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
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郭红;马骏;李进永;张大友;邵风康;高春燕;刘志生【摘要】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在苏北、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盐粳16号钵苗摆栽模式产量结构最佳,生长发育快;盐粳16号机插模式和抛秧模式的生长发育相似,但盐粳16号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的制约;盐粳16号机条播模式生长发育不及三种移栽模式下表现好,最终产量和出米率较低.【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盐粳16号;钵苗摆栽;抛秧;机插秧;机条播【作者】郭红;马骏;李进永;张大友;邵风康;高春燕;刘志生【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224011【正文语种】中文盐粳16号是江苏省2016年最新通过审定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通过“盐粳10号/盐粳22018//武运粳21”选出,该品种熟期较早,在广适性、综合抗性和丰产性方面表现优秀,适宜在苏北、苏中及里下河地区推广种植。
在推广盐粳16号的过程中,需要探明其最适栽培条件,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为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因此开展了盐粳16号钵苗移栽栽培模式、人工抛秧栽培模式、机插秧栽培模式、机条播栽培模式等四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
试验田前茬均为小麦,小麦秸秆处理采用全量秸秆还田技术,旋耕深度在12cm 以上。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盐粳16号的钵苗摆栽栽培模式、人工抛秧栽培模式、机插秧栽培模式、机条播栽培模式。
1.1 实施标准1.1.1 钵苗摆栽5月28日播种,采用448孔钵育秧,播种方式为水稻秧盘播种机播种,每盘播种90g。
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摘要】从育种目标、技术路线、选育原理和选育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临稻16号粳稻育种实践、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为重点,采用亲本改良、多元复交创造变异为手段,扩大和丰富遗传背景,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合理选配亲本材料,塑造理想株型,优化产量构成因子,导入优质、抗病基因,研究选育出临稻16号粳稻新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和夏直播稻推广种植.【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5)020【总页数】5页(P5177-5180,5201)【关键词】粳稻;临稻16号;选育;应用效果【作者】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沂南县水稻研究所,山东沂南276300;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临沂市种子管理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平邑27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2;S334中国是世界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面积的20%左右,总产量占世界总产的33%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1]。
山东属黄淮粳稻区,粳稻单产一般在550 kg/667 m2左右。
临沂市常年种植水稻单产一般为550~600 kg/667 m2。
是山东省第一大水稻种植市,在全省水稻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司真真;周建平;张亚;陈元洲;张庆堂;梁尚虎【摘要】“盐粳15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结实率高、品质优、抗倒性好、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在盐城市的种植表现,并从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盐粳15号;特征特性;种植表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司真真;周建平;张亚;陈元洲;张庆堂;梁尚虎【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4000;上海市川东农场,江苏省大丰市2241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40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40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40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4000【正文语种】中文“盐粳15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粳2517/盐粳1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1],于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南迟播区域试验,2015年进入江苏淮南迟播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08)。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灌浆速度快、病害轻、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点。
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1.1 主要农艺性状“盐粳15号”综合性状好,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叶姿较挺,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好,成穗率高,穗型中等,着粒密度较密,后期转色好。
