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

薛东娥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成功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典型,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封建意识、命运在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都体现了出来,但是因时代环境的不同,他们笔下农民的命运、人物关系、人生追求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赵树理;高晓声;农民形象;分析;比较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高晓声之所以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1]108,是因为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如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李有才、李顺大、陈奂生、刘兴大等人物形象已深烙于读者心中。然而因时代环境、学识修养、才情秉性等等的差异,赵树理、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一、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社会变革,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生活,展示了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他着力表现的是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的解放道路。他笔下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如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新的困扰与痛苦。还有年轻一代的农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他们都是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很自然地根植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着深厚的生活根据。以下以小二黑、李有才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

1.小二黑形象

小二黑是赵树理笔下的新一代农民,他年轻、积极、热情、聪明能干。他没有上过学,六岁时二诸葛教他识字,像那些算属相、卜六朲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喜得二诸葛常把他引到人前卖弄。到了十三岁时小二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于是再也不信他爹的鬼八卦。长大后在一次反“扫荡”时,小二黑打死了两个敌人,因而获得了特等射手的奖励。从中可以看出,小二黑不仅聪明能干,还不迷信。在爱情问题上,他坚决抵制父母的包办婚姻,坚持自由恋爱,在众多的仰慕者中,只对刘家峧伶俐乖巧的小芹姑娘情有独钟。面对父亲二诸葛一意孤行收养童养媳的行径,小二黑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小二黑敢于同信奉封建保守思想的老一

代进行反抗斗争。面对金旺、兴旺这样的反动势力,小二黑不像二诸葛那样懦弱、乞求,而是针锋相对地予以抗争,没有丝毫的妥协、畏怯和退缩,深信自己行得正、走得端,深信自己对婚姻的追求是合理合法的,因此他敢说:“送到哪里也不犯法!我不怕他!”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他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与小芹成为村里第一对好夫妻。

另一方面,小二黑又有点幼稚、冒失和自卑。在面对以金旺和兴旺为代表的恶霸势力的威逼利诱时,小二黑显得不够冷静,发起了火,还大叫,有点冒失和幼稚,二诸葛“不宜栽种”的迷信说法被拆穿后,大人和小伙伴们经常以“不宜栽种”之事与他开玩笑,他变得自卑起来,好几个月见了人都躲着走。

2.李有才形象

李有才是一位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但始终没有屈服的农民。他机智、幽默、富有正义感,对现实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在阎家山,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与地主阶级的斗争中,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心人物。他比年轻的小昌、小元更为冷静,思考问题更为成熟,比老一代农民老秦等更加坚定而有信心。而对暂时的胜利,他不会喜形于色,对暂时的失败也不会垂头丧气,他懂得明哲保身,懂得积蓄力量,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是阎家山的村民与地主进行斗争的主心骨、诸葛亮。在阎家山的穷苦人中,李有才是被当做一个“趣人”来看待的,他用快板给那些生活寂寞、没有娱乐手段的农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但“小字辈”喜欢他的快板、喜欢到他窑洞中聚会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快板的娱乐功能,更重要的是李有才用“快板”生动形象地唱出了贫苦农民欲说而又不敢说的心声,唱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怨气。

如讽刺阎家山模范村的: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

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再如讽刺挖苦恶霸地主阎恒元的:

村长阎恒元,一手遮住天,

年年要投票,嘴说是改选,

选来又选去,还是阎恒元。

不如弄块版,刻个大名片,

每逢该投票,大家按一按,

人人省得写,年年不用换,

用它百把年,保管用不烂。

还有讽刺变质了的陈小元:

陈小元,坏得快,当了主任要气派,

改了装,挽了戴,坐在庙上不下来,

不担水,不割柴,蹄子爪子不想抬,

锄个地,也派差,逼着邻居当奴才。

他的快板在轻松幽默的调子中,表现了对地主阶级的仇恨、轻蔑和反抗。在表面上,李有才似乎是个嘻嘻哈哈口无遮拦之人,但事实上,李有才是村中最有智慧,最冷静而又富有斗争策略的一个人。当听到地主阎恒元的爪牙、村长喜富被撤职的消息时,全村的“小字辈”们只有李有才一个人想到了:“光撤了村里的差,放在村里还是个大害,什么时候毁了他才算干净,可不知道县里还办他不办?”在政权的选举中,他能对小明、小保、小元三个人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结合阎家山的情况,提出了最有可能获胜的人选。老谋深算的阎恒元及其走狗们收买了小元,收买了马鸣凤,甚至将党派来的工作人员也摆弄得服服帖帖,但是李有才却是他们心中的一个“块垒”,所以他们找机会将他撵出阎家村,撵走了老槐树底下第一个能人,也撵走了群众中的诸葛亮。李有才走后的阎家村陷入了“黑暗”之中。李有才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懂得看准反抗的时机,不会去做无谓的牺牲,能够将强烈的反抗要求与客观的环境结合起来。他是一个用“快板”这个文艺武器与地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与斗争的农民。

另一方面,李有才身上没有表现出勇敢的个性,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的财产被剥削时,没有正面反抗;被阎恒元一伙的地主阶级撵出阎家村时,他也没有正面反抗,忍受他们的压迫,把所有的怨气用“快板”的形式抒写出来,在个性上表现得不够勇敢!

