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6.40 KB
- 文档页数:1
小儿为什么经常感冒婴幼儿、儿童群体通常是感冒疾病的高发群体,这是由于其年龄比较小,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身体的免疫力较为低下。
一些身体抵抗力弱的儿童甚至出现反复感冒的症状,不仅给患儿自身造成较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压力和父母的担忧。
在儿科治疗中,家长对小儿感冒相关问题咨询非常多,那么本文将为您讲解,为什么小儿经常出现感冒症状,有哪些危害以及该如何预防呢?1.为什么小儿容易感冒?从感冒的诱发原因上看,大约有80%感冒疾病因感染所致,其余则由细菌侵袭所导致,当前临床上已经发现超过200种以上能够引发感冒的病毒。
小儿群体尚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身体免疫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差,因此是“易感群体”。
从原因分析上,小儿容易感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因为免疫发育不完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也导致小儿容易患病。
小儿的鼻腔相比成年人狭窄很多,鼻腔内的黏膜柔嫩。
由于黏膜腺分泌不足,鼻腔内比较干燥,抵抗力差,容易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引发感冒。
其二是先天性免疫缺陷,很多小儿属于早产儿或存在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例如心肺功能发育不全等,相比其他孩子要更加重视护理,一旦照顾不当就会导致感冒。
其三是家长的不正确喂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喂养的科学性,很多家长对科学的育儿营养知识认知少,仅依靠自己生活中的常识性经验,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等情况,导致身体免疫力下。
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问题,导致孩子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或不当。
维生素、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是小儿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的重要营养成分,直接关系到免疫系统的各种球蛋白的合成以及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分化等。
若孩子的营养没有得到充足的供应,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机体抵抗能力。
当孩子的身体缺少身体维生素A时,会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减少或消失,严重时会影响腺体功能,使得溶菌酶和分泌的免疫抗体明显减少。
呼吸道屏障功能明显下降,容易导致感冒的发病。
中国乡村医药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刘飞吴素玲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由于环境污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原因,细菌性感染率有所下降[1]。
呼吸道感染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明确掌握其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对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2]。
笔者分析我院接诊的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旨在了解其流行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1—12月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24例,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抗核抗体阳性等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物服用史。
男186例,女138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平均(3.7±1.1)岁。
采用双扩增法测定患儿咽部分泌物7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FL UA)、乙型流感作者单位:310014 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通信作者:刘飞,Email:xiaoxiaofei@ 病毒(FL 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
1.2 324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患儿咽部分泌物标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88例(27.2%):其中MP检出48例(14.8%),FLUB检出25例(7.7%),Cpn检出5例(1.5%),PIV检出4例(1.2%),AdV检出3例(0.9%),FLUA检出2例(0.6%),RSV检出1例(0.3%)。
88例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患儿中,单一感染63例(71.6%),双重感染18例(20.5%),三重感染5例(5.7%),四重感染2例(2.3%)。
1.3 不同年龄段患儿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表1)324例患儿中,<1岁检出率最低,1~2岁检出率较低,3~6岁检出率最高,≥7岁检出率仅次于3~6岁。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 fections, RRTIs)是儿童常见临床现象[l-2] O其原因有多种,除感染相关因素还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口川。
2016年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了RRTIs临床诊治路径⑸,对临床医生及时发现RRTIs并针对各种病因给予有效的临床诊疗有很大帮助。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5年来,对RRTIs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
因此,有必要对2016年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进行更新。
本次更新是国内多学科专家根据RRTIs临床诊治相关进展,在2016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儿存在的RRTIS状况;并根据常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RRTlS进行甄别,及时发现其潜在基础疾病;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RRITs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
1RRTIs的定义国内RRTIS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将RRTlS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感染部位的具体化有利于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而强调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是要将感染性炎症与过敏性炎症区分开来⑴O表1 RRTIs的定义国家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成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豆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中耳炎域染性鼻咽炎或扁发病间隔炎桃体炎时间中国匹2岁:7次>2~5岁:6次>5~14 岁:5 次0~2 岁:3 次>2~5 0~2 岁:2 次岁:2 次>5~14 岁:2 >2-5 岁:2次次>574岁:2次>7d芬兰、瑞士、斯洛伐克、比利时鼻6次/年9~次年4月,鼻1次/月是3次/年3次/半年或4次/年>5次/年›3次/年=sl4d2RRTlS的临床诊治原则不同国家和不同作者采用的RRTIs定义有所不同,但方法一致,即都是根据感染发生的次数。
反复感染综合征白汉玉1,韩秀兰2(1.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2.北京怀柔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1400)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89(2009)01-0008-03 本综合征国内外均有介绍,特别是儿童较多,顾名思义是易感染,反复发生感染性疾病,众所周知是抗感染能力低,防御功能差。
当然,与儿童的营养状态、家庭护理等后天因素有一定关系。
机体抗感染能力来自免疫功能,反复感染广而言之是 免疫功能低下 、 免疫缺陷综合征 。
又可分为狭义的 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非特异性 免疫缺陷综合征 ,指吞噬细胞功能不全,补体异常等。
每一类又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一过性。
临床以继发性为多见,其次为先天性。
但从总的情况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反复感染非狭义的免疫缺陷。
