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终稿)汇总

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终稿)汇总

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终稿)汇总
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终稿)汇总

附件:

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

(试行)

2011年7月1日

前言

为适应首都电网建设发展,北京市电力公司公司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积极慎重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组织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适用性、差异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从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条件下的电力管井建设需求,对相关工作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编写完成了《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生产技术部,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本标准由北京市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管井建设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电力公司基、改、扩建电力管井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现行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1391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技术要求

GB/T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DL/T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BJ11-501 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L-0132 电缆运行规程

国家电网生〔2010〕637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缆通道管理规范》QGDW0211303-2010 配电网电缆线路典型设计

QGDW0213702-2010 配电网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0214302-2010 配电网电缆线路运行标准

QGDW0214502-2011 北京电网通信技术原则

京电生〔2011〕40号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管道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3.1排管

按规划电缆根数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构筑物,电缆本体敷设于其内部受到保护和在电缆发生故障后便于将电缆拉出更换。

3.2工作井

专用于安置电缆接头等附件或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有盖坑式电缆构筑物。

4.总则

4.1电力管井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证电力管井安全、可靠、经济和技术先进,根据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4.2电力管井建设应积极采用标准化建设成果,积极慎重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4.3电力管井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一般要求

5.1电力管井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路径应综合考虑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等因素,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沿市政

道路的电力管井设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宜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下方。

5.2电力管井应按电网远景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建于城市主、次干道的排管,应选用12根电缆管和2根通信及控制线缆管。

5.3根据电力管井破坏后的影响,安全等级按国家规范标准应不低于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一般应不低于50年。

5.4电力管井工程防水等级应不低于三级。

5.5电力管井与建(构)筑物、其它市政设施之间的容许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第5.3.5条规定,具体见表1。

表1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安全距离(m)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

控制电缆之间- 0.5①

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 0.5①10kV以上电力电缆0.25②0.5①

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②0.5①

电缆与地下管沟

热力管沟2③0.5①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 1 0.5①其他管道0.5 0.5①

电缆与铁路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3 1.0 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10 1.0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③-

电缆与公路边 1.0③-

电缆与排水沟 1.0③-

电缆与树木的主干0.7 -

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 1.0③-

电缆与1kV及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 4.0③

注:①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

②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

③特殊情况时,减小值不得大于50%。

5.6电力管井在靠近加油加气站建设时,电力管井在加油加气站环境中的安全距离应满足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

10.1.8条规定: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应按附录B确定。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规定。

5.7电力管井建设应同步建设电力井盖监控系统,一般选择在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安装电子锁及集中监控设备,并将信号接入监控中心,建设模式及技术标准参照公司现行电力井盖监控系统模式。

5.8新建电力管井应尽量与现状电力管井、电力隧道连通,连通建设不降低原设施建设标准。

5.9排管上方300mm沿线铺设警示带,宽度不小于排管,并注明“地下电力电缆设施,严禁挖掘!”字样。

5.10按规定应在井室中设置安全警示、井室名称、断面编号等各类标识标牌。

5.11采用的原材料、预制品、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管材、金属构件等产品应有合格证和出厂说明书。

5.12应符合安全、环保、消防、防汛和劳动保护等国家现行的强制性规范规定。

6.排管

6.1电缆保护管管材应优先选用增强改性聚丙烯波纹管、热浸塑钢管、玻璃钢管、PVC-C、M-PP等管材。

6.2通信及控制线缆管应选用地下低压或弱电线路及光缆管道用多孔

管。

6.3非开挖拉管应选用M-PP管,非开挖夯管应选用钢管。

6.4城市机动车道路下的排管,选用热浸塑钢管应有混凝土包封,选用其他管材应有钢筋混凝土包封,承载力均应满足相应道路地基承载力要求。

6.5电力管井工程应做好回填,密实度均应满足相应设计要求。

6.5管材内部应光滑无毛刺,管材动摩擦系数应满足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第H.0.6条规定,具体见表2。

