~1952) 这个时期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所以人民币与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并不 是按照两国货币之间的黄金平价来折算的,而是用物价对比法为基础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它的依据是物价水平。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党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导致物价飞涨,仅仅从1949年1月18 日到1950年3月13日的13个月中,上海市场批发价格指数就上涨了21.43倍,同期人民 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共调整了49次,从80(旧币)贬值到42000(旧币),据此套算出人民 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1950年3月到1952年末,物价从上涨转向下跌,以及因为抗美援朝遭遇美国及其盟国一系列的物质封锁禁运,这时候政府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推动本国进口,所以把汇率调高到了26170(旧币)。 2.第二阶段(1953~1972) 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 要产品全都纳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万元旧人 民币兑换1元新人民币,从此直到1971年12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是 2.4618。1971年12月18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方价格全部贬值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1 2.2673。 3.第三阶段(1973~1978) 这个时期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物价上涨,西方国家普遍 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我国也开始频繁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且也参考西方国家货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以避免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其调整依据主要是,以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比重较大的货币品种进行加权平均。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973年的2.46逐步升值到1.50,反过来可以说,美元兑人民币贬 值了39.2%。而人民币兑另一种主要货币英镑的汇率则从1973年的5.91逐步升值到 3.44,换句话说,英镑兑人民币贬值了41.6%。仅仅197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总的趋势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972年的2.24逐步升值到1977年的1.755[容易看出,这个汇率比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要高得多,但当时好像也并“没有”发生任何不妥。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外贸进出口对象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更重要的是进出口收支平衡、没有外汇储备,所以汇率的作用被抹杀了。] 二、改革开放后

美国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美国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最新 (节选重点翻译) 英文 Managing uncertainty and expectations: The strategic response of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to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Julie Hogeland Abstract The 20th century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onfronted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with responding to an event they neither initiated nor drove. Agrarian-influenced cooperatives used two metaphors, “serfdom” and “cooperatives are like a family” to manage uncertainty and influence producer expectations by predicting industrialization's eventual outcome and cooperatives’ producer driven compensation. The serfdom metaphor alluded to industrialization's potential to either bypass family farmer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conomy according to agrarian ideology, or to transform them into the equivalent of piece-wage labor as contract growers. The “family” metaphor reflects how cooperatives personaliz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operative and farmer-member to position themselves as the exact opposite of serfdom. Hypotheses advanced by Roessl (2005) and Goel (2013) suggest that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businesses such as a resistance to change and operating according to a myth of unlimited choice and

转型经济体汇率传递过渡经济体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2020

外文文献翻译原文及译文 标题:转型经济体汇率传递过渡经济体外文翻译2020 文献出处:Nidhaleddine Ben Cheikh, Younes Ben Zaied.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ume 100, February 2020,1-16 译文字数:4000 多字

