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秘籍】超级导购处理冲突“三字经”顺转推

【零售秘籍】超级导购处理冲突“三字经”顺转推

【零售秘籍】超级导购处理冲突“三字经”顺转推
【零售秘籍】超级导购处理冲突“三字经”顺转推

【零售秘籍】超级导购处理冲突“三字经”:顺、转、推

2014-04-08服装谍报

异议是登上销售成功的阶梯。它们是销售流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你的回应方式也将决定销售结果的成败。——汤姆。霍普金斯

我们经常在终端听到这样的对话:

顾客:这件衣服太贵了!

导购:不贵呀,物有所值嘛……

顾客:这个颜色太艳丽了!

导购:不会呀,今年很流行这种颜色……

顾客:能不能便宜一点?

导购:对不起,我们从来不打折……

……

结果往往是顾客生气地转身离去。

有时候往往并不是顾客没有需求,也不是我们的产品不能满足顾客,而是因为我们的销售人员在与顾客的接触过程当中,所采取的沟通方式不到位导致顾客不满意而放弃购买,不仅给我们的销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我们品牌形象的维护。

以上案例,导购在应对顾客异议时采取的都是直接抗拒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两大忌:

一是直接否定对方。

二是说教。请道理,论对错。

结果是:赢了道理,输了生意。

教练提醒: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一、处理异议首先要克服三种心理障碍

之所以会采用直接抗拒的方式回应大多是因为我们在面对异议时有三种心理障碍:局限性、抗拒性和关注问题点。

局限性是指受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对事情的认知判断所局限,而没有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情的认知和看法,角度不同,观点就会不一样。克服这种心态的方法是站在多角度,特别是对方的角度思考,学会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念,用好奇心去了解和自己的主观经验不同的世界。

对抗性是指在我们的心里,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黑即白,而没有考虑到在黑白之间还有灰色地带,而灰色又分多种多样。克服这种心态的方法是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要相信凡事没有对错,只有更多的可能性。

关注问题点是指我们大多在看问题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对方的问题所在,一叶障目,而忽略了对方也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欣赏的。克服这种心态的方法是学会欣赏,善于看到每件事情背后的正面意义。

教练提醒:外在的冲突来源于内在的冲突。我是一切的根源。

二、重新定义冲突

内在的感觉通常取决于我们对事情所下的定义,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发生所下的定义,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情绪,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及反应。

定义1:异议不代表拒绝,只是说明顾客暂时还不够了解。俗话说“夸货的是看客,嫌货的才是买主”。人们提出异议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这件产品为什么值得购买,而这正是他们在向你微妙地传达对你产品有兴趣,只是暂时对价值还不够了解,需要我们给他更好的理由或证据供顾客选择。

定义2:顾客的异议就是我们销售人员存在的价值。如果每个顾客都不用我们说明自觉排队购买产品,那销售人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公司也就没有必要设置销售这个岗位。每次遇到异议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心存感激对自己说:“太棒了,机会来了!”

定义3:营业收入不是来自成交量,而是来自于我们接待的顾客总量。

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顾客进店统一收门票就好了,这样也可以让我们少做很多无用功。”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每一位顾客进店都已经给我们交了一笔价值不菲的门票,关键看我们如何界定。如果说我们今天的营业收入是4500元,有100位顾客进店,30位顾客成交,那么这4500元并不是30位购买

三字经考题

《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 50 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做完后上交答题卡。本试卷请自己保留,不上交。希望你取得好成绩哟!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C 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

