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探究三七活血化瘀、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临床功效,描述其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分析三七药理作用为临床提供治疗指导。
标签:中药三七;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三七是一种常见中草药,也称田七,属五加科植物,根系干燥,味微苦、性温。
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主要临床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外力所致的跌打损伤、扭伤、挫伤等,还用于缓解胸痹心痛、血瘀气亏、闭经、痛经、出血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等,具有非常好的消炎、止痛、化瘀功效。
三七根茎、叶、花都可以入药,在所有成分中,三七花功效最多,药用价值最大,能够理气、清热、解毒、降压、平喘等,三七花中含有15%以上三七皂苷,能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含三七皂苷、人参皂苷、黄酮等,还有一些脂肪酸、脂类、糖类以及微量元素,这些物质不仅起到止血作用,还能使肝脏、肾脏、血清蛋白质更好的合成,使血脂降低,减少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修复组织功能,抗休克、预防缺氧等,对人体百益无一害。
当前,三七在临床中主要以口服为主,还可磨成粉服用,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疗效显著。
下面对三七的临床应用与药理详细探究。
1 三七临床应用与功效1.1具有止血消炎功效临床中应用三七发现其对血液与造血系统有显著作用,加快凝血,将出血时间缩短,出血量得到控制,广泛用于大出血的缓解与抑制。
临床应用还表明,三七参注射液与三七粉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在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治疗上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0%以上;服用三七粉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以及肺脓肿合并咯血,连续服用1w,能够彻底止血,止血率高达85%以上。
此外,三七活血化瘀功效也非常显著,临床上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造成的血淤、出血、内血症等。
在治疗开放性骨折上使用三七,比起其他中药止痛与止血功效明显,服用三七正骨水以后,功效更加显著[1]。
大量临床应用显示,三七茎、叶入药能够调节中枢神经,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其镇静、止痛、提高睡眠质量等;三七根具有促进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增强大脑活力,抗疲劳效果显著;三七很多成分在增强记忆力上效果明显,有镇静作用,能够充分对血小板聚集,将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使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栓溶解效果增强,从而使血液流动更加顺畅[2]。
三七的功效和作用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其学名为三七,是三七科的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传统上,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出血和炎症等病症。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三七的功效和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三七具有抗凝血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此外,三七还可以抑制纤维蛋白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次,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三七中的三七皂苷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和改善微循环,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这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创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可以减轻氧自由基产生,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另外,三七还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镇痛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可以减轻机械性和热性的疼痛反应,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这对于缓解疼痛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内酯和三七皂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这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三七还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可以改善心肌的代谢和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总之,三七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它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出血和炎症等病症,并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作用。
尽管三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发挥其最大的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三七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三七时应遵医嘱,避免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
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三七,又称“田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其中的三七粉作为三七的一种加工制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展开讨论。
一、三七粉的药理作用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消肿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主要成分三七甙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三七粉中含有的三七皂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二、三七粉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三七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三七粉可以降低血脂、抗血栓、扩张血管,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同时,三七粉还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三、三七粉在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三七粉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对于改善关节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长期服用三七粉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三七粉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三七粉在其他疾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肝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三七粉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相关研究表明,三七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七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加工制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三七粉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相信三七粉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会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针对三七粉的临床应用研究,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多种功效。
本文将对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三七具有止血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能够增强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并促进凝血物质的形成,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各种外伤出血、妇科出血等。
同时,三七还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其次,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
临床上常用于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如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损伤。
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等,并且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
此外,三七还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临床上常用于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预防氧化损伤相关疾病。
三七的药理分析表明,其功效主要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有关。
三七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通过多个途径对机体产生作用。
其中,三七皂苷具有抗凝血、止血、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多种作用机制。
此外,三七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
综上所述,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其药理作用主要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有关。
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量进行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七虽然有多种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三七的抗凝血作用及临床应用三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被广泛认为具有抗凝血作用,并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七的抗凝血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三七的抗凝血作用机制三七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种三萜皂苷化合物,如三七皂苷R1、三七甙R1、三七皂苷K和三七皂苷G等。
这些成分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效果。
具体而言,三七的抗凝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血小板聚集:三七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扰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结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促进纤溶活性:三七中的成分可以激活纤溶酶原活化物,促进溶解血栓的过程。