经江苏省区试,该品种穗粒结构平均结果:有效穗数337.0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114.35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7.9 g;株高92.0 cm,全生育期147.5 d,与“武运粳27号”相当。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题: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帮助农民朋友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种选择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是实现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并确保种子质量。
二、播种1、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温度等条件,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控制播种密度:合理的播种密度能够保证水稻的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包括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提高稻米品质。
四、灌溉适时灌溉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需水特点,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保证水稻的正常需水,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等,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六、收获与储藏1、适时收获: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水稻成熟度,提高稻米品质。
2、科学储藏:储藏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稻米变质和损失。
总结: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实现优质稻的保优高产高效栽培。
选种是基础,播种是关键,施肥、灌溉是保障,病虫害防治是必要环节。
适时收获和科学储藏也是保证稻米品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大穗优质粳稻新品种泗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陈春; 赖上坤; 王磊; 陈卫军【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1)003【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水稻; 泗稻16号; 选育; 大穗; 优质; 高产【作者】陈春; 赖上坤; 王磊; 陈卫军【作者单位】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泗阳 22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占全球谷类种植面积的1/3,为人类提供了40%的热能。
据估计,截至2025年,由于人口增长将导致稻米需求量的增加至少达3亿t,全球水稻产量必须达到8亿t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对稻米的需求[1]。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资源和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加上农业结构调整,传统的依靠增加种植面积来提高产量的方法已不可取[2]。
因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水稻生产长期有效增产,必须依靠品种创兴[3],实现藏粮于技。
黄淮稻区位于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主要包括河南沿黄、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4]。
目前该地区水稻生产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极端气候环境的频繁出现,2017年持续高温,造成一些品种籽粒灌浆结实困难,空秕粒增多,造成产量降低;二是水稻田间病虫害在年度间、地域间发生变化,水稻品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三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急剧减少,传统的人工移栽种植转变为机器直播、机插秧种植等方式。
针对以上新情况,该地区主推的徐稻4号、连粳7号、武运粳27等品种已日趋老化,不能满足该地区水稻生产的新需求。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利用早熟、高抗性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母本材料,以大穗、大粒、优质型自育品系泗稻09-5966为父本,经配组杂交、系统选育、米质鉴定和抗性选择,选育出水稻新品种泗稻16号,该品种于2016年推荐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试验,参试名为SH1427,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后定名为泗稻16号。
优质中粳稻新品种连粳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卢百关;王宝祥;杨波;刘艳;孙志广;陈庭木;迟铭;徐波;徐大勇【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连粳16号选育过程和试验示范种植情况,阐明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简述了其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及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连粳16号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186-189)【关键词】连粳16号;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作者】卢百关;王宝祥;杨波;刘艳;孙志广;陈庭木;迟铭;徐波;徐大勇【作者单位】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连粳16号(原名连粳13228)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选育成功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5年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域试验,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72。
