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梅乙宣传标语

艾梅乙宣传标语

艾梅乙宣传标语
艾梅乙宣传标语

艾梅乙宣传标语

篇一: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

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

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

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度,

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3、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觉规避风险

意识增强。

4、主动寻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和自愿咨询

与检测的人员逐渐增多。

五、存在的问题

1、预防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在全院还存

有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工作不力的情况。

2、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职业暴漏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

加强人员培训。

3、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

和检测率。

2013年6月26日

篇二:艾梅乙工作总结

篇一: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

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度,

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

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3、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觉规避风险意识增强。

4、主动寻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和自愿咨询

与检测的人员逐渐增多。

五、存在的问题

1、预防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在全院还存

有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工作不力的情况。

2、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职业暴漏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

加强人员培训。

3、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

和检测率。

2013年6月26日篇二:艾梅乙问题

乙肝

1. 传染病七项按以前,查2次。应

每月复查肝功,24周查hbv-dna,孕早期行肝脏超声,如孕前刚查完,则孕中期复查。

2. 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嘱时间与分娩时间不应相差太多,新生儿需查乙肝5项。乙肝免疫球蛋白第2针非常规。如有需要需前往地坛医院进行评估。艾滋病包括3部分

1. 产科干预: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需14周之前持续口服,产后如不母乳喂养,则可根据病毒载量决定是否继续口服,但一般此类病人产后需持续治疗,故持续口服。孕妇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随诊

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等于350个细胞/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

2. 2.母婴阻断,现hiv感染非剖宫产手术指证,如病毒载量达到检查测不出来水平,可经引道分娩,但分娩时应注意避免有损伤的操作如:侧切,胎吸,产前助产等。

3.推荐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新生儿预防性治疗:

一律治疗,6-12小时内治疗,新生儿从地坛医院领取。孕妇从朝阳妇幼领取。

新生儿随访:无论何种喂养方式出

生后尽早开始应用azt或nvp,4-6周梅毒

1. 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两个规范性治疗:1.孕早期(前3个月)

2.孕晚期(即孕28周)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

2. 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第2疗程需在孕晚期进行。

3. 首选苄星青霉素。

4. 新生儿随访

5. 新生儿娩出后,母亲与孩子都需查rpr滴度。

6. 预防性治疗包括a孕期未接受规

范性治疗的孕产妇所生的儿童(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治疗;分娩前1月才开始治疗);b 孕期孕妇治疗后rpr滴度不下降;c出生时rpr 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无临床表现的儿童。篇三:培训工作总结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小结

按照已申报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日程安排,我中心于2015年7月8日至10日在本中心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干预提高班”培训学习活动,共计24学时。我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及全市16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此

次培训,学员共计103人。此次培训由我中心医疗质控科主办,授课任务由中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妇产科组专家成员承担。培训内容有:1.艾梅乙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2.感染艾梅乙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及随访;3. 孕产妇感染艾梅乙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及诊断依据;4.艾梅乙母婴阻断及治疗方案;5.艾梅乙职业暴露的防护;6.艾梅乙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早期诊断送检的要求;7.艾梅乙的检测方法及生物安全;抗体检测前后咨询。

此次培训内容比较全面,规范,授课教师均是本中心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和妇女保健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并且从事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工作

多年,在授课中联系实际工作,列举具体事例进行生动教学和形象说明,采取授课、提问、讨论、会后测试等形式,注重教师与学员交流互动环节,便于强化学员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本次培训得到了中心领导及授课专家老师的大力支持。培训前授课专家组进行专门的项目立项讨论,查阅大量与培

训相关资料,精心备课,力求教案技术权威、标准规范,保证课件质量,以切实达到提高学员对孕产妇感染艾梅乙临床干预能力的培训目的。

这次培训我们在总结以往培训班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流程和培训计划,会前认真筹备,明

确职责分工,提前做1好有关工作安排,并利用网络在全市乡镇医疗卫生群内发出开班通知和培训日程安排,告知培训有关事项。

培训后对学员进行了测试,达90分以上30人;80分以上81人,其余均在70分以上,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提升了我们业务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图片3张附后:

凯里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015年7月12日2

篇三:艾梅乙培训计划

预防艾梅乙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计划

为惯彻落实我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艾滋病梅

毒乙肝母婴母婴传播工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

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良好氛围。当地卫生局和妇幼、计生等专业机构会将三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求医知识纳入到生殖健康