它能够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增加纤溶酶原活化物的释放,从而增强溶栓的效果。
3. 抑制凝血酶生成:三七中的成分能够抑制凝血酶的形成,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
凝血酶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抑制它的生成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二、三七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1.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三七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它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 高血压的辅助治疗:三七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它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高血压症状。
3. 血液病的治疗:三七被应用于一些血液病的治疗中,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它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的风险。
除了以上的临床应用外,三七还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炎、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免疫性疾病。
此外,三七还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创伤、骨折等的辅助治疗中,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总结起来,三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着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并且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三七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论文(共2篇)_药学论文第1篇: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三七,别称田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五加科类名贵中药材,传统医学对该药的研究较多。
近代药理学研宄表明:三七含有三七皂甙类、黄酮、三七索、氨基酸、挥发油、植物箱醇、糖类、无机盐和无机离子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本研究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三七所含人参三醇皂苷Rg1类成分能够兴奋大脑中枢,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脑部组织,增强大脑记忆及抗脑部疲劳的作用。
Rbl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和催眠的作用。
临床实验证明:三七能强化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能对抗L-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改善神经细胞缺氧状态,保护皮层神经细胞,从而降低细胞损害。
另外,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不仅能阻断细胞外Ca2+内流,而且能抑制内源性Ca2+释放,还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
因此,三七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双重调节作用明显。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临床对三七在循环系统的作用研宄和报道较多,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2.1对心脏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心肌缺血状态。
三七总皂苷单体Rbl能够阻滞钙通道,起到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陈氏研宄表明三七能够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有关。
三七注射液能显着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钙泵的活性,从而减少心肌细胞Ca2+,使左心室心肌重量减轻。
三七总皂甙是一种肌浆网膜钙泵活性激动剂,早期高血压心肌细胞的可塑性大,适当运用三七总皂甙将会对改变心衰病程有深远意义。
2.2对血管的作用三七皂苷降低血压和扩张血管作用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钙通道阻滞,影响细胞Ca2+运动有直接关系。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常见应用三七是一种常见而受到广泛应用的中草药,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常见应用进行介绍。
一、三七的药理作用1. 抗凝血作用:三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的作用,能够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2. 抗氧化作用:三七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如三七皂苷、三七甙和三七酮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3. 抗炎作用: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和三七甙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4. 促进血液循环: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动性,增强微循环,提高组织的供氧能力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效率。
5. 保护心脑血管:三七能够降低血脂和血压,增强心脑血管的抗缺血缺氧能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三七的常见应用1.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三七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2.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三七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3. 抗炎和抗氧化治疗:三七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慢性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等。
4. 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三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可用于外伤后的愈合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5. 抗肿瘤治疗的辅助用药:三七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三、总结综上所述,三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抗凝血、抗氧化、抗炎、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使其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的常用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三七还可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以及抗肿瘤治疗的辅助用药等方面。
然而,对于三七的使用仍需谨慎,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合理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药理作用和应用效果。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三七,也被称为田七、天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临床功效。
本文将对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价值和作用。
一、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1. 止血作用三七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尤其对静脉性出血效果更佳。
它可以通过增加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来促进凝血过程。
因此,对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抗炎作用三七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它还能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炎性物质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3. 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三七具有抗氧化和抗血栓作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它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此外,三七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有助于调节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4.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三七中的活性成分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和抗转移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效果。
因此,三七在肿瘤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三七的药理分析1. 主要活性成分三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三七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
其中,三七皂苷是其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2. 药理作用机制三七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
例如,三七的成分可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来实现止血作用。
另外,三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减轻炎症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三七作为一种中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需要引起重视。
研究表明,三七可以增加抗凝血药物的抗凝效果,因此在合并使用时需谨慎。
此外,三七也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与降压药合用可能增加降压药的药效。
三、总结综上所述,三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临床应用功效。
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分析1. 引言1.1 三七简介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是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等地。
三七被誉为“血症圣药”,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降血脂等功效,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三七就被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血症、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疗效显著。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三七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然而,关于三七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特性等方面仍有许多未知领域。
