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一)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06-3-

新课标必修一第2--5单元教材分析

这四个单元基本上是以原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经过适当调整和补充编写的,因此大部分内容是我们高中历史老师所熟悉的。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新课程教学可以照搬原有教学思路和模式。还应该看到,新课程教材融入了不少新的理念和思维,比原来的教材有发展和更新,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改革精神实施新课程教学。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教好新课程教材,是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

一、对这四个单元的整体分析

这四个单元实际上包含了原来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政治方面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思路,两个历史阶段或者两个方面,一个中心思路是中国如何摆脱政治上落后与被侵略状况,发展为一个近代或现代的国家,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两个历史阶段是指,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两个时期。我国政治的中心任务分别是:前一阶段为反侵略反封建,后一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同时,融入世界潮流,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段历史:对内和对外,民主革命阶段,国家要从根本上进步和发展,对内,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对外,民主革命阶段,必须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社会主义阶段,通过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果从历史必修(1)整个一本书的完整内容看,实际上是从政治角度介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基本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国际社会则是从无序走向一定程度的有序(对话协商机制,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机制,多种国际组织的建立和由相当多数的国家加入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都是国际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有序化的表现。)。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由古代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由专制制度国家向民主国家过渡。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从根本上看,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二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的观点和道理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反侵略斗争,直到抗日战争为止,始终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掌握着主动权,首先,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都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自身的发展和扩张而侵略中国引起的,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无力阻止这些侵略的发生;第二,侵略中国的列强拥有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外交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互相勾结,使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呈现出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但在这样的斗争中,也增强和发展了我们民族的勇于反抗一切压迫的斗争精神、为国家民族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这些优良传统。

充分认识先进阶级领导和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思想、认识的指导的重要性,这在近代反对侵略斗争中,现代的民主政治建设中都具有关键作用。科学的思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伟大的力量所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从思想认识看,两个运动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落后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史中民主政治建设,由于认识上的失误等原因,我们党也曾经有过错误和失误,例如,对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中而忽视民主的充分发挥;毛泽东在民主问题上也存在一些不太科学的看法,如对资产阶级民主基本否定,认为民主只是手段,没有全面认识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还有,毛泽东在上一个世纪50年代逐步接受并且提倡对他的个人崇拜,在党内部形成个人独断专行的局面。正是由于民主制度的极不完善,使得所谓文化大革命能够以少数人的意志左右大多数人。这些都给历史

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教训。

关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材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既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过,教材中引用了解放初期张谰先生的一段讲话,其中有可以商榷之处,主要是他把总统制和内阁制统统认定为是陈腐的旧东西,旧中国实行的这两个制度确实是有名无实,但这不是这两个制度本身不行,恰恰相反,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由于自己的落后性与局限性,不愿意也不敢真正实行。一句话,不是这两个制度本身的问题,张谰先生的讲话,看来是打错了板子。由此可见,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师应该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历史及制度有所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因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许多方面借鉴和吸取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积极内容;第二,可以通过比较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认识继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趋势。在当代,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已得到普遍承认,实行民主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一次历史性超越。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在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吸取、借鉴历史上的、外国的(包括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等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西方民主政治经验和制度有多方面的借鉴。比如,西方民主的基本制度主要有三个:即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西方民主主要有四个机制: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法治机制。先说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借鉴了西方议会制度;中国的各种类型的选举制度,就有不少方面吸取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精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如村镇直接选举政府主要领导的制度,已经普及,有些地方正在向县级直接选举过渡。再如政党制度,西方普遍实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近年来,除美国、英国外,西方国家已很少由一党单独执政,都是由一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共同组织内阁。建立选举联盟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我们有人可能对这一制度了解不多,把他理想化了。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党无论是否得到宪法的承认,对于成立政党和政党活动,在法律上或在事实上都存在种种限制。联邦德国《基本法》(1949年)第21条规定:“根据政党的宗旨或者党员的行为表明。某些政党企图侵犯自由民主的宪法秩序,或者推翻、危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生存,均属违反宪法。由联邦宪法法院来裁决它们的违宪问题。”据此,联邦宪法法院于1952年10月以“政治生活中的反民主行为”为由,取缔了新法西斯政党——社会帝国党;1956年8月,又以“政治纲领不符合民主原则”为借口,取缔了德国共产党。1969年,联邦德国内务部鉴于德国共产党未构成实际威胁,允许其重新建党。但,为了维护宪法法院的判决,令其改名为德国的共产党,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把戏实在滑稽。再看法国,从二战到现在,法国政府至少取缔过几十个政党团体的活动。有的国家在法律中对政党活动的规定明显是维护大党的利益,遏制小党的发展,如联邦德国《政党法》第二条规定,任何政党若在六年内提不出自己的候选人参加联邦议院或者州议院的选举,“就失去作为政党的法律地位”。在《选举法》第6条还规定,任何政党如未获得至少5%的选票,就不能在联邦议院分得席位。由于此条款的限制,使议会自1962年以来长期被大党所垄断,形成了两个半党制,阻碍了小党的发展和新党的产生。这样看来,中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有它的优越性,有利于大局的稳定,政党之间互相监督有利于防止和惩治腐败,改善各党的素质,特别是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有,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政治制度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