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三字经》试卷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国学之《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50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做完后上交答题卡。本试卷请自己保留,不上交。希望你取得好成绩哟!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 C性相近,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 B、贪玩 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15、《论语》共有()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16、《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20分) 1、人之初,性本善(),()。 2、苟不教,()。(),贵以专。 3、养不教,()。教不严,()。 4、子不学,非所宜。(),()。 5、幼而学,()。(),()。 6、兄道友,()。(),孝在中。 7、(),忙多错。勿畏难,()。 8、不力行,()。(),成何人。 9、“三传”指()、()、()、()。 10、诗经分为()、()、()、()四个部分,所以被称为“四 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弟子规,圣人训,首谨信,次孝悌。() 3、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这样才能珍惜宝贵的时光。() 4、人有短,切莫说,人有私,切莫揭。() 5、仁爱礼仪,只是以文论文,光说不做,就会滋长浮华作风,毫无实际意() 6、彼既诚,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7、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8、晋朝的孙康家里贫穷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 9、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准确。() 10、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三、选择题(20分) 1、诗人杜甫人称( )。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4、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选的是() A.推B.敲C.扣D、拉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 )的《蜂》。 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6、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花”,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②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③春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⑤时有至,远随流水香。⑥有情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A.梨花霜花桃李飞花落花芍药 B.桃李落花梨花霜花桃李山花 C.梨花飞花霜花桃李落花杜鹃 D.杏花霜花梨花落花飞花牡丹 7.下列诗句都巧妙地嵌入了数字,依次填入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三分明月夜,分无赖是扬州。②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颗珠。 ③一去里,烟村四五家。④方宅余亩,草屋八九间。A.一数六七七B.三数六七十 C.二一二三七D.二一二三十 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 A、花 B、风 C、竹 D、水 9.下列诗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夜潺湲送客愁②乱上高下出商州③远别秦城万里游④关门不锁寒溪水 A. ③ ① ④ ② B. ② ③ ① ④ C. ③ ② ④ ① D. ③ ② ① ④ 10.下列诗句描写了各类的禽鸟,依次填入横线恰当的一项是() ①罗幕轻寒,双飞去。②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③中有双飞鸟,自名为。④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啼。 ⑤孤号外野,翔鸟鸣北林。⑥西陆声唱,南冠客思深。 A.燕子鹧鸪鸳鸯子规鸿蝉 B.鸿雁子规燕子鹧鸪雁蝉 C.燕子子规鸳鸯鹧鸪鸿蛙 D.鸿雁鹧鸪燕子子规雁蛙 三:根据下列现代语句的意思,写出它们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10分) 1、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软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2、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3、正在读着这本书,不要又想着去读那本书。这本没读完,另一本书不要拿出来,读书要用心专一。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4、去别人家里,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5、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当面向人家请求;如果不问一声,那就是偷别人的东西。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四、写名句(2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春来江水绿如蓝。 3、,听取蛙声一片。 4、,江枫渔火对愁眠。 5、停车坐爱枫林晚,。 6、问渠那得清如许,。 7、,留取丹心照汗青。 8、自古逢秋悲寂寥,。 9、,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0、商女不知亡国恨,。 五、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描写春天的诗:。 (2)描写夏天的诗:。 (3)描写秋天的诗:。 (4)描写冬天的诗:。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库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一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 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现存《论语》多少篇(20)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 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 A、颜征在 B、孔鲤 C、子路 D、颜回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 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2017年少儿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少儿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并称“三百千弟”,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 2.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3.祖父的父亲叫曾祖(曾祖父) 。祖父的祖父叫,高祖(高祖父) 。 4.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5.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这五位思想家被合称为五子。 6.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赞扬了这一情景。 7.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8.“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9.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给我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10.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11.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讲了汉代的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12.有的同学背地里直接说老师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弟子规中这样教导我们“ 称尊长,勿呼名”。 13.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14.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15.“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告诉我们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16. 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举一反三。 17.《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以提炼出的成语是箪食瓢饮。

三字经知识问答

三字经知识问答 一、“择邻处”主要讲的是什么?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曾三次搬家)。 2、“断机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书,不可半途而废) 二、 3、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句子 即使是一块质地很好的玉石,不经过精心打磨雕刻,也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玉不琢,不成器) 四、 冬天先把被窝睡暖和,再请父亲睡觉的主人公是谁?他那时多少岁?(黄香,九岁) 五、 5、一个朋友把太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自己挑小的吃。 (融四岁,能让梨) 六、 6、胡人说“三才”“三光”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7、“四时”、“四方”分别指的是什么?

(四时:春夏秋冬;四方:东南西北) 8、古人常说的“五常”指什么? (仁、义、礼、音、信) 9、《三字经》中把“爷爷”称作什么? (祖父) 10、“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指的哪六种动物? (马、牛、羊、鸡、狗、猪) 11、“高兴、生气、忧伤、害怕、爱慕憎恨和欲念”统称 为什么? (七情) 12、常说读文章要读出句读来,这里的“句读”是什么 意思? (一句为句,半句叫读) 13、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论整理编辑成成一本书,这 本书叫什么名字。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15、《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统称为 干什么? (四书) 16、“五经”指的是哪5本书? 《诗》《书》《礼》《易》《春秋》 17、选择下列治水有功的人是谁?(C)

A、文王 B、武王 C、大禹 18、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是(C)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19、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 王,这五个合称为什么?(春秋五霸) 20、东周战国时期的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和 韩国统称为什么? (战国七雄) 21、传一七国,建立秦朝的人是谁:(秦始皇、成赢政) 22、“传二世,楚汉争”“汉”指的是谁() A项羽B刘邦C秦始皇 23、“传二世,楚汉争”,句子中“楚汉争”的结果是谁 取得了胜利? A、项羽 B、刘邦 24、《三国演义》中三个国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曹操、刘备、孙权) 25、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句子。 读书时,口里要在吟诵,心里要思考。白天要这样做,晚上也要这样做。(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昔仲尼,师项橐(tuo)中的仲忍指的是(B)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三字经的知识竞赛题目