英文 Revisiting the pass-through of exchange rat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New evidence from new EU member states Nidhaleddine Cheikh,Younes Zaied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RPT) for a set of transition economies, namely for 10 new EU Member States (NMS), over the period 1996–2015. As the transition process has entailed a deep transformation in their economies and institutions, the extent of pass- through is expected to be regime-dependent on this changing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We propose to implement a nonlinear panel 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 (PSTR) approach, where transitional factors related to EU accession are captured properly from the data.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flation regime is the main macroeconomic driver of the extent of ERPT. When inflation levels exceed the threshold of 4.56%, i.e., within a high-inflation environment, the degree of pass-through is higher and reaches a full ERPT. However, with the shift towards a stable and low-inflation regime, i.e., when inflation levels are below a threshold of 4.56%, the extent of pass-through significantly declines in the NMS group. Our findings shed further light on how the credibility gained through the commitment to euro area membership is beneficial and would ensure better control of inflation.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李金玲 [内容提要]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多种因素,本文对传统汇率制度和市场汇率制度稍加以分析,引出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升值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人民币的升值战略思考来预测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文章强调分析汇率问题应该从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影响来评价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关键字:今昔对比经济政策未来发展 目录:引言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二、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制度选择 三、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战略思考 五、人民币未来汇率预测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的升值行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经济领域专家关乃至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学专家所高度关注。近来人民币汇率创下自汇率改革以来新高,1美元兑换人民币报7.7977元突破7.8元整数关口。当下,很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关注起理财问题,人民币汇率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首先来感受一下当今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中间价图:人民币元/1美元人民币元/1欧元人民币元/100日元 人民币元/1港元 人民币元/1英镑 从此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民币的价值确实是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美元、日元、港元来说就更为明显。就一个简单例子而言:原本一个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花,须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共计需要34万元左右。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本34万元的人民币费用而如今只需要3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解决了。于是,我们都惊喜的说“人民币更值钱了”!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传统汇率分析范式具有的一个特征是:强调某一项因素后而构建出理论模型,然后根据这种模式测算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最后围绕这种汇率水平来制订汇率政策。而实际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绝不能简单用模型来测算汇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实现了全天候的交易,外汇市场相对其他商品市场而言,是最接近完全市场模型的一种市场。一般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引起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大致有: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利率、中央银行干预和市场预期等差异,是由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分析对于深入认识汇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汇率价格表示方法

汇率价格表示方法 汇率: 外汇是可以互相买卖的。那么,既然是一种买卖,首先就有一个价格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外汇的汇率问题,汇率,就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者说是两种货币折算时的比例。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国际市场上,一美元可以买8斤大米,同时一人民币可以买1斤同样的大米,便可以说一美元等于8人民币,那么,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价格是如何表示的呢? 汇率价格表示方法——标价: 作为货币价格的汇率,要比普通商品的价格复杂一些,现在,国际上主要通行两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表示若干本国货币的方法。也就是说,就是将外国货币当作商品,而本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如一美元等于8.27元人民币,对于中国来说就是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该收取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也就是说,本国货币被当作商品,用外国货币的数额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充当了价值尺度。如1英镑等于1.6美元,对于英国来说,就是间接标价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不多,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可是外汇标价并非如此简单,我们在日常看外汇标价时,常常会

看到买入价与卖出价这两个名词,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事外汇买卖的银行在从事外汇交易时,因所处的立场不一样(有时是买方、有时是卖方),执行不同的外汇汇率,分为买入价和买出价。在直接标价法下,买入价在前,买出价在后。在间接标价法下,卖出价在前,买入价在后。(事实上,无论是直接标价还是间接标价,凡是高的一定是卖价,凡是低的一定是买价)例如,直接标价下,1美元等于8.17-8.37元人民币,8.17元是买入价,8.37元是卖出价。其含义是中国的银行买卖美元时,每买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币;每卖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币。每买卖1美元,赚取0.2元人民币价差。间接标价法下,1英镑等于1.50-1.70美元,1.50美元是买入价,1.70美元是卖出价。 货币价格变动—升值或贬值: 在股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话,“我的股票又升了”或“我的股票又跌了”。在汇市中也会听到这样一些话,“美元升值”或“美元贬值”,道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某一货币的升、贬值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美元对日元升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对日元贬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的日元减少。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

编号(学号): 文献综述 (2012届本科) 题目: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 4 月28 日 注:[封面的文献综述编号统一填写学号]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产业化”一经提出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是国家增税、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农业转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区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起步晚,农业基础薄弱,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加之地区间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农业产业化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为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性,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现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此问题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模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此后的中央文件也多次提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从政府高度重视,到各项促进措施可以看出,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工程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近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综合增长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历史跨越。但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迫切需要在体系上进一步创新,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最早是1993年在山东潍坊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类型的龙头组织的带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成一体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和“第二次飞跃”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经营形式的重大改革和创新,也是农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农业转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便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现将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和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1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界定的研究情况 第一种观点是:国外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美国哈佛大学的John M.Davis 和Roy A.Goldberg 出版的著作开创了农业产业化研究,但是, 当时他们提出的概念是Agribusiness, 我国翻译为农业综合企业, 简称农工综合体[1]。它是以

