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自交不亲和性测定
- 格式:pptx
- 大小:12.98 MB
- 文档页数:23
NaCl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研究作者:汪骞胡靖锋朱红戴永娟吴丽艳李石开和江明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年第07期摘要: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2个萝卜自交不亲和系进行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能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其中3%NaCl 溶液处理后,2个材料的亲和指数分别为3.08和3.32,与其他浓度处理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3%NaCl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效果最好。
关键词:萝卜;自交不亲和;NaCl自交不亲和是十字花科作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早在20世纪80年代,胡贷泽等[1]和安彩泰等[2]就利用化学方法来克服芸薹属作物自交不亲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后人发现BA、电击授粉、铁毛刷授粉等破坏柱头结构的物理方法对克服白菜自交不亲和性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4]。
高俊杰[5]用花粉提取液涂抹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材料的柱头,发现其结实能力比3%NaCl喷花处理的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能力好。
国外利用开花期株间授粉后维持高CO2浓度若干小时,来繁种自交不亲和系,但此方法对温室或大棚密封性要求高。
以上方法都存在费工费时、成本高等缺点,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利用。
目前,萝卜常用自交不亲和系繁种一代杂交种,但对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以2个自交不亲和系萝卜为材料,在花期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喷洒,以期获得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形效果最好的NaCl浓度,从而为萝卜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提供帮助和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提供的2个自交不亲和系萝卜R10068和R10077。
1.2 试验处理试验共设8个处理,处理1:1%NaCl溶液;处理2:2%NaCl溶液;处理3:3%NaCl溶液;处理4:4%NaCl溶液;处理5:5%NaCl溶液;处理6:套袋自交;处理7:剥蕾授粉;处理8:清水对照(CK)。
园艺植物育种学作业1绪论,第1~3章(要求:第三周末以前完成)一、名词解释1.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
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
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2.引种:把别的地区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引入本地区,选择适于本地区条件的加以繁殖推广。
把外地的优良品种引入本地种植3.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是指光照周期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4.选择育种:利用的是现有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的自然变异作为选择工作的原始材料杂交育种等是用现有品种先人工创造出变异,然后进行选择工作引种是以品种或杂交组合为单位进行比较选择选种首先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系统群体间比较5.遗传力:遗传力又称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可以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遗传力分为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数量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那么表型的变异可能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甚至还有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因素。
二、填空题1.根据群体的遗传组成不同,品种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多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2.育种目标是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要达到的目的。
育种目标总的分为生物学目标和经济学目标。
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植物种资源研究工作重点仍将是“广泛收集、妥善保管、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
4.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引种成功与否以引入品种表现的适应性指标、效益指标和繁殖能力作为评定引种成功的主要指标。
5.育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从引种开始,其正确与否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育种进展速度的快慢和获得成果的大小。
三选择题1.观赏的花卉有时要求同一品种中有不同的花色组成(但比例可控),指的是品种的(b)。
A.特异性B.一致性C.稳定性D.优良性2.利用绝对无融合生殖所产生的种子进行繁殖的群体是(d)品种。
甘蓝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技术详解甘蓝,作为十字花科的重要蔬菜作物,其种子的生产过程对于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四个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鉴定作者:李霞,胡侦华,周国林,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李霞,胡侦华,周国林,汪爱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蔬菜展示中心,436400)摘要:利用已报道的SRK及SLG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4份国外引进的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自交不亲和材料的S单元型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不亲和材料A1包含的S位点基因序列与甘蓝(B.oleraceaL.var.capitataL.)SLG-31的相似度为98%(E值是0);不亲和材料A2、A3包含ClassI类及ClassⅡ类2种S单元型,S位点处于杂合状态。
不亲和材料A4包含的S位点基因序列与青花菜(B.oleraceaL.var.italicaPlenck)单倍型BOI1SRK蛋白基因具有98%的序列相似度,序列覆盖度达99%。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分子鉴定中图分类号:S634.3;Q321+.7;Q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3948-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30收稿日期:2014-12-16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30);武汉市规模设施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30217020110584)作者简介:李霞(1981-),女,河南获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小白菜分子育种,(电话)13297010317(电子信箱)lixia_napus@163.com;通信作者,汪爱华,女,高级农艺师,博士,从事蔬菜育种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电子信箱)wangaihualt@163.com。
