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历史:一部侵略史 英文

英国历史:一部侵略史 英文

EARLY BRITAIN A HISTORY OF INVASIONS

Summary

1.The Celts

2.The Romans

3.The Anglo-Saxons

4.The Normans

700/600 B.C. Celts appear in Britain

Stonehenge

Druids worshipped the Sun and Moon at

Stonehenge

Celtic tradition

Celtic House

Celtic cross

The Romans ?In 55-54 Julius Caesar

reaches Britain

?In 43 Emperor

Claudius invades

Britain and

accomplishes the

conquest

Hadrian’s Wall

The Roman advance was

halted south of what is

now the border between

England and Scotland.

The Scottish refused to be

colonized and Emperor

Hadrian built a wall to

keep raiders out of Roman

Britain

HADRIAN'S WALL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nument built by the Romans in Britain. It is the best known frontier in the entire Roman Empire and stands as a reminder of past glories of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ivilisations. Designated 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1987, Hadrian's Wall ranks alongside the Taj Mahal and other treasures of the great wonders of the world.

Spanning nearly 2,000 years of history, dramatic and wild landscapes, towns and cities, a visit to Hadrian's Wall is a must for anyone living in or visiting the North of England. Forts, museums and events bring Roman history to life, walks lead you through spectacular countryside. Time spent exploring this unique Roman heritage in its ever changing setting will leave you with an unparalleled sense of awe and wonder.

NEW*Win A Break on Hadrian's Wall: rules for entrants to our "Walker's Guide" competition.

or othe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us at info@https://www.doczj.com/doc/bd7394018.html,

"It is the land of far horizons, where the piled or drifted shapes of gathered vapour are for ever moving along the farthest ridge of hills, like the procession of long primeval ages that is written in tribal mounds and Roman camps and Border towers on the breast of Northumberland."

GM Trevelyan

410 the Romans leave Britain

Jutes, Angles

and Saxons

invade Britain

The anglo-Saxon kingdoms

The Anglo-Saxons established

7 Kingdoms in Britain: Northumbria

Mercia

?East Anglia

?Essex

?Kent

?Sussex

Wessex

King Arthur

He leds the Celtic

Britons in their

resistance against

the Saxon invaders

Alfred the Great ?He was the greatest

Anglo-Saxon king and

came from Wessex.

?He translated latin

works in Anglo-Saxon

language.

1066 The Normans invade

Britain

英国大事年表

英国大事年表 一、政治 13C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议会之母) 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1688英国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21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 1775-1783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C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初巴黎和会举行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6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铁幕演说,冷战序幕)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经济: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C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8C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击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8C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8C60-19C中期工业革命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正式投入使用 1825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思想: 14-17C 文艺复兴:英国莎士比亚 16C 宗教改革英国国教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25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新和谐公社 19C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拜伦《唐璜》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9C上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20C早期现实主义文学:萧伯纳《苹果车》 1929年播送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英国历史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亦是后来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源头可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

年,威塞克斯王国国王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吉利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塞尔斯坦于927年统一七国,建立威塞克斯王朝,统一了英吉利王国。 10世纪初,埃格伯特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进入威塞克斯王朝首都伦敦,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一直到克努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才复归于英人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 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繁,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 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

英国历的重大事件简介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简介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公元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英国历史_高二作文