二、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

高晓声站在历史的高度,把农民的遭遇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以自己的作品推进中国新文学的深化。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来农民的生活,潜入到经济、历史、民族性格心理的深层,揭示出农民辛酸命运的深刻根源,形象地展示了“左”倾错误给人民、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灾难。他笔下的农民既有着质朴、善良、勤劳、坚韧等美好的一面,也有着奴性和惰性等民族性格的弱点。以下以李顺大、陈奂生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

1.李顺大形象

李顺大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勤俭、朴实、善良,尽管历经苦难,但“脊梁骨仍然是挺着的”。他大半生的事业、三十年的奋斗目标只是造三间屋,立志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相信在解放后的日子里,自己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为了造屋,他勤俭生活,挑糖担换废品,捡有用的废品来填补家里的生活需要,无用的则拿去卖钱。而换废品的糖是李顺大自己用便宜的成本加工制成的,从中可以看出李顺大是一个懂得经商、有智慧的农民。

另一方面,李顺大对于“新社会”的热爱蕴含了盲目、愚昧和顺从,具有逆

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屈从和奴性。当公车书记动员他把造屋材料贡献出来建铁炉、做推土车、盖生产队的猪圈时,他明明不舍,最后还是听从书记的话,把一家人辛苦攒下来的材料献出来,当自己的木料变成随地丢弃的推土车、砖头变成倒坍的炼铁炉时,他伤心地睁着泪眼,迎风欷歔,可他还是接受了领导让他理解党的困难、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分担一些损失的教育。李顺大不懂得抵制不合理的要求,不会争取,更不会反抗,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人公地位,只是一个“跟跟派”,心灵深处隐藏着盲目崇拜的因素。解放后的“新社会”,李顺大不是去争取社会主义,而是等社会主义,这种“等待”里所表现出来的是农民性格中根深蒂固的惰性。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变修的恐惧,对亲家公新房被拆的嘲谑态度,都体现着小生产者狭隘和卑微的心理。

2.陈奂生形象

陈奂生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干起活来像青鱼一样,向前直穿,连碰破头都不管。他既尽孝道,又善解人意,老婆嫁过来时没带口粮,而且生过脑炎,不大灵活,也不大能劳动,他对此都能想得通。他心地光明,从不偷偷摸摸,还自尊自爱,不拖累集体,也不过多地麻烦相邻。

另一方面,因为陈奂生长期处于受人驱使的地位,使他形成了目光短浅、愚昧软弱、自轻自贱、易于满足、善于自我安慰的心理。这也使他思想中带有一些阿Q特征,正如他的名言“只要不是欺他一个人的事,就不算是欺他”,性格中那种自欺、自我安慰的因素在更高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向自我陶醉、自我麻醉演进。陈奂生在付出五元房钱之前,是那么自卑,他发现自己住在那么好的房间里,受到父母官的关怀,心里暖洋洋,眼里热辣辣,生怕弄脏了被子、地板,连沙发也不敢坐。而在付出了五元钱之后,他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肆无忌惮地享受,甚至是“糟蹋”起房中的设施来,再也不怕踩脏房间。显示出了陈奂生那愚昧、狭隘等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小生产者的心理,五元钱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了说话的资本,在人前终于能够显摆了,也“神气”了许多。

三、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

1.相同点

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是“农民化了的作家”,他们根植于农村,熟悉农村生活,热爱农民。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为农民画像、为农民代言是赵树理、高晓声共同的创作心理。他们都是根据现实中发现并感受到的生活来创作,而不先入为主地根据观念来创作,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解放后农民的生活、命运,共同揭示了中国农民的灵魂!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都闪耀着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如老实、

纯朴、勤劳、节俭、善良等等农民的优良品性。《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他纯朴、善良,虽然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但仍靠自己的劳动以给别人放牛为生。他很聪明,是老槐树下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思考分析,不停地创作新的板话,给老槐树下的农民娱乐,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抗着封建地主阶级。还有老实厚道的二诸葛,心地善良的铁锁等。高晓声笔下的农民也不缺乏这样的特点,如《水东流》中的这个情节:放下饭碗,家里人一个个往外跑。去干什么?又是看电影,一个月三、五次了,不要钱白看,大队包场。“又不做蒲包了吗?”他十分不满地斥责了。“你不去看吗?”儿子、女儿反而颠倒过来问他,好像诧异得很,怎么有电影看还会想到做蒲包呢?“不要钱白看,难道时间不是钱?”他精刮地想,“耽搁一黄昏,一个人少做三只蒲包,净损失三角六。”他真肉痛,恨不得叫电影队倒贴。劳作了一天,晚饭后还得做蒲包,这个惯例,把刘兴大勤劳持家的品性显现了出来。还有大半生都在勤劳造屋的李顺大,干起活来像青鱼一样的陈奂生等,都具有勤劳、朴实、坚韧的优良品性。