三字经知识竞赛《三字经》中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6分) 1、“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6、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 7、《小学》这部书的作者是曾子。() 8、1.父子恩,夫妇从的意思是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 二、连一连(34分) 为学者明句读凡训蒙又要说明应在哪里停顿 小学终须讲究明句读《论语》、《孟子》、《大学》 详训诂至四书详训诂要详细解释字词的意义 凡训蒙必有初至四书凡是教小孩子读书的 夫妇从友与朋这十种大义,人们应当遵守 兄则友臣则忠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 长幼序人所同长辈和晚辈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守信用 君则敬父子恩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丈夫 此十义弟则恭君主对臣子敬重,臣子对君主忠诚 三、选择题(40分) 1.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 A 李白 B 黄香 C 曾参 2.按数学所说:“下()右()左()上() A东 B 南 C 西 D 北 3.四季正确排序是() A 春夏冬秋 B春夏秋冬 4.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 B 日月星 C 君臣义 5、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才 6、《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 孟子的母亲 B 老子的母亲 C 孔子的母亲 7、.《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 黄香 B 曾参 C 窦禹钧 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三字经试卷1

三字经试卷 第一课 一、填空。 人之初,习相远。,。 教之道。 二、判断。 1.《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是独角蛟、白额虎。() 2.《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3.《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最终成为了西晋的一代名臣。() 4.《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不是三害之一。() 三、按要求写原文或意思。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四、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香远,苟不教。性乃千,叫之道。贵以砖。 ()()()()() 第二课 一、填空。 昔孟母,,。断机杼。, ,教五子,。 二、判断题: 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3.《三字经》中窦禹钧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三、选择题: 1.《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A孟子的母亲 B老子的母亲 C孔子的母亲 3.《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四、按要求写原文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的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找错别字,把正确的填入括号。 希孟母择令处逗燕山明俱杨 ()()()() 第三课 一、填空: ,父之过。教不严,。 子不学,。,老何为? 二、判断: 1.莫扎特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音乐大师。() 2.孔子的儿子孔鲤学会了《礼》。()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孔子认为《大学》和《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5.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 三、选择: 1.孔子认为()和()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A《诗》 B《孟子》C《礼》 D《大学》 2.孔子鲤的父亲是() A爸爸 B姐姐 C母亲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一、《弟子规》基本常识 1、《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2、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5、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 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9、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 10、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 1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 12、《弟子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贾存仁] 13、《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山西什么地方的人?[新绛] 14、《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15、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 16、《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什么年间?卒于 什么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 17、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8、集团公司对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是如何要求的。

(完整word版)《三字经》《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油田小学学生《三字经》《弟子规》 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30) 1、人之初,性本善(),()。 2、苟不教,()。(),贵以专。 3、养不教,()。教不严,()。 4、子不学,非所宜。(),()此六谷,()。 5、曰仁义,()。(),()。 6、蚕吐丝,()。(),()。 7、幼而学,()。(),()。 8、扬名声,(),光于前,()。 9、兄道友,()。(),孝在中。 10、(),忙多错。勿畏难,()。 11、不力行,()。(),成何人。 12、(),紧用功。()滞塞通。 13、彼说长,()。()。莫闲管。 14、见人恶,()有则改,() 15、(),不学文。任己见,()。 16、势服人,()。(),方无言。 17、曰春夏,()此四时,()。 19、“三传”指()、()、()、()。 20、诗经分为()、()、()、()四个 部分,所以被称为“四诗”。 21、“三国时代”指以首蜀国,以()为首的吴国,以() 为首的魏国互相争汉室江山的时代,后被灭掉建立晋朝。 22、“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是告诉我们只有发愤读书,才能有所为,其中 “悬梁”的是()。“刺骨”的是()。 23、谁说女子不如男,汉代的()博学有才,通音律,晋代的幼 年时才思敏捷,曾吟出描绘大雪的绝妙诗句,因此被称为史上才女 的典范。 24、《弟子规》是圣贤对后生的教导,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 25、长者立,幼勿坐,(),()。26、不是圣贤书,应该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损人心志,《弟子规》中 云(),(),(),()。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弟子规,圣人训,首谨信,次孝悌。() 3、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这样才能珍惜宝贵的时光。() 4、人有短,切莫说,人有私,切莫揭。() 5、仁爱礼仪,只是以文论文,光说不做,就会滋长浮华作风,毫无 实际意义。() 6、彼既诚,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7、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8、晋朝的孙康家里贫穷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 9、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准确。() 10、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三、将下列《三字经》或《弟子规》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30) 1、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2、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近不具。 3、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5、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国学问答题(已含答案)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 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 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 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A、乌 B、巫 C、肖 D、萧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 中“净”是:(A) A、男角 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 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 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 你应得多少稿费?(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 五位?(A) A、戊 B、戍 C、戌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 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 这一特点?(A)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 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A) 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 体”是指谁的字体?(B) A、欧阳修 B、欧阳洵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 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 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 都是:(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 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 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 有几个字?(A) A、十个 B、十二个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 方式?(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 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 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 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三字经》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三字经》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知识清单 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2、《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3、《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4、《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5、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6、《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7、《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名句鉴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阅读在线测试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