第三章外汇与汇率练习答案

第三章外汇与汇率练习 一、概念 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升水与贴水、套利、套汇、货币替代、铸币平价、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抛补套利(抵补套利) 二、思考题 1.现钞价低于现汇价的原因。 2.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法下,外汇汇率变动的含义是什么 3.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4.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5.试述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6.汇率变动对一国的对外贸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7.外汇与外币的区别是什么 8.试比较远期外汇和外汇期货交易。 9.什么是一价定律,它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10.请简述超调模型中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10.联系实际说明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判断并改错 值10%,反之则贬值10%。 ()11.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的买入价低于外汇的卖出价,而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 ()12.远期外汇的买卖价之差一般大于即期外汇的买卖价之差。

( 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18.外汇倾销是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一国政府利用汇率上涨与物价上涨的不一致,有意提高外币的行市,使其上涨的幅度快于并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以使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输出商品,削弱竞争对手,争夺销售市场。 ()19.利率平价说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紧密相联,资金流动无障碍。 ()20.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异,决定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异,并大致和利率差保持平衡。 四、单项选择题 1.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C、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无法确定 2.在汇率理论中,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是() A、购买力平价说 B、利率平价说 C、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D、国际收支说 3.英镑的年利率为10%,美元的年利率为4%,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符合利率平价,英镑应相对美元() A、升值6% B、贬值14% C、贬值% D、升值% 4.当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时,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 A、升水 B、贴水 C、平价 D、中间价 5.国际借贷说认为,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是() A、流动借贷 B、国际借贷 C、固定借贷 D、长期借贷 6.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外汇交易时,习惯上使用的标价法是() A、直接标价法 B、美元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一揽子货币标价法 7.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之间的差额被称为() A、升水 B、汇水 C、汇差 D、贴水 8.一般而言,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将会趋于() A、升值 B、贬值 C、不升不降 D、升降无常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种货币之间利率较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一般为(),而利率较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则为()

农业电子商务外文翻译文献

农业电子商务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农业产业化:从农场到交易市场 摘要 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的满足客户以及市场要求的一系列的链条。这种变革需要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化和更准确的定义,传达一个致力于创造价值和可持续利用食物,纤维,可再生资源的更有活力,系统性,综合性和纪律性的系统。我们讨论的力量,推动这一转移到市场,提供了新的和更具有代表性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提供模型以说明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趋势,并阐明这些模型关键因素和影响。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概念模型,市场为中心,市场体系

1 绪论 农业产业化在1955年开始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当时约翰.戴维斯将它定义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场生产为中心,然后商品化。这个定义当时是最适当的,那是农业行动的重点是最大限度地生产食物和纤维。戴维斯和高德博格用新鲜的见解,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制造和分销农场用品:在该农场生产经营、储存、加工、分销所有的农产品的商品和物品所涉及的所有业务的总和。类似的定义也有其他的人提出,如唐尼和埃里克森:农业产业化,包括所有这些业务和管理活动由公司提供投入到农业部门,生产农产品,运输,金融,处理农产品的全部过程。 这些传统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农场或生产的单位所反映农业产业化的焦点,如农业交易中心已数十年之久。今天,一个就业散点图显示,虽然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提供的,少于百分之一的人直接参与农场生产。农业产业化已不再是以农场为中心。二十一世纪农业产业化包含了更广泛的一系列行动,主要是外围行动,包括以市场为导向的可持续利用食物,纤维,和可再生资源。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汇率是特殊商品——两国货币之间的价格,汇率的变动不仅牵涉货币买卖,还牵涉到居民消费、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汇率不仅影响实体经济,还直接与虚拟经济相关。而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凸显。从1949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的人民币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在迈向市场化过程中备受世界的关注,尤其在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便成首要议题。并且我国政府面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对人民汇率制度提出了挑战。国际上的舆论以及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面对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的币值问题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一直要求我国政府提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人民币进行大幅度升值。近来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我国当前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逐渐加大,国际游资涌入的风险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变窄,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下降,又表现出重归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特征;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在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双顺差”情况下,各国政府及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加压力。考虑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目前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符合我国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给中国出口业直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有助于推动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改善与欧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缓解经济冲突,用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关于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利弊及其调整的思考