封建思想对中国农民的影响根深蒂固,赵树理和高晓声笔下的农民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都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如二诸葛,他非常迷信,“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大旱时期由于相信黄道吉日的“不宜栽种”,使谷苗“没有出够一半”。他反对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一方面是因为“三仙姑名声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相信旧书中的“禁忌”:“小二黑是金命,小芹是火命,恐怕火克金”;“小芹生在十月,是个犯月”。当小二黑被金旺兄弟捆绑时,他按照自己独特的逻辑,归罪于一清早“碰上个骑驴的媳妇,穿了一身孝”,“戴孝的冲了运气”,以及“二黑他娘梦见唱戏,今天早上老鸦在房上叫了十几声……”,可见,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诸葛把迷信几乎快当成他认识事物、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准。另外还有喜欢装神弄鬼的三仙姑,麻木、奴性十足的老秦等。在《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花五元钱买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满足”里透露了封建的等级、尊卑思想。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陶醉、自我麻醉,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阿Q,在“他的性格里,多少留有阿Q精神的遗传因子”[2]4。还有李顺大,从他只是一个“跟跟派”就说明他性格里掺合着逆来顺受的奴性,心灵深处也隐藏着对封建思想盲目崇拜的因素。李顺大在解放后的“新社会”里,不是去争取社会主义,而是等社会主义,这种“等待”里所表现出来的是农民性格中根深蒂固的惰性,这些都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通过他们,赵树理与高晓声写出了中国农民的劣根性,也写出了中国农民的命运与灵魂。

赵树理与高晓声共同书写了农民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命运。他们把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看做影响农民命运的关键。在赵树理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了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了彻底翻身的道路,

以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新时代。在《李家庄的变迁》中,铁锁被封建地主阶级李如珍一伙逼出了李家庄,最后他找到了共产党,参加了民兵,解放了李家庄,让李家庄呈现出了新的精神面貌。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二十几年的农村底层生活,让他明白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自己的房子,了解农民对过上新生活的热切渴望。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几十年来农民的生活,也形象地展示了“左”倾错误给人民、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灾难。李顺大造屋经受了三起两落的磨难,竟耗去了他三十年来的岁月,给他心理上造成了很深的伤害,生怕自己一觉醒来后因变“修”而背上了遗害无穷的黑锅,看不懂世情而吟唱稀奇歌。陈奂生历经磨难,在脱掉“漏斗户”主的帽子时,他“心头的冰块一下子完全消融了,冰水汪满了眼眶,溢出来”,这悲喜交集的场面形象地说明了“左”倾错误给农民的心理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揭示了政治经济关系对农民命运的影响。

2.不同点

赵树理与高晓声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笔下的农民也因他们的时代环境、学识修养、才情秉性有了不同的特点。在对农民命运的描写上,赵树理笔下的农民所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不再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能够翻身做主人,影响他们命运的力量是明确具体的。如小二黑与小芹同老一代封建势力相抗争,获得了幸福。铁锁找到了共产党,带领农民摧毁了封建残余势力,改变了李家庄所有农民的命运。孟祥英通过共产党的解救,不再受她迷信婆婆的统治,当上了村里的干部。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影响他们命运的力量是残余的封建势力。而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影响他们命运的力量很强大,但不明确。陈奂生和李顺大,他们处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但却做不了主人。李顺大两次造屋的失败与最终的成功,都不是具体的个人力量在起作用。自家拆烂屋与造反派头头敲竹杠,以及刘清书记的关心,都没有作为孤立的原因来处理,许多和主人公发生关系的人物,在小说中仅仅是一带而过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出现,影响李顺大命运的是自上而下的“左”倾思潮。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间的关系很单纯,只有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农民们只有反抗才能不受压迫,只有反抗才能翻身,只有反抗才能做主人。赵树理笔下作品塑造的都是地道的农民翻身形象,共产党来了,农民就有翻身的希望了,团结起来经过斗争和反抗,农民们走上了新时代的道路。而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因所处时代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人物间的关系不够单纯,如李顺大在时代环境的影响下,他学会了用烟卷去贿赂供销材料的营销员,为了弄造屋的材料与自己认识的当官老朋友走后门。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要求精神上翻身,但不懂得精神上的享受,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得到满足,只是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出现在改

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走上了富强之路,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生活也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人们有了精神生活的需要,懂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水东流》中的淑珍已不再满足于有的吃、有的穿,也不只顾省吃俭用,她要潇潇洒洒地拿着那四十八元奖金,爽爽快快地去买被父亲视为败家当的收音机。当大队里包场放电影时,淑珍就不再是吃了晚饭后在家做蒲包,而是往外跑去看电影了。

赵树理创作的问题小说,主旨在于揭示新的社会背景下新的问题。他说:“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问题小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度,应该把它提出来。”[3]1882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他“一直致力于描写和反映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命运,对普通农民在农村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和精神变化作追踪式的描写。”[4]326例如他对陈奂生之生存状态的跟踪式描绘,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农村生活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深刻地概括了新中国30年的农民的命运。特别是突出了农村改革全过程中农民心理变化的全过程。”[5]504也有论者说:“我们认识了陈奂生,从而认识了一个时代”[6]28。

赵树理、高晓声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各自所属时代的鲜明特点,他们都成功地为中国农民代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书写了灿烂华丽的一笔。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们对中国农民的真正了解。赵树理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十分了解中国的农民,甚至“他们每个人的环境、思想和那思想所支配的生活方式,前途打算,我无所不晓,当他们一个人刚要开口说话,我大体上能推测出他要说什么。有时候和他玩笑,能预先替他说出或接他的后半句话”[7]1669。高晓声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农民家庭。1957年6月,因参与筹组“探求者”文学月刊社,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遭公开点名并被处理回原籍武进农村老家,直到1979年4 月彻底平反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重新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的农村生活,使得高晓声有缘深入农民、熟悉农民,以致他在解释自己创作成功的原因时,坦言道“我完全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去体验农民的生活,而是我自己早已是活着的农民了。我自己想的,也就是农民想的了。”[8]110

(指导教师:温若谷)参考文献:

[1]谢廷秋.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赵树理、高晓声之比较[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

[2]阎纲.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

[3]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M].赵树理文集:第4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4]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5]金汉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6]阎纲.论陈奂生[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

[7]赵树理. 决心到群众中去[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8]高晓声. 且说陈奂生[J].人民文学,1980.

