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进展(50页)
- 格式:ppt
- 大小:455.00 KB
- 文档页数:5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移植适应证复发或耐药的DLBCL进行系统性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挽救性治疗,继而对于化疗敏感的患者进行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化疗敏感的患者如果干细胞动员失败或在二线化疗后存在骨髓侵犯,可以考虑进行异基因HSCT。
自体HSCT适用患者的要求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移植中心是不同的。
年龄不应作为主要决定因素。
一般根据患者的“生理年龄”进行个体化考虑。
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ASBMT)发布了HSCT治疗DLBCL的2010声明,明确的观点有:化疗敏感的复发的DLBCL推荐以自体HSCT作为挽救性治疗;尽管老年人的治疗结果不如年轻人,年龄并不是自体HSCT的禁忌;外周血是自体HSCT标准的干细胞来源;不推荐两次或多次连续的自体HSCT。
当前ASBMT 认为尚无足够的数据可以明确回答以下问题:自体HSCT后进行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必要性;自体HSCT前诱导治疗的最佳疗程;异基因HSCT的应用;异基因移植应用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还是清髓性方案。
具备一个或多个下列因素的患者不适合自体HSCT:直接胆红素>2mg/dl(34.2μmol/L);血清肌酐>2.5mg/L(221μmol/L);长期稳定透析治疗的患者不包含在内。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的行为状态评分为3分或4分,因骨疼痛造成的ECOG 3、4分不包含在内。
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或Ⅳ级。
(二)影响自体HSCT疗效的因素自体HSCT治疗经二线化疗获得疗效的复发或耐药的DLBCL患者,相比单纯化疗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
化疗敏感的复发患者或化疗敏感但从未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自体HSCT后3~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为30%~60%。
而二线化疗耐药的DLBCL患者自体HSCT后,DFS不足10%~20%。
多中心随机试验(PARMA试验)在215例化疗敏感的复发性侵袭性NHL(主要是DLBCL)患者中进行了自体HSCT与巩固化疗的比较。
有关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XXX 2011级临床XXX 学号XXXXX联系电话:xxxxxxxxx【摘要】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
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骨髓(造血)干细胞胚胎造血干细胞诱导人胚胎造血缺陷胶质瘤细胞血管系统【前言】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各种血液相关疾病(如白血病、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病等)呈增长趋势,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研究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特征为: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
造血干细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
本综述文献主要来源于近两年各大刊物所发表的针对于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内容】1.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及进展1.1端粒酶活性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及其相关的基因的表达:端粒酶RNA 的关系探讨组件(hTERC) 和端粒酶反向逆转录酶(hTERT)与骨髓造血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儿童的端粒酶活性。
经过研究(具体参考文献)得出: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可能参与的病理生理学和AA,发展和hTERT 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2中央和外周神经系统免疫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介导的脱髓鞘性疾病:此实验研究通过对1992年至2010年共计12年时间里的1484名移植的病人得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的一些神经系统的相关疾病。
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摘要:造血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人体造血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表面标志以血干细胞在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前景。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也可以说它是一切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即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增殖为不同的血细胞系,并进一步生成血细胞。
人类造血干细胞首先出现于胚龄第2~3周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月)迁至肝、脾,第5个月又从肝、脾迁至骨髓。
在胚胎末期一直到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
造血干细胞是干细胞中研究最早、最多、最深入的一种,近年来在造血干细胞的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1 造血干细胞的发现造血干细胞的发现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放射医学的研究,Jacobson 等[1-3]发现小鼠与豚鼠的脾脏与骨髓中存在有一类细胞,即造血干细胞,能够重建经致死剂量射线照射过的小鼠与豚鼠的造血系统。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与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出现,人们利用多种针对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组合,分离到相对较纯的小鼠与人骨髓与胚胎组织中的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前体细胞群(hematopoietic progenitorcell)。
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Weissman 实验室在分离与鉴定小鼠与人的造干细胞方面所做的工作最为杰出[4-9]。
长期以来,对于造血干细胞是由多种不同的、可以分化成不同种类成熟细胞所组成,还是由一类可以分化成所有造血系统成熟细胞所组成,人们存有争论。
直到1996 年,Osawa 等[10]通过单个细胞移植的方法,验证了一个造血干细胞就可以重建机体整个的造血系统,才结束了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2 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早期发生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的发生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早期发生研究得相对较多。
塞盟医堂盘查!Q塑生箜!!鲞笙!!塑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的研究进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
外周血造血十细胞的体外保存是PBscT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经济、高效地体外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现就有关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冻存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PBsc冻存保护剂。