关于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利弊及其调整的思考 王健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时起时伏,2005年7月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有所缓解。然而,随着国际贸易顺差扩大(2005年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41亿美元和701亿美元),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升温,国际社会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目前,人民币不宜大幅度升值,而坚持现行的汇率,国际社会压力又比较大。本文在分析现行汇率政策的利弊之后,提出实行“提幅增频双向浮动”汇率政策的建议。从现行汇率政策转向“提幅增频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是汇率政策的适应性调整,既能较好地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又有利于不断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 一、现行汇率政策之利 自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汇率变动幅度很小。除2005年7月21日当天人民币升值2%,其后变动幅度都在1.5%以内。在人民币汇率浮动过程中,又以人民币升值居多,

可以称之为“近似联系汇率制度”,或称为“缓慢爬升的汇率制度”。现行的汇率政策适应了中国经济的特点,有利之处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适应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特点。在美国和欧盟纷纷加息的情况下,美元和欧元较坚挺,“近似联系汇率制度”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稳定、相对于欧元有小幅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和引进外资。 2、有利于以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现行汇率政策推动外需扩张,带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出口的外贸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二是资本项目顺差增加了投资需求,刺激了经济增长,投资的乘数效应放大了经济增长的效应。 3、有利于间接融资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已经从历史最高的12%左右下降到3%左右,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属间接融资模式。“近似联系汇率制度”适应了间接融资企业偏好汇率稳定、对汇率变化敏感而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特征。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下,多数中国企业经过艰苦的

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一般有两种表示方式

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一般有两种表示方式: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即以一定单位(如个、百、万、十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折算成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美元:106.61日元,少数国家的货币采用间接标价法,如英镑,欧元。例1欧元:1.32美元 上面两例中,美元在前者是间接标价法,在后面是直接标价法。 而采用间接标价法的一般都是强势货币。直接标价法的特点是:外币金额保持不变,其折合成本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对外币的价值变化而上下变动。间接标价法反之。 从事外汇买卖的银行在从事外汇交易时,因所处的立场不一样(有时是买方、有时是卖方),执行不同的外汇汇率,分为买入价和买出价。在直接标价法下,买入价在前,买出价在后。在间接标价法下,卖出价在前,买入价在后。(事实上,无论是直接标价还是间接标价,凡是高的一定是卖价,凡是低的一定是买价)例如,直接标价下,1美元等于8.17-8.37元人民币,8.17元是买入价,8.37元是卖出价。其含义是中国的银行买卖美元时,每买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币;每卖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币.每买卖1美元,赚取0.2元人民币价差。间接标价法下,1英镑等于1.50-1.70美元,1.50美元是买入价,1.70美元是卖出价。一般银行公布的汇率有现钞买入价、现汇买入价、卖出价和基准价这四种。 现钞买入价指银行买进外币现钞时(即企业或个人用人民币向银行购买外币现钞)采用的汇率; 现汇买入价指银行买进外币现汇时(即企业或个人用人民币向银行购买外币现汇)采用的汇率; 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外币时(即企业或个人将外币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采用的汇率; 基准价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一种中间价,其他商业银行可在基准价基础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制定自己的买入、卖出价,每个银行的点差不同,因此,同一时间,不同银行的买入、卖出价会有不同。 汇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还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即期汇率、远期汇率、电汇汇率、票汇汇率……