因此,深入研究三七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对于提高我国中医药水平、开发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 三七的临床应用2.1 三七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三七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
其主要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抗血栓、保护心肌细胞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心血管疾病中,三七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冠心病:三七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对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高血压:三七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3.心律失常:三七能抗心律失常,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心力衰竭:三七能改善心肌细胞功能,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2 三七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三七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具有以下作用:1.抗血栓:三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2.促进血液循环:三七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3.缺血性贫血:三七能促进红细胞生成,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对缺血性贫血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白血病:三七对白血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七的药理试验及临床应用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特别是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七进行了广泛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验,取得了大量的新成果,使三七的医学应用领域得到了有力的拓展。
一、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1、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研究表明,三七的止血成分主要为三七素(Dencichine)。
三七素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变形,释放ADP、血小板因子Ⅲ和钙离子等物质而达到止血作用。
据报道,用参三七注射液、三七粉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及慢性胃炎等消化道出血,治愈率在92.0%以上。
以三七粉治疗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脓肿合并咯血患者,用药5日,完全止血者达80%以上。
利用三七治疗各种外伤出血、各种内血症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2、三七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具有显著补血功效。
试验发现,三七能明显提高失血性贫血病理模型(大鼠和家兔)的血红细胞数量,对失血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治疗。
三七总皂苷除提高白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外,还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3、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
实验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主动脉内膜斑块形成。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三七在明显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时,能够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使心脏工作量减低,从而明显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及休克。
实验证明,三七总皂苷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均有一定程度的对抗作用。
据报道,以生三七片治疗冠心病患,总有效率达97%,其中显效率42.5%。
三、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三七中既含有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也含有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其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证明,三七地上部份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用;三七地下部分能兴奋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和体力,表现出抗疲劳性;三七的各个部分均有利于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并且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三七不同部位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活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双向调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祛瘀、消肿、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三七具有抗疲劳、抗衰老以及增强人体免疫、止血等作用三七作为一种药用和食用植物,已制成各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迅速发展,其中包含食品、美容、医药等方面。
本文综述了三七不同部位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三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三七;药理作用;不同部位;临床应用前言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H.Chen ex C.H.):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主要种植于云贵川和江西等地区。
三七主要入药部位为其根部,性温,味辛,具有非常明显的行血散淤、消肿定痛功效,所以被赋予“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三七属于人参属植物,它所含有的的有效活性物质高于或多于人参,所以又被称为“参中之王”。
其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中药材,有止血、补养、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优选药物。
而三七花和三七叶都具有清热之效。
本文主要讲述三七花、三七叶和三七根三个部位,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部分。
一、三七根的药理分析三七根为人参属植物三七的跟,位于三七的土部,性味苦涩,性温。
有舒畅气机、固涩、消肿之功效。
主治劳累过度引起的内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细菌性痢疾,腹泻和喉炎。
(一)三七须根的药理作用三七中含有挥发油、植物油脂、烯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和谷β-甾醇等,在医药、美妆和食品等方面对三七进行深加工起到了特殊的用途,有降血脂、抗皮肤溃疡、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经研究三七根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并能降低诱发性心率时常,用三七根配伍可以用于治疗偏头痛和高脂血症。
三七根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和黄酮苷,使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疼的功效。
三七根的脂溶性部分含有人参块烯三醇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防癌和抗癌作用。
三七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三七,别称田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五加科类名贵中药材,传统医学对该药的研究较多。
近代药理学研宄表明:三七含有三七皂甙类、黄酮、三七索、氨基酸、挥发油、植物箱醇、糖类、无机盐和无机离子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本研究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三七所含人参三醇皂苷Rg1类成分能够兴奋大脑中枢,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脑部组织,增强大脑记忆及抗脑部疲劳的作用。
Rbl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和催眠的作用。
临床实验证明:三七能强化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能对抗L-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改善神经细胞缺氧状态,保护皮层神经细胞,从而降低细胞损害。
另外,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不仅能阻断细胞外Ca2+内流,而且能抑制内源性Ca2+释放,还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
因此,三七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双重调节作用明显。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临床对三七在循环系统的作用研宄和报道较多,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对心脏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心肌缺血状态。
三七总皂苷单体Rbl能够阻滞钙通道,起到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陈氏研宄表明’三七能够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有关。
三七注射液能显着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钙泵的活性,从而减少心肌细胞Ca2+,使左心室心肌重量减轻。
三七总皂甙是一种肌浆网膜钙泵活性激动剂,早期高血压心肌细胞的可塑性大,适当运用三七总皂甙将会对改变心衰病程有深远意义。
中药“化瘀止血药”——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产于云南广西。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本品气微,味淡。
以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者为佳。
切片,或捣碎,或细粉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9克:研末吞服,1次1~3克。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阴虚血热之出血不宜单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三七性温,止血行瘀,消肿定痛,内服外敷。
三、临床应用1.咳血,吐血,细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本品味甘微苦性温,主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祛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与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
2.血滞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品活血消肿,止痛力强,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尤为伤科要药。