《三字经》测试卷

《三字经》测试卷 一、填空。(50分) 1、昔孟母,。,。 2、香九龄,。,。 3、夏,。, 曰南北,曰西东。,。 ,。此五行,本乎数。 4、自羲农,。,。 ,。相揖逊,称盛世。 5、夏传子,家天下。,。,。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周辙东,王纲堕。。 6、,。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彼既仕,。 披蒲编,削竹简。,。 ,锥刺股。,。 如囊萤,。,。 7、,。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8、 ,争汉鼎。,。,。为南朝,。北元魏,。,。 二、连线题。(6分) 头悬梁朱买臣 锥刺股车胤 如囊萤李密 如映雪苏秦 如负薪孙康

如挂角孙敬 三、选择题。(15分) 1、为教子,三次搬家的是() A.孟母 B.窦燕山 C.老子 D.孔子 2、已成圣贤,仍像孩子学习的人() A.荀子 B.庄子 C. 曾子 D. 孔子 3、“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 A.苏轼 B. 苏洵 C.苏辙 D.王安石 4、《论语》共有()篇。 A.二十篇 B. 七篇 C.三十篇 D. 四十篇 5、《大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曾子 6、“稻粱菽,麦黍稷。”中“黍”指() A.稻米 B.高粱 C. 豆类 D. 黍米 7、“马牛羊,鸡犬豕。”“豕”指() A.马 B.鸡 C.猪 D. 牛 8、《中庸》的作者是() A.老子 B.庄子 C. 子思 D. 韩非子 9、周朝持续了()年。 A.六百年 B.八百年 C.七百年 D. 四百年 10、咏絮之才() A.李清照 B.谢道韫 C.蔡文姬 D.刘晏 四、综合题。(用自己的话回答或《三字经》中的原话都可以)(19分) 1、回忆所背的《三字经》,想一想“五子”指的是哪五子?(2.5分)

国学常识问答题(含答案)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三字经》试卷50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国学之《三字经》测试卷 (一、二年级用)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50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做完后上交答题卡。本试卷请自己保留,不上交。希望你取得好成绩哟!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父之过。 2、“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C性相近,习相远。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C、老子 4、“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生下来时,本性是善良的,这是( )的观点。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6、“香九龄,能温席。”讲的是()的故事。 A、孔融B、黄香C、王祥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的意思。 A、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9、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10、李白小时候十分() A、爱学习B、贪玩C、聪明 11、春季是四时之首。( ) A、是B、不是C、不确定 12、“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C、星光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 A、猪B、鸭C、鸽子 14、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 A、木B、丝C、竹 15、《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 16、《中庸》的作者是()。

《三字经》试题

《三字经》试题 1、“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 A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 A.如果,假如。 B.苟且 C.尚且 D.姓苟的老师 3、“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 A.为了 B.因为 C.为什么 D.作为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是什么故事? A、孟母断机教子 B、黄香温席 C、孔融让梨 D、五子登科 5、“苟不教,性乃迁”中的“迁”的意思是: A、避开,离散 B、晋升或调动官职 C、放逐,贬谪 D、改变 6、“首孝弟,次见闻”中“弟”的意思是: A.弟弟 B.弟,即“悌”,指尊敬兄长 C.弟,即“啼”,哭泣的意思 D.兄弟之间 7、“此五行,本乎数”中“数”的意思是: A.数字 B.数学 C.音shǔ,数(shǔ)数(shù) D.道理,数理 8、“…丝与竹,乃八音”中“丝竹”的意思是: A.丝绸和竹子 B.一种名叫丝竹的竹子 C.指琴瑟类弦乐器和箫管类乐器,或制作这两类乐器的材料。