英国历史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二作文英国历史,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历史闻名中外,源远流长,英国历史怎能与之相媲美?此“英国历史”非彼英国历史,而是英语的汉文。 也许是从小接触英语的原因,我对英语情有独钟。从《黄波》到《新世纪》,从《英语三百句》到《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历程让我感到自己不断在长大。 起初,我对英语也很陌生,不仅不会用音标作标记,连标注汉字都难如登山,到头来只能找可怜的声母韵母帮帮忙,我不知道在我笔下糟蹋了多少英语单词。“早上好”写成“咕嘟毛宁”;“电脑”拼成“卡木皮油特”;动词“属于”念成“碧浪”。别说,这招非但没露出马脚,还唬弄过不少人民群众呢!就像把“红岛的蛤蜊一挖一麻袋”读快了胜似俄文一个道理!我给命名为“英译汉”学习法。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既幼稚又好笑。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喜欢上了英语…… 时光飞逝,暑假之后等待我的是一个新台阶,不知我的英语成绩能否再为我争得一席之地? 不料第一次单元检测取得了班里第一的好成绩,让我对自己坚定了信念。以前有的同学也问过我到底有什么秘诀,我最记忆犹新的还是“英译汉”法,但总不能告诉他们这些吧!其实秘决我是没有,但有一两个细节对我学英语来说很管用。第一个细节我命名为“向前走”,此向前走另有一番含义,意思是比老师抢先一步。当老师上课讲到某个知识点时,不仅掌握了,而且还能回忆起某几个和它类似或相反的词组,保证老师问下一个问题时,你会第一个抢答。在别人看来你是反应快,其实并无多大联系,而是你比其他同学想得多,提前走了一步而已。第二个细节是听英语歌曲。我不是不喜欢听中文歌曲,而是会选择时机听。当你午饭后在校园里漫步时,你会听到广播里动感的音乐;当你走在大街上,你会听到音像店里传来的流行音乐;当你走进宿舍里,你会听到舍友们悦耳的“真人真唱”版,大饱耳福。而我们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戴上耳机,听首英文歌曲。 “英国历史”虽不源远流长,但闻名中外,学好“英国历史”不就这么简单!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38年,苏格兰起义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 1649年,结束内战查理一世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51年,第一个航海条例颁布 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

女儿)执政。制定《权利法案》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年,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英国的黄金时代,先进的工业国,贸易跃居世界首位。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海上殖民霸主”。】

英文介绍英国的著名景点

1:The River Thames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longest river entirely in England, rising at Thames Head in Gloucestershire[ 格洛斯特郡(英格兰)], and flowing into the North Sea at the Thames Estuary(河口). It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flowing through Londo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although London only touches a short part of its course. The river is tidal in London with a rise and fall of 7 metres (23 ft) and becomes non-tidal at Teddington [特丁顿(英国国立物理研究所所在地)]Lock. The catchment area covers a large part of South Eastern and Western England and the river is fed by over 20 tributaries. The river contains over 80 islands, and having both seawater and freshwater stretches supports a variety of wildlife. the river has supported human activity from its source to its mouth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oviding habitation, water power, food and drink. It has also acted as a major highway both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Port of London, and internally along its length and connecting to the British canal system. The river’s strategic position has seen it at the centre of many events and fashions in British history, earning it a description by John Burns as ―Liquid History‖. It has been a physical and political boundary over the centuries and generated a range of river crossings. In more recent time the river has become a major leisure area supporting tourism and pleasure outings as well as the sports of rowing, sailing, skiffing, kayaking, and punting. The river has had a special appeal to