《园艺植物育种学》形考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二、填空题(24分)每空3分请用给出的关键词填空。
临界剂量十字花科杂交优势明显顶交法空间隔离轮配法异花授粉致死剂量1.隔离的目的是防止外源花粉的混入,隔离的方法有很多种, 大致上可分为空间隔离、器械隔离和时间隔离三大类。
2.新育成的自交系、不育系等测定一般配合力时多用顶交法,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进行特殊配合力的测定时常用轮配法。
3.优良恢复系具备的特点是品质优、配合力好、杂交优势明显。
4.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异花授粉,从而保持高度杂合性的一种生殖机制。
在植物育种中,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被广泛应用。
5.辐射育种中,当剂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材料全部死亡,这时的剂量叫致死剂量。
适宜剂量一般选“半致死剂量”或“致死剂量”。
填空题(24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5分1.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原始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的育种方式称为(B)。
单选题(5 分) A.单交B.回交 C.添加杂交D.合成杂交2.中国月季与欧洲蔷薇杂交,培育出现代杂交品种香水月季利用的亲本选配原则是( C )。
单选题(5 分)A.性状互补原则B.适应性原则C.遗传差异原则D.高配合力原则3.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形成生殖器官,或在减数分裂中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不能正常结籽的现象,是指远缘杂交中存在的( C )。
单选题(5 分)A.杂交不亲和性B.杂交不育性C.杂交不稔性D.杂种后代遗传变异问题4.杂种利用是利用了基因效应中的(D)。
单选题(5 分)A.加性效应B.显性效应C.互补效应D.三种基因效应均利用四、问答题(26分)请用给出的关键词填空。
目标性状及其构成优良性状多,不良性状少地方品种珍贵性状数量性状遗传力强、一般配合力高精选亲本杂交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1)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及其构成(2)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3)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不良性状少的种质材料(4)选用优良性状遗传力强、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5)重视选用地方品种(6)优先考虑数量性状(7)优先考虑具稀有珍贵的材料填空题(14 分) (请按题目中的空缺顺序依次填写答案)请用给出的关键词填空。
自交亲和性的测定和自交不亲和系的筛选实验对象:小白菜选择前茬以小麦、玉米、豆类及瓜类为宜,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的植物连作。
播种时间成株采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上旬播种。
小白菜的苗龄以35~40天为宜。
于合适天数后以50~60厘米×30~50厘米定植于田中。
小株采种:长江流域可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通过春化后,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可抽薹、开花、结籽。
播种方式:直播或育苗移栽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1)苗期:出苗后及时查苗,及时进行补苗或补播。
苗齐后尽早中耕、松土。
幼苗长至4~5片叶时进行定苗。
2)抽薹期:定植浇水,及时中耕松土,进行蹲苗至植株开始抽薹现蕾。
开花后加强肥水管理。
从始花至盛花期浇水两次。
浇两次水后应及时进行叶面施肥,用0.3%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铵1~2次。
3)结荚期:根据土壤商情及植株长势确定浇水量。
(2)中耕、松土、除草浇水后通过中耕松土,消除土壤板结,消灭田间草害,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温度,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3)整枝摘心在主花茎10~15厘米时进行。
授粉结束后摘除各侧枝顶端花枝。
种子采收收割:待全株四分之五的角果呈黄色时收获,掌握“三割、三不割”的原则,即带露水割,阴天割,早晚割;露水干后中午不割,下雨不割,青棵不割。
脱粒:在晒场上堆放后熟3~4天后进行脱粒。
晾晒:种子脱粒、扬净后及时晾晒,需在篷布上进行,应与其他品种保持较大的距离,同时注意防止雨淋和暴晒,隔1~2小时翻动一次。
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及转录组分析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原产中国,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
自交不亲和性是显花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自交,促进异交的遗传机制。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进行杂种生产是不结球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交不亲和系统还是研究植物细胞间信号转导的理想模型。
但自交不亲和机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课题组前期鉴定了一个可能在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衰老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senescence-associated cysteine protease,SCP),命名为 BcSCP,本研究通过构建BcSCP的柱头特异表达载体,研究了该基因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对不结球白菜授粉前及授粉后的柱头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对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性研究相关内参基因进行了筛选;利用大白菜基因组信息,对BrPUB基因家族进行了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结球白菜SCP基因的功能分析利用柱头特异表达的SLR1(S-locus related-1)启动子构建了 SCP基因的柱头特异表达载体,酶切鉴定结果表明SCP载体构建成功,采用电转法转入农杆菌GV3101菌株,通过花序侵染法将载体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通过基因组PCR鉴定说明构建的表达载体已成功插入拟南芥基因组中。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柱头发现绿色荧光蛋白在柱头有强烈的表达,T1代转基因拟南芥荧光显微分析显示在柱头过量表达BcSCP对花粉管萌发和延伸无明显影响。
2.不结球白菜亲和/不亲和授粉早期转录组分析为了鉴定不结球白菜花粉-柱头相互作用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不结球白菜’矮脚黄,自交亲和系及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对亲和授粉和不亲和授粉10min后的柱头进行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比对到大白菜基因组上。
平均每个样品获得65.42百万个原始标签序列,平均72.5%的序列能够比对到白菜基因组。