普遍应用的DMs0浓度为10%.但DMS0本身有一定的毒性.据文献卜,]报道.回输DMS0保存的造血干细胞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呼吸困难、一过性高血压.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症状等不适。
因此如何减少输入体内的DMs0的量和寻找可以取代DMs0的新的冻存保护剂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1单一冻存保护剂为减少输入体内DMS0的量.很多学者尝试用低浓度的DMs0冻存PBsC,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Abrahamsen等i4]对使用5%和】O%的DMS0冻存PBsc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复苏后5%组cD34+细胞的回收率和存活率均高于10%组.5%组CD34+细胞凋f率和坏死率分别为5%和9%,10%组为7.5%和21%.这些数据表明5%DMs0可以更好的保护PBSC。
2004年Abrahamsen等。
5】又从LTCIC方面比较了5%与lO%DMSO冻存的效果,结果复苏后5%组PBSC形成的集落的中位数为43,而10%组为7。
表明5%DMS0能更好地保护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Galmes等【6J分别以5%和10%DMSO冻存298例患者的自体PBSC.复苏后两组有核细胞的回收率无明显差异,均在85%以上,CD34+细胞百分数和CFu.GM形成率的差别不大,患者的造血恢复时间也没有明显差别。
5%组有6.8%发生不良反应,而10%组发生率为19.1%.证明用5%DMS0冻存PBSC是可以用于临床的,而且总体效果要优于10%DMs0。
文章编号(Article ID):1009-2137(2012)03-0788-04·综述·白血病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路钰夏,唐晓文*,陈广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摘要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是进行白血病治疗实验研究的关键,现已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筛选、白血病发病机制以及实验性治疗研究等。
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具有建立周期短,重复性好,使用的肿瘤细胞株生物特性较稳定等优点。
本文将从白血病及肿瘤细胞株的来源、小鼠种属的选择、移植模型的构建及GVHD模型新进展等方面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进行综述。
关键词白血病;小鼠移植模型;GVHD中图分类号R733.7;R-332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of Leukemia Mous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odel———ReviewLU Yu-Xia,TANG Xiao-Wen*,CHEN Guang-HuaDepartmant of Hemat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sity,Jiangsu Institute of Hematology,Key Laborator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of Ministry of Health,Suzhou215006,Jiangsu Province,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Xiao-Wen,Associate Professor,Senior Physician.Tel:(0512)67781850.E-mail:xwtang1020@163.com;Abstract Mouse model of leukemia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the key platform to study leukemia experimental treatment,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and in the studies of leukemia pathogenesis and experimental treatment.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short cycle of model establishment,good repetitiveness,and the more stabl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mor cell lines.The source of leukemia and tumor cell lines,choice of mouse species,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plantation model,the recent advances of GVHD mod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 a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Key words leukemia;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graft-versus-host diseaseJ Exp Hematol2012;19(3):788-791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进行放射对小鼠影响的研究中,人们受启发而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1]。
造血干细胞移植20世纪50年代初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兴起,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大剂量化疗(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各种晚期肿瘤和癌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种类、采集、活性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动员剂的效果、骨髓中癌细胞污染的处理、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疾病观察指标、临床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等都逐渐规范化,且有很多治疗成功病例的报告。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1950s, 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egan to rise. A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high-dose chemotherapy with 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d provided effective support for some advanced cancer and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urrently, the source, type, collection and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 the matching of allogenic-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 the effect of mobilizing agents, the pollution treatment of bone marrow cell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indicators of disease observed, the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etc. are going to the gradual normalization. There are many report case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Key words] Hematopoiet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Leukemia; Lymphoma; High-dose chemotherapy随着以攻克癌症为目的的实验肿瘤学、血液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临床,促进了肿瘤的治疗和疗效的提高,除经典放、化疗外,使用以粒细胞集落因子(G-CFS)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M-CSF)所代表的细胞因子所进行的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超大剂量化疗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