1 小儿免疫生理特征1.1 免疫反应的效应物质 在免疫反应中,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或激活的具有杀伤抗原作用的物质称为免疫效应物质或免疫分子。
已知者有淋巴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和其他因子。
淋巴因子是由T 细胞产生,已有数十种,具有对吞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促吞噬作用,杀伤异体,保护正常细胞免遭病毒感染。
淋巴因子有巨噬细胞的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转移因子等。
免疫球蛋白由B 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Ig G 、Ig A 、Ig M 、I gD 和I gE 五种。
其中I gG 含量最多,占总抗体的80%左右,I g A 占15%~20%,Ig M 占5%~10%,IgD 及IgE 含量甚微。
I gG 有I gG 1~Ig G 4四个亚型。
Ig A 有I gA 1、I g A 2两个亚型。
免疫球蛋白有广泛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补体是由2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种酶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因子有激肽、组胺、五羟色胺等。
1.2 免疫系统的发育 淋巴组织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
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生儿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新生儿比较脆弱,免疫力也相对较低,很容易感染病菌。
尤其是在新生儿住院期间,它们面临着更大的感染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感染率比欧美国家高出了1倍以上,儿童医院感染问题更为突出。
因此,保持新生儿医院感染问题的控制,对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新生儿产生的黄疸时更为常见。
常见细菌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化脓链球菌等。
2. 真菌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真菌感染虽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很高。
真菌感染往往出现在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后,而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液中毒和败血症等危重状况。
3. 病毒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中并不是常见,但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往往在医院的呼吸道感染期间引起新生儿感染。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1. 医院内设施污染医院内设施如门把手、尘垢、电话等表面常常都藏有大量病原体。
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清洁消毒,就有可能在感染控制方面引发问题。
2. 新生儿体质特殊新生儿的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展,特别是早产儿受到的保护更少,免疫力更低,更易感染病菌。
3. 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也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
从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从卫生手消毒、换药等每个环节去减少感染的错误发生。
三、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对策1. 提升医院环境卫生提升医院环境卫生是保障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的基础。
医院日常的卫生保洁工作应该增加密度,确保医院维护干净、整洁、卫生的状态。
2. 遵守操作规程在医院操作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医院规程。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从细节处抓好操作规程的执行。
1~7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1~7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54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0例做对照,对比两组儿童各项因素差异。结果:病例组患儿家庭收入≥5000元儿童数(50.8%)显著高于对照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早产、母乳喂养、哮喘、偏食、吸二手烟、滥用抗生素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1~7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0007-02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达20%左右,以2~6岁儿童最常见。患有rri 的小儿简称复感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每年每人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者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1]。多为先天性因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或喂养方式不当以及遗传、护理、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本研究对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为预防疾病发生提供参考,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采用自编式调查问卷对两组儿童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所有问卷由专业人员逐项说明填写的要求,并指导家长现场填写,避免遗漏。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比 2.2 两组患儿疾病相关因素对比 3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以2岁内小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2]。据有关方面统计呼吸道易感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平均为健康儿的4.5倍。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者除较健康小儿多罹患几倍的呼吸道疾病外,多有食欲不振、盗汗、体重不增、面色萎黄等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幼儿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母乳喂养则较人工喂养免疫力强。此外,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的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3]。大气污染对易感呼吸道病也有影响。有报道易感儿血中igg及iga等抗体均有下降,但也有认为变化不大。唾液中siga水平低下及细胞免疫低下,各地观察基 本一致。易感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降低,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主要原因多在于先天不足、病后失调、喂养不当、邪潜体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体内,使易邪中肺卫,而表现为反复感冒,由于正气不足,因此反复罹患气管炎、肺炎,且疾病迁延不愈[5]。 从本组研究结果上来看,早产、母乳喂养、哮喘、偏食、吸二手烟、滥用抗生素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均为影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本组研究表明,病例组患儿家庭收入≥5000元儿童数(50.8%)显著高于对照组(28.5%),家庭收入高不但不能作为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因素,反而会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升高。偏食方面,由于偏食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或者体重过重,从而容易导致患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6-7]。而高早产率及低母乳喂养率均与儿童先天体质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而促使本病发生有关。 