实习报告学院: 园艺学院课程: 园艺蔬菜作物育种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职称:实习时间2018年4月26日至2018年4月27日实习地点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园艺站2018 年5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1实习报告4月26号上午我们在负责人老师的带领下赴江浦基地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习我们主要学习十字花科园艺作物套袋、自交、杂交等技术。
十字花科作物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这类园艺作物在花期用同一植株花粉授粉结籽很少,这种特性称为“自交不亲和性”;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系统选育成一个系统,也就是在同一个系统内,各植株间授粉也结籽很少,而系统间交配则能正常结实,这样的系统叫做自交不亲和系。
十字花科除花期授粉很少结籽的不亲和性外,还有蕾期自交能结籽的亲和性,因此用蕾期授粉的方法可以使自交不亲和系保存下来。
4.26上午老师先教我们如何套袋 。
本次的实验材料是萝卜,首先就是要选株,在具有优良特征的品种或优良组合中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生长健壮无病害的优良单株,每株选健壮枝条4枝(尽可能选主枝和第一、二侧枝),枝条选好后,用镊子把本枝上已开的花和已结的荚去掉,只留下花蕾。
每株上有两个枝条摘去顶心留花蕾20个用作自交不亲和指数;另两枝也摘顶心,最少留15个花蕾作蕾期授粉保存该株种子,然后将所选用枝条套袋。
袋子选用隔离硫酸纸袋,用大头针别住袋口,防止昆虫进入,套袋后立即将纸牌挂于所选花枝下方。
牌子上写明品种编号、日期、姓名。
(17-5936 T 、17-5885 T 、17-659 T 、17-659 T 、17-659 T 、17-6022 T 、17-6020 T 、17-5992 T 、17-5995 T 、17-5989 T )4.26下午学习萝卜同一品种之间自交(蕾期授粉)。
由于十字花科园艺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往往自然自交结籽率很低,蕾期柱头已有受粉能力,故可采用蕾期授粉获得自交种子。
实验4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技术自交不亲和性在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遗传机制也较相似。
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
可是,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交获得自交不亲和系的种子。
胼胝质是β-1、3-葡聚糖,通常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筛管、新形成的细胞壁、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黄至黄绿色的荧光。
因此,把授粉后经用苯胺染色的子房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发育的状态,以及胼胝质在柱头表面的沉积状况等,进行判断花粉与柱头是否亲和。
实验目的是学习花期人工控制自交测定选择自交不亲和系和蕾期自交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掌握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技术;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的理解。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正开花的种株。
2.用具:荧光显微镜、广口瓶(20~50ml)、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铅笔、纸牌、纸袋、细铁丝、细竹竿、脱脂棉、甲醛、冰醋酸、无水酒精、普通酒精、磷酸钾、苯胺蓝、氢氧化钠、甘油、蒸馏水等。
二、方法步骤(一)人工自交测定法1.每人选3~5株发育健壮已开花的种株,每株上选3~4个花序。
将其上已开的花和角果摘除,然后套上隔离纸袋,把袋口用细铁丝扎紧防止昆虫进入,于植株旁插一细竹竿,用绳把纸袋绑到细竹竿上保持固定,防止花序被风吹断,并在竹竿上挂一纸牌作标记。
2.2~3d以后,当每个花序上有10朵左右花开放时,解除纸袋,将已开的花和蕾之间绑一条线作为区分标记,同时在每个花序上选择10个左右大蕾,把其余的小蕾用镊子去掉,并用镊子把花蕾顶端的花被去掉一部分使柱头露出,切勿伤害柱头。
NaCl溶液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作者:谭翀岳艳玲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3年第07期摘要:以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07s20为试材,于蕾期和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以克服其自交不亲和性。
试验结果表明,花期和蕾期喷施1%~5% NaCl均可显著提高07s20亲和性,但花期处理明显高于蕾期。
其中花期喷施3% NaCl,亲和指数达到8.54,是人工破蕾的58.1%,可以代替蕾期人工破蕾授粉克服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性,以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关键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NaCl溶液中图分类号:S6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4-0014-03自交不亲和是十字花科作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生殖保障,具有避免自交近亲繁殖、促进异交的作用[1~2]。
自交不亲和系是实现十字花科作物利用其杂种优势育种和制种的重要途径[3]。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芸薹种(campestris)的重要蔬菜作物,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明显[4]。
应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时,若要提高制种效率和杂种纯度,要求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越低越好,但同时存在着亲本繁殖困难的问题[5]。
蕾期人工破蕾授粉可以有效地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但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从而导致制种成本上升[6]。
为探索一种简单易行低成本的方法,前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侯国佐等用NaCl处理甘蓝型油菜花,发现5%和8%的NaCl可有效克服自交不亲和[7];王妍妮等对秦甘80甘蓝的研究认为,花期喷施4%~5% NaCl加0.3%硼酸克服自交不亲和效果最好[8];周庆红等在甘蓝上的研究认为,喷施5% NaCl附加0.3%的硼酸溶液亲和指数最好[9];原连庄认为,不同自交系在不同时期适宜的盐水浓度不同,以2.0%~2.5% NaCl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效果最佳[10]。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油菜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 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2. 学习油菜考种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二、实验用品1.材料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品种2.仪器用具剪刀、镊子、网袋、纸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实验内容1.花器构造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常异花授粉(甘蓝型和芥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10%,最高不超过30%)或异花授粉(白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80%-90%以上)作物。
油菜的花序为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和分枝花序组成。
在花序上互生许多单花,花由花柄、花萼、花冠和雄蕊等组成。
花瓣4片与花萼4片互生,作十字形排列,称十字花冠。
