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甲骨文和青铜器
- 格式:ppt
- 大小:582.00 KB
- 文档页数:13
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消费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消费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用的消费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①用处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开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3)代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3利簋[guǐ]○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2)方法: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好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开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场。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根本构造,是汉字形成与开展的重要阶段。
历史各个朝代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___年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___年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___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___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学好历史的方法温故知新、勤于考虑历史学习是以记忆为根底的,所以不断地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展考虑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才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两个,也就是青铜器和甲骨文。
青铜器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出现,甲骨文从商代开始出现,夏朝有青铜器,但是暂时并没有发现甲骨文。
2.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再如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比如鼎、簋、尊、爵、斝、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确立了制度。
鼎和簋的配合一般是奇数个鼎,偶数个簋,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或者一鼎零簋。
3.鼎是用来烧煮食物和煮饭的,相当于锅。
4.簋是用来盛饭的,相当于饭盆。
5.尊是用来盛放酒的,相当于酒桶。
6.爵是用来饮酒的,相当于酒杯。
7.斝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没有壶嘴。
8.盉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有壶嘴。
9.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
当时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
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比如司母戊鼎。
铸造这样巨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七年级历史的文物知识点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了解过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文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七年级历史的文物知识点。
1.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它们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水平和文化素质。
在七年级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商代的“四羊方尊”和西周的“司母戊鼎”等著名的青铜器,它们都是中国青铜器制作的代表作品。
2.甲骨文甲骨文是古代商代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它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是古代人民记录历史、记录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
七年级历史中,我们需要了解甲骨文的基本构造和读法,并能够简单阅读常用的一些甲骨文。
3.汉简汉简是指西汉时期所发现的书写在木、竹、丝等材料上的简牍,它们是中国汉代重要的文献材料之一,记录了大量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开展七年级历史课程中,我们要学习汉简文字的基本构造和读法,并能够简单阅读常用汉简。
4.石刻石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将文化、艺术和历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唐代的大佛、卢舍那大佛、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的石刻作品,它们反映了唐朝的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情况。
5.玉器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礼器和玩赏器。
在七年级历史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品种和特征,并学习到一些著名的吉祥物如玉龙、玉熊等,同时也要了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的文物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