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第三课乐器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9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课认识打击乐器》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打击乐器》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的第三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打击乐器,并能够运用这些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铃铛等,以及简单的打击乐合奏曲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打击乐器,掌握基本的打击乐演奏技巧,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对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而有的则可能几乎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打击乐器,了解它们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掌握基本的打击乐演奏技巧,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演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打击乐器,了解它们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掌握基本的打击乐演奏技巧,进行简单的合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打击乐器的演奏乐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观察与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打击乐器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演奏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打击乐器、音乐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打击乐合奏曲目,引起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浅谈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中小乐器的运用
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是小学音乐课堂中重要的一环,它旨在通过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实践课中,小乐器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乐器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
其中,竹笛、手鼓、唢呐等乐器是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中常用的小乐器,可以用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歌唱、舞蹈、演奏等。
手鼓是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
手鼓音色清脆悦耳,演奏技巧简单易学,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组织小组合奏或个人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
同时,手鼓还可以用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表演、舞蹈等,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唢呐是传统的民族管乐器,音色柔和悠扬,演奏技巧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
在唢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基本演奏技巧、编排曲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协同精神。
此外,唢呐还可以用于组织乐曲合奏、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乐器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案标题:乐器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乐器介绍:介绍常见的乐器种类,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2. 乐器演奏技巧:选择一种或多种乐器,对每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如正确的手指位置、气息控制、节奏感等。
3. 乐器合奏: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并进行合奏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4. 乐器创作:鼓励学生在合奏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尝试编写简单的乐曲或进行即兴演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乐器介绍a. 教师简要介绍不同种类的乐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外形和音响特点。
b. 展示一些乐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名称和演奏方式。
c. 教师逐一介绍每种乐器的名称、演奏方式和常见曲目,并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片段供学生欣赏。
2. 乐器演奏技巧a. 选择一种或多种乐器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包括正确的手指位置、气息控制、节奏感等。
b. 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音准、音量控制等。
c. 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奏示范,并进行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3. 乐器合奏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合奏练习。
b.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奏,包括统一的节奏、音量的平衡等。
c. 鼓励学生进行合奏的实践,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合奏的质量和默契度。
4. 乐器创作a. 鼓励学生在合奏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尝试编写简单的乐曲或进行即兴演奏。
b. 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启发,如给定一段简单的旋律或和弦进行。
c.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乐器演奏和合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乐器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自制小乐器之变废为宝一、活动的背景与意义新时代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参与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环境保护也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理念和行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废弃材料的再造和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开拓思维,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小乐器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从废旧材料中寻找大量的木条,木板,废旧布料,饮料瓶,废弃的塑料盒子等等,准备多样化的材料给学生选用。
同时保证制作所需工具齐全:锤子、钉子、面锯、剪刀、工艺刀等。
2. 安全措施在开始活动前,需要提醒学生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
如钉子和锤子的使用、手的位置等。
还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到周围的同学。
指导老师需要全程监督,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1.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告诉学生此次活动的目的,让他们了解到废弃物的利用和再造,以及自身责任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认识到,废弃材料一定不是废物,不应该随意丢弃,而是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2. 选定制作小乐器的材料提供许多比较容易得到的,现成的、废弃的材料,如饮料瓶、布料、木板和木条等。
鼓励学生选取那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材料。
3. 设计小乐器让学生靠自己的想象去设计想制作的乐器。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计划和设计。
4. 制作小乐器着手制作小乐器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学生用木板或者废弃的塑料盒子等,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去剪、钻、锯等等方式制作出他们的小乐器。
5. 检查小乐器的功能学生制作完成后,检查自己的小乐器是否能够正常地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更加创造性地应用材料进行改进和修改。
6. 分享展示小乐器在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进行展示,让大家看到他们所制作的小乐器,同时他们可以通过展示来了解不同的设计和材料运用。
浅谈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中小乐器的运用小乐器是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中的常用教学工具,通过小乐器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与认知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以下是对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中小乐器的运用进行的浅谈。