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本品皆为首选药物。
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
治疗血滞胸腹刺痛,配伍延胡索、川芎、郁金等活血行气药,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
此外,用治疽肿痛亦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治无名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醋调涂;治痈疽溃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补虚强壮之功,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鸡肉、猪肉等炖服。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订含四环三萜类成分:人参皂苷、三七皂苷、七叶胆苷等。
本品还含有三七素、柳皮素及多糖等。
2.药理作用本品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各种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保护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三七的药理作用与适用疾病三七,又称三七草、山萝卜,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七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皂苷和三七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适用疾病。
一、药理作用1. 活血化瘀: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它对血栓形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消肿止痛:三七中的三七皂苷和三七甙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 抗氧化:三七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损伤,发挥抗衰老的效果。
4. 免疫调节:三七中的三七皂苷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淋巴细胞和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对抗感染和肿瘤的能力。
二、适用疾病1. 心脑血管疾病: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
它可以改善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减少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生。
2. 慢性关节炎:三七的消肿止痛作用对于慢性关节炎患者非常有效。
它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支气管哮喘:三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支气管炎和哮喘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4. 癌症辅助治疗:三七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在癌症辅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三七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它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使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癌症辅助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虽然三七的药理作用和适用疾病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认可,但在使用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文章总字数:467字。
三七在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一、引言三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理活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三七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对三七在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三七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三七的药理活性1.抗血栓作用三七具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研究表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血栓形成的风险。
2.抗炎作用三七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R1)能够抑制炎症介质NO的,从而减轻炎症损伤。
3.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抗肿瘤作用。
三七中的有效成分PNS 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三七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肿瘤效果。
4.降血糖作用三七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三七中的有效成分PNS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
三、三七在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1.心脑血管疾病三七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研究发现,三七能够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功能。
三七还能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异常,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2.肿瘤三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三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三七还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糖尿病三七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研究发现,三七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三七还能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简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 本综述对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认为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糖平衡、消炎镇痛、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三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三七,又叫田七,因枝分三叉,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
三七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主要产于文山州,是云南省著名的药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宿草根人参属植物,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的效益。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金不换”。
清朝前期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故称“北参南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蜚声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三七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三七具有下述功能:
1、止血及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具有显著补血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三七不但具有良好的止血,活血化瘀双向药理作用,还具有明显的补血作用,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液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并保持正常水平。
活血作用[1]:《本草纲日》云:“凡杖扑伤损,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餐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
《本草从新》说:“三七目公微温,散血定痛,治血蛆血,血痢血崩,日赤痈肿。
为金疮杖疮要药。
能损新,血无淤者勿用……味微目颇似人参,以末掺猪血,血化为水者真”。
刘川[1]等临床研究发现三七三醇皂有具有降低血液孰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Rgl能增强纤济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进而起到抗血栓作用,其研究显示,通过比较三一匕三醇皂有与丹参治疗,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同时观察到三七三醇皂组对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自原指标影响变化与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 OS)。
三七醇提液抑瘤率为12%一28%[6]。
作者也曾观察过,三七粉用于食管癌的治疗,能收到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7、其它作用
三七还可用于治疗蜂蜇伤,将三七伤药片10片及地塞米松5mg共研细粉,加入2%奴佛卡因及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局部,每日4—5次,一般1日可痊愈
[7];三七还可用于某些皮肤病的治疗,闫氏报道,三七与薏仁组方治疗扁平疣1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8]。
三七总皂还能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有拮抗作用[9]。
三七还可治疗水肿、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瘢痕疙瘩等[10]。
综上所述,三七所含每种化合物和单体分子物质的药理性及临床治疗靶向性都各不相同,具有多病谱、标本兼治、多向调节、防治结合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三七的双向药理作用解释已经达到分子水平。
因此三七必将在各科临床应用上发挥巨大作用。
笔者认为三七是一味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川,王淳,刘平,等.三七二醇皂苷治疗脑梗塞116例疗效分析[J]成都中医药人学学报,2007,30(1):6-7.
[2] 万晓青. 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8(12):776-777.
[3] 姚茹冰,赵智明,蔡辉. 活血化瘀中药三七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
[4] 万富卿. 止血定痛赞三七.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08).
[5] 王琛. 三七的药效与作用机制. 中国实用医药, 2006,1(05):125-126.
[6] 陈培丰,刘鲁明,陈震,等. 三七醇提液对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干预作用,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500-502.
[7] 刘桂萍,刘春生. 三七伤药片外用治疗蜂蜇伤6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8):39.
[8] 闫俊国,闫洁,杨正锋. 薏仁三七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43.
[9] 潘雅明. 三七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12):1844-1841.
[10] 杨丽,弥宏. 中药三七的临床新用,中国社区用药指导,2008,24(366).。