[9]赵树理.赵树理精选集:乡土人生[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0]高晓声.高晓声精选集:春水东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Zhao Shuli's Image and Gao Xiao-sheng farmers Compared

XUE Dong-e

(Depatment of Chinese, College of Humanities,Weinan Normal Uniwersity, Weinan,

Shanxi, 714000,China)

Abstract:Zhao Shuli and Gao Xiao-sheng successfully built all of Chinese farmers is the typical, they's farmers have in common image, and the differences. Farmers in China's traditional virtue, feudal consciousness, fate in zhao shuli's gao xiao-sheng and reflect the out,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imes environment, they's the fate of the farmers, the character relationships, the pursuit of also reflects different features.

Keywords: Zhao Shu-li; Gao Xiao-sheng; Farmers image; Analysis; Comparison

【作者】程凯华《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作者】程凯华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赵树理是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卓有成绩的作家。他先以太行山区的农民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肥沃土壤,用中国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写出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优秀的小说。解放以后,赵树理仍然以广阔的农村作为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根据地,相继写出了《登记》、《三里湾》、《灵泉洞》、《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锻炼锻炼》等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我国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赢得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喜爱。周扬同志称赵树理是“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圣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赵树理根据农村各个时期的实际生活,塑造了多种多样的、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文学史上塑造农民(包括他们的干部)形象的第一座丰碑。但是,仅仅根据这一点,还不能确定赵树理小说的全部价位,因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作家在这些题材和形象里有什么新的发现,提供了哪些为过去的作家所没有提供过的新的东西。歌德说得好: “现代最有独创性的作家原来是这样,并非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新东西,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说出一些好象过去还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东西。…… 由此看来,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古典文艺理论译丛》(8)第一一五页)。 那么,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究竟有哪些新的东西是过去的作家所没有提供过的呢? 解放区涌现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在“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以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为小说题材的。他笔下的农民大多备受苦难而尚不觉醒。经过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高潮,到了三十年代,在深入发展的农村革命的推动下,一些左翼作家笔下开始出现了觉醒的反抗的年青一代新农民形象,如茅盾《农村三部曲》中的多多头,蒋光慈《田野的风》中的王贵才,叶紫《丰收》中的立秋、癫大哥等……。但是在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山于作家没有真正深人到工农中间去,因而人物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则不同。象鲁迅小说所描绘的闰土、阿Q、祥林嫂等终生不幸的农民形象以及一些左翼作家笔下那种衣服是劳动人民的而思想是小资产阶级的农民形象,在赵树理小说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在党的教育下,在与地主阶级的斗争中,开始觉醒、成长的解放区的新型农民。 小二黑、小芹是步人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第一批新型农民的形象。他们从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己摆脱了被压迫坡奴役的社会地位,坚洁共产党和民主政权是劳动人民和农村新生力量的支持者,因而勇敢地向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思想,以及以金旺和兴旺为代表的封建恶霸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当二诸葛收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作童养媳时,小二黑不认帐,他对父亲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里”小芹也不认三仙姑为她定下的婚事,把聘礼扔满一地,对母亲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对于潜伏在人民政权下的封建恶势力,他们也丝毫没有畏怯和退缩。当小二黑和小芹在窑洞里谈话,金旺要来捉他俩时,二黑理直气壮地说:“拿?没有犯了法!”兴旺要捆他送区上,他又说:“送到那里也不犯法!”这里可见解放区农村中青年一代的特色,同时也说明了党和民主政权对农村青年的深刻影响。由小芹的形象可以说:祥林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爱姑身上的无畏的反抗性格在新的时代环境里已经获得合理的发展和成长了。赵树理从变革的时代生活中,发掘了解放区翻身农民思想上出现的新因素。 如果说在《小二黑结婚》中,还只是从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这个角度描写农民对封建落后

摆渡_1

摆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作家”的感情变化。 2.理解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3.理解“摆渡”、“彼岸”在文中含义的变化,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4.学习重点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感悟“摆渡”的比喻意义。 (解说:这篇哲理散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而文字精练,可以看作一则现代寓言。寓意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读这类文章,应该反复研读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感情,并由此领悟作者的倾向,领悟故事蕴涵的人生哲理。) 1.自读课文,加深理解。第一遍自由读,要求读音正确,感知故事情节,试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二遍默读,要求划分层次,画出关键语句,揣摩故事的寓意。第三遍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思考:为什么说“创作同摆渡一样”? 2.讨论寓意,各谈感悟。 ①故事中的五个人对“最宝贵的东西”的看法各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说“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③作家为什么改行去摆渡?为什么说“创作同摆渡一样”?