相关宣传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

艾梅乙控制方案

分局中心医院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 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 1、妇产科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孕妇,首先要索要“孕册”将孕期保健检查情况登记在“孕册”和门诊孕产妇保健登记上,并告知孕妇将本院检查的信息反馈到建册单位妇幼医生进行录入系统管理。发现梅毒阳性的孕产妇实施首诊负责,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依据“2015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提供规范治疗。 2、督导建孕册,发现未建“孕册”的孕妇指导其到居住地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建立孕册和化验艾梅乙。在登记本上建册和未建册信息应标识清楚。协助孕产妇预约建册时间,提高孕期早期建册率和孕期规范管理率。 3、确定妇产科为孕妇孕期梅毒诊疗科室,负责对基层转诊梅毒筛查阳性孕妇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本院其他科室发现梅毒阳性的孕妇应转妇科门诊统一管理。为首诊的孕妇提供一次梅毒筛查试验,确诊梅毒双阳性的孕妇进行专项登记管理和报卡(表4—Ⅰ)提供规范治疗。 4、对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梅毒检测,依据新生儿化验结果和母亲孕期治疗情况提供预防性或规范性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因

青霉素试敏阳性未提供治疗的,由知情护士填写试敏阳性报告单并双方签字,与“表4—Ⅱ”报表同时报妇幼保健所。 5、报卡要求,梅毒监测双阳性确诊的2日内妇产科填“表4—Ⅰ”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确诊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梅毒产妇分娩后2日内妇产科填写“表4—Ⅱ”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分娩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 6、疾控科每月对相关科室进行质控检查,避免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漏登、漏报、漏管,保障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规范诊疗服务率达90%以上。 疾控科 2015年9月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度, 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3、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觉规避风险

艾梅乙工作总结

篇一: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 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 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度, 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3、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觉规避风险意识增强。 4、主动寻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和自愿咨询 与检测的人员逐渐增多。 五、存在的问题 1、预防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在全院还存 有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工作不力的情况。 2、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职业暴漏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 加强人员培训。 3、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 和检测率。

艾梅乙课件

艾梅乙课件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通过妊娠和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 艾滋病是人类感染艾滋病毒所致,病毒对人体的侵害主要是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会性感染疾病的增加,目前艾滋病治疗仍是世界难题,其预防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新生儿的感染性预防。有关数据表明,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率为30%-45%。若对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通过实施孕期用药、安全助产、新生儿预防性用药及人工喂养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将使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率将至2-3%。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主要是宫内感染、生产感染、产后感染)。如果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生孩子时可采用剖宫产。孩子出生后,要人工喂养。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筷子和杯子;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购物、使用钞票;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若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可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医院和疾控中心做HIV抗体检测。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人类的皮肤粘膜、淋巴系统、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梅毒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也可无任何

症状,称为“隐性梅毒“。梅毒孕妇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造成胎儿死胎、流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和艾滋病不同的是,梅毒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如果孕妇在孕期及早发现梅毒,通过规范治疗、新生儿预防性用药及婴儿随访等措施可以降低梅毒对新生儿的危害,防止90%以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乙肝是人类感染乙肝病毒所致,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可通过母婴传播带给新生儿。据资料统计,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发生与感染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感染的年纪越小,其预后越差,发生慢性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因此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较多,若能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群中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慢性乙肝患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措施是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对乙肝病毒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是国家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为孕产期免费咨询、检测、治疗和随访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

【2018最新】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方案-范文模板 (2页)

【2018最新】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方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方案 课件 5 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方案 201X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xx区今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与联合国 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试点项目的全国 六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要求项目地区因地制宜建立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机制和服 务模式,为全国制订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和工作方案积累先 进经验。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提供孕前/孕产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及时、综合的干预 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希望通过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形成防治关口前移、生育全程防治措施的无缝衔接,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决定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在 全区范围内开展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宣传活动。 一、活动目的 提高广大育龄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防治意识,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 途径,消除儿童意外感染风险。 二、活动时间 201X年12月1日--12月7日。 三、活动形式 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民营医院结合日常工作及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及引导检测活动,如“三优”健康讲座、孕 妇课堂、责任医生入户宣传、社区/企业/广场宣传等等,普及艾梅乙母婴传播 阻断知识,及时介入备孕期/孕产期阻断时机,提高阻断效果,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途径。特别是在外来人员集中场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育龄人 群参与检测活动。 四、活动对象 以广大育龄群众为重点对象开展具体活动,兼顾青少年健康知识宣教普及。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 宣传活动,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为平台,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创新方式 方法,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强化宣传及参与互动,切实做好此次宣传活动。(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