D.泛指音乐。 9、“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这“五子”指的是哪五位人物? 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庄子 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庄子。 D.荀子、扬雄、王通、老子、庄子 10、“中不偏,庸不易”中“中”的意思是: A.中间,当中。 B.分寸恰当,不偏不倚,古代认为是一种最高的德行。 C.适当,适中。 D.内心,内情。 11、“自修齐,至平治”中“修”的意思是: A.整治,修理 B.长,高 C.修身,提高修养、完善自身。 D.修饰,装饰 12、“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讲的《六经》指的是 A.《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乐经》 B.《诗经》、《尚书》、《易经》、《周礼》、《春秋》、《乐经》 C.《诗经》、《大学》、《易经》、《周礼》、《春秋》、《孝经》 D.《诗经》、《尚书》、《中庸》、《周礼》、《春秋》、《孝经》 13、“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中《四书》指的是: A.《小学》、《大学》、《孝经》、《六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论语》、《春秋》、《尚书》、《诗经》 D.《诗经》、《尚书》、《周易》、《礼记》 14、“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 A.《国风》、《雅》、《颂》 B.《连山》、《归藏》、《周易》 C.《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 D.《诗》、《书》、《易》 15、关于“人性”,《三字经》沿用的是什么观点: A、性善 B、性恶 C、性无善恶 D、性有善恶 16、古人把天、地、人合在一起,称作什么? A、三光 B、三才 C、三纲 17、古人把日、月、星合在一起,称作什么? A.、三纲 B、三才 C、三光

三字经竞赛题

《三字经》(小学版)自测试卷 ?填空(20分) 。此五行,本乎数。 4、自羲农, 。相揖逊,称盛世。 5、夏传子,家天下。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周辙东,王纲堕。 、选择填空(20) 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 搬家。([①孟子的母亲 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4、《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 5、《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米用韵文,每() 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① 4 ②5 ③3 6、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说明学习要()、能吃苦,还要 有坚强的意志。 ①自觉 ②靠父母 ③靠老师 ②孔子的母亲 ③老子的母亲 ①窦燕山 ②曾参 ③黄香 3、周公著作了什么书?([①《诗经》 ②《论语》 ③《周礼》 ①古诗 ②四诗 ③唐诗

9、《三字经》中介绍了一位四岁能让梨的孩子是谁呢? ① 司马光 ②孔融 ③李白 10、 “( )此六畜,人所饲”一句中的六畜包括哪些呢?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 乂错的打x 。(20)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中的六经指的是《诗》、《书》、《易》、 《礼》、《春秋》,再加上《乐》。( ) 2、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 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 三皇”。( ) 3、 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小篆、大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 楚,不可搞混乱了。() 4、 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苟不教性乃迁”。( ) 5、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 )。”中的 断机杼”指的是打断了 织布机。( ) 6、 《三字经》中女子成才的榜样有蔡文姬和谢道韫。 () 7、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棋的,不用学习。() 8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 忘。( 9、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一句是说家里没钱就读不好书。() 10、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 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的人是车胤。() 四、习作(40分) 请选择下面一句话写一个简单故事 A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B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7、《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 )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①成人 ②老年人 ③儿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 ①孝顺父母 ” 一句教育我们要向黄香一样 ②爱学习 ③爱游戏 ①马牛羊鸡犬豕 ② 虎兔鸭马鸡犬 ③ 马牛羊猫蛇鼠 ”说的是小孩子从小就会作诗、下 ”一句是说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 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

三年级国学知识竞赛资料

三年级国学知识竞赛资料 1.千家诗主要收录唐宋各家的代表作,按体裁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分为四卷,另外作者增加三卷,卷五收录了《古诗十九首》,卷六收录了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卷七收录了作者的认为好而未收录的作品,包括清代赵翼的论诗五首。 2.《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要先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 4.世界上所有的已经有人看过的书中,有哪本书,里面没有一个重复的字的?是不是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甚至会觉得是无稽之谈,怎么可能会有一本书没有一个重复的字呢?不过还真有这么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千字文》。 5.《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 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 成为传世的名帖。 6.千字文每4子一句,共250句。 《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的句子是,。,。 7.《三字经》上说:“子不学,。,老何为。,不成器。 人不学,。”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8.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 葛亮,还给他写了一封信教育他,信中说:“、、,能服于人。”——《弟子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 9.“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 10、“太祖兴,国大明” ——《三字经》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11“、、、。”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 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弟子规》 12.见人恶, ,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五霸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七雄指的是:齐、楚、燕、赵、韩、魏、秦 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嬴政 汉武指的是:汉武帝刘彻 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