文章末尾的“摆渡”和“彼岸”的含义与开头有什么不同? 3.表情朗读,读出韵味。畅谈感受后,全班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1.了解作者 高晓声(1928-),男,江苏人。当代作家。《陈奂生上城》获198O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漏斗户主”(揩常年负债的穷苦农民)陈奂生进城卖“油绳”(一种油炸的面食)的经历,反映改革开放之初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的矛盾对立,对“国民性”进行反思,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压抑性,带有“文化批判”的性质。其后高晓声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写出了一系列小说。先后出版的小说集有《七九年小说选》《陈奂生》《高晓声小说选》《高晓声小说集》等。 2.把握体裁 教科书“自读提示”说,“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现代寓言”,但“现代寓言”似未形成独立的文学门类。本文多被收入《十年散文选》、《名人小品》等散文集中,似应看作哲理散文。从另一角度说,本文又是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社会功能的一种认识,不过是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因此看作作家的“创作谈”亦无不可。 3.理清思路 课文共16段,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摆渡的等价物:钱、力、权。写摆渡人要求分享渡客“最宝贵的东西”,作为摆渡的等价交换物,有钱人给钱,有力者以暴力相威胁,有权人以权谋私。而作家无钱无力

从对比中看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点_以比喻为例

2006年11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06第29卷 第6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9 No.6?晋文化研究? 从对比中看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点 ———以比喻为例 温锁林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文章采用统计与对比的方法,对赵树理、茅盾、老舍、孙犁小说中的比喻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分别把赵树理的比喻与其他三位作家的比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出了赵树理比喻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取喻的地方化、大众化,用词用语的口语化,是他的小说比喻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赵树理;比喻;山药蛋派;修辞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6)06-0071-05 引言 赵树理是现当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特别是他作品的语言,以其浓郁的“山药蛋”的乡土气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独树一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周扬同志称他为我国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之一,对他在语言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一个作家及其作品,不能不研究其作品的语言。对赵树理作品的语言,过去也有人做过一些研究,但大都是在文学的范围内来研究语言的艺术特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宽、加深。至于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还做得很不够。本文拟从修辞的角度,对赵树理小说中的比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希望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揭示出赵树理语言的民族化、大众化、口语化和地方化的特色,为赵树理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要了解赵树理比喻的特点,最好的办法是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喻做比较。我们特意选取了赵树理同时代作家茅盾、老舍、孙犁,把赵树理的比喻与他们的比喻进行了多角度的对照。这样,就把赵树理的比喻放在了一个有对比物、有参照系数的语言环境中。我们觉得,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较为客观和可信的。我们选取这三位作家与赵树理比较,是有特别用意的:(1)四位作家都是公认的语言巨匠,他们作品的语言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2)四位作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极富代表性。茅盾和老舍是典型的城市知识分子作家,不过二者又有不同:茅盾的小说以反映城市上层人士的生活见长,而老舍则以写他所熟悉的北京平民生活著称。孙 犁和赵树理一样,都是典型的“农民作家”,但他俩的艺术风格也有区别: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中充溢着冀中农村的生活气息;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则有着独特的山西地方风味。 为了把握赵树理比喻的特点,我们还采用了统计的方法,对《赵树理文集》中的26篇小说[1]、茅盾的《子夜》[2]、老舍的《骆驼祥子》[3]和《孙犁文集(一)》中的40篇小说[4]中的所有比喻进行了穷尽的统计,力求能用精确的数字使四位作家比喻的特点得到量化的说明,并在比较中发现赵树理比喻中反映出的语言特色。(见下表) 四位作家使用比喻统计表 作家作品赵树理茅盾老舍孙犁 语料字数63.2万字34.3万字16.2万字32万字 比喻数453个779个401个402个 使用频率7.17个/万字22.71个/万字24.75个/万字12.56个/万字 一 赵树理与茅盾的比喻:“俗”“雅”有别 茅盾是典型的城市文人作家,他运用比喻的风格与“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我们发现最明显的区别有三:(1)比喻一“洋”一“土”;(2)用词风格一“雅”一“俗”;(3)语法上的“欧化”与“汉化”。下面分别说明。 (一)比喻一“洋”一“土” 茅盾的《子夜》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工业的金融的”上海的社会生活,因此,作品中的比喻有好多是描写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的大都市里现代生活的特有事物和现象的: (1)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 收稿日期:2006-05-18 作者简介:温锁林(1962-),男,山西寿阳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法学、修辞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研究。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一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无论是赞美抑或贬低,是承认抑或否定,总之,在短暂却不失灿烂辉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都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非正视不可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在上一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坛上,赵树理横空出世,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称雄文坛,独领风骚,高举起一面民族文学的大旗,其创作模式“对整个解放区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1](P475),甚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的“山药蛋”派作家群。物换星移,大浪淘沙,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从文学观念到表现手法,从审美对象到欣赏趣味,有关文学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变。相对于昔日的轰动与风流,今日之文坛,赵树理“显然是个陌生人,至多,模模糊糊有个土里土气象山药蛋似的印象……足以使放眼世界的人们微笑着敬而远之”[2](P452)。往昔名重一时的赵树理,在当今之文坛,难道真已成了“隔日黄花”了吗?赵树理的小说果真如某些新潮评论家所言,既无高雅之艺术品位,亦无宏深之思想涵蕴,充其量只不过因其创作上的大众化成就而在当年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侥幸获一时之殊荣吗?窃以为,赵树理的出现,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赵树理的小说模式,不仅在当年有其不容抹杀的历史意义,即便在当下及日后之文坛,仍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拔开当前赵树理研究的迷雾,解构、颠覆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不公之论,还之以本来面目,站在历史的了望台,锁定赵树理小说的历史意义,用发展的眼光,预见赵树理小说模式之于当下及日后文坛的重要借鉴意义。 一、何谓赵树理小说模式 名不正则言不顺。要界定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首先必须弄清究竟什么是赵树理小说模式。在此,必须把赵树理小说和赵树理小说模式这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容混为一谈的概念区分开来,正如马克思著作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一样,赵树理小说也不等于赵树理小说模式。 赵树理小说独树一帜,概言之,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文本内容看,赵树理小说是典型的“问题小说”,其小说十有八九是为问题开药方。“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我要写的主题”[3],“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度,应该把它提出来”[4](P30)。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不仅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归宿点,为问题而创作成了赵树理小说内容上的一大显著特点。二是从艺术形式看,赵树理“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成为现代小说,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五四’白话小说的民族化”[5](P519)。赵树理的小说故事情节完整,有头有尾,单线发展,环环相扣;人物塑造主要运用传统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特点,栩栩如生;文本语言去粉饰,勿卖弄,善用白描手法,清水出夫蓉,“熔大众化和艺术化于一炉”[6](P259),“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予以充分地加工,一方面借鉴中国古典小说、民间文学或戏曲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成功地将农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提炼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6](P259) 。此外,在“绰号”艺术的运用、民情 “赵树理的创作把文艺的民族化、风俗的描绘等方面,赵树理的小说均颇具民族风味。总之, 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7](P379)。 二、昔日文坛的灿烂红旗 赵树理的登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之果。一代大师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作如是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8](P80)。正是基于这样的远见卓识,新文学的倡导者们才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一面向载封建之道的旧文学猛然开火,一面窃得外国文学的圣火,着力创建全然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致力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遗憾的是,在长期闭关自守状态下,本来就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文学革命的发展又极迅猛,人们无暇对西方各种思潮进行消化,鉴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号: 学号: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系 别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1101 姓 名 张霞 指 导 教 师 董文会 2015年3月28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一直都很重视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反封 建的思想主题,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 内外的专家都已有过研究讨论。论文在大量阅读原着作品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散文等,以鲁迅先生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笔 下的女性形象,来细致的分析女性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其他作家、读者的影响,以便更好 地理解新时期中国女性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思想影响 Abstract Lu xun has alway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women's issues and explore, and tried to through literature also feudalism thought theme, calle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beration, about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in Lu xun's work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lot of reading the original works from,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various essays prose of Lu xun, in Lu xun's male perspectiv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female image of Lu xun's to bett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author's view of women, and Chinese women's effect on th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wome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 The words of Luxun ,The image of woman ,The evlotion of ideas