诗歌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

1.怎么了解学术动态和最新学术成果? 常用的网站和经常查阅的书籍有哪些? 诗歌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 《哥伦比亚英国诗歌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British Poetry”总算在买了之后的近两个月里陆陆续续的给看了个大概。当初知道这“哥伦比亚”文学史系列是因为其独特的编排体系。和一般分章节排序,一条脉络一贯至底的传统文学史写法不同,全书由26篇专论组成,由26个不同的作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阐述文学现象。于是这种基于个体的集体叙事方式使得《哥伦比亚英国诗歌史》包含“多部相互重合、相互竞争的诗歌史”。 中国传统的英国文学史教材,包括比较经典的陈嘉先生的四卷本《英国文学史》,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罗经国的《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亦或是最近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比较有影响的新四卷本《欧洲文学史》和五卷本《英国文学史》,采用的都是强调观点一致、线性发展的传统文学史写作模式。此《哥伦比亚英国文学史》成书于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行的八九十年代,先前的那种模式开始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不同的叙述,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史论。其姐妹篇《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导论里有这么句话:“历史学家不是真理的昭示者,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那么“英国文学历史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很多个不同的故事。” 虽然说本书的体系不强调一致,但还是脉络清晰,也算给我重新温习了一下整个英国诗歌的发展史。我总觉得我是个厚古薄今的人,学历史,学文学都是比较了解先前的,而对20世纪及当代的东西了解甚少。阅读此书,则让我对相当代英国诗歌有了个更深入的理解。 英国诗歌从古英语及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算起,迄今已有1500多年。最早的诗歌如同欧洲文学整个的发展一般,总是以记载英雄事迹的史诗为代表。法国的《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Cantar de Cid, 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Das Nieblungenlied,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都差不多代表了这些民族最初文学的成就。英国最初的诗歌当然还包括Caedmon 的宗教诗,和一些Bede的歌谣,但最重要的同样也是史诗,即《贝奥武甫》Beowulf。这次还收到一朋友送的原文的Beowulf,当然有古今英语对照,现代英语译本的大学时候念过,但明显无法体现古英语头韵的力度,只不过要读懂原文,估计得先学好德语。中古英语时期的韵文作品就显得丰富的多:民谣,抒情诗等极富法国特色的作品随着诺曼人的入侵在英国盛行起来。法语在英国的崇高地位,使得英语在这个阶段拉丁化极其明显。英语的这个阶段的屈折形式大大减少,语法现象简单化,语法格和性基本消失。词汇方面则从法语,拉丁语大量引进新词,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到乔叟时代,英语重新开始得到英国上层的接纳。而乔叟Chaucer本人对于英国诗歌的贡献,使得后人尊为“英国诗歌之父”。 文艺复兴时期是戏剧的时期,但这些戏剧家本身也是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传诵至今。其前129首是写给一个美男子的,很明显是有同性恋倾向的诗:)其他的诗人包括Edmund Spenser(其《仙后》的词藻特别华丽妖艳,我喜欢,哈哈),Philip Sydney等。17世纪的英国诗歌比较多样化,一方面有善

(完整版)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英国名胜介绍(英文版)