表2 电缆穿管敷设时动摩擦系数μ

管壁特征和管材波纹状平滑状

聚乙烯聚氯乙烯钢石棉水泥

μ0.35 0.45 0.55 0.65

注:电缆外护层为聚氯乙烯,敷设时加有润滑剂。

6.6管材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强度和耐久性、满足埋深下的抗压和环境耐腐蚀性要求。

6.7管材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通常选用内径不小于150mm。

6.8排管在相互连接或与工作井连接时应满足防水要求,并应防止敷设时损伤电缆外护套。排管与隧道连通处,连通排管两侧所有管孔(含已敷设电缆)均应设置阻水法兰等防水封堵。

6.9排管覆土深度应不小于1m,排管中各管并列相互间距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6.10排管端头应设工作井,无法设置时,应在埋管端头地面上方设置标识,注明“地下电力排管终端”字样。

6.11排管规模应标准化,见表6.9所示规模。

表3 排管规模

单行电缆排管规模双行电缆排管规模电力电缆管通信及控制线缆管电力电缆管通信及控制线缆管1行×3孔2孔2行×3孔2孔

1行×4孔2孔2行×4孔2孔

1行×5孔2孔2行×5孔2孔

1行×6孔2孔2行×6孔2孔

7.工作井

7.1对封闭式工作井,应在顶盖板处设置2个安全孔。位于公共区域的工作井,安全孔井盖的设置宜使非专业人员难以开启。人孔内径应为800 mm。

7.2井腔高度不宜超过4米,超过时应每隔3米设至设置楼梯平台。7.3井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4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应满足电缆线路的弯曲半径。

7.5工作井需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小于 0.3 %。

7.6井内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7.7井盖应满足《北京市电力公司检查井井盖技术规范》要求。

7.8井内应设置安全爬梯,预埋拉力环和电缆吊(支)架,电缆吊(支)架的配置应无碍安全运行,设置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

7.9工作井内净空尺寸一般规格见表7.8。

表4 工作井内净空尺寸一般规格(m)

井型式长度宽度高度

直通井≥5.6 ≥2.0 ≥2.0

转角井≥5.6 ≥2.0 ≥2.0

三通井≥5.0 ≥3.0 ≥2.0

四通井≥5.0 ≥5.0 ≥2.0

7.10工作井设置标准:

7.10.1工作井相互间距宜为50至80米。

7.10.2 应根据配网规划需求,在路口、关键路段,合理设置三通井、四通井。

7.10.3当电力管井位于机动车道或城市主干道、环路主路下时,工作井不宜设在主路机动车道上。设置在绿化带内时,工作井出口处高度应高于绿化带地面不小于300mm。

8.电力管井附件

8.1工作井爬梯、吊(支)支架、拉力环、篦子等附件均应采用预制标准件。

8.2电缆吊(支)架应光滑无毛刺、适应使用环境的耐久稳固、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要求。

8.3金属构件防腐蚀年限应不少于10年,金属构件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过酸洗、漏镀、结瘤、积锌和锐点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镀锌颜色一般呈灰色或暗灰色。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按表5规定。

表5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附着量

镀件厚度/mm 最小平均厚度/μm 最小平均附着量/g/㎡t≥5 86 610

2≤t<5 65 460

9.技术资料

9.1工程组织单位应按照京电生〔2011〕40号《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管道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开展竣工测量工作,形成竣工测量资料,由管道运行单位审核并完成GIS、PMS等生产管理系统有关数据维护工作。

9.2竣工测量工作及资料包含项目内容,以及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数据格式等必须符合《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管道工程验收管理办法》附录C、D、E的规定。

9.3生产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应符合北京市电力公司生产管理系统有关规定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

9.4电力管井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应符合《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管道工程验收管理办法》规定,资料目录见表6规定。

