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案例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案例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案例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案例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案例深圳市盐港中学陈顺祥

一、教学内容

《悦纳自己》(一)是广东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时主要讲两个内容:(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材体现“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的课程理念,本课是在同学们学完了第一课“我上中学了”,了解了中学的新变化,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认识新同学和融入新集体后,针对刚进入青春期,“自我”概念开始形成的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安排了这一教学内容,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客观、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下一课“感受青春” (认识青春期心理,在悦纳自己生理变化的同时,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是初一上册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分析

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有新鲜感,他们希望认识自己、他人和新的集体。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在小学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对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好奇心与认识欲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自己熟悉的角色的扮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与重要性,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特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消除部分同学身上的自卑心理,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认识和更好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增强自尊自信,使学生能健康的成长。

三、设计理念

(一)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设计本课时教学方案。

(二)教法设计:

本人在教学中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依托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艺术欣赏法——通过古诗《题林西壁》导入,既陶冶学生情操,又能切入主题,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2、活动法——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培养学生合作

学习的能力。

3、情景表演法——通过表演情景,鼓励学生通过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引导学生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4、集体讨论法——组织并指导学生对上述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出谋献策,解决实际问题,达到

思品回归生活的践行目的。

5、归纳法——最后,由师生共同参与归纳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依据不同知识点的教学需要,将上述方法灵活适宜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学法设计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学法:

1、情景法——把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情景。

2、问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情景表演,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3、迁移法——把课本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情景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探究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

力。

5、归纳法——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也对相关学法进行归纳。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3、能通过对自己自我形象的认识与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兴趣导入:欣赏古诗《题西林壁》切入主题,引出了学会认识自我的课题。

第二环节一一自主探究,获知明理:先通过名人事例和伊索寓言故事的展示,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为自己画个像”活动,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安排学生扮演情景剧,并由学生讨论,出谋献策,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思品回归生活的践行目的。

第三环节——师生归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通过课堂归纳环节,再次从理性角度认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掌握全面认识自己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缺点。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自我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同时由于学生刚上初中,面对新的人生转折,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认识和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因而容易形成自我过度膨胀的心理和因一时失败或困难而自卑、自践的心理,需要老师正确的加以引导。依此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突破难点的策略: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大多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所以,课堂教学以诗歌欣赏和寓言故事导入,营造轻松气氛,以活动和情景表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诚愉快的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 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对本课的设计,我始终贯彻新课程“在 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活 动为依托,采用情景扮演法等,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 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反映,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 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课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及教学反馈环节的学生作品来对学生学习情况 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来扮演他们熟悉的 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以小组为单 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向同学展现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他们 之间相互了解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同时还让他们交流、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践行的过程。

附录一:板书

一、认识自己,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

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 认识自己的内涵 3、 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认识自己的途径:自评,与他人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全面认识自己: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

附录二:诗歌《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环节

际,给小组里的每 一个同学都画画像 写写评语做一次真

己的评价做一个比 较,完成一个较清晰 的自我形象。

的教学效果,同时,继续发现问 题,为下一节课提供教学素材, 继续突破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