艾梅乙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通过妊娠和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 艾滋病是人类感染艾滋病毒所致,病毒对人体的侵害主要是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会性感染疾病的增加,目前艾滋病治疗仍是世界难题,其预防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新生儿的感染性预防。有关数据表明,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率为30%-45%。若对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通过实施孕期用药、安全助产、新生儿预防性用药及人工喂养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将使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率将至2-3%。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主要是宫内感染、生产感染、产后感染)。如果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生孩子时可采用剖宫产。孩子出生后,要人工喂养。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筷子和杯子;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购物、使用钞票;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若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可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医院和疾控中心做HIV抗体检测。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人类的皮肤粘膜、淋巴系统、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梅毒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也可无

任何症状,称为“隐性梅毒“。梅毒孕妇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造成胎儿死胎、流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和艾滋病不同的是,梅毒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如果孕妇在孕期及早发现梅毒,通过规范治疗、新生儿预防性用药及婴儿随访等措施可以降低梅毒对新生儿的危害,防止90%以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乙肝是人类感染乙肝病毒所致,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可通过母婴传播带给新生儿。据资料统计,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发生与感染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感染的年纪越小,其预后越差,发生慢性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因此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较多,若能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群中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慢性乙肝患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措施是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对乙肝病毒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是国家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为孕产期免费咨询、检测、治疗和随访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 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 度,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 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策划方 案 20**年12月1日是第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xx区今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试点项目的全国六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要求项目地区因地制宜建立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为全国制订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和工作方案积累先进经验。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提供孕前/孕产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及时、综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希望通过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形成防治关口前移、生育全程防治措施的无缝衔接,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决定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宣传活动。 提高广大育龄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防治意识,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途径,消除儿童意外感染风险。 20**年12月1日--12月7日。 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民营医院结合日

常工作及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及引导检测活动,如“三优”健康讲座、孕妇堂、责任医生入户宣传、社区/企业/广场宣传等等,普及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知识,及时介入备孕期/孕产期阻断时机,提高阻断效果,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途径。特别是在外人员集中场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育龄人群参与检测活动。 以广大育龄群众为重点对象开展具体活动,兼顾青少年健康知识宣教普及。 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宣传活动,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为平台,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强化宣传及参与互动,切实做好此次宣传活动。 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将知识普及与政策宣传、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全力营造全方位无死角的宣教氛围,确保试点项目圆满完成。 及时反馈信息。请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将活动情况总结材料于12月10日前报xx区妇计中心宣教科。联系人:庄,联系电话:,邮箱:。

医院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计划

医院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计划 篇一:艾梅乙培训计划 预防艾梅乙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计划为惯彻落实我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艾滋病梅 毒乙肝母婴母婴传播工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 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良好氛围。当地卫生局和妇幼、计生等专业机构会将三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求医知识纳入到生殖健康 相关宣传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 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为服 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孕产妇、育龄妇女对服务的利用。针对育龄人群和孕产妇等重 点人群,广泛宣传三病的危害、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4、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检测率、干预率。 5、规范信息上报制度,完善信息资料上报,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阿城区妇幼保健院

2021.4.14篇二:艾乙梅培训计划艾滋病、乙肝、梅毒培训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提高我镇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很好地开展预防艾乙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在妇保院的指导下,我院将于2021年5月10日组织全镇卫生人员进行 为期一天的预防艾乙梅母婴传播项目相关知识的培训,因此根据我镇实际,特拟定本计划: 一、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相关人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人员的培训。 二、项目培训方式 用讲解的方式对卫生人员进行培训。 三、健康教育宣传 利用宣传资料,专栏、口语交流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使更多群众了解此项目,从而 使本项目能更好地开展。中坪镇卫生院 2021年5月9日篇三:县级艾梅乙培训小结孕产妇系统保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培训情况小结篇四:2021年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方案横岭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广西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人数逐年增多,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通过性途 径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的身体 健康。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广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切实降低广西艾滋