表6 电力管井工程移交竣工资料目录

序号资料目录移交份数

1 竣工总结 2

2 竣工验收鉴定书 2

3 工程质量备案表 2

4 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工证、附件及批图 2

5 地质勘查资料 2

6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7 产品合格证明、施工试验各种记录 2

8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

9 管线竣工测量资料及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2

10 平面图、平面示意图、纵断图 2

11 管道附属设施规划手续、竣工资料 2

12 管道附属设施合格证明、施工图纸及过程资料 2

电力系统三违分类标准

“三违”分类标准(暂行) “三违”分类标准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轻微“三违” (一)设备安装、拆卸、检修后未按规定填写记录者。 (二)设备安装、拆卸、检修后未按规定清理现场、清点工具者。 (三)进入地沟、暗井内作业未设专人看护者。 (四)召开班前会安排工作、安排安全注意事项后不做记录者。 (五)危化品未按规定进行分装分运的责任者。 (六)进入作业场所未戴安全帽者。 (七)对个体防护有要求的岗位人员未按规定进行个体防护者。 (八)上班迟到、早退者。 (九)不从爬梯上下或不用登高工具攀登。工作中使用不合格的梯子。 (十)生产区内吸烟、乱扔烟头。 (十一)各项技术档案资料不认真填写,记录不全面、不准确,甚至编造记录,严重涂抹,字迹潦草,前后颠到,难以辨认。 (十二)监盘时将脚搭在表盘上。 (十三)运行日志记录不准确,抄表照抄上一班或前面的数据。 (十四)女工长发上班不盘。上班穿背心、短裤、拖鞋。进

入生产场所穿裙子、高跟鞋等。 (十五)其它认为性质轻微的“三违”者。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三违” (一)设备运行中随意拆卸防护栏、防护罩等防护设施者; (二)电工作业时,个人劳保防护不齐全、不符合规定者;验电笔在使用前未进行试验。 (三)高、低压保险用其它材料代替者。 (四)电工检修所用工(器)具与检修设备电压等级不符而使用者。 (五)对危化品使用无记录及记录不全者。 (六)安装的设备未按规定试验项目试验就使用的责任者。 (七)低压电缆未测试绝缘、高压电缆未做直流耐压和泄漏试验的责任者。 (八)安装电气设备后未按规定进行试运转者。 (九)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时,弄虚作假,漏检漏项者。 (十)未按规定进行保护试验者。 (十一)签发人向工作负责人交代不清或安全措施不全,工作负责人未向工作班成员交代或交代安全措施不全即下令开工。 (十二)操作不带操作票,凭印象操作,跳项操作。 (十三)装设地线不验电,装、拆接地线一人进行,擅自解除防误闭锁装置。 (十四)系统技改无计划、无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十五)在梯子上工作时人员和工具材料超过梯子能承受的荷重。

管道工程技术标

目录 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建设规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雨水管线工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二污水管 线工..........................................错未指定书签。 (三给水管线工..........................................错未指定书签。 (四消防给水管线工..................................错未指定书签。 (五热力管线工..........................................错未指定书签。 (六电力管线工..........................................错未指定书签。 三工期要............................................................错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施工管理体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主要岗位及部门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组织管理机构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想....................................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施工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施工部署总体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期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P 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of business expansion projects for electric power customer

目次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接入工程和用户受电工程 (4) 5 供电方案编制原则 (5) 6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5) 7 用户负荷性质、供电电压等级及容量的确定 (7) 8 接入工程方案 (10) 9 接入工程设备选型 (16) 10 用户受电工程的基本要求 (22) 附录A 接入方案典型设计示例 (31) 附录B 负荷分级 (37) 附录C 高层建筑分类 (38)

前言 为规范我省电力用户业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业扩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和能源政策,提高供用电的安全水平。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范,作为我省电力用户业扩工程建设的依据。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规范附录A、B、C、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季强、李强、沈建新、张绍宾、刘成民、张卫民、金农、张凌浩、陈林荣、潘洋、林琦、刘忠、宗强、毛士良。