London introduction London,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Europe's largest city, one of the world's two major(主要)center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繁荣的)global city. London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经济的)financial(财务的)and trade (贸易)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New York, tied for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er. The Big Ben, Tower Bridge Big Ben is Elizabeth Tower. London's famous ancient(报时)bell,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lock. The British Parliament (英国国会)meeting hall clock tower, built in 1859. Tower bridge is the Tower Bridge of London. Tower Bridge of London is the first bridge the river Thames from where it begins, is a symbol (象征)of London, "London front gate", was built in 1886.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British Airways,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千禧)Wheel, is located(位于)the banks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erris wheel, is one of the landmarks(标志)of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具有吸引力的)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in London. Thames River Thames River is a famous British mother river, rising in southwest Coates Ward Hills(科茨沃特丘陵)of England, 338 kilometers in length.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Royal Palace(王宫), built in 1703 and named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以白金汉公爵命名). West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威斯敏斯特大教堂)is located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修道院), founded(成立)in the year 960 ad(公元960年), was expanded(扩建)in 1045, built in 1065.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泰特现代美术馆)is located in the South Bank of Thames River,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 river and the St.Paul's Cathedral, connecting(连接)them is the Millennium Bridge across Thames River. St.Paul's Cathedral St.Paul's Cathedral located in London, a representative(代表)of Baroque style architecture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ome(圆顶)of the church, it imitated(模仿的)Papal Basilica(教皇的教堂)of Saint Peter in Rome(整体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classical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city of Oxford, founded in 1167,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Stratford Evan upon Avon Ford (埃文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 is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Evan River, a beautiful city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剧作家)of England, the hometown of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英语的发展史(中英文版)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 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又称不列颠人。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萨大帝的 率领下侵入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罗马人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直到公元 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 撒克森人和朱特人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森人的语言。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现 代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公元450—1100年) 日尔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后,名自占领一些地区。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 的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森人占领了泰晤士河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直到公 元830年,阿尔弗雷德大王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方言有四种:西萨克森语,肯特语,莫西亚语和北恩布里亚语。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西撒克森语保存下来的手搞最多。其它方言在形成 英语的过程中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尔曼语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复 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3183行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部分,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而演变成了词缀,如 for-, in-, -ful 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共有二十四个名词后缀、十五个形容词后缀,-dom, -hood, -ship, -ness, -the, -ful,- 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到现在,如night and main, friend or foe, a labour of love。 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的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 英国。公元597年,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牧师从罗马来到英国传教。罗马文化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与此同时,一批拉丁词进入了英语。 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从公元790年开始,大批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定居。丹麦国王卡纽特还一度成为英国的君主。斯堪的那维亚人和英国人频繁交往,所以有许多斯堪 的那维亚各国的词语进入了英语。 2、中古英语时期(公元1100—1500年) 公元1066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 格鲁-萨克森军队,英王哈路德战死,英国被征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诺曼征服。从此,英国结束了分裂状态,置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之下。谨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诺曼征服之后,谨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以后的二、三百年里,谨曼法 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普通人仍然讲英语,但英语的文字记载却几乎中断。中古英语一 般右以分为两个时期,1204年后,英语逐渐恢复主导地位。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首次 用英语向议会致词。十五世纪,伦敦标准方言兴起。1476年,卡克斯顿把印刷术传入英国,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展览背景资料: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607 5 月14 日:104 名欧洲移民抵达北美,建立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 尼亚的詹姆斯顿. 1609 受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亨利·哈德逊在后来被称为哈德逊河的河流上航行, 勘探 1619 7 月30 日:弗吉尼亚伯吉斯议院召开美洲第一次选举出的立法会的首次会议 海盗船"珍宝"号(英国)和"白狮"号(荷兰)运抵第一批非洲奴隶到美洲 1620 12 月26 日:"五月花"号携102 名朝圣者抵达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 1626 彼得·米纽特以60 荷兰盾(24 美元)从美洲土着人手中购得曼哈顿岛 1652 罗得岛施行殖民地首部法律,宣布奴隶制非法 1675–76 飞利浦国王战争期间,殖民者与美洲土着人在新英格兰发生历史上最血腥冲突1692 在马萨诸塞的塞伦市的魔法审判中,19 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被判绞刑疯 狂迫害达到顶点 Section 1 1704 4 月24 日:约翰·坎贝尔编辑印刷美国第一份报纸《波士顿时事通讯》第一期 c. 1730 殖民地经历了由乔纳森·爱德华兹,乔治·怀特菲尔德和吉尔伯特·特南特发 起的"大觉醒"宗教复兴运动(约至1745 年) 1765 英国议会实施印花法案对美洲输入物征税,激起货物抵制与骚乱(1766 年撤销) 1770 5 月5 日:英国士兵在波士顿大屠杀中杀死5 个殖民者,煽动起独立情绪 1773 12 月16 日:塞缪尔·亚当姆斯发起的"自由之子"组织,在波士顿茶会上将进 口茶叶倾倒在波士顿港,抗议英国征税 1775 4 月18-19 日:保罗·瑞维尔星夜骑马提醒莱克星顿人抵御英国军队,美国革命 开始 1776 1 月:托马斯佩恩的《共同的感觉》点燃了要求脱离英国获取独立的革命情绪 7 月4 日:国会通过了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宣言》,包括未来总统约 翰·亚当斯(1797-1801)和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以及起草人本杰 明·弗兰克林在内的56 个人签名 1783 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革命战争正式结束 1787 《西北法令》铺平殖民之路,为俄亥俄河北部和密西西比河东部疆土的合 并打下基础 1787–90 国家大会批准《美国宪法(1787 年9 月17 日制定)》,取代了《联邦条款》; 特拉华最早批准(1787 年12 月7 日),新汉普郡的批准使其达到9 个州的 数量,《美国宪法》生效(1788 年6 月21 日),罗得岛在13 个州中最后一 个批准(1790 年5 月29 日) 1789 4 月30 日:乔治·华盛顿被一致选举为美国第一位总统(1789-1797),是美 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全票选举的总统候选人 1791 12 月15 日:美国施行《权利法案》,对宪法第一次作了10 处修改,保障全 体公民基本权利 1793 《逃奴法案》实施,助长了对逃跑奴隶的追捕,规定对帮助奴隶者给予严惩 1794 3 月14 日:埃利·惠特尼为轧棉机申请专利,刺激了南部农耕地区经济发 展 1800 国家首都由费城迁往由法国建筑师皮埃尔·埃芬特仿照巴黎和凡尔赛设计的