雄蕊6枚,侧面的一对为短花丝,中央的两对为长花丝,特称四强雄蕊。
雌蕊由2心皮组成,由假隔膜(胚座框)将子房隔成两室。
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为侧膜胚座。
2.开花习性油菜的开花顺序是先主花序,第一分枝、第二分枝花序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的花朵无论是主花序还是分枝花序都是由下向上依次开放。
油菜单株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和裁培条件而异,一般为20-30天,每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7时到12时,以9-11时开花最盛。
油菜开花散粉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约为14-18℃。
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
油菜花的雌蕊较雄蕊先熟,且生活力较强,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天内受精结实率最高。
油菜的花粉落在柱头上45分钟后即可萌发,经1-24小时完成受精过程。
3.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在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可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优良品种作父本,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用于生产,以提高油菜的产量。
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性及其测定方法
刘宝敬;王晓佳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综述了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性的外观表观和遗传控制机理的研究概况。
简要介绍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刘宝敬;王晓佳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0.351
【相关文献】
1.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方法(综述) [J], 王晓佳;朱利泉
2.十字花科蔬菜的自交不亲和性 [J], 王爱民
3.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推出适应秋季或越冬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新品种 [J], 无
4.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十字花科蔬菜学术研讨暨新品种展示会”在郑州召开 [J], 无
5.十字花科蔬菜中莱菔素与莱菔硫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蔡达;王玉涛;王文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述植物自交不亲和的机理,测定方法及应用植物自交不亲和是指植物在自交过程中,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自交配偶子的发育受到抑制或失败的现象。
自交不亲和是植物进化中的一种机制,通过避免自交,促进基因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植物自交不亲和的机理涉及到多个因素。
首先,植物通过自交不亲和机制可以避免自交引起的遗传缺陷的积累。
自交配偶子的结合会导致基因的重复、突变的积累,从而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的携带和表达,对植物的健康和生存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自交不亲和可以促进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和适应性。
通过避免自交,植物可以获得来自异交的优良基因和适应性,提高种群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测定植物自交不亲和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交实验和分子标记分析。
自交实验是最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观察植物在自交过程中配偶子的发育情况和种子的成熟度来判断自交不亲和的程度。
分子标记分析则是通过检测与自交不亲和相关的基因或位点的遗传变异来评估自交不亲和性。
例如,可以使用DNA标记和遗传连锁图谱来鉴定与自交不亲和相关的基因或QTL(数量性状位点),从而推断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应用涉及到植物育种和种群遗传学研究。
在植物育种中,自交不亲和可用于培育优质和高产的杂交品种。
通过探索不同植物自交不亲和的特性,选择适合自交不亲和的亲本,可以有效地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和质量。
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自交不亲和可以用作评估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漂变的指标。
对于濒危物种和保护种群的保护和管理,了解自交不亲和性对于制定保护策略和保持种群健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植物自交不亲和是一种促进基因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进化机制。
通过测定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可以在植物育种和种群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9, 35(7): 1202−1208/zwxb/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190和30671429),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66), 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625003), 西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SWU208044)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王小佳, E-mail: wxj@; 朱利泉, E-mail: zhuliquan@, Tel: 023-********, Fax: 023-********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niuy2001134@; Tel: 023-********(4); Fax: 023-******** Received(收稿日期): 2008-12-05; Accepted(接受日期): 2009-03-16.DOI: 10.3724/SP.J.1006.2009.01202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元件ARC1的体外表达及其与SRK 相互作用验证牛 义1 王志敏1 高启国1 宋 明1 王小佳1,* 朱利泉2,*1西南大学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大学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实验室, 重庆400716摘 要: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 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 以甘蓝E1为材料, 采用RT-PCR 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 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 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 通过SDS-PAGE 检测该蛋白的表达。
利用免疫共沉淀原理及pET43.1a-ARC1融合蛋白序列中的6×His 标签与Ni +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并用该方法对ARC1与SRK 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