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接入工程和用户受电工程、供电方案编制原则、配电网规划原则、用户负荷性质、供电电压等级和容量的确定、接入工程方案和工程设备选型、用户受电工程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用户的业扩工程建设。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以及电力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l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 20052-2006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0-19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93-1999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标准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DL/T 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 842-200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 DL/T 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0-2001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JGJ/T 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前言 为加强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委托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根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施工设备管理、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及达标评级标准,规范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中能建东北电力第二工程公司、中能建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中能建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中电建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中电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中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中能建东北电力第四工程公司、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电建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kV、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kV、6kV已较少使用,20kV、66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kV、35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kV与10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kV、330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kV或10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kV 为50~150Km、220kV为100~300Km、330kV为200~600Km、500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220kV/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35kV或110kV/35kV/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10kV或35kV/10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 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一般为一路主供,一路备用(不合闸),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 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

电力工程技术标范本

捌零玖零房地产开发 名城●8090高低压配电项目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华申电力工程 二0一二年四月八日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述------------------------------------------------ 2.编制依据------------------------------------------------ 3.施工平面布置-------------------------------------------- 3.1施工平面布置------------------------------------------ 3.2 施工准备--------------------------------------------- 3.3 临时设施---------------------------------------------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4.1 电气工程--------------------------------------------- 5.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施工质量检测方法--------------------5.1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 5.2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3主要工序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方法------------------------ 6.施工总进度计划表----------------------------------------6.1施工段基本施工步骤------------------------------------ 7.选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型号、数量、性能)----------------- 8.劳动力调配计划------------------------------------------ 9.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和简况------------ 9.1项目管理主要目标------------------------------------- 9.2现场管理架构-----------------------------------------

XX发电厂安全标准化报告

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报告 XXX有限公司 2012年X月X日

目录

前言 为加强和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范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发电企业基层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并网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华北区域电网和发电企业生产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 受XX发电厂和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经XX批准,旷世伟业--中电联科技中心选择9名专家、组成评审组,于2012年X月X日对XX发电厂(简称XX发电厂)和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现场评审工作。 本次评审采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办安全[2011]83号和电监安全[2011]23号《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简称达标评级标准)进行了现场评审。 现场达标评审工作是在XX发电厂和公司自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审组依据《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逐项逐条对XX发电厂和公司的安全管理、机组运行状况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中得到了XX发电厂和公司各级领导支持和专业人员密切配合。 评审组根据评审结果编写《XX发电厂,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评级报告》。 本报告得到了XX、电力系统专家的指正,在此,对有关领导、专家及专业人员表 示诚挚的感谢。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现代工厂在接地上都要求形成一张严密的网,而所有的被保护对象都挂在这个安全的接地网上,但不同的接地都需要从接地装置处的等电位点连接。 对于防雷接地,主要是通过将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接地网这一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有两种避雷方式供选择,其一是避雷针接地,其二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接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防雷模式,它们在防雷原理上有显著的区别。避雷针的原理是空中拦截闪电、使雷电通过自身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从地面算起的以避雷针高度为滚球半径的弧线下的面积,对于法拉第笼,它认为避雷针的范围很小,而且在避雷针保护的空间内仍有电磁感应作用,而且避雷针附近是强的电磁感应区,有很大的电位梯度,在它周围有陡的跨步电压存在,在这一范围内的人们有生命危险,鉴于种种观点,现在的防雷接地系统中法拉第笼占有重要地位。实验证明,一个封闭的金属壳体是全屏蔽的,在雷电流通过时,是沿着壳体的外表面流入大地,而在壳体的内部没有感应电动势及磁通,即雷电流没有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干扰效应。而法拉第笼下部的环状接地环、等电位均压网也避免了人在此等电位环境中被雷击的危险。 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有两种做法,即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是电气工作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接地。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由于电力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我们对用电设备、金属结构及电子等设备采取的接地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器设备漏电、线路破损或绝缘老化漏电等漏电事故造成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电力线路工程技术标

投标项目名称:35KV金斗变新出10KV金黑线工程 招标编号: GZDWCZHBG-13-073(第1标包)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 投标人:(法人印章)江苏中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签章) 日期: 2013 年 5月3日

招标编号: GZDWCZHBG-13-073(第1标包) 35KV金斗变新出10KV金黑线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纲要投标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签章) 2013 年 5月3日

