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物的分类与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75
矿物的分类与开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矿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建筑所用的钢铁、水泥,再到装饰用的珠宝玉石,无一不是来源于矿物。
那么,矿物究竟是如何分类的?又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呢?矿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根据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等进行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来分,矿物可以大致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自然元素矿物,比如金、银、铜等,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往往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第二类是硫化物矿物,像黄铁矿、方铅矿等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比较常见的有磁铁矿、赤铁矿以及刚玉等。
第四类是卤化物矿物,比如石盐、萤石等。
第五类是含氧盐矿物,这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包括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硫酸盐矿物,如石膏、重晶石;硅酸盐矿物,如长石、云母、石英等。
根据晶体结构分类,矿物可以分为七大晶系,分别是等轴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六方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
不同的晶系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和几何特征,这对于矿物的鉴定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物理性质方面分类,矿物可以依据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等特性进行区分。
比如,根据颜色,赤铁矿呈现红色,而磁铁矿通常是黑色;从光泽来看,有金属光泽的如黄铁矿,玻璃光泽的如石英;硬度方面,滑石的硬度很低,而金刚石则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
了解了矿物的分类,接下来我们看看矿物是如何被开采的。
首先,在开采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
地质工作者会通过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来确定矿产的位置、储量、品位等信息。
这就好比在打仗之前要先摸清敌人的底细一样,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当确定了矿产的相关信息后,就可以开始规划开采方案了。
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浅、覆盖层较薄的矿床。
这种方式就像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坑,把矿石直接暴露出来进行开采。
其优点是开采效率高、成本低,而且作业条件相对安全。
天然矿物的分类
天然矿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成因和形成条件分类:
* 原生矿物:由岩浆冷凝或气液、气固相变直接形成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闪长石、石英、正长石、云母等。
*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或生物风化作用转变而成的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海绿石、褐铁矿、孔雀石等。
* 表生矿物:在地球表面或近地表条件下,由非矿物的天然物质转变而成的矿物,如盐类矿物、硅华、蛋白石等。
2. 按化学组成分类:
* 自然元素矿物:由一种或几种自然元素形成的矿物,如金、银、铜、铁、锰等。
*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以硫离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
* 卤化物矿物:以卤素离子(如氟、氯、溴、碘)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矿物,如石盐、钾石盐、萤石等。
*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以氧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矿物,如磁铁矿、赤铁矿、铝土矿等。
* 含氧酸盐矿物: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矿物,如石膏、重晶石、方解石等。
3. 按矿物组成分类:
* 单质矿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银、金刚石等。
* 化合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的矿物,如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等。
* 混合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混合而成的矿物,如条带状混合岩等。
以上仅是天然矿物分类的一部分方式,实际上,矿物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种,如按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进行分类。
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