常用临床申报资料翻译中英文对照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 TIO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IND(INVESTIGA TIONAL NEW DRUG):临床研究申请(指申报阶段,相对于NDA而言);研究中的新药(指新药开发阶段,相对于新药而言,即临床前研究结束)NDA(NEW DRUG APPLICA TION):新药申请ANDA(ABBREVIA TED NEW DRUG APPLICA TION):简化新药申请EP诉(EXPORT APPLICA TION):出口药申请(申请出口不被批准在美国销售的药品)TREA TMENT IND:研究中的新药用于治疗ABBREVIA TED(NEW)DRUG:简化申请的新药DMF(DRUG MASTER FILE):药物主文件(持有者为谨慎起见而准备的保密资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人用药物在制备、加工、包装和贮存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生产过程或物品。只有在DMF持有者或授权代表以授权书的形式授权给FDA,FDA在审查IND、NDA、ANDA时才能参考其内容)HOLDER:DMF持有者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 TION):(美国)联邦法规PANEL:专家小组BA TCH PRODUCTION:批量生产;分批生产BA TCH PRODUCTION RECORDS:生产批号记录POST-OR PRE- MARKET SURVEILLANCE:销售前或销售后监督INformED CONSENT:知情同意(患者对治疗或受试者对医疗试验了解后表示同意接受治疗或试验)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 TIO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IND(INVESTIGA TIONAL NEW DRUG):临床研究申请(指申报阶段,相对于NDA而言);研究中的新药(指新药开发阶段,相对于新药而言,即临床前研究结束)NDA(NEW DRUG APPLICA TION):新药申请ANDA(ABBREVIA TED NEW DRUG APPLICA TION):简化新药申请EP诉(EXPORT APPLICA TION):出口药申请(申请出口不被批准在美国销售的药品)TREA TMENT IND:研究中的新药用于治疗ABBREVIA TED(NEW)DRUG:简化申请的新药DMF(DRUG MASTER FILE):药物主文件(持有者为谨慎起见而准备的保密资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人用药物在制备、加工、包装和贮存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生产过程或物品。只有在DMF持有者或授权代表以授权书的形式授权给FDA,FDA在审查IND、NDA、ANDA时才能参考其内容)HOLDER:DMF持有者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 TION):(美国)联邦法规PANEL:专家小组BA TCH PRODUCTION:批量生产;分批生产BA TCH PRODUCTION RECORDS:生产批号记录POST-OR PRE- MARKET SURVEILLANCE:销售前或销售后监督INformED CONSENT:知情同意(患者对治疗或受试者对医疗试验了解后表示同意接受治疗或试验) PREscriptION DRUG:处方药OTC DRUG(OVER—THE—COUNTER DRUG):非处方药U.S.PUBLIC HEALTH SERVICE:美国卫生福利部NIH(NA 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CLINICAL TRIAL:临床试验ANIMAL TRIAL:动物试验ACCELERA TED APPROV AL:加速批准STANDARD DRUG:标准药物INVESTIGA TOR:研究人员;调研人员 PREPARING AND SUBMITTING:起草和申报SUBMISSION:申报;递交BENIFIT(S):受益RISK(S):受害DRUG PRODUCT:药物产品DRUG SUBSTANCE:原料药ESTABLISHED NAME:确定的名称GENERIC NAME:非专利名称PROPRIETARY NAME:专有名称;INN(INTERNA 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国际非专有名称NARRA TIVE SUMMARY记叙体概要ADVERSE EFFECT:副作用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PROTOCOL:方案ARCHIV AL COPY:存档用副本REVIEW COPY:审查用副本OFFICIAL COMPENDIUM:法定药典(主要指USP、NF).USP(THE UNITED STA TES PHARMACOPEIA):美国药典(现已和NF合并一起出版)NF (NA TIONAL formULARY):(美国)国家药品集OFFICIAL=PHARMACOPEIAL= COMPENDIAL:药典的;法定的;官方的AGENCY:审理部门(指FDA)SPONSOR:主办者(指负责并着手临床研究者)IDENTITY:真伪;鉴别;特性STRENGTH: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