批准:黄健审核:贾福录编写:王福灵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1、工程概况及特点----------------------------------1 2、工程目标-------------------------------------1 3、一般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 -----------------------------2 4、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4 5、施工现场组织机构-----------------------------------16 6、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8 7、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23 8、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30 9、分包工程管理---------------------------------- 31 10、工程管理---------------------------------------------- 31 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 38 12、施工中减少影响施工而不影响运行的林木砍伐措施---------- 39 13、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40 14、拟参加本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名单------------------------42 二、投标偏离表(技术部分)--------------------------------56

红黄牌及严重“三违”标准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作业现场红黄牌执行标准和严重 “三违”标准及处罚规定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落实《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关于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现安全发展的意见》(兖矿集团董发〔2006〕74 号),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推动集团公司安全有效发展,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预防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实际和安全生产的要求,特修订本办法。 一、矿井挂红牌停止作业或设施停止使用执行标准 1. 风量不足的工作地点;瓦斯超限作业地点。 2. 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地点;出现循环风的局部通风地点。 3. 高瓦斯矿井抽放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4. 井下巷道存在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 的煤尘堆积的。 5. 敞口盲巷未按规定封闭的。 6. 高低压馈电线路或电气设备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各项保护的;电气设备超整定值运行的。 7. 井下电气设备不符合矿用标准和防爆性能要求的。 8. 井下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的。 9. 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护罩和遮拦等防护设施不全或防护功能失效的;井下作业地点防坠落等防护设施不

全的。 10. 井下电气设备应安装保护接地装置而未安装的。 11. 高压电气设备检修、操作不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的。 12. 电气作业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或佩带安全防护用具的。 13. 主要提升绞车、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不齐全或保护失效的。 14. 起吊作业重物下站人的、超载起吊的、起吊索具不完好的以及起吊装置不牢固、不符合要求的。 15. 采掘工作面生产系统不完善、安全设施不齐全组织生产的。 16. 无措施施工或不按措施执行的。 17. 采掘工作面没有开展支护质量监测的。 18. 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低劣,危及安全的。 19. 采掘工作面空顶范围超过规定或出现冒顶没有安排处理继续施工的。 20. 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达不到作业规程要求的。 21. 采掘工作面有冲击地压危险,没有编审防治实施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未按其执行的。 22. 斜巷施工耙装机固定不合格的;耙装机或耙装机回头轮固定不合格的;耙装机耙斗与钢丝绳的联接不合格的。 23. 巷道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未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的。 24. 新型支护材料下井使用未经公司审查批准的。 25. 掘进巷道在揭露老空前,未采取探查老空安全措施的。 26. 采掘机械装备紧停闭锁装置失效的。

10kV配电工程技术标

正本中海锦城项目商业与公区 用电变配电工程 投标文件 技术标 投标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17 年 03 月 23 日

目录 1、投标人简介 2、营业执照 3、公司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有关资信证明资料 4、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 5、投标人近两年承建的工程履约及质量评定情况一览表 6、主要人员及相关履历证书 7、主要机械、设备表 8、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简介: 海南亿恒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现公司的经营范围:发、送、配电工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服务,电力产品、器材的销售。(一般经营项目自主经营,许可经营项目赁相关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公司设立工程部、报装部、设计部、质检部、行政部、采购部、财务部7个管理部门,常设职位有: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以及各部门人员。 公司专业安装、维护、销售:高压户外、户内隔离开关,直流母线式大电流隔离开关,真空、六氟化硫断路器,多油、少油断路器的维修改造;高压开关柜,环网柜,中置柜,低压配电柜,动力照明、户外、户内用配电柜;箱式变电站;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熔断器等。 以产品质量安全为基础,严格遵守国家工程规范,严控施工质量,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真正做到灵活经营、讲求信誉,确保给用户提供完善稳定的质量保证,性能可靠的高低压输配电电器设备,出色地完成各项建设项目。 经营宗旨(三心):客户放心、股东放心、员工安心