艾梅乙培训计划

预防艾梅乙母婴阻断传播工作计划 为惯彻落实我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母婴传播工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良好氛围。 当地卫生局和妇幼、计生等专业机构会将三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求医知识纳入到生殖健康相关宣传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孕产妇、育龄妇女对服务的利用。针对育龄人群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广泛宣传三病的危害、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4、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检测率、 干预率。 5、规范信息上报制度,完善信息资料上报,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 准确完整。 阿城区妇幼保健院 2014.4.14篇二:艾乙梅培训计划 艾滋病、乙肝、梅毒培训计划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提高我镇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很好地开展预防艾乙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在妇保院的指导下,我院将于2012年5月10日组织全镇卫生人员进行为期一天的预防艾乙梅母婴传播项目相关知识的培训,因此根据我镇实际,特拟定本计划: 一、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相关人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人员的培训。 二、项目培训方式 用讲解的方式对卫生人员进行培训。 三、健康教育宣传 利用宣传资料,专栏、口语交流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使更多群众了解此项目,从而使本项目能更好地开展。 中坪镇卫生院 2012年5月9日篇三:县级艾梅乙培训小结 孕产妇系统保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培训情况小结篇四:2011年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方案 横岭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目前,广西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人数逐年增多,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广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切实降低广西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发生率,提高母亲及婴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根据卫办妇社发〔2011〕19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和桂政办发〔2010〕168 号《广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实施方案》目标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主要活动要点 (一)建立适合广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和服务模式。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 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2013年上半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

毒和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3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县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乡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卫生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孕期接受咨询率为100%,在我院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全部接受了产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未发现患有艾滋病和梅毒阳性者,共有1名乙肝阳性孕妇。 2013年度上半年(2012年10月—2013年3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宣传咨询人数121人;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 1、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加大工作开展力 度,全院预防预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日益 完善。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渠道进一步规范、畅通。

2020年预防艾梅乙培训班后试卷 及答案

2020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 (班后测试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正确喂养方式为(B ) A、提倡母乳喂养 B、提倡人工喂养 C、避免混合喂养 D、杜绝人工喂养 2、关于梅毒阳性孕产妇的治疗下列哪个不正确(D ) A.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15d B.苄星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一次,肌注,共2-3次 C.青霉素替代方案 : 头孢曲松1g/d ,im/iv,10d D.红霉素500mg qid po,15d,早期梅毒连服10天 3、关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早期诊断的时间要求( D ) A.婴儿出生后4周及2个月时 B.婴儿出生后4周及3个月时 C.婴儿出生后6周及1个月时 D.婴儿出生后6周及3个月时 4、以下哪项不是HIV传播途径( C )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飞沫传播 D.母婴传播 5、关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用药过程中,CD4+细胞等相关检测多长时间进行1次( B ) A.1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6、关于先天梅毒,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D ) A.皮肤黏损害中找到梅毒螺旋体为确诊依据,婴儿梅毒螺旋体IgM阳性为确诊依据 B.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滴度大于母亲的4倍(2个稀释度),结合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可确诊 ;婴儿出生时无母亲的4倍,但随访中滴度转阳或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结合TPPA阳性可确诊 C.上述婴儿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试验仍阳性可回顾性确诊 D.以上均正确 7、几个月后儿童 HIV 仍然阳性,视为自身感染产生的抗体( A ) A.18个月 B.16个月 C.14个月 D.12个月

广州市增城区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知识技能总结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知识技能总结 为了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敢于措施,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母婴传播澡成胡儿童感染,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临床诊断相关的检测策略进行艾梅乙检测。 关于艾梅乙检测方法以及实验室的诊断: 艾滋病检测方法包括抗体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抗体筛查试验包括快速检测(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明胶颗粒凝聚试验(PA),补充试验包括抗体补充试验和核酸补充试验。首选艾滋病抗体筛查试验筛查检验结果有反应者,使用原有试剂和另一种筛查试剂进行复检,也可使用原有试剂双份进行复检,根据复检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补充试验,根据补充试验的结果判断感染状况,HIV筛查检测结果“无反应”,表示受检者没有感染HIV,可以发报告为“HIV抗体阴性”若HIV筛查检测结果“有反应”不能出具阳性报告,应报告为“HIV抗体待复查”必须进行复检试验,需再抽取标本与原标本一起送广州金域检验中心由其进行补充试验。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包括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常用的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试验(ELISA)免疫层析发-快速检测(RT)化学发

光免疫实验(CLIA),建议首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进行筛查,检测即可采用任意一类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梅毒筛查。筛查结果阳性反应者,需要另一类检测方法进行复查,确认是否梅毒感染。梅毒分类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感染在2年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晚期在2年以上,三期和晚期潜伏梅毒。分为先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标记免疫分析(胶体金)、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建议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根据需要可进行单一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或乙肝病毒感染血清血标志物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初次检测提供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报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确定乙肝病毒感染,继而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物相关检测,可在筛查是直接进行乙肝病毒感染学标志物检测。 凤凰城社区医院检验科 2016年1月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