经多年的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等特点。
1 选育经过选育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和高效(可适应多种种植方式)的水稻新品种,为黄淮稻区大面积平衡增产提供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
2005年以自育的水稻新品种连粳5号为母本,以江苏省2007年中熟中粳预备试验16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后经多代连续定向选择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连粳13228。
2015-2016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7年审定定名连粳16号。
第43卷第2期2017年4月农业装备技术Agricultural Equipment & TechnologyVol.43 :.2Apr. 6717优质高产麵'麵*-16征/123培技术张大友,邵风康,徐海港,张亚,陈元洲,徐殿云,董军芳(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11)摘要:盐粳16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粳10号/盐粳22018/武运粳21号复合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
全生育期157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半直立穗,大穗,每穗实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
植株生长清秀,后期灌浆速度快,熟色好。
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冷而不硬。
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 病、白叶枯病,感纹枯病,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稻麦两熟移栽、机插和轻型耕作栽培。
介绍了盐粳16 号选育经 。
关健词:中熟中粳 高产;中抗稻瘟病;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盐粳16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 究所以盐粳10号/盐粳22018//武运粳21号复合 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于 2011年育成。
201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稻预备试 验,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
2016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苏审稻 201603 ),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 植。
2016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160292.5 ),农业部2016年第4期《农业植物新品 种保护公告》予以公告。
1选育经过2004年 所育成的产品种盐粳10号 中盐粳22018杂交F1作 ,产优熟 速度快、广适性强的武运粳21号父复合杂交,年种35 。
2005年种植F1,出19 ,,期 性熟 性 品 合性 ,选 2 。
2006 年种植 F2 ,,选种 生力强等 性选,选 6 。
2007年系号种植F3,选 85 。
2008 年 F4 系号种植,选141 。
2009年F5 系号种植,中编号22 号 系性 定,,,速度快,性,品 ,后期转色好。
2010年参加本所品系鉴定,折合产量9 874.5 kg/hm2,比对 武运粳21号 5.94。
定名盐粳11040。
2011年 参加本所大区示范,折合产量9 964.5 kg/hm2,比对 武运粳21号 6.35。
201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 粳预试验,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 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617。
2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预备试验,平均产 量10 176 kg/hm2,比对照镇稻88增5.845,居63个 参试品种第3 2013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97.5 kg/hm2,比对照镇稻88增 45,13 参试品种第7 2014年 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171.05 kg/hm2,粳7号 6.355,15个参试品种第4 2015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产 量10 711.5 kg/hm2,比对照连粳7号增5.305,居3 参试品种第 1。
3产量潜力2013年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市种子 站试 产 11 175 kg/hm2,稻88增3.705,13 参试品种第6 农试点平均产量 10 128 kg/hm2,稻 88 5.205,13参试品种第1市榆区作栽站试----------------------------- 总第期2017.2张大友等: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AET点平均产量9 847.50 kg/hm2,比对照镇稻88增 8%,居13个参试品种第2位;江苏农垦白马湖农 场试点平均产量9 127.50 kg/hm2,比对照镇稻88 增8.60;,居13个参试品种第2位。
2014年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徐州湖西农场试点平均产 量11 092.50 kg/hm2,比对照连粳7号增3.60;,居 15个参试品种第5位;连云港市赣榆区试点平均产 量10 875 kg/hm2,比对照连粳7号增6.40;,居15 个参试品种第4位。
2015年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 验,徐州市农科院试点平均产量1 149.50 kg/hm2,比对照连粳7号增7.30;,居参试品种第1位;淮安市 农科院试点平均产量11 818.50 kg/hm2,比对照连粳 7号增4.90;,居参试品种第1位。
在参加省中间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多点示范。