电力工程技术标准

(一) 11.1.3技术标准与要求 分 类 序号名称备注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07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 42号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试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财政部财 建〔2004〕369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7年监管公告第1号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能源电【1993】228号 国 家现行标准及文 件行 业现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 酸盐水泥》 GB200-200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 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16434-1996《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电力工程技术标.(DOC)

二、技术部分 灵丘县金鑫选矿厂10KV增容用电供电工程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投标人:大同市南通永顺电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3年10月9日 1

目录 0、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4、技术劳力要求 5、机械、机具的计划安排 6、主要部位施工方法 7、冬、雨季施工措施 8、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9、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0、施工安全措施计划及应急预案、施工消防措施计划 11、文明施工措施计划、环保措施计划 12、采用新艺术、新工艺、专利技术 2

施工组织设计 0.编制说明 0.1编制依据 灵丘县金鑫选矿厂10KV增容用电供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认真领会和熟悉招标文件和图纸的基础上进行编写,与施工中所有规定、要求、条件、条款和规范相符。我公司本着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编写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0.2本工程执行的质量标准、规范 本工程质量控制及工艺要求主要以下列规程规范为依据: 电气安装工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侵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1992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DL/T5344-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5161.1~17-200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版) 安全方面: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GB50194-93)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JGJ130-2001)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灵丘县金鑫选矿厂10KV增容用电供电工程 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 T 前言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SDJ245—88)自发布实施以来,对电力工业建设和电站锅炉施工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发电质量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经济、稳发、满发”运行的要求,适应大机组、新设备施工的需要,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作了较大的改动,并经三次组织讨论和审定。 本规范所采用或引用的有关国标、行标、文件等均为1996年1月前已发布的现行标准和文件。新增标准36篇,更换新标准14篇,取消原规范附录十六中序号26标准1篇。由于新标准的引用而涉及本规范的条文修改也比较多,如高强度螺栓连接,油罐安装,焊接工艺、质量,管道安装,泵类安装,整套启动试运,化学清洗,安全阀调整,蒸汽冲洗等。 由于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本规范补充增加的新条款也较多,其中“3受热面”中增加了“3.5循环泵”新增条款10条,在“5烟、风、煤管道及附属设备”中增加了“5.5烟气脱硫装置”新增条款20条,在“7.3磨煤机”中增加了“7.3.5MPS(ZGM)中速磨煤机”新增分条款10条,并新增附录6个,修改及更新附录4个,取消原附录1个。 本规范业经电力工业部审查、批准,并于1996年1月4日以电技[1996]6号文发布,编号为DL/T5047—95,自1996年5月1日起实施,原规范SDJ245—88同时废止。