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和鲁迅笔下的农村有什么差别

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和鲁迅笔下的农村有什么差别 一、思想启蒙与问题观照 鲁迅之所以要放弃曾为之奋斗的医学而转从文学,既不是因为自己对医学缺乏兴趣,或者学医无前途可言,也不是因为自己对文学情有独钟,而是因为文学是进行思想启蒙最佳的载体与途径,鲁迅想借文学实现其启发蒙昧、觉悟民众的理想。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没有农民的真正觉醒与革命,中国要新生那只能是痴心妄想,因此,农民理所当然地成了鲁迅进行思想启蒙的重点对象。鲁迅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尽管言说的故事各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毫不留情地将农民身上存在的愚昧、麻木等劣根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因如此,少年挚友闰土、殊堪可怜的祥林嫂、泼辣大胆的爱姑等等善良的人们都成了鲁迅严厉的解剖对象。可以说,在鲁迅笔下,故事也罢,人物也罢,统统都是工具而已,启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之所在。 赵树理生长在风云激荡、新民主主义革命如火如荼的巨变时期,新生的、日益茁壮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时占全国人口之绝对多数的劳苦大众的天才般的启蒙者、引路人,其势力所及,翻身求解救、自己当家作主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响彻云天。在这狂飙突进的启蒙浪潮裹挟下,千千万万的受苦人前赴后继地奋勇跻身革命行列。于鲁迅而言,以穿越黑暗、划破长空的振聋发聩之声惊醒那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中酣然昏睡的麻木民众正是时代所赋予的庄严而沉重的使命。而于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赵树理来说,由于中国共产党已极其成功地唤醒农奴千百万,昔日逆来顺受的布衣百姓已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因此,启蒙已非赵树理的当务之急,其首要任务是怎样做好当下的实际工作,正因如此,工作中所接触的各类具体问题水到渠成地成了赵树理创作所观照的对象。 提出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归宿点,赵树理凭借其第一线农村工作者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各种农村问题予以形象艺术的展示,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赵树理鲜明个性特色的问题小说,在其笔下,基层政权干部队伍不纯问题、干部蜕化变质问题、官僚主义工作作风问题、封建残余思想垂而不死问题、农村建设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等等都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反映,“使他的许多作品往往成为当时农村生活的启示录。” 二、先锋反叛与推陈出新 为了思想启蒙之需要,鲁迅从载封建之道、传圣人之言的“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他窃得思想进步、形式新潮的外国先进文学之圣火,创作了全然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思想反叛、形式先锋的崭新文学,从而使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也曾一度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迈上了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与世界文学的接轨。总观鲁迅农村题材的小说,在思想层面,鲁迅对中国农民愚昧麻木的灵魂,对阻碍中华民族新生的国民劣根性予以了形象演示和严厉抨击,阿Q、闰土、祥林嫂等老中国儿女成了中国文学星空乃至世界文坛光彩夺目、魅力无限的不朽典型形象。在艺术层面,鲁迅“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的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而言,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中国传统小说头尾完整、环环相扣那种讲故事的框架在鲁迅笔下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成篇的“横切面”结构方式,即便有相对完整的故事,也是打破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以往之小说,其主角不是帝王将相,便是才子佳人,或者妖怪神仙,而在鲁迅笔下,“有的只是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普通人成了鲁迅小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教学目标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 教学目标: 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其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重点难点: 1、赵树理小说思想艺术特色 2、“赵树理方向”的意义 3、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教材475) 解释:“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小说的历史特点: A、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 (翻身农民的需求,作家自身成长历程带来的审美特点的结合)(教材476) B、首先是实际革命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因此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变革,塑造了全新的农民形象。 (教材476—477) 局限性:(教材477) C、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自身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局限性。“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使得它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狭窄。(教材477—478)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关键词】:劳动人民辛亥革命中国农村工农大众广大人民宗教迷信革命党二十年鲁迅小说地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是世界闻名的典型,这些农民形象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倔强活泼的爱姑;有背负着生活负担、忧郁的闰土……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