英语介绍 英国伦敦大本钟

THE STORY OF BIG BEN At 9'-0" diameter, 7'-6" high, and weighing in at 13 tons 10 cwts 3 qtrs 15lbs (13,760 Kg), the hour bell of the Great Clock of Westminster - known worldwide as 'Big Ben' - is the most famous bell ever cast at Whitechapel. This picture, painted by William T. Kimber, the head moulder responsible for casting the bell, shows George Mears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inspecting the casting prior to despatch. Big Ben was cast on Saturday 10th April 1858, but its story begins more than two decades earlier.... On 16th October 1834, fire succeeded where Guy Fawkes and his fellow plotters had failed on 5th November 1605, and destroyed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long the seat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hose few bits of the Old Palace that survived the fire - most notably Westminster Hall, which was built between 1097 and 1099 by William Rufus -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ew buildings we know today, along with many new features. Big Ben remains the largest bell ever cast at Whitechapel. Visitors to the foundry pass through a full size profile of the bell that frames the main entrance as they enter the building. The original moulding gauge employed to form the mould used to cast Big Ben hangs on the end wall of the foundry above the furnaces to this very day. Among the gift items available from Whitechapel Bell Foundry are a finely detailed miniature of the bell itself and an illustrated booklet about Big Ben. These can

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历史(前55~ ) 1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2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3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4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5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6 约克王朝1461~1485 7 都铎王朝1485~1603 8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9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0 温莎王朝1917~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都铎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B170832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翻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先行课程: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翻译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推荐教材:王恩铭. 英语国家概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 来安方. 英美概况[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余志远. 英语国家概况主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朱永涛. 英国社会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二、课程总目标 以《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著)为蓝本。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指南 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 其他情况。 课程难点: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练习

英国史-新闻史考试重点

英国史 第六章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早期的报业与封建压制 1. 威廉.卡克斯顿:1476 英国第一家印刷所英国印刷术的先驱 英国广告的创始人翻译家和出版家,1481年出版了第一本图解的英文百科全书《世界镜鉴》。 2. 巴特:1605年,出版不定期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 《每周新闻续编》,连续出版23期以上,标志着英国报业的又一进步。 《国会新闻》的编辑工作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位报人。 3.《每周新闻》: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这也是news 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开来。 4.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才可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5.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 ,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等。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 一. 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1.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类相互对立的报刊,国会派报刊和保皇派报刊。而其中国会派报刊占大多说。典型代表: 《国会纪闻》主办人塞缪尔.派克被称为英国第一大记者。 《信使报》时代:保皇派这一时期出版的反击国会派的报刊都是以此为名。 3. 约翰.利尔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也是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 他坚信天赋人权,其著作从人权的观念出发,提出取消国王和上议院 ,呼吁自由,民主.实现信仰自由等要求。他被称为“生而自由的约翰”。 二.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这一时期是报业的发展低潮。皇家特许公司恢复特权。 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下,只允许出版两种官方报纸:《政治信使报》和《公众情报者》。这两种周报的主编同为奈德海姆。他在伦敦创办英国第一家以刊登广告为主的《公共广告》周刊,被认为是广告报的始祖。 三.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 这一时期保皇派的两份报纸被指定为官方刊物,《国会情报员》和《大众信使》。 2. 1662年,又颁布“特许制法令”,严厉管制报纸,并发行新的官报——《牛津公报》。 3. 《牛津公报》:1665年创刊,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他改变 了过去新闻书的形式,为单页两面印刷。逢周一周四出版。第 二十四期起迁回伦敦,改名《伦敦公报》。后又改为每周四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