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对高校女生身心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41.69 KB
- 文档页数:3
跆拳道课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跆拳道学员,我的心得体会是:
1. 培养自律与毅力:跆拳道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坚持,因此需要学员具备自律和毅力,不断努力,才能在跆拳道领域取得进步和成就。
2. 增强自信:跆拳道是一项实战性强的武术运动,通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自信心。
在训练中,需要攻防转换、灵活机动,这些能力也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出来。
3. 培养团队精神:在跆拳道比赛中,无论是个人比赛还是团体比赛,都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形成有力的团队,共同奋斗、迎接挑战。
4.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跆拳道是一项体能耗费较大的运动,需要保持良好的体魄和营养。
为了更好地参与跆拳道训练和比赛,学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
5. 懂得自我防护:跆拳道作为一项实战性强的运动,学员需要掌握各种攻防技巧,也要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安全,自我保护。
总的来说,跆拳道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可以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对学员带来很多好处。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有益身心健康。
跆拳道的目标跆拳道是一项源于韩国的传统武术运动,它注重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从体育竞技角度还是从人格塑造的角度来看,跆拳道都具有很高的意义和价值。
跆拳道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培养和完善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品质,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首先,跆拳道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身体素质。
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素质。
跆拳道的动作迅猛有力,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同时还需要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
这样的训练不仅仅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还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因此,跆拳道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其次,跆拳道的目标之二是培养性格品质。
跆拳道讲究集中力量,注重冷静、自律和坚韧的精神状态。
这些素质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跆拳道的训练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和毅力,增强自信心和勇气,使人们能够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此外,跆拳道的目标之三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跆拳道是一项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参与者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与教练和队友进行密切配合。
跆拳道的训练注重团队合作,培养人们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中,人们需要相互鼓励、支持和帮助,共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最后,跆拳道的目标之四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现代社会中,犯罪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跆拳道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防护自己和他人。
通过跆拳道的技术训练,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应对危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防守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对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自信心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跆拳道作为一项传统武术运动,具有多方面的目标和意义。
浅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摘要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和效果,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本文在分析跆拳道项目特点和功效的基础上,提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跆拳道学生终身体育跆拳道运动在高校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运动,该项运动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和强健身心完善自我的修为方式,它在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吃苦、战胜困难的意志力,矫正体形,提高修养,调节心理,引导健康意识等方面较其他运动项目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跆拳道项目特点和功效(一)有效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跆拳道是有氧运动,合理的运动负荷能增强练习者身体内脏的各个机能,有效地改善练习者的体重、体脂比例;加之跆拳道腿法较多,能有效地消耗腰部和腹部的脂肪,起到腰部和腹部的塑身作用。
动静结合的专项练习对身体肌肉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品式又要求练习者精力集中、挺胸抬头、不卑不亢;所以长期的跆拳道练习不仅能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能改善练习者不良姿态,使肌肉、关节匀称健美,给人一种形体优美、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
(二)锻炼动作简单易学体育是通过影响学生身体,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
而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
跆拳道是以腿法为主的徒手攻防搏击技术,有“脚的艺术”之称,其技术体系主要有腿法、品式组成。
实战和表演中,选手们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斗智斗勇的精彩表演也许带给你的是强烈的视觉震撼和精神冲击,其实他们利用的技术构造无外乎前踢、下劈、横踢、推踢、勾踢、旋踢等几种主要的腿法,有时无非加一个步法、一个跳跃或一个转身,就成了主要腿法的延伸腿法。
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跆拳道作为一种源自朝鲜半岛的传统武术运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受欢迎。通过参与跆拳道训练,青少年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锻炼肌肉力量与耐力,还能够在严格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熏陶下培养良好的品行和社会责任感。跆拳道的实践过程强调自律、毅力和目标设定,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情绪控制、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显著提升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其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情怀及人格魅力。
关键词:跆拳道;青少年;身心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跆拳道作为一项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的体育活动,结合了竞技性、技巧性和文化性等多重特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青少年全面发展重视程度的加深,跆拳道运动对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跆拳道运动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训练体系和理念,影响和促进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在身体、心理、社交及道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跆拳道训练中的各种踢腿、打击动作能够锻炼腿部、腹部、背部和上肢的力量,通过持续训练可以增强肌肉耐力和爆发力。高踢腿、旋转踢等技术要求很高的柔韧性,有助于拉伸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和协调性。练习过程中的连续动作和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耐力,促进新陈代谢。由于跆拳道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维持理想的体重和脂肪比例。此外,正确的跆拳道训练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密度增加,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二、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青少年在跆拳道训练中逐步掌握复杂的技巧、提升身体力量与灵活性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增强自我效能感。每升一级或者参加比赛并取得成绩时,都能极大地提升其自尊心和成就感。跆拳道训练中涉及大量的体能训练和技术练习,如高强度的踢腿、击打和防守动作,需要运动员反复练习以达到力量、速度和精准度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可能面临肌肉酸痛、关节压力增大甚至受伤的风险,通过克服这些身体上的挑战来逐步提升自身实力和突破极限,在逆境中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第27卷第5期V ol 127 N o 1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 al o f Chang chun N ormal U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2008年10月Oct.2008浅析跆拳道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滕素革1,王雪峰2,陈 尧1(1.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长春税务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 要]跆拳道运动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本文通过对跆拳道运动的介绍,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跆拳道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跆拳道;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作用[中图分类号]G 86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8)05-0094-0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滕素革(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
0 前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体育肩负的光荣使命。
学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要从全面育人的目标出发,通过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跆拳道作为新兴的学校体育项目,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跆拳道运动简介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1973年世界跆拳道联盟成立至今30多年来,会员国已发展至160多个,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1994年9月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I 1O 1C103世界大会上,跆拳道被接纳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跆拳道如此受人欢迎是因为跆拳道同中国武术一样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精神。
跆拳道是人们把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其所有动作都是以自身的防卫本能作为基础,然后逐渐变为一种主观信念,从防御动作发展到进攻形态,最终达到自动化的行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