1 总则 (4) 1.1一般规定 (4) 1.2锅炉开始安装前对建筑工程的配合要求 (6) 2锅炉构架及有关金属结构 (7) 2.1一般规定 (7) 2.2锅炉基础检查、划线和垫铁安装 (8) 2.3锅炉构架组合 (9) 2.4锅炉构架安装和二次灌浆 (10) 2.5炉门、窥视孔和炉墙零件 (13) 2.6锅炉密封部件 (14) 2.7燃烧装置 (14) 2.8空气预热器 (16) 2.9工程验收 (20) 3 受热面 (20) 3.1一般规定 (20) 3.2汽包、联箱 (23) 3.3水冷壁 (24) 3.4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减温器 (25) 3.5 循环泵 (26) 3.6水压试验 (27) 3.7 工程验收 (28) 4锅炉附属管道 (29) 4.1一般规定 (29) 4.2锅炉排污、取样、加热、疏放水和排汽管道 (29) 4.3水位计 (30) 4.4安全阀 (30) 4.5吹灰系统 (32) 4.6工程验收 (32) 5烟、风、煤管道及附属设备 (32) 5.1一般规定 (32) 5.2 烟、风、煤管道的组合及安装 (33) 5.3烟、风、煤管道附件及装置 (33) 5.4煤粉分离器及除尘器 (36) 5.5烟气脱硫装置 (40) 5.6工程验收 (43) 6燃油系统设备及管道 (43) 6.1一般规定 (43) 6.2卸油装置及卸油管道 (44) 6.3油罐及其附件 (44) 6.4供油设备及泵房管道 (45) 6.5 厂区管道 (46) 6.6 锅炉房燃油管道 (46) 6.7燃油系统的试验及吹洗 (47)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 导意见 电监安全〔2011〕21号 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企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电监会《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意见》(电监安全〔2011〕9号)的工作部署,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企业标准化达标,确保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按照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有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开展以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认真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自评。有关企业要对照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确定适用于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条款,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定,逐条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工作,按照“边查边改”原则整治自查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并结合自查结果完成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自评结果符合达标评级条件的,向电力监管机构提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申请。 (三)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评审机构要建立评审工作组织体系,制定评审工作方案,完善评审工作机制,组织评审专家队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应认真查阅申请单位的安全生产文件和资料、运行记录和参数、电力设备设施有关台账和试验报告等,并经实地检查验证,确保现场评审工作质量。 (四)严格审核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结果。电力监管机构要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对申请单位是否符合条件、现场评审是否规范、评审结果是否完整和真实等方面进行审核,对审核符合要求并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颁发证书,授予牌匾。对于申请单位隐瞒事实、不符合条件、评审过程不按规定程序开展以及评审结果严重失实的,不予认定申请级别,并视情况按规定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和处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达标评级审核相关工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分类以及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分类以及概述 另外还有些非电气量保护,比如轻、重瓦斯保护,压力释放保护,冷却器全停保护,油温高保护,绕组温度高保护等。 针对其中一部分做了简单的概述! 纵差保护:包括纵差、高阻抗纵差、零序纵差、发电机变压器组纵差、引线差动保护。 1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变压器绕组或引出线各相的相间短路、大接地电流系统的接地短路以及绕组匝间短路。 6300kV 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000kV A及以上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发电厂厂用或工业企业中自用6300kV A及以上重要的变压器,应装设纵差保护。其他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大于0.5S。 对于2000kV A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应装设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用于反应电力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发生的短路故障,其保护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并发相应信号。 2 瓦斯保护 它主要保护变压器内部短路和油面降低的故障。当油箱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变压器一般采用的保护方式二: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反应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短路故障的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保护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轻瓦斯保护反应于气体容积,动作于信号。 重瓦斯保护反应于油流流速,动作于跳闸。 瓦斯保护可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主保护,但不能作为防御各种故障的唯一保护。 3、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保护外部相间短路,并作为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 包括负序过流、低压过流、复合电压过流、方向过流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共用,装设在发电机侧的低压过流保护按发电机保护统计。 4、接地保护:包括间隙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电压、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保护大接地电流系统的外部单相接地短路。利用接地时产生的零序电流使保护动作的装置,叫零序电流保护。在电缆线路上都采用专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来实现接地保护。将零序电流互感器套地三芯电缆上,电流继电器接在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上,在正常运行或无接地故障时,由于电缆三相电流的向量之和等于零,零序互感器二次线圈的电流也为零(只有很小的不平衡电流),故电流继电器不动作。当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互感器二次线圈将出现较大的电流,使电流继电器动作,以便发出信号或切除故障。 主变零序保护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由主变零序电流、零序电压、间隙零序电流元件构成,根据不同的主变接地方式分别设置如下三种保护形式:中性点直接接地保护方式、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保护方式、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保护方式。 防御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 5、过励磁保护 过励磁保护:保护变压器的过励磁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超高压大型变压器需要装设过励磁保护,由于变压器铁心中的磁通密度B与电压和频率的比值U/f成正比,因此当电压升高和频率降低时会引起变压器过励磁,使得励磁电流增大,造成铁损增加,铁心温度和绕组温度升高,严重时要造成局部变形和损伤周围的绝缘介质。过励磁保护反映于实际工作磁密和额定工作磁密之比(过励磁倍数)而动作。在变压器允许的过励磁范围内,过励磁保护作用于信号,当过励磁超过允许值时可动作于跳闸。 6、过负荷保护: 保护对称过负荷,仅作用于信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