2015年在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示 范盐16号机插稻0.27 hm2,经省市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产量10 845 kg/hm2;2015年国营白马湖农场试 种机插稻0.67 hm2,平均产量为10 275 kg/hm2,显示 品种 的增产 。
4主要特征特性4.1主要农艺性状与特征特性盐粳16号综合,。
在江苏淮稻区麦茬移栽稻栽培,5月10日左右种,8月23日右,10月12日右熟,生 157d右,比连粳7号1d左右;作麦茬机插稻栽培,5月30日播种,8月 30日右,10月18日右熟,全生 143 d右。
,中,,期灌浆速度快,熟相好,株高100 ?m左右,主茎一生 16@17 ,5个生间,熟时4@5,,,,,。
,80; 左右。
穗型较大,穗立形态半直立,穗长17@18?m,140 右,90;,i26 ~ 27 g。
4.2稻米品质 ,,,商品 。
2013年省种农业 品 量 测中 测试84.50;,精米率73.90;,整精米率72.40;,粒长 5.10 mm,长宽比1.80,垩白率20;,垩白度2.80;,碱消值6.0级,胶稠 75 mm,直链淀粉含量15;,透明1级,理化指标达国颁 二级标准。
米饭总第期-----------------------------晶莹,口感柔软,富弹,冷而不硬。
4.3抗性表现该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纹枯病均 的 。
2013-2015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用白枯病的KS-6-6、浙 173、PX079、JS-49-6 4个致病型代表菌株进行人 工接种鉴定,3年的病级变幅在3@5级(9级制);期对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全免疫,2013年 颈瘟接种 2级,诱发鉴定为3级(感),2014年颈瘟接种综合指 3.75,颈瘟损失最级3 级(中:),2015年 颈瘟接种综合指 4,颈瘟损失最级3级(中:);条纹枯病,2013 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 9.761,感病对照最 穴发病 351,2014年人工鉴定最穴发病2.94%,感病对照最高穴发病率68.18%,2015年人工 鉴定最穴发病22.86%,感病对照最高穴发病率 71.34%; 纹枯病;2015年黑条矮缩病盐都和开封 点发病 另IJ 5.36%和20.45%,水平 5级。
中,,基部节间短,耐 。
5栽培技术要点5.1适时播种在江苏淮稻区麦茬稻栽培,5 月旬种,种前用药剂浸(拌)种。
湿润育秧,秧龄30 d左右,净秧播量375@450 kg/hm2;旱育 秧龄35@40 d,净秧播量525@600 kg/hm2;机插稻5 月30日前后播种,秧龄15@18d,大田用种量45 kg/hm2。
移栽稻秧田要施足基,基 机肥为,P、K。
11,三分蘖肥,移栽前3@4 d施好出嫁肥,移栽时,秧苗单株 2@3个。
机插稻在秧 11心时,用45@75 kg/hm2对水100倍喷施作断奶肥,起秧前2@3 d,施尿素45@75 kg/hm2作送嫁肥。
5.2合理密植移栽稻:行距25 ~28 ?m,株距13 cm,栽25.5万~30万穴/hm2,每穴3@4,栽插深度2@3 cm。
机插稻:行距30 cm,株距12@13 cm,栽 25.5万@27 穴/hm2,穴4 右,确保栽足基本苗105万/hm2,栽插深度2@3 cm,缺穴率控制在5%内,要及时取人工缺。
5.3科学施肥移栽稻 基 和 的用量比 6 m4,要用基,基一半作穗肥施用。
分蘖肥于栽后5@7 d和15 d分2 用,第 用 75@90kg/hm2,第二用150@180 kg/hm2;穗肥在叶龄余数3.5@3时施45%复4第43卷第2期 农业装备技术Vol.43 :.2 2017 年 4 月Agricultural Equipment&Technology)*+ 20172BYF-4玉米施肥%揺机的创新+应用李文平%,王文国%,李刚%,杨在前#(1.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2.桃城区农机中心,河北衡水053000)2BYF-4玉米施肥精播机是能够一次 可以完深松、施肥、精量、覆土、后镇压等多功能 的联合 机械。
它在 环节集合了深松、施肥、免耕、精量 、优良子、测土配方施肥、密植、田间管等多项农机艺,实现了机艺的有效融合。
2BYF-4 米施肥精机通过在衡水市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玉米施肥精播机的技术创新点该机具在研过程中荣获了深松施肥铲和玉米 深松施肥精量 机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1.1深松施肥铲该机具应用的深松施肥铲,包括铲柄和铲头,后 侧设置有施肥管,铲头的上部为后凹弧,铲头的中部 为凸弧,铲头的下部设置有横铲面,铲头的下面、合肥300 kg/hm2加尿素45,60 kg/hm2,叶龄余数1.5叶时施尿素60~75 kg/hm2。
机插稻:用肥总量和移栽稻相似,一般基肥施 451复合肥375,450 kg/hm2,移栽后5,7 d施尿素 75,90 kg/hm2,栽后 12,14 d施尿素 150,180 kg/hm2,平衡肥对长势较差的!类苗补施451复合肥.50 ,180 kg/hm2:穗肥在叶龄余数3.5,3时施451复合 肥 225,300 kg/hm2加尿素 45,60 kg/hm2,叶龄余数 1.5 叶时施尿素 75,90 kg/hm2627。
5.4水浆管理移栽时水层深度3,5 cm,返青期 2,3 cm,分蘖期以浅水层为主,视苗情长势露田2,3 次,减少秸秆发酵对发苗的影响。
当茎蘖数达到预定 穗数的901时开始搁田,至叶龄余数3期间根据土 质等情况采取一次重搁或分次轻搁,机插稻宜采取 分次轻搁,达到田面沉实 ,叶 ,苗数 在450 /hm2以。
穗至 期实间歇灌溉,保证田面土壤吸足水分后自,水,保田土湿润,7,10 d田水637。
横铲面的后侧设置有限深 时,横铲面进将土松动,后铲头中部的前凸弧土,最后铲头上部的后凹弧土两侧侧分。
通过铲面、前 凸弧、后凹弧 有效的合,铲头土有效深松,限深对施肥铲的深松深度进,设置限深辊,施肥铲 、深松 、深松效果好。
1.2玉米深松施肥精量播种机该机具包括机架和后机架,机架和后机架 之间设置有上连杆、下连杆、前机架固定连杆、后机 架固定连杆 的四连杆装置,上连杆、下连杆间交叉设置有 和节杆,节杆的 和下分别通过 连杆、下连杆相固定,节杆的下开有 相 配的 ,下连杆 的固定杆相连 ,相连 ,连杆 设置有多 相配的凹四连杆装置得后5.5防治病虫害 用 ,以苗 ,田期 稻等的 ,田期 叶 的,稻 ,在期用等穗 1,2次,同时稻 的发 ,保参考文献:[1],王玉龙,徐殿云,等.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特征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⑷:109-110. [2],,根,等.机插秧“标、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栽培精定量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10, 16(5): 1-6.[3] 王书林,朱玉祥.苏北稻区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 ):65-66.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BE201330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