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即使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鲁迅塑造闰土、阿Q等典型的农民形象,是为了揭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振兴中华民族。 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概括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那种愚昧、守旧、麻木、狭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恶势力逆来顺受,甚至失去痛苦的感觉,麻木到以残害同类为乐。当然,鲁迅也未否定他们勤劳、质朴、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一面。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是悲苦的。在他们当中,有的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意识到革命,像闰土和祥林嫂等。即便意识到需要通过革命来改变一下自己命运的阿Q也没有真正理 解革命,反而深受其害。 具体说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一面即农民的弱点——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不觉醒。这就是鲁迅所要揭示的最宝贵的东西。 以上所说的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的共性(只不过各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因此,在他们的“共性”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他们不同的个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2006年11月15日 李增泓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 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 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她的心中只有宝儿。毫无疑问,宝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是她的劳作以至她的生命的意义。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神签求过、愿心许过、单方吃过、医生诊过,她尽一切可能想救活她的儿子,然而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她面对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压抑。她茫然的双眼能看透自己悲剧的未来么?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希望在梦里与宝儿见面;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但明天又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②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

【作者】徐 亮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

声明:为了促进大家的共同学习,我特别提供了这篇稿件! 【标题】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 【作者】徐亮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新农民形象 【指导老师】冉易光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引言 在现代文学里,赵树理以其独有的风格开创了“山药蛋派”作家群,他的作品具有耐人咀嚼的泥土芳香,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农民人物形象,尤其是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农民出身的赵树理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认识。因而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更鲜明,从而使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原汁原味”的展现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最熟悉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因而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批真实丰满的农民形象,特别是在人民政权下翻身农民的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一.与农民群众结合的创作道路 赵树理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贫农家庭里。他在农民的泪水和汗水中泡大,在农民们苦中作乐的丝竹管弦鼓板声中上了民间文艺的最初一课。青年时代,他在外出求学和流浪期间,受到“五四”新文学和左翼文艺思想的影响,满怀热情的接受了它们。同时又敏感地发现新文学圈子狭小,“打不进农民中去”。与农民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对乡村民间文艺的强烈兴趣,使赵树理产生了最初的,也是最终为之实践的意愿:为了农民,为了让文学“变成为大众的,由大众的东西”,做个“文摊文学家”[1]。 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农民作家,赵树理关注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农民在时代中前进的步伐。他亲自参加农村中的各项工作,观察和体验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反应和心态。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当时农村生活真切的反映。他自己也说过:“我写的小说,都是我在下乡工作时所碰到的问题。”[2] 赵树理又是一个热爱农民,关心农民,立志为农民写作的农民作家。他观察事物,描绘生活的视角和出发点,总是从农民的立场出发,与农民取得一致。最重要的是,赵树理处于土地革命的新时代。在解放区,他目睹了农民获得翻身的全过程,对农民的命运和农民思想把握有着充分的客观条件。只有在赵树理的小说里,农民才成为真正的主人公,成为具有历史创造性,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物。赵树理的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觉醒和变化以及中国农民的解放、憧憬和欢乐。 赵树理建国前的小说创作,为“五四”新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显示出“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3】所取得的可喜成就。 从《小二黑结婚》以后,到1949 第一次文代会前,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1943)、《刘二和和王继圣》(1947)、《邪不压正》(1948),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1945),短篇小说《地板》《孟祥英翻身》(1944)、《福贵》(1946)、《小经理》(1947)、《传家宝》《田寡妇看瓜》(1949)等。这些小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农村在反奸除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建立民主政权中的伟大变革,深刻地揭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满怀喜悦的歌颂中国农民在挣脱了封建地主恶霸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封建

摆渡_教案教学设计

摆渡 教学建议一、内容主旨这是作者为其《七九小说集》写的前言。作者运用寓言的形式,通过“人”把各色人物渡到彼岸,表现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的职业理想。二、层次结构课文共16段,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段),的等价物:钱、力、权。写人要求分享渡客“最宝贵的东西”,作为的等价交换物,有钱人给钱,有力者以暴力相威胁,有权人以权谋私。而作家无钱无力又无权,人不让他上船。第二部分(11-13段),作家最宝贵的:真情实意。写作家走投无路望河兴叹,不料感动了人。人认为作家最宝贵的东西是“真情实意”。作家过河后自忖:作家没有“真情实意”,应该无路可走。从一正一反两个视角说明了作家最宝贵的是真情实意。第三部分(l4-16段),创作如同:把人渡向彼岸。写作家自动去做人,并感悟到“创作同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三、“彼岸”的寓义“作家”要把人渡到“彼岸”去,这个“彼岸”是什么? 1.理想的彼岸:没有苦难,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就像许多先哲圣贤幻想和向往的“大同”之国(如“乌托邦”“世外桃源”等)。 2.精神的彼岸:人世间的人们困于物欲,像另外三个渡人,“有钱的”可以直接用金钱买到一切;“大力士”有力量,可以用暴力得到物质享受;“有权的”可以利用手中的权