吸二手烟已经被研究表明比主动吸烟危害还要严重,尤其儿童对被动吸烟抵抗力更弱,从而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均被患儿给吸入而最终造成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此外,本组研究还表明,抗生素滥用也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其原因在于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发生,机体极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或者病毒,从而使呼吸道感染难以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216. [2]杨爱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概述[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5):440-441. [3]曾春英.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4):88-89. [4]韩卫宁,许元根,杭惠,等.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动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896. [5]徐文平,王艳春.中药三伏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8,25(3):19. [6] roth d e,caulfield l e,ezzati m,et al.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hood:opportunities for reducing the global burden through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8,86(5):356-364. [7]李玉娥.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18-119. (收稿日期:2012-07-20) (编辑:王春芸)
儿童呼吸道感染七项常见病毒病原学分析陈玲;罗琳华;蔡建兴【摘要】目的分析厦门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七项常见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3 63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的七项常见呼吸道病毒(副流感Ⅰ、Ⅱ、Ⅲ型,流感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果 3 63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阳性标本1 010例,总检出率为27.82%;单一病毒感染907例,构成比为RSV 72.11%、ADV8.38%、ⅣA 3.97%、ⅣB 1.65%、PIⅥ 2.21%、PIⅦ 0.11%、PIⅧ11.58%,病毒感染以1岁以内儿童多见,且流行呈季节规律,支气管肺炎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6.99%,混合感染以RSV合并ADV感染为主.结论我院儿童呼吸道常见七种病毒感染以RSV为主,且病毒感染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有密切关系.【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02【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作者】陈玲;罗琳华;蔡建兴【作者单位】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作者单位:361003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
ARTI是儿科常见疾病,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发展成重症。
WHO在2004年报道,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1 040万,ARTI导致的死亡占17%,是死亡的首要病因。
肺炎是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所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文献报道部分地区肺炎所致死亡率可高达19%[2],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回顾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3 631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七项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
2011-06-01T16:47:09.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 作者: 杨军
[导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浪费。
杨军(云南省永仁县妇幼保健院
651400)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387-02
【摘要】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浪费,使患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原因分析 对策
我院儿科门诊每天遇到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不下30例,大部分都在门诊予以解决,少部分反复高热,扁桃体Ⅲ°肿大且有脓苔附着,咳嗽气
喘较重,,现将我近几年来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作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 小儿呼吸道易感染的解剖特点: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耳咽管、喉;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无鼻毛,
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容易引起鼻塞使吸吮发生困难,并出现张口呼吸,婴幼儿耳咽管相对比较宽直且短,呈水
平位,眼部相对狭小且较垂直,咽部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小儿喉部相对较长和狭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且富于血管,
故发炎时易发生充血水肿而引起喉头狭窄,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比成
人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而干燥,粘膜纤毛运动较差,不能很好的排出微生物,所以不仅
容易感染,也较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小儿肺泡数量少而面积小,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
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导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第二 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如咳嗽发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难以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
粒。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做,婴幼儿辅助性
T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使分泌型IgA,IgG,尤其是IgG2亚类含量低微。此外,乳铁蛋白、溶
菌酶、干扰素及补体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三 喂养不当造成:目前生活的富裕,商店里的各种食品琳琅满目,电视上的商品广告铺天盖地,所以家长在攀比看谁一天在孩子身上
的花费大,有时候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亏欠着孩子,导致许多孩子辅食当主食,整日嘴上不闲着的吃,可到了吃饭
的时候胃内饱胀,真正的主食不进,造成营养相对失衡,从而使抵抗能力进一步下降,再者膨化类食品尤其松脆,小儿更喜欢吃,其中的
小颗粒粘附在食道粘膜,咽喉壁、气管等处刺激呼吸道导致反复咳嗽。所以一定要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
第四 居住环境所致:好多家庭都饲养宠物,把宠物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小孩子和宠物亲近没有把握,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及毛发脱落
会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甚至导致哮喘。还有大多数的家里是新装修的房子及新的家俱、新的衣服未进行清洗消毒,这些也可以引起各种
过敏性疾病引起咳嗽、哮喘。
第五 医源性原因所致:目前药店满街都是,家长为图方便不去医院,就到药店自行买药,结果不对症,越吃越严重,使患儿的抵抗力进
一步挫伤。另则一些医院由于利益的驱使,经常给小儿静脉用药,一方面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高效杀菌剂的应用易使小儿菌群失调,
更易重复感染,只要不是高热
,以及伴腹泻脱水,化验血象不大于2万以上,最好不要静脉用药。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一定要有崇高的责任心,引导家长合理喂养小儿,有病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发扬崇高的医德
医风,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浪费,使我们的小儿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