一、小乐器的分类小乐器一般包括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拉弦乐器等5类。
打击乐器包括钹、鼓、木鱼、铃铛等,是通过敲打或摇晃等方式发声的乐器;弹拨乐器包括吉他、古琴、琵琶、三弦等,是通过弹拨或拨动等方式发声的乐器;吹管乐器包括笛子、口琴、口哨等,是通过吹气或吹哨等方式发声的乐器;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风琴等,是通过按键发声的乐器;拉弦乐器包括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是通过弓弦或弦扣发声的乐器。
二、小乐器在课堂中的运用1. 打击乐器的运用打击乐器一般用于节奏练习和鼓励学生的表演。
例如,老师可以教孩子们识别不同的打击乐器,并教他们使用钹、木鱼等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敲打,以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另外,老师也可以用鼓点的方式来增强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弹拨乐器比较容易上手,适合初学者使用。
老师可以为孩子们准备小吉他、小古琴等小型弹拨乐器,让学生尝试使用它们弹出简单的旋律。
通过弹奏小乐器,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手指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吹管乐器在小学阶段较少使用,但也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种尝试。
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小号、口琴等小型吹管乐器,并教他们吹奏简单的乐曲。
通过吹管乐器的实践,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音符和节奏,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键盘乐器一般用于教学和演示,可以通过电子琴、钢琴等键盘乐器来进行教学。
此外,在演出中,键盘乐器也常常被用来弹奏配乐或伴奏音乐,以增强整个表演的氛围。
拉弦乐器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小提琴、大提琴等小型拉弦乐器来进行教学。
通过拉弦乐器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山科版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自制乐器教学设计山科版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自制乐器教学设计一、主题内容分析自制乐器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自主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内容,共安排了“乐器王国”、“制作乐器”、“乐器演奏”三个活动内容,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乐器的种类和发声方式,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完成自己的设计,绘制设计草图,并制作成乐器,进行演奏。
在“问题与发现”“探究与实践”“总结与交流”中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创造力。
二、主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了解乐器,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发声方式及种类。
2.自主设计、制作乐器,使它能发出乐音,并能合作演奏。
3.在活动中制定探究计划,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总,练习绘制设计草图。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建议依托学生已有经验,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经历研究探索的实践过程。
指导学生大胆设计、制作,培养创新能力。
学法建议通过亲自观察研究、咨询家长和老师、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留心观察生活,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创新制作实践。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走进乐器王国”是自制乐器的第一课时,这一活动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探究、了解不同的乐器,知道它们不同的发声方式,了解乐器演奏方式与外形、材质之间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乐器,才能为后面设计、制作乐器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程度的接触过乐器,有的同学还会演奏一种乐器,同时,经过前几年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会制定探究计划,能够合作进行分工,初步学习过绘制设计图。
他们能够通过亲自演奏、进行观察、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关于乐器的更多知识。
三、教学目标1.在探究中了解乐器的名称、种类、演奏方式等,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
2.练习制定探究计划,会对探究活动进行较全面的准备。
3.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并分组进行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乐器导学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情感沟通。
在音乐教育中,乐器演奏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学校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乐器演奏技能,开展了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乐器。
二、活动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活动内容1.导入环节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演奏视频,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形态。
2.基础知识讲解然后,老师会对几种主要的乐器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构造原理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现场实践接下来,老师会安排学生在现场学习和体验弹奏乐器技巧。
学生可以轮流尝试各种不同的乐器,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感觉,加强对各种乐器的理解。
4.表演环节活动的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
在评选中,主要从音乐表现力、乐器演奏技巧以及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增加了对各种乐器的了解和产生了学习乐器的兴趣。
同时,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不同乐器的声音和魅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组织表演的技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更加自信和乐观。
五、总结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走进乐器,我们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是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和无限可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成为真正的“音乐小达人”。
注重项目设计,发展工程思维——《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教材可设计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项目化学习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基于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理念在小学科学新版课标提出,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科学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教学要重视“技术与工程”内容。
2021年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重视技术与工程教学。
把握工程实践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明确问题、设计图纸、制作测试、修改改进等工程实践的过程,渗透工程思维。
”可见,本节课运用工程思维学习路径是必然选择。
二、目标定位基于以上,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定为:1.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项目过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在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3.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三、设计理念《制作我的小乐器》旨在运用工程设计的理念制作小乐器来检验学生对声音的认识,让孩子初步经历项目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教材分两部分,分别是设计小乐器和制作展示小乐器。
对于本节课,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思考一:本节课教材上安排了多个环节,按照教材建议上把每个内容展开来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
大多数老师会把本节课安排成两个课时,一课时为设计指导,一课时为制作改进展示。
小学三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自制乐器小鼓》学习任务单
制作过程 1. 2. 3.……
1.(例如:选用的什么材料非常好,为什么?)
我的
发现
2.(例如:采用了什么方法?)
任务单五:
亲身体验,设计制作乐器小鼓。
温馨提示:
1.想想你想做什么样的小鼓?
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2.拍照或拍视频记录制作过程,
遇到问题想解决办法。
3.注意安全,保持清洁。
为你制
作的小鼓取个喜欢的名字。
任务单六:
鼓面松好,还是鼓面紧好?
任务单七:
展示交流,畅谈收获。
任务单八:
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