力贪赃枉法。只有作家还没有沉溺于物欲横流之中,还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彼岸就是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世界。 3.智慧的彼岸:人们常说文学是人生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学名著包含有人类许多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多种情感形式,可以供人们借鉴,丰富人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而其中包含的进步的文化哲学思想,更能使人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彼岸就是人们拥有人生智慧的境界。四、“”的寓义作者运用“”作为表达思想的形式载体,是有其文化根源的。佛家认为,佛的使命就是把众生从充满痛苦的现实此岸,渡向理想的彼岸。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作家”替换了佛陀,可以说作者在立意和构思上受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从而赋予“作家”以拯救社会和人类的责任。五、“作家”的寓义作者对“作家”的描写充满了理想化。“作家”的心灵和人格独立于沉溺在物质世界的众生之外。他穷困潦倒,“又饿又冷”,“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但仍保持着自己的自由与追求,“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世人认为“作家”不算什么,社会地位很低,他的“唱”,“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在世人眼中,精神上的财富远远比不上物质上的财富。在作者笔下,这正是众生的悲哀和“作家”的高尚之所在。于是“作家”自然而然地担负起拯救者的责任。作者认为“创作同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作家”的存在可以说意义重大。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年代,可以说文学的地位显赫,一部小说可以风靡全国,可以震撼许多人,可以教育影响一代人。但是随着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农民形象意义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上个世纪初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1]。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多么可爱的少年闰土啊。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只查尽力地刺去。那查却将身子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晚上,闰土出来管西瓜,管的就是刺猬,獾猪,查,他说,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那是不算偷的。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且聪明伶俐,且无拘无束。鲁迅把孩子们的世界写得那么真诚和谐,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像黑暗中的一粒火种,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阴霾中的一线阳光,孩子们烂漫天真,像未琢的璞玉。 再来看中年时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色。一脸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又粗又笨,裂得像松树皮。他还恭敬的叫鲁迅“老爷”。在看见儿时的伙伴时,他并不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一声“老爷”足以显示他们心灵上的隔膜,足以看出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无奈所形成的卑怯性格。在运土木灰时,还把碗也放了进去想借机会运回家。这难道也是儿时那个闰土吗?我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他。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赵树理所写的是解放区封闭的农村,多是一些翻身农民的崭新形象,他们为争取自由而努力奋斗,是觉醒了的一代农民青年,他们身上有较鲜明的反抗精神;他的写作自始至终都以农村农民的思想变化,革命斗争为题材写作的.赵树理还是第一位在文学上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翻身农民形象的作家。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本文主要分析作者笔下农村青年形象及其个性特征。 虽说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大致面目。表现农民的斗争,对农村封建落后的旧规矩的改造,热情歌颂农村在新时期焕发的新思想,以及表现翻身后农民的欣喜心情。他的小说在刻画新旧农民形象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农民形象老农民新人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一、顽固守旧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旧式农民形象。 赵树理自己说过:“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要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了所要写的主题。”如在《小二黑结婚》中重点塑造的两个落后的家长形象,即二诸葛和三仙姑。二诸葛是一个善良却又十分愚昧懦弱的老农民,由于无力改变受欺压的痛苦境况,他迷信命运。他以“命相不对”为由,阻挠儿子二黑与三仙姑的女儿小芹的恋爱。而三仙姑是通过搞“下神”之类的迷信活动,来掩饰自己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就是赵树理在小说中对建国初期的农村问题批评得最多的一点。我认为,赵树理笔下的这三个形象最具代表性。 1.小丑式的假“仙姑”。 三仙姑的“下神”,是她觉得孤单,而又被“于福他爹”赶走了村里那些为她“作伴”的年轻后生之后的事。而她把香案设起来之后,文中说:“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官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他转来转去。” 对比赵树理给了三仙姑以辛辣的嘲讽。她的“下神”,就是为了方便自身搞不正当关系,解决感情和生理上的寂寞。她竟然利用自己的女儿“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俏皮。”后来看出小芹跟二诸葛的儿子小二黑谈恋爱,为自己后半身考虑,就托东家求西家,给小芹找婆家,并找到了一位“当过旅长的退役军官”的有钱人。小芹不听她的话,她就“神上了身”,说小芹跟“吴先生”是前世姻缘,还唱什么“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其实骨子里还不是要把女儿推出家门,落得一笔丰厚的聘礼!这种畸形的性格是封建农村经济、文化极端落后和买卖婚姻制度的产物,它带有高度的典型性。 2.宿命者二诸葛。 二诸葛是受封建迷信愚弄的典型。他的“抬手动脚都要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不宜栽树”笑话还不能使他悔悟,仍坚持以“命相不对”--而骨子里是因为三仙姑的坏名声来反对二黑和小芹的恋爱。而在兴旺兄弟捆二黑后,二诸葛的表现是:“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里去,才上到岭上,碰到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其实,二诸葛的迷信本质上反映了他性格的懦弱。因为无法与恶势力